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

這場大雪一直持續到次日的午後,連日大雪,京師外城的街道上行人極爲稀少,新鋪的青石板街面上的積了半尺深的積雪,海善興致盎然的坐着轎子前往翠雲樓赴宴,今日是九門提督隆科多特意設宴請他。

想到佟老三落魄的時候,兩人成天在京城廝混的情形,恍如昨日,而今自個成了津海關的監督,隆科多卻搖身一變成了炙手可熱的九門提督,這人生的際遇,還真是看不透,說不清,誰能想到他佟老三還有鹹魚翻身的這一天?隨着轎子的起伏,海善一搖一搖的發出了一聲長嘆,“果真是三窮三富不到老啊。”

翠雲樓內,隆科多大馬金刀的坐在大廳裡,幾個品秩稍低的官員圍擁着他,殷勤的賠着閒聊,整個翠雲樓今兒都已經被包了下來,就爲宴請海善。

隆科多在最爲落魄的時候,跟他關係最好的就數海善,兩人一樣的潑皮本色,又有相同的嗜好,雖然也時有打鬧,卻從來不計氣,眼下他貴爲九門提督,海善回京,自是要好好款待一番。

海善在門口一落轎,隆科多聞報就迎了出來,海善哈腰鑽出轎,見到隆科多就興奮的笑道:“佟老三,你也有今日”

隆科多呵呵笑道:“你都能混個監督,就不許我做總督?眼讒是不?”

“別說,還真有點讒。”海善急步走了過來,輕笑道:“要不咱倆換換?”

“去去去,一邊去。你那個破監督也好意思提。”隆科多迎上兩步,拉了拉手,才道:“今兒,本督可是把整個翠雲樓都包了下來,就爲宴請你,怎麼樣,夠意思吧?”

海善搖頭晃腦的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戲文裡說的一點不錯。”

入席落座後,隆科多輕輕一拍手,早就侍侯在戲臺兩邊的女伶、樂師、戲子就載歌載舞逶迤而出,隆科多舉起杯道:“來,咱兩兄弟可有半年沒聚了,今兒算是爲你接風洗塵。”

海善舉杯一口乾了,放下酒杯,頗爲感慨的說道:“今兒這許多伶童,卻是沒人爭了,咱反倒是想念以前爲一個伶童大打出手的日子。”

隆科多也一口將酒乾了,恨恨的道:“你當然想了,老子就沒搶贏你過,要不我今兒叫這些兄弟跟你搶上一搶?”

“別介,千萬別。”海善忙給隆科斟了一滿杯酒,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輕笑道:“本貝勒爺可不嫌多。”

兩人杯來盞往,不多時,便有了幾分酒意,臺上一衆伶童皆是粉妝玉琢、明眸皓齒,除了少數幾個女孩子,其餘都是男伶,早就得了吩咐,一俟樂止,便下臺來,圍着隆科多、海善幾人,嗲聲嗲氣的斟酒勸酒。

一寶官將酒斟滿,又自袖中抽出一塊香薰的手帕託着,送到海善嘴邊,嬌聲道:“貝勒爺,你今兒可是主賓,得一醉方休,方纔賓主盡歡。”

海善見他體態窈窕,吹氣若蘭,嬌聲軟語,比女人更女人,不由心下一蕩,就到杯邊,一口飲了,但覺陣陣幽香只衝鼻端,他本就有幾分酒意,此時不覺有些心猿意馬。

隆科多亦是喝了一杯,打着酒嗝問道:“你回來見着十四爺沒?”

海善多喝了幾杯,不覺有點繞舌,“一回來那天,正逢十四爺晉親王,自是要去恭賀一番。”

一伶童卻是嬌笑道:“你們說的可是十四阿哥,聽說,他在廣州被人行刺,也不知道誰有這麼大的膽子。”

隆科多、海善兩人跟胤禎關係都是十分密切,聞言,立時酒就醒了一半,十四爺在廣州遇刺?怎麼沒聽說過?隆科多是九門提督,對此更是敏感,臉色立時一沉,“你聽誰說的?”

那伶童見隆科多變了臉色,心裡一陣害怕,忙道:“今日午間,有人在大廳喝酒閒聊,說出來的,據說,當時還燒了整整一條街。”

聞聽此言,隆科多、海善二人不由面面相覷,兩人都是心思靈敏之人,立時就斷定,十有八九是真有其事,至於是什麼人乾的,二人都不敢往下想,這種事關係到皇家臉面,是十四爺的人酒後失言,還是有人故意散播?不管是哪種可能,都必須立時控制這消息的傳播,否則十四爺定然脫不了干係。

隆科多臉色頓時一沉,冷聲喝道:“來人。”

守在門外的親兵立刻就衝了進來,隆科多一指那名伶童,森然道:“此人妄傳謠言,蠱惑人心,着抓回衙門嚴審。”

酒桌上氣氛立時就降到冰點,一衆伶童,官員都嚇的臉色蒼白,兩股粟粟,隆科多掃了衆人一眼,冷冷的道,“在座衆人,有敢傳謠者,別怪本督翻臉不認人。”

隆科多天份極高,瞬間就意識到這是一次絕好的機會,這事如果處理的好,既可報十四的恩情,又可討康熙的歡心,一出大門,他便對海善道:“事關重大,你趕緊去通報十四爺,我這就回衙調集人手徹查此事。”

胤禎聽到海善的稟報後,眉頭立時就皺了起來,隨同他前往廣州的親衛,他早就下了封口令,此次回京,爲防人多口雜,他將一應知情的親衛都留在了上海,隨同他回京的親衛知道詳細情況的少之又少。

沉吟了下,他才喝道:“達春。”

達春立刻就趕了過來,“王爺,有何吩咐?”

“立刻將這兩天休假的親衛召回,嚴問是否有人酒後失言,漏出了廣州的事。”胤禎沉聲吩咐道。

待達春領命出去後,胤禎又誇獎了幾句將海善打發走,然後坐下來沉思,這事可不是小事,消息一傳開,便極難抑制,這可是天子腳下,皇城根兒,最不缺的就是閒着沒事一天到晚閒磕牙的閒人,皇室的八卦歷來就更爲那些個閒人津津樂道。

極好面子的康熙聞聽了此事,會怎麼看,怎麼想?只怕會在他心裡落下一個馭下不嚴或是辦事無能的印象。

達春回來的很快,進屋就躬身稟報道:“回王爺,這兩日隨同回京的親衛,只有二十人論休,並無人外出。”

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57章 戰功封爵第592章 收兵權第516章 小議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506章 捷報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506章 捷報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26 提點老八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125章 十三行第39章 暗中出手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75章 各自算計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464章 應對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50章 各方反應第616章 江南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360章 分田地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203章 埋刺第68章 潑天大案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618章 觸底線第621章 反應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1章 胤禎第233章 掃盲第156章 敲竹槓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580章 官缺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528章 不賣帳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51章 海關制度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508章 出手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451章 **老五第205章 糾結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271章 海軍部第671章 老辣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673章 滿城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98章 白費勁第623章 晉封第539章 誤猜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489章 出征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8章 傳教士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714章 大局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
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57章 戰功封爵第592章 收兵權第516章 小議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506章 捷報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506章 捷報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26 提點老八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125章 十三行第39章 暗中出手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75章 各自算計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464章 應對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50章 各方反應第616章 江南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360章 分田地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203章 埋刺第68章 潑天大案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618章 觸底線第621章 反應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1章 胤禎第233章 掃盲第156章 敲竹槓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580章 官缺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528章 不賣帳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51章 海關制度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508章 出手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451章 **老五第205章 糾結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271章 海軍部第671章 老辣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673章 滿城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98章 白費勁第623章 晉封第539章 誤猜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489章 出征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8章 傳教士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714章 大局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