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射程

第413章 射程

親衛將信將疑的往前走。

在他想來,那實心鐵球至少也有數十秦斤,這又如何能打出兩百步遠。

可是越往前走就越是心驚,因爲在三百步左右的確有一道被重物砸出的土坑……

鐵球以較爲平直的彈道射出時方向主要是往前,又因爲它是球形而不是現代炮彈的錐形,所以會在地面以“打水飄”的方式往前跳。

親衛那是一臉不信,難道這鐵球居然能打到三百步?

其實這是親衛無知,類似這種級數的鐵芯銅炮其有效射程爲500米,最大射程都能達到1500米。

沈兵制作的這鐵芯銅炮質量雖說因製作工藝、原料等原因略遜一籌,但打出三百步遠還是不在話下,若調整好角度也就是以四十五度角發射,少說也能打出六百步。

最終親衛在四百步外找到了鐵球,然後他們既興奮又有些懷疑的晃動了令旗。

之所以說“懷疑”,是因爲他們不確定那鐵球是不是本身就在那此時碰巧被他們找到的!

王賁、李巖等人不由紛紛變色。

王賁眼裡透着興奮,說道:

“大將軍,此物竟能將實心鐵球拋射出四百餘步?”

李巖一邊打量着鐵芯銅炮一邊說:

“這……這便是投石機?能拋射鐵彈的投石機!”

“且射程要比投石機遠得多!”

欠畢竟是鐵匠,知道鐵球落地後會滾動,於是就說了句:

“此物射程或沒有四百餘步!”

沈兵也不解釋,回答道:

“不若我等再試一發如何?”

說着就將命親衛將火炮擡了起來,同時在炮架下方墊上石塊使火炮仰角大致呈45度……之所以設計時不用45度角,是因爲火炮用於攻城尤其是摧毀城牆時不需要45度角。

45度角雖然能打得最遠,但同時彈道也太高呈拋物線,如此一來其命中率就成級數下降。

另一方面,就是這時代基本沒有超過射程兩百步的裝備,這就意味着火炮可以在三百步內放心的進攻,於是增加射程對於當前來說就不是很重要。

這一回會麻煩一些,因爲還要清除炮膛內的殘留物。

其它的便都如之前一般操作,然後“轟”的一聲,又打出一枚鐵球……這一回因爲衆人都有心理準備,所以都看清了,有一個東西從炮口騰的一下飛了出去,然後在老遠的地方落地接着就不見了蹤影。

距離太遠,衆人只依稀看到遠處有沙土飛濺。

過了好一會兒,王賁就感嘆道:

“此物何只四百步射程,少說也有六百步!”

古時可沒有什麼“有效射程”之說,且投石機也沒有“有效射程”。

“有效射程”應該是近代步槍的概念……子彈、炮彈的速度超過音速時飛行得比較穩定,散佈面積就小,於是音速飛行的距離大概就是“有效射程”。

之所以說“大概”,是因爲有些槍械本身製作較粗糙震動大,在音速距離散佈面積也超出了可接受的範圍,於是“有效射程”就近一些,比如AK47。

反之,有些步槍因爲製作精密震動小、子彈體積小,在超出音速距離後受空氣阻力影響小,其散佈面積依舊在可接受範圍內,於是“有效射程”就遠一些,比如M16。

秦時根本就沒有超音速的裝備,所以能打多遠就叫射程。

沈兵不理會這些。

事實至少在這時候沈兵是不需要理會這些的。

三百步外隨便的火炮怎麼轟,還考慮什麼射程、有效射程……

不過在方便搬運及機動方面倒是有必要改進。

沈兵想了想,就又爲火炮設計了幾個提把。

這些提把是與炮箍爲一體的,分佈在炮身的兩側,可以用繩索穿過其中吊運,也可以作爲人工搬運時的握把。

另外……

再加上炮耳吧!

所謂的炮耳,就是在炮身中後部一左一右加上兩個突起的圓柱形,炮身可以以其爲軸旋轉,於是就可以調節俯仰角。

若是固定俯仰角,到時運到戰場才發現打不到城牆就尷尬了。

另外就像之前說的一樣還要配上輪子。

而且因爲它是要在沙漠上機動的,所以需要更寬的輪子增加與地面的接觸面,這樣才能避免陷入沙地中無法動彈。

一邊想一邊畫,不久一輛炮車就出現了,那樣子有些像西部電影裡用的老式火炮。

然後沈兵就將草圖遞給欠,說道:

“便按此樣式製作,二十門!”

“每門至少配一百枚彈丸!”

欠應了聲,便小心翼翼的接過草圖。

王賁直到這時纔敢問:

“大將軍,此物可有名字?”

沈兵回答:

“火炮!”

王賁點頭道:

“這名字倒也有形像。”

“以火藥發射彈丸的砲,故名火砲!”

被王賁這麼一說,沈兵發現還真是……

古人把投石機稱作“砲”,那麼這以火發射的砲不就是火砲了?

只不過因爲它是以火發射的,所以這石字旁的“砲”也要改成火字旁的“炮”了。

這火炮並不是發明出來就完事了。

接着就是炮兵的訓練。

沈兵直接將李巖部隊中的三弓牀弩兵幾批過來調了過來。

原因是這火炮的發射其實和三弓牀弩的發射是一個原理,比如調整俯仰角。

另一方面就是這些三弓牀弩兵原本就擔負着發射“霹靂火球”的任務,總算是接觸過火藥並知道它的厲害,於是更有警覺性知道這不是鬧着玩的。

其實更需要保持謹慎的是運輸藥包的那些兵士……他們可是推着一車的藥包跟在火炮後方隨時補給。

這一車藥包若是不小心被點燃或是發生意外,那造成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沈兵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首先是藥包距離火炮必須足夠遠,然後一次送去一個藥包……寧願麻煩一些也要保證安全。

其次,除了負責點火的炮兵外,其餘兵士必須隔絕易燃物尤其是火摺子。

不僅自己不能使用還必須在周圍設下警戒線阻止閒雜人等進入。

否則,奸細只需要拋過來一根火把,就可以將其引爆豈不冤枉?

於是這配上的就不只是炮兵,還有用於警戒的護衛。

(本章完)

第63章 王翦第349章 直道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384章 烏氏倮第300章 牀弩兵第338章 人才第195章 力量第266章 喜訊第56章 北地騎兵第104章 好奇心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440章 希望第312章 探礦第485章 遷移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315章 定價第480章 請辭第315章 定價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449章 改革第309章 炫耀第21章 火力封鎖第83章 農家第36章 暗箭難防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227章 反攻第66章 凳子第162章 鋸子第464章 練兵第438章 巴豆第230章 汝陰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0章 精銳之師第313章 紡織第62章 舉薦第65章 厚禮第49章 許昌第203章 陳城第121章 蒙良第206章 潰逃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88章 論農第303章 獵鷹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246章 圍城第514章 訓練第391章 炒麪第511章 火繩槍第73章 榨醬面第329章 訓練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219章 戰法第351章 五原第153章 水德第143章 降兵第312章 探礦第230章 汝陰第391章 炒麪第427章 矛盾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96章 宵禁第312章 探礦第276章 傳單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61章 火彈第481章 試探第353章 學習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63章 藤甲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130章 鄭國第382章 獵人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346章 騎軍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533章 近在咫尺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493章 補給第112章 浮橋第249章 神武軍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68章 督陣第416章 方略第415章 引信第287章 分別第44章 通敵第7章 除非……第36章 暗箭難防第252章 消息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43章 資本第437章 人心第537章 楊端和
第63章 王翦第349章 直道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384章 烏氏倮第300章 牀弩兵第338章 人才第195章 力量第266章 喜訊第56章 北地騎兵第104章 好奇心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440章 希望第312章 探礦第485章 遷移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315章 定價第480章 請辭第315章 定價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449章 改革第309章 炫耀第21章 火力封鎖第83章 農家第36章 暗箭難防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227章 反攻第66章 凳子第162章 鋸子第464章 練兵第438章 巴豆第230章 汝陰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0章 精銳之師第313章 紡織第62章 舉薦第65章 厚禮第49章 許昌第203章 陳城第121章 蒙良第206章 潰逃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88章 論農第303章 獵鷹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246章 圍城第514章 訓練第391章 炒麪第511章 火繩槍第73章 榨醬面第329章 訓練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219章 戰法第351章 五原第153章 水德第143章 降兵第312章 探礦第230章 汝陰第391章 炒麪第427章 矛盾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96章 宵禁第312章 探礦第276章 傳單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61章 火彈第481章 試探第353章 學習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63章 藤甲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130章 鄭國第382章 獵人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346章 騎軍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533章 近在咫尺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493章 補給第112章 浮橋第249章 神武軍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68章 督陣第416章 方略第415章 引信第287章 分別第44章 通敵第7章 除非……第36章 暗箭難防第252章 消息第98章 梟首示衆第343章 資本第437章 人心第537章 楊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