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上門借人

明年開年之後,進入六歲的孫靖和孫婉婷兩個小朋友就要去學堂了,孫享福絲毫沒有自己在家裡教他們的意思,因爲,他知道自己肯定教wwδw.『kge『ge.la

然而,看到了紅梅和春桃給自己縫製的書包之後,兩個小傢伙不約而同的開始哭鼻子了。

“怎麼回事?這都還沒有上學呢!就開始厭學了?”孫享福故作威嚴的聲音,卻並沒有給兩個小傢伙什麼威懾力,反而讓他們更加耍賴皮。

“就不要上學嘛,就不要上學嘛!每天要那麼早起來,還要整天寫字,讀書······”

“看來,你們是在家裡舒服貫了,等過幾天,你們孃親回來······”

孫享福提到了虞秀兒,兩個小傢伙頓時不敢鬧了,嘴裡雖然還在哼哼唧唧,但眼珠子開始亂轉,開始想起了其它策略,孫享福只能用他一貫的策略,好好哄,答應他們,就算上學了,也會每天陪他們玩。

雖然時間到了寒冬臘月,但孫享福還是比較忙,除了給百姓們上民學課之外,他還要給這些農學院的畢業生,進行一些補充教育,李恪,李元景,李元昌,甚至是長孫無忌,像聞着味了的餓狼,在這些學生到了九垸縣之後,他們也紛紛跑了過來,看來,是想扒拉一些到自己碗裡去。

“想不到我一介草民,還要勞煩長孫總管和三位王爺親自來給我送年禮。”看着自家屋門前一大車一大車的東西,孫享福呵呵一笑道。

德叔很熟練的將東西拉進了自家庫房,孫享福則是將幾人迎進了客廳。

“正明總是喜歡妄自菲薄,整個大唐,可沒有一人,敢把你當草民看待的。”長孫無忌說笑着,坐在了首位,現在,在官職上來說,李恪幾人可都是他的下屬。

“這是事實嘛!幾位都是大忙人,卻一起跑到我這裡來,有什麼事情就直說吧!能幫的,我肯定是義不容辭。”

“能幫,肯定能幫,其實,按照老夫的想法,農學院的這幫畢業生,就應該直接由朝廷徵召上來,任命爲官的,不過,朝廷已經準備在明年科舉增設農科,他們都需要和其它各科學子一樣,走科舉入仕途,這才合乎朝廷法度。”

“呵呵,未必是要做官,才能做事,農學院出來的學子,種地就是做事,官不官的不重要。”

“話是這麼說,不過,這門學問想要發揚光大,還是要與仕途相通才好,朝廷既然在科舉開了農科,那麼,稍後一定會把農學院納入教育體系的。”

聞言,孫享福點了點頭沒有說話,既然他們都看的明白,知道農學的重要性,作爲農學的絕對代表人物,他再去推動這些事,反而顯得功利了。

李恪跟着長孫無忌接話道,“是啊!農學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不亞於其它任何一科,郢州有小妹一人,勝過我這個都督多矣。”

聽李恪這個‘小妹’喊的親切,孫享福不由的登了他一眼,滿是警告的意味。

李恪見到孫享福這眼神,卻是心虛的將目光轉到一邊,那邊,沒有眼力見的李元景卻也在這個時候接話道,“我現在才明百當年我們這些傢伙爲什麼被武家妹子耍的團團轉了,原本我們的差距居然那麼大,想我在這一號垸學種稻也有兩年半的時間了,和她比起來,嗨!整個復州農耕之事,我這個州刺史,基本插不上嘴。”

“復州才三個縣,以媚孃的能耐,只會嫌這個舞臺太小,她施展不開,就你這個疲懶性子,如果不用心些,別說是農耕,我看你別的方面,很快也會說不上話。”孫享福同樣以教訓徒弟的語氣說了李元景一句道。

復州同樣引進了九垸商會的產業和管理模式,與官府和百姓合作,推動民生髮展和基礎建設,如果李元景再疲懶一些,給武媚娘一些空間,她絕對可以通過商會和民衆的力量,將李元景架空,讓他在復州做個擺設,就李元景的才能,跟歷史上的李治比,不知道差了幾條街,一個少女版的武媚娘,收拾他足以。

被孫享福教訓了一句,李元景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倒是那李元昌,本就是帶了問題來的,見李恪和李元景閉嘴了,連忙開口道,“孫老師,您可別怪我送的年禮少,我隨州地廣人稀,不富裕,沒有什麼家底,四個縣加起來,還沒有他們那邊一個垸田縣的人口的一半多,我就算是把能築垸田的地方修築好了,也不夠百姓耕種,您還得跟我想想辦法,要不然,明年,我本土的百姓,可都跑渭南,江陵去做工去了。”

“誰說非要在垸田裡面,才能種出高產作物了?它只是保障了水稻田的灌溉而已,對於其它旱田作物的收成影響又不大,你隨州特產可不少,其中,我在民學課上就講過很多種,你如果做過筆記,把這些東西找出來,做成產業,別說富比郢復兩州,至少,可以冠絕天下所有下州,屆時,往你隨州跑的人,如過江之鯽,你還怕沒有人口?”看到李元昌這副一點也不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的模樣,孫享福就更加來氣了,教訓道。

“還真有?”

李元昌故作回憶的抓着頭皮,孫享福知道,這貨腦子裡根本就是空的,讓他自己想,肯定是想不出什麼來的。

正好,此時德叔安排了人端了火鍋上來,其中,可用作燙食的青菜有十幾種,孫享福指着其中一樣道,“這泡泡菜,難道不是你隨州所產?它與肉食在火鍋裡同煮,清香宜人,你知道現在它在菜市場的價格麼?在咱們山南道本地,都能賣到兩文錢一斤,是紅菜薹的四倍,到了鮮菜缺少的關中或北方,至少是五文錢一斤,你若是組織百姓種個三五萬畝,何愁賺不到錢?”

還別說,這種黑油白菜的種植方法,孫享福確實不止一次的在民學課堂上講過,可是,他一個堂堂的王爺,就藩上任之後,生活起居都是王府的宦官下人伺候,哪裡會注意到這些蔬菜在市場上的價格,或者稀缺度。

“您,您,您再給我一些提示,不爲我的政績着想,您也得爲隨州一萬多戶百姓着想啊!”

好吧!李元昌雖然是個蠢蛋,但他總算還知道戳孫享福的死穴,既然提到了百姓,孫享福就根本拒絕不了了。

“你呀!平時要是認真聽講,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踐當中,何至於耽誤了隨州百姓的這許多時光,隨州可不止有泡泡菜,還有銀杏,其果實不僅美味,還能入藥,善陽製藥廠就發了公告常年收購它,還有金銀花,紅頭蜈蚣,這些你們隨州有產的東西,製藥廠都收,給的價錢還不低。

另外,還有芽茶插遷培植的技術,我在民學課上有講吧!把它成規模的種出來,每年賣茶葉的錢,肯定比九垸縣這邊種水稻的十倍收益還高,還有,香菇,蜜棗,胭脂紅仙桃······”

後世的孫享福可是荊州地區人,他出門,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必走一條高速公路,那就是隨嶽高速。

所以,他從隨州路過,在當地吃飯的次數,簡直無法計算了,這裡可是我國著名的銀杏和食用菌之鄉,特別是這裡產的香菇,那可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農產品之一,洪山雞燉香菇這道菜,幾乎是孫享福在隨州吃飯,每次必點的菜式。

而隨州芽茶,可是地裡標誌保護產品,湖北十大名茶之一,在茶葉到處都是的後世,它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何況是在這個茶葉產出不大,市場緊俏的時代。

孫享福本以爲自己跟他講過這些東西,他上任了之後,一定會做,誰成想,他是個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貨,可真真是把孫享福給氣着了,可氣到後來,孫享福不氣了,在他看來,李元景不需要武媚娘,李元昌才需要,到時候,讓她做九垸商會在隨州的負責人,最好把李元昌架空了,讓他在那邊混吃等死算了。

“原來,當地方官,應該學習的是這些,老夫,今日算是受教了。”等孫享福歇了口氣之後,長孫無忌朝孫享福拱了拱手道。

他任職地方官的經歷可不多,在揚州算是一次,不過那主要是去接手豆醬作坊,今天,是確實長見識了。

孫享福回了一禮道,“一地父母官,就要爲民做主,這個做主,可不是把自己當成他們的主人,受他們供養,讓他們無條件的聽話,而是需要有經營思想,想辦法將他們帶入到更好的生活當中去,而如何纔能有這樣的經營思想呢?

多關注社會信息,至少要知道,市場上缺什麼,什麼東西值錢,自己有什麼,是不是能迎合市場,像九垸縣這種原本就是荒灘,築成之後,除了田地,什麼都沒有的地方,都可以引進一些技術來做產業,搞發展,何況是像隨州這樣,本就有數十種特產的地方,以當下我大唐各方面的技術水平,發展其實並沒有那麼難,用心去把它做大,就絕對窮不了。”

孫享福說到這裡,長孫無忌又想到了自己此來的目的,再度開口道,“想必,農學院這些畢業生,是瞭解這些土特產的價值和種植之法的,不知,正明可否將他們借給老夫,放心,待遇絕對等同官員,到了明年科舉過後,老夫可以直奏請陛下,取中,並且直接讓他們任實職。”

長孫無忌開了口,李恪,李元景,李元昌三人,也是用期待的眼色看着孫享福,這些農學院畢業生,可是經過幾年比較系統的農學教育,比他們這些只跟着孫享福在民學課上零零散散聽些粗淺理論的學生,水平高了可不止一籌,有他們在,治下的農業生產,可是完全不用愁了。

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469章 自救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163章 雙簧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509章 大招工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470章 夜襲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13章 溪村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125章 審訊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365章 戰報來第402章 迎新宴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604章 擺鐘第147章 豐收樂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273章 酒宴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70章 戲劇院第235章 胡商到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179章 互坑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549章 北上第179章 互坑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126章 用計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721章 開工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381章 各種忙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760章 治理難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368章 定計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27章 海戰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
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469章 自救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163章 雙簧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509章 大招工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470章 夜襲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13章 溪村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125章 審訊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365章 戰報來第402章 迎新宴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604章 擺鐘第147章 豐收樂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273章 酒宴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70章 戲劇院第235章 胡商到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179章 互坑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549章 北上第179章 互坑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126章 用計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721章 開工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381章 各種忙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760章 治理難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368章 定計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127章 海戰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