第535章 海軍威武

得知王項齡辭了出去,方苞便趕了過來,見胤禎在房裡揹着手緩緩的踱着,他不覺遲疑了下,正待轉身,過段時間再來,胤禎卻是一眼瞥見了他,當即便含笑道:“進來吧。”

方苞進來見禮後,便笑道:“微臣擔心攪亂了太子爺的思緒。”

“無妨。”胤禎含笑道,說着一伸手道:“別拘禮,坐吧。”說着,他便踱回自己的座位上,呷了口茶,才道:“將你的想法說來聽聽。”

微一沉吟,方苞便沉聲道:“太子爺如今乃是一國之儲君,自然不能如做皇子一樣,輕易離京,皇上乃千古雄主,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十六歲擒鰲拜,獨掌大權,數十年來,一直處於權力顛峰,指望皇上主動放權,無異於癡人說夢,別說是放權,就連分權亦無絲毫可能,以皇上的性格,是不可能允許皇權有絲毫的旁落。

太子爺最大的依仗是海軍,在朝中的勢力與皇上根本就不能相提並論,皇上康復之後,與皇上爭權,威脅皇權,那是極不明智之舉,二爺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便是不理智,八爺當年一呼百應,卻屢遭打壓,也是因爲威脅到皇權。

不能避,不能爭,那便只能退讓,如今的局勢已是大利太子爺,有爭儲之心的四爺已經遠去歐洲,三爺遭受二爺的牽連,已是有心無力,八爺如今已經倒向太子爺,即便不死心,也只能出暗招,不可能公然亮出旗號爭儲。

皇上春秋已高,又遭受中風之創,在這種情形下,皇上對身後事定然是要考慮的多一些,微臣竊以爲,應該大步退讓。徹底讓皇上安心,即便是被削減羽翼也在所不惜,中風之後,皇上的龍體已經大不如前。而太子爺卻是春華正茂,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

胤禎微微點了點頭,退讓等待雖然了無新意,卻是正道,康熙這身體即便完全康復,那也是大不如前,還能活幾年?略微沉吟。他才道:“我即便是大步退讓,皇上也不會完全放心,畢竟海軍在我手上,而且又能隨時調動鉅額銀錢,這兩樣,卻是不能交出去的,以皇上慣用的手段來看,他會不會扶持八哥來制衡我?”

方苞聽的也是眉頭一皺。這倒不是杞人憂天,太子手中握着海軍,能調動的錢財比朝廷還多。要說康熙會完全放心,還真是難說,而這兩樣,太子也確實不能放棄,這可是他最大的倚仗,放棄了這兩樣,便等於是給其他皇子機會,他們的野心又會冒出來,說不定還會步二爺的後塵。

太子爲拉攏八爺黨很是費了番工夫,自然不願意八爺再被扶持起來。這不僅是離間他們兄弟情分,而且也太危險了,八爺的威脅實在太大了,而偏偏又不能象打發四爺那樣將八爺遠遠的打發出去,方苞一時間也是頗感棘手。

見方苞默然不語,胤禎不甘心的道:“若能出京避上一年半載。則最爲理想,既表明了態度,又可自然過渡,屆時再回京城,一切都已恢復原狀,只是,這藉口實在是難找。”

沉吟半晌,方苞才道:“太子是一國之儲君,這個藉口還真是難找,除非是發生威脅到大清安危的戰事,您看南洋能否做點文章?”

南洋!胤禎眼睛不由一亮,前往澳洲,南洋是必經之路,南洋若是被攻,朝廷必然要傾力相救,只是,讓誰來做這個替罪羊?從地理位置來看,南洋的滿刺加緊靠暹羅,但暹羅不僅是大清的藩屬國,而且一向較爲軟弱,再說,先打暹羅也不符合吞併整個東南亞的戰略佈局。

除了暹羅,就只有緬甸了,要讓緬甸來打南洋,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康熙多半也不會相信,這事得好好籌劃一下,康熙如今離完全康復還要段時間,南洋艦隊遠征也要到九月,時間還是很充足的。

微微沉吟,他才道:“這事先放一放,忙了一上午,你先下去歇息一下。”

朝陽門外。

隆科多遠遠的看到朝陽門高大的城樓,不由暗鬆了口氣,終於平安的將這二百二十萬兩黃金押運到京城了,雖說一路有海軍護送,又是在京畿之側,不可能有蟊賊劫道,但他還是打起了十二分小心,二百二十萬兩黃金,這可是大清一年的歲入,又是海軍的戰利品,萬一有個什麼閃失,那還不把海軍的臉給丟盡了?老十四不剝他的皮纔怪。

回頭望了一眼長達兩裡的大小馬車,隆科多高聲喝道:“到京城了,叫大夥兒都加把勁,進城了請他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親衛們立刻騎馬將話傳了下去,整個車隊立刻就響起一片轟然叫好聲。

這一車溜車隊一進城,立刻就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隆科多前後望了望,見海軍和步兵統領衙門的兵丁將馬車守的嚴嚴實實,便吩咐道:“譴人以紅旗報捷的方式沿途喊話,海軍大捷,日本首批賠款二百二十萬兩黃金解押進京!”

聽的吩咐,兩名親衛立刻揚開早已備好的紅旗,催馬前行,沿途一路高喊:“海軍東征日本,大捷!日本稱臣納貢,賠款七千萬兩白銀,首批二百二十萬兩黃金押解進京。”

隨着紅旗報捷的呼聲傳開,整個京師內城都轟動起來,一時間萬人空巷,紛紛都涌上朝陽門大街來觀看這押解的二百二十萬兩黃金,整條朝陽門大街立刻就被擠的水瀉不通,望着那一長溜遮蓋的嚴嚴實實的馬車,一衆百姓都是興奮莫明。

紛紛低聲的議論着朝廷會怎麼花這筆黃金,並不時指點着海軍士兵的軍裝,火槍,大多都是羨慕的眼神和語氣,唯一感到緊張的則是大首飾鋪子的掌櫃們,京城一下多出二百多萬兩黃金,這金價還不應聲而跌?這下可是虧大了。

也不知誰帶頭高喊了一聲,“大清萬歲!海軍威武!”

街上衆人立刻就不由自主的跟着高喊起來,“大清萬歲!海軍威武!”(未完待續)

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13章 敲打老九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570章 天道第725章 西花園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455章 宴請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714章 大局第675章 下馬威第605章 後宮第143章 手銃第497章 徵日(六)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394章 黃帶子第696章 顧慮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98章 白費勁第60章 下馬威第365章 抱火鍋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82章 九門提督第130章 刺殺下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606章 接見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182章 朝會(三)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489章 出征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613章 拿捏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86章 衣冠禽獸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178章 摘桃子第182章 朝會(三)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63章 老八解凍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137章 流寇第94章 陳鵬年第556章 心結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84章 回京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461章 放不下第233章 掃盲第62章 狠師爺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511章 工人?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43章 危機第226章 玉佩第447章 京師繁華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624章 生財有道後記二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54章 帝王心術第2章 恩威並施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571章 試探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271章 海軍部第77章 胤楨印象第722章 解惑
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13章 敲打老九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570章 天道第725章 西花園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455章 宴請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714章 大局第675章 下馬威第605章 後宮第143章 手銃第497章 徵日(六)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394章 黃帶子第696章 顧慮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98章 白費勁第60章 下馬威第365章 抱火鍋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82章 九門提督第130章 刺殺下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606章 接見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182章 朝會(三)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489章 出征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613章 拿捏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86章 衣冠禽獸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178章 摘桃子第182章 朝會(三)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63章 老八解凍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137章 流寇第94章 陳鵬年第556章 心結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84章 回京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461章 放不下第233章 掃盲第62章 狠師爺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511章 工人?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43章 危機第226章 玉佩第447章 京師繁華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624章 生財有道後記二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54章 帝王心術第2章 恩威並施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571章 試探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271章 海軍部第77章 胤楨印象第722章 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