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京報籌備

海善方退出書房,達春便在外稟報,“王爺,‘四大恆’鄭世昌在外候見。”

“正要找他,他就來了。”胤禎聞言輕笑道,“帶他過來。”

京報的發行,必然要有一家專門的印刷作坊負責,朝廷的武英殿有專門從事出版印刷圖書的印刷作坊,不過,胤禎卻不想把京報交給武英殿負責,一是官方氣味太濃,很容易就把京報變成邸報。二則也不利於他掌控,京報一旦發行開來,可是一大利器,必須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另外,各省在京的提塘也大都擁有報房,不過,格局太小,根本無法承接的下京報的印刷業務,他這兩天正在琢磨,不知‘四大恆’的印刷作坊規模如何,能否承接下京報的印刷業務,這鄭世昌來的正好。

鄭世昌進來請安後,才起身賀道:“恭喜王爺晉封親王。”

胤禎微笑着點了點頭,伸手讓座之後,才道:“坐,算着你昨日就該來的。”

斜簽着身子坐下後,鄭世昌才微笑道:“下官昨日來了,見門外大街上滿滿一街的官轎,自忖上不了檯面,王爺也無暇召見,因此才改到今日前來請安。”

“現在的官員成天就知道鑽營,做實事的反而沒幾個。”胤禎微微搖了搖頭,旋即拿過京報的樣版遞過去,道:“你來的正好,‘四大恆’在建立之初,本王便着你開建自個的印刷作坊,造紙作坊,不斷的改進印刷造紙的技術,如今已經兩年了,本王也未有時間過問,亦不知現在的規模如何?你看看,這是預備長期發行全國的京報,發行量每天期至少在萬份以上,你的印刷作坊能否承接這京報的印刷?”

聽說是長期發行全國的,數量在萬份以上,鄭世昌立時就來了精神,恭敬的雙手接過京報,微一打量,看到首版的諭旨、奏章,心裡就是一跳,這什麼京報,不就是邸報?這事能承接下來,鄭家無疑會更上層樓,微一沉吟,他便道:“回王爺,‘四大恆’主要是研究雕板印刷,這京報既是長期發行,數量又大,最好是用銅活字排版印刷,這不是難事,不過需要點時日準備。”

胤禎卻是肅然說道,“沒時間給你準備,這月初五大朝會,初六便要發行,以後則每五天發行一刊,遇到重大事件,還要加刊,此事萬萬耽擱不得,更不能出一丁點錯誤,你要仔細掂量清楚。”

一聽這話,鄭世昌立即就冷靜了下來,這京報涉及到諭旨、奏章,稍有錯漏,怕就是抄家殺頭流放的結局,不過,正所謂風險越大,回報越大。

見鄭世昌猶豫,胤禎也怕嚇着他,微微笑道:“京報的發行,不是你想的那樣簡單,層層都有專人審覈、查覈,複覈,就是想出問題,也是極難的,你要保證的是印刷的速度、質量。”

聽胤禎如此說,鄭世昌放下心來,立刻便道:“回王爺,京師刻書局不少,但規模都不大,下官在京城商界還有幾分薄面,籌措一個大型刻書局亦不是難事,不過,前面幾版或許有點緊,特別是首版稍緊了點。”

胤禎笑道:“這有何難,首版的內容,我着人提前兩天給你,你屆時只須把諭旨、奏章趕印出來即可,再說,二十日就要封衙,挺過了前四刊,你就有一個月的準備時間。”

“謝王爺,如此一來可就輕鬆多了。”鄭世昌聞言不由鬆了口氣,心下亦是欣喜不已,京報帶有半官方的性質,而且發行量如此之大,又是長久的生意,這可是打着燈籠也難找的好生意,真可謂是名利雙收。

胤禎點了點頭,又道:“紙張你也要提前籌備,用稍厚一點,耐摺疊的上好紙張,這是朝廷的臉面,亦關係到京報的聲譽,不要怕花錢,京報的發行,本王不計成本,務必精美、人見人愛。另外,你這刻書局,地點最好選在正陽門附近,便於諭旨、奏章的迅速傳遞。”

“下官謹尊王爺鈞旨。”鄭世昌起身一揖道:“時間緊急,下官先行告辭,去籌辦此事。”

胤禎亦站起身,道:“京報的價格,容後在議,不至讓你吃虧。”

“謝王爺體諒。”鄭世昌忙躬身謝到。

鄭世昌剛剛出門,門外就響起了十五胤禑的聲音,“胤禑見過十四哥。”

見是胤禑,胤禎亦是滿心歡喜,微笑着道:“十五弟來了,快進來,咱們兄弟,日後不須如此多禮,隨意就好。”

胤禑沉穩的走了進來,頗爲羨慕的笑道:“十四哥可真夠忙的,沒片刻的閒暇。”

“不用羨慕,馬上就有你忙的。”胤禎笑着伸手讓座,“今日見皇阿瑪,我將你的事彙報了一下,皇阿瑪着你跟隨我辦差。”

“謝十四哥體恤。”胤禑欣喜的道,他根本就沒料到,胤禎竟然敢直接跟皇阿瑪提這事,要知道康熙歷來就不喜歡皇子結黨的,他不由大爲羨慕,十四哥的聖眷實在是太濃了,不過,如此一來,他倒是不用忌諱,可以公開的往來了。

胤禎點了點頭道:“眼下,我手頭是兩件差事,都是急務,一件是邸報革新,一件是《南山集》案,你就幫我跑跑邸報革新的事,皇阿瑪已經御批下來,邸報更名爲京報,剛剛出去的鄭世昌便是負責京報的印刷。

京報除了刊登諭旨、奏章、還有朝廷用於引導輿論的文章,面向全國發行,影響很大,你去將各省駐京提塘召集起來,把京報的發行渠道完善起來,要求全國各府、縣都必須有京報固定的發售地點,京、省、府、縣的具體傳送渠道,各級的網點,傳送的時間等等詳

第599章 使團第448章 倭子國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第618章 觸底線第89章 眼紅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212章 不甘心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669章 啓程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528章 不賣帳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623章 晉封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660章 對比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584章 出路第570章 天道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577章 勸輸後記三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544 康熙病危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322章 強勢第90章 兄弟同心第500章 徵日(九)第63章 老八解凍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590章 徹查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263章 當面陷害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52章 好色貪婪第251章 亂了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615章 撫卹第636章 猜不透第101章 獎罰分明後記6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54章 帝王心術第544 康熙病危第559章 年號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58章 海關改革第572章 紫竹林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92章 德妃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32章 牛B總督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538章 公示第4章 初露崢嶸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127章 不賣帳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706章 割辮子
第599章 使團第448章 倭子國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第618章 觸底線第89章 眼紅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212章 不甘心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669章 啓程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528章 不賣帳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623章 晉封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660章 對比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584章 出路第570章 天道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577章 勸輸後記三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544 康熙病危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322章 強勢第90章 兄弟同心第500章 徵日(九)第63章 老八解凍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590章 徹查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263章 當面陷害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52章 好色貪婪第251章 亂了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615章 撫卹第636章 猜不透第101章 獎罰分明後記6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54章 帝王心術第544 康熙病危第559章 年號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58章 海關改革第572章 紫竹林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92章 德妃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32章 牛B總督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538章 公示第4章 初露崢嶸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127章 不賣帳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706章 割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