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党項

第379章 党項

關於這拓跋氏,沈兵倒是知道一些。

党項八部最強大的一支就是拓跋氏,原本生活在四川、青海東南黃河一帶,後來因爲吐蕃的強大而不得不大量內遷至北地西套一帶,之後還建立了西夏。

所以現代許多人將西夏也歸爲外族甚至想當然的將西夏歸爲西歐,再因西夏冶鐵及冷鍛技術先進而下了結論以爲西歐古時的冶鐵強於中國……

這一度讓沈兵無語。

如果四川屬於中原的一部份的話,那麼生活在四川山區的羌族是否也應在中原範圍?

而党項只是羌的一支而已。

甚至其嚴格來說還屬黃河流域,只不過他們生活在黃河源頭的山區。

因爲在山區所以大多以狩獵遊牧爲生,於是開化較遲沒有文字沒有文明像野人一般被中原歸爲蠻夷。

自西夏建國起就全盤接受中原文化和技術而後迅速發展。

若這些還不夠,蒙恬在秦朝時就在西套建起長城,而党項遷移到黃河一帶時生活的地區就在長城以內。

而且還是徵得唐中央政權同意給了一塊地並賜姓李才遷移的。

這是內還是外呢?

這時沈兵纔想起,西套就是西夏的大本營,一塊易守難攻且資源豐富的寶地。

現代的寧夏,就是取自“平定大夏”之意。

西夏古都就在現今寧夏的銀川……當然,此時的西套還是一片荒地根本就沒什麼城。

想到這沈兵不由愕然,難道眼前這些“野人”就是之後名噪一時的西夏王朝的祖先?

沈兵不由問了聲:

“你部卻是什麼氏?”

女首領回道:

“往利氏!”

問也是白問,沈兵會知道拓跋氏但對往利氏卻一點都不熟。

不過照想應該不會錯。

因爲党項通常是姓氏爲部族羣居,女首領這村落該是党項的一支。

沈兵跳下馬來,從行囊中取出一片療傷帶爲女首領包紮……初時女首領還有些害怕,但沈兵示意下後她就明白了,於是便放開了傷口。

沈兵一邊包紮一邊問:

“你叫什麼名字?”

女首領回答:

“往利清。”

“拓跋氏一直想吞併我族,於是纔有此一戰!”

“其部擁有兵馬上萬,你今趟救了我卻惹禍上身……”

沈兵又問:

“我卻想知道,爲何你能說中原話?”

往利清回答:

“我父母本是秦人,被月氏擄爲奴!”

沈兵“哦”了一聲。

月氏與秦國爲鄰已有些日子了,且是奴隸制,其在戰時俘虜或劫掠了秦國兵民便會將其轉爲奴隸。

這往利清的父母只怕是逃到山區這才淪爲“野人”。

往利清繼續說道:

“還有你等的羊羣。”

“拓跋氏已發現它們,必不會善罷干休!”

沈兵爲往利清包紮好,說道:

“好生休養幾天便無大礙。”

往利清則用不可思議的眼神望着沈兵:

“你可聽明白我說的話?”

“離開這,否則……”

沈兵笑了下,反問:

“否則什麼?”

“我說過,這裡是我們的土地,我們想在這多久就在這多久!”

往利清瞄了下沈兵身後,帶着一副氣苦的表情問:

“可你等只有一千之數!”

“你以爲以一千人就能敵過拓跋氏?”

沈兵愕然,然後就明白自己會遭鄙視的原因了,她不會以爲秦軍真的就只有這一千人吧!

想想沈兵就明白了。

往利清這些党項族習慣以姓氏爲部族羣居,於是她想當然的以爲沈兵這些人也是。

甚至她還可能以爲秦國也像党項一樣,以姓氏爲部落然後內鬥不止。

於是就有沈兵這樣一支小部落被驅趕到這裡。

沈兵不知道怎麼解釋。

而且就算解釋只怕也解釋不通,如果告訴她秦國有數千萬人,軍隊有數十萬人,僅沈兵指揮的就有十餘萬之多,不知往利清是否相信。

估計往利清肯定會把沈兵當騙子,因爲這早就超出她所能理解的範疇了。

沈兵“嗯”了一聲,回道:

“不若我等把這拓跋氏連根拔起如何?”

往利清則用看傻子一樣的目光看着沈兵,“你”了半天卻說不出什麼來,最後只能搖頭苦笑。

沈兵可不是在開玩笑。

他想的是,反正以後你這拓跋氏建立西夏會聯合外族攻宋,那現在還管是“野人”不“野人”,先教訓你一頓再說。

更何況,讓拓跋氏一家獨大最後統一了党項各族對中原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所以現在有必要搞一搞“區域平衡”。

且這“區域平衡”就得乘其弱小時弄一弄,等到有一天,西夏強大到都能正面與宋對抗了,那時再譴責西夏“破壞區域平衡”簡直就是耍流氓。

難道人家爲了你所謂的“區域平衡”還不發展了?還要自斷一臂甚至把成果雙手奉上了?

所以沈兵沒有遲疑,回到營地後馬上就與王賁商量對策。

王賁一聽說要動手當下就磨拳擦掌的,他早就想拿這些“野人”來立立威了。

或者也可以說,王賁也察覺到了往利清看秦軍時眼裡的不屑……

沈兵可以不當一回事,他王賁可受不了。

現在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翻身,他王賁又哪裡會反對。

於是想也不想就說道:

“這還不容易,待屬下去五原將神武軍調來,來多少便殺多少!”

實際上還真是這樣。

神武軍有六千人而且都是騎軍,再加上用的是堪比匈奴的強弓又裝備有“霹靂火球”……就算拓跋氏有兩萬兵馬又能如何?依舊是來多少殺多少。

但沈兵卻搖頭否定了這說法:

“拓跋氏等蠻族常年在山區狩獵征戰。”

“出戰又豈會不探明虛實?”

“若我等將神武軍盡數調來……只怕一出場就把他們嚇跑了。”

王賁連連點頭:

“將軍所言甚是。”

“這些蠻夷擅長在山間行走,到時往山區一逃我等便追不上了。”

“且殺雞焉用牛刀,有一千河內兵,再調來一千神武軍便可。”

沈兵想了想,就說道:

“調兩千神武軍以求大勝。”

“不過這兩千神武軍當秘密行軍不爲人所知,且趕至西套後便潛伏兩翼三裡外等待號令。”

王賁應了聲便去安排了。

(本章完)

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147章 戰略第19章 爲師老了第514章 訓練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4章 勸降第364章 偷師第199章 蒙武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260章 水力第541章 姑師第110章 任務第299章 圈地第395章 羊羣第391章 炒麪第427章 矛盾第197章 活路第450章 控制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123章 探子第164章 設計第104章 好奇心第431章 利益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107章 合縱第127章 魏獒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56章 新王第285章 議和第256章 新王第48章 定滑輪第205章 衝陣第109章 修橋第220章 撤軍第330章 重點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296章 弩第247章 浮橋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90章 窘況第43章 知己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441章 問題第295章 高爐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136章 紅燒第205章 衝陣第357章 勇氣第274章 失衡第313章 紡織第60章 賄賂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366章 礦第272章 動搖第271章 敵人第321章 私鬥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122章 浮力第190章 降兵第475章 龍城第43章 知己第288章 請降第251章 陷阱第290章 門客第312章 探礦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166章 錢第243章 壽春第458章 夜襲第10章 摩擦力?第499章 出兵第37章 借刀殺人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109章 修橋第314章 織布機第89章 以農治國第7章 除非……第200章 狼筅第358章 潛力第66章 凳子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32章 補給第198章 求降第343章 資本第426章 綠洲第532章 西域第15章 釜底抽薪第521章 投石機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473章 分裂
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147章 戰略第19章 爲師老了第514章 訓練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4章 勸降第364章 偷師第199章 蒙武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260章 水力第541章 姑師第110章 任務第299章 圈地第395章 羊羣第391章 炒麪第427章 矛盾第197章 活路第450章 控制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123章 探子第164章 設計第104章 好奇心第431章 利益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107章 合縱第127章 魏獒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56章 新王第285章 議和第256章 新王第48章 定滑輪第205章 衝陣第109章 修橋第220章 撤軍第330章 重點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296章 弩第247章 浮橋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90章 窘況第43章 知己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441章 問題第295章 高爐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136章 紅燒第205章 衝陣第357章 勇氣第274章 失衡第313章 紡織第60章 賄賂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366章 礦第272章 動搖第271章 敵人第321章 私鬥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122章 浮力第190章 降兵第475章 龍城第43章 知己第288章 請降第251章 陷阱第290章 門客第312章 探礦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166章 錢第243章 壽春第458章 夜襲第10章 摩擦力?第499章 出兵第37章 借刀殺人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109章 修橋第314章 織布機第89章 以農治國第7章 除非……第200章 狼筅第358章 潛力第66章 凳子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32章 補給第198章 求降第343章 資本第426章 綠洲第532章 西域第15章 釜底抽薪第521章 投石機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473章 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