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根基的腐爛

只是眼下形勢比人強,只能捏着鼻子認了。你不服軟?行,你敢賭那堆證據裡,沒有你的把柄?

幸虧皇帝再厲害都好,也還是要指派官員去管理的。不管怎麼說,都還算是文官的地盤。正所謂自己人好說話,滿朝的貪官們想通了這個關節,都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

雨過天晴,總算是過了這一關。

雖然折了一個蔡承旨,但保住了大多數重要的官職,對於文官來說這就足夠了。其他的都是身外物,官職在身,那就什麼都有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反正宋朝就是一個官本位很重的朝代,畢竟數千年的影響不是蓋的。

大朝會進行到這,其實已經完成了使命,接下來就是一些關乎西夏、遼國等等的事情,還有趙煦再順道提了提興建城池的事。不出意外的,建城一事也算是定下來了。只是苦了戶部,不知道要怎麼削減開支才能興建這麼一個城池了。

趙煦嘴角揚起一個弧度:“好了,那些貪官污吏,該把吃進去的全都吐出來了!”

於此同時,趙煦捏緊了手中那張紙片。

沒有人發現趙煦的小動作,因爲這張紙片是在狀詞那裡夾帶着的,也是張正書給趙煦的一點建議。

至於內容,就是上面那些了。

不外乎是張正書給了趙煦一點建議,從哪裡獲得建城的錢銀罷了。

說實話,朝廷真的是有資本都不知道怎麼用。皇城司白白握着那麼多的證據了,要是給張正書,早就威逼利誘那些貪官,把錢銀全都吐出來。然後,一個個踢出汴梁城,貶官流放的那種。

這些貪官,還會不會再次貪污受賄?張正書覺得他們絕對不會了。

注意,是不會,而不是不敢。

想想看,如果趙煦夠狠,把他們的俸祿也好,貪來的錢銀也罷,全都搜刮乾淨,這些貪官哪裡還會繼續貪污受賄?繼續貪污受賄,不就是等於把自己的俸祿都賠進去嗎?說實話,宋朝的高官俸祿並不低,甚至可以說太高了。只要有官階,也就是寄祿官身在,就不愁會餓死。額,當然了,前提是你別犯事,沒有在黨爭中失敗被流放。

當然了,宋朝的小官俸祿並不高,所以他們更加不敢貪污了。要是貪污的話,說不定真的會被餓死的。

趙煦仔細琢磨着,這一招實在是太狠了。

你認罪?行,把家財全都掏出來,皇帝赦免你無罪;你要是不認罪?可以,證據放出去,叫你身敗名裂不單止,朝廷還會給你來一個貶官流放套餐。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不管怎麼說都好,貪官都不傻,貪污行不通了,那就只能乖乖做官了。

說實話,趙煦是不相信這些官員會乖乖不貪污的,但張正書用一句話說服了他。

“准許官員親屬經商。”

就是這麼一句話,等於解決了趙煦的所有問題。

官員經商,危害大不大?當然大,要不然宋太祖會命令禁止官員經商了。宋太祖趙匡胤深知,官吏如若經商,勢必難以勤政,而且會助長惡劣之風,導致政治腐敗。於是,宋太祖指令刑部制定了嚴禁官員經商的法律,詔令各地官吏不許經商貿易,“違者論如律”,並採取嚴厲措施對那些壟斷貿易、與民爭利、非法經商的官吏,嚴刑峻法加以懲辦,以“塞濁亂之源”。

但是,人性本貪,區區一道禁令,怎麼可能禁得住那些利令智昏的官員?

看看蔡京,看看那些朝廷高官就知道了。家族裡面,哪個不經商的?

嗯,沒有經商的,肯定是寒門子弟出身,沒有來得及經營家族,也沒有餘財經商。當然了,寒門子弟出身的官員要是貪污,那也就另說了。別以爲這很少見,事實上在宋朝層出不窮。

禁止不住,那就利用起來,當做皇帝默許,這個條件還算不錯的。

反正趙煦打算扶持朝廷的產業了,比如蜂窩煤作坊,還有張正書支招的冶煉作坊,甚至還可以修建一條平坦的水泥“官道”,攔路收錢……只要皇帝插手,以國家的資本,那些官員能拼得過國家嗎?

再說了,看張正書的語氣,銀行似乎是扼制官員經商獲利的最好途徑。官員經商,不外乎以權謀私。比如提前知道什麼東西能賺錢,哪裡缺少什麼。黃河水患,他們經營囤積糧食;鹽價升高,他們屯鹽;茶價高漲,他們賣茶……

信息和提前知道政策,是官員們經商最大的利器。

但是,有了“新聞署”,趙煦根本不怕這個。報紙的消息一刊登,再好的賺錢路子,都會被民間商賈佔據了。官員所倚仗的“以權謀私”,“強買強賣”,在報紙面前都行不通了。這樣的話,官員經商還有什麼可怕的?

好吧,也不能排除官員的親屬中有商業天才。可這樣的商業天才,張正書也有法子,把他“招安”了,封一個官身納入戶部,呵呵,他還能分神去經商?要知道,隨着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商業越來越繁榮,商場就更加波詭雲譎,更加瞬息萬變。而戶部的工作量,也會越來越大。這些個商業天才,能把戶部的事做好,已經很不容易了,還有精力去給親屬支招?!反正張正書是不相信的。

反正只要有銀行在手,張正書就能讓趙煦立於不敗之地。而那些官員的親屬,翻不起什麼大浪來。

其實,在任何朝代,官商勾結都是存在的。想要杜絕太難太難了,用一個默許的潛規則去換取大量的貪官錢銀,張正書覺得這絕對是大賺特賺。

事實上,也算是證明了張正書的“先見之明”。

第二天,當那些皇城司的親事官拿着證據上門,那些貪官傻眼了。

第一次,終歸是有人不捨得錢銀,要做白老鼠的。可以,皇城司也不客氣。轉眼間,大理寺也來了,抓拿了貪官下獄,罪名赤裸裸就是“誣陷”!但是,這些貪官沒辦法啊,人家大理寺的證據十足十,算起來都足夠他抄家流放的了。

有了第一位,第二位,那些貪官總算是明白過來了,最後都乖乖就範,幾乎掏出了全部家財。

不用五日,趙煦就驚愕的發現,建造一座城池的資金有了,多達三百多萬貫!

這還是隻是京官的,其他地方官的呢?

趙煦倒吸了一口涼氣:“看來那姓張的小子沒說錯啊,大宋真的從根基開始腐爛了……”

第七百九十三章:銀行行長第四百三十一章:尺度很大第五百四十三章:復仇第七百四十五章:無冕之王第兩百四十一章:兩難第九百八十八章: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第九百八十五章:敵營內訌第七百零九章:準會來的第七百八十九章:軍事化培訓第四百四十六章:找罵的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四百七十七章:財政審計第五百四十章:引領潮流第八百六十九章:怒懟第一百五十九章:小說連載第六百六十一章:明州城外第七章:狠狠地奚落第九百八十八章: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第六十二章:插畫第兩百六十三章:大宗貨物第兩百章:凡事怕對比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百九十七章:夯實基礎第五百七十六章:流落汴京第四百零二章:被套路的趙煦第七百五十九章:蔡京出招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第五百零四章:都是後腦勺第七百二十五章:救災開始第五百九十七章:奇了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舅哥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兩百七十八章:懷璧其罪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兩百一十七章:中醫有外科手術!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四百四十五章:王爺?第八百八十七章:不會妥協第五百五十章:冬天攻城乃大忌第五百一十三章:身不由己第七百零五章:蜜汁審美第一百七十章:繼續種田事業第七百三十一章:進入七月第四百八十七章:做人要低調第兩百二十二章:銀行的威力第九百四十四章:底氣所在第兩百五十一章:真兇疑雲第七十一章:老流氓第五百七十四章:誰人背後無人說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第一百一十一章:已臻化境(上架五更,第四更)第三十一章:難做事第九百三十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九十二章:收買人心第三百三十章:暗探的線索第一百三十七章:授人以漁第八百六十六章:認錯第四百九十一章:後手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第五百三十二章:做一番事業第兩百零一章:秋水爲神第一百七十三章:及笄禮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六百九十五章:你繼續吹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第九百四十四章:底氣所在第七百六十章:應對之策第七百一十一章:讀書讀傻了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六十七章:折服第八百一十三章:軍令狀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兩百四十五章:欲加之罪第六百九十六章:工業母機第四百零二章:被套路的趙煦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四十三章:三用磨坊第六百五十六章:天下之大,哪裡去不得?第二十章:田舍郎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七百六十九章:神仙打架第三百六十八章:別人笑我太瘋癲第三百三十九章:安排妥當第四百六十六章:設計攔截第七百零六章:外柔內剛第一百九十章:皇商第九百六十九章:奇襲涿州第六百三十三章:造海船第兩百二十六章:無法克說第三百七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八十章:皇帝的報復第一百三十五章:小柴胡湯方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一百六十七章:儒家的黑材料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七百二十章:糧價風雲
第七百九十三章:銀行行長第四百三十一章:尺度很大第五百四十三章:復仇第七百四十五章:無冕之王第兩百四十一章:兩難第九百八十八章: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第九百八十五章:敵營內訌第七百零九章:準會來的第七百八十九章:軍事化培訓第四百四十六章:找罵的第三百三十四章:不一樣的李家村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四百七十七章:財政審計第五百四十章:引領潮流第八百六十九章:怒懟第一百五十九章:小說連載第六百六十一章:明州城外第七章:狠狠地奚落第九百八十八章: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第六十二章:插畫第兩百六十三章:大宗貨物第兩百章:凡事怕對比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百九十七章:夯實基礎第五百七十六章:流落汴京第四百零二章:被套路的趙煦第七百五十九章:蔡京出招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第五百零四章:都是後腦勺第七百二十五章:救災開始第五百九十七章:奇了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舅哥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兩百七十八章:懷璧其罪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兩百一十七章:中醫有外科手術!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四百四十五章:王爺?第八百八十七章:不會妥協第五百五十章:冬天攻城乃大忌第五百一十三章:身不由己第七百零五章:蜜汁審美第一百七十章:繼續種田事業第七百三十一章:進入七月第四百八十七章:做人要低調第兩百二十二章:銀行的威力第九百四十四章:底氣所在第兩百五十一章:真兇疑雲第七十一章:老流氓第五百七十四章:誰人背後無人說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第一百一十一章:已臻化境(上架五更,第四更)第三十一章:難做事第九百三十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九十二章:收買人心第三百三十章:暗探的線索第一百三十七章:授人以漁第八百六十六章:認錯第四百九十一章:後手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第五百三十二章:做一番事業第兩百零一章:秋水爲神第一百七十三章:及笄禮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六百九十五章:你繼續吹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第九百四十四章:底氣所在第七百六十章:應對之策第七百一十一章:讀書讀傻了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六十七章:折服第八百一十三章:軍令狀第七百四十六章:無官不貪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兩百四十五章:欲加之罪第六百九十六章:工業母機第四百零二章:被套路的趙煦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四十三章:三用磨坊第六百五十六章:天下之大,哪裡去不得?第二十章:田舍郎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七百六十九章:神仙打架第三百六十八章:別人笑我太瘋癲第三百三十九章:安排妥當第四百六十六章:設計攔截第七百零六章:外柔內剛第一百九十章:皇商第九百六十九章:奇襲涿州第六百三十三章:造海船第兩百二十六章:無法克說第三百七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八十章:皇帝的報復第一百三十五章:小柴胡湯方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一百六十七章:儒家的黑材料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七百二十章:糧價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