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

孫享福發誓,他純粹是因爲好奇這個時期是如何檢查男性生殖系統,才答應讓孫思邈檢查的。

“嗯,頭大如菇,血管如鬆,溫軟彈性足,充血硬如杵,當無問題。貧道再幫你診診脈。”

聞言,孫享福如蒙大赦,趕緊將褲襠提了起來,將自己的胳膊伸了出去。

片刻之後,孫思邈點頭道,“四平八穩,沒有任何異象。”

孫享福收回了手臂道,“當然沒有異象,不要小孩,那是因爲我要有計劃的生育。”

“有計劃的生育?”孫思邈愣了。

“沒錯,您難道沒有發現,那些難產而死的孕婦,大多都是受孕年齡太小,第一胎的時候出的事故麼?”孫享福解釋道。

聞言,孫思邈又愣住了,他對婦科頗有研究,經手的病例也有很多,細細回憶一下,還真如孫享福所說。

“那你又是如何能控制是否受孕呢?”孫思邈不解的問道。

“呃,有一種算安全期的辦法······”

接下來,孫享福講的東西,孫思邈就恨不得將其用紙筆記錄下來了,好在孫思邈不是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只會自己去找機會試驗,這老頭可是個五六十歲了還照樣生兒子的人瑞,史書上面記載他有三個兒子,都是在六十歲以後生的,其中長子孫行在高宗朝任高官。

就人類生育繁殖的這個問題,孫享福跟孫思邈一聊就是一下午,可把在外面等待的虞秀兒嚇壞了,害怕真是孫享福有什麼問題。

“呵呵,夫人無需擔心,據貧道推算,正明此生,子嗣頗多,光是嫡子,至少就有三個。”

看着越發焦急的虞秀兒,李淳風表情輕鬆笑道。

“這個,道長都能算的出來?”

正當虞秀兒不解的看向李淳風的時候,孫享福便推門走了出來,語出驚奇的向李淳風道。

“雕蟲小計,雕蟲小計爾。”

聽到李淳風說這是‘計’,孫享福頓時瞭然,他這麼說只是爲了安虞秀兒的心而已。

不過,懷孕生子這個事情確實跟心態的好壞有關係,孫享福跟虞秀兒成親的第一年,虞秀兒就在虞昶夫婦的多次催問下,很有心理壓力,自然是不那麼容易懷的上的,而搞清楚了虞秀兒月事的時間之後,孫享福對房事一直保持了控制,畢竟,他在後世可是談過幾次戀愛的,這兩年又聚少離多,當然不會那麼容易中招,不過如今虞秀兒眼看要滿十八歲了,生子的計劃,是該提上日程了。

“行了,娘子,孫道長也說,我等命中註定,子嗣會來的遲些,不過卻是一樁好事,只怕到時候會多的照顧不過來。”

虞秀兒就算臉皮再厚,也不好在外人面前討論生孩子的事情,羞紅着臉急急的就退了出去,孫享福這纔對李淳風道,“適才我與孫道長談論了一些醫藥方面的事情,覺得想要救治更多的人,就必須把醫學普及開來,我安北大都護府準備出資建立一所醫學院,招募全國醫者來此共同探討醫學的同時,免費醫治所有前來求醫的患者,茲事體大,還需要道門多多幫忙啊!”

“免費醫療?和嶺南一樣?”李淳風聞言,心裡有些激動的問道,道門若是和這麼大的功德扯上關係,此後,想要覆滅都難了。

孫享福卻是搖頭道,“非也,醫學院是面向全國所有百姓,可不像嶺南,只是針對百越各族的時疫之症,如果全免的話,財政上恐怕承受不起,我的意思,醫免,藥不免。至於醫者的食宿俸祿,可由大都督府承擔,待遇從優。”

“這也是了不得的功德了,貧道這便去信師叔,讓他號召各處醫道高手前來善陽,共商此事。”

李淳風對於行善舉的事,通常都是大力支持的,他在嶺南享受過了別人對他感激,崇拜的那種眼神之後,行善已經成爲了他的一種習慣。

大唐連讀書人都缺,自然也奇缺醫者,畢竟,想要在醫道上有所建樹,首先你得懂藥性,會開藥方,這就得有一定的文字基礎,而有文字基礎的人,除非是在朝廷混不到差事了,纔會選擇學醫,這種情況很少,是以,唐初的醫者,有很大一部分是道士和尚在做的兼職,這就無怪乎這兩個宗教在這個時代會迅速發展壯大了,因爲百姓對醫的需求是很大的。

善陽城內的空地還有不少,建醫學院那就是孫享福一句話的事情,然而,北方之地,不盛產藥材,如何降低醫藥成本,孫享福還需要多做研究,藥田,這個在後世很普遍存在的東西,在這個時代,居然沒有。

這一點,從嶺南迴來的時候孫享福早就知道了,這個時期的藥材,都是靠醫者採摘野生的,這勢必會讓產藥的規模不大,質量參差不齊,而由於少,則更容易被擡價,窮人治不起病,就容易將小疾拖成大患,最終死亡,這也是這個時期平均壽命不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後世的孫享福雖然是農科大出來的,但主要研究方向是農作物,想要種植藥田,大批量的種植藥材,他需要很多研究,瞭解各種藥材的生長習性和土壤需求條件必須的,不過植物生長,都有一些共通性,這方面,他對自己有信心,再有對孫思邈這個中藥百科書般的人物可以請教,倒是能省很多事。

“道長若是能將所的藥材統一名稱,詳解屬性,編寫成書,只怕會功德萬世。”

結束了和孫思邈一天的討論,孫享福有感而發道。

後世,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給整個華夏醫藥史帶來了多大的好處,不可估量,然而,孫思邈現在的研究卻是主要在醫上面,由他所著的《千金藥方》要到永徽二年才能成書,算是這個時期臨牀治療研究的百科全書了。

而孫享福想要做的事情是推廣醫學,怎麼推廣?首先就是要讓醫學變的簡單起來,讓所有的人,通過看書,就知道所有藥材的藥性,那麼學醫就變的簡單了。

“大都督所言甚是,只是,想要完成這件事,恐怕所需時日不短。”

明朝的時候,各方面條件比唐朝好了很多,但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都耗費了二十七年,如果現在讓孫思邈來完成這個工作,沒有三十年以上的時間,恐怕是不成的。

“無妨,我這裡有錢,號召起更多的人來做這件事,就簡單了,醫學院一旦成立,您只需要居中統籌,做研究,跑腿的事情,我可以給您派很多人。爭取在十年之內,讓我大唐的醫學水平,跨上一個新的臺階。”

錢是個好東西,在它的驅使下,很多工藝都能夠快速的進步,孫享福之所以弄這麼多賺錢的東西出來,就是想累積資本,推動這個社會進步,對於將錢收藏起來,或者將它傳給後世子孫,孫享福沒有想過,巨大的財富或許不會帶給他的子孫帶來什麼好的享受,反而還害的他們沒有了進取和生存的能力,做社會的寄生蟲,是沒有未來的。

當醫學院的構想和規劃日漸成型的時候,夷男的人馬終於到了定襄城下,長孫衝嚇的差點棄城而逃,幸好從西邊回來的蘇定方比夷南提前一步進駐了城中。

蘇定方雖然是後勤官,但此次也參戰了,爲了保證戰鬥的萬無一失,李靖是將所有能動用的力量都動用了,所以,蘇定方不是空手回來的,他還帶了兩萬多半胡半漢的青壯回來,這些人,大多是早年被頡利掠奪過去的大唐邊民,通漢語的比例高達八成,即便是不會說的,也大多能聽的懂。

這可是安北大都護府最好的兵源,作爲主管軍事的折衝都尉,蘇定方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死皮賴臉的爭取,正好,李靖也欠孫享福一個人情,所以,這些人提前被蘇定方帶回來了。

夷男並沒有想過跟孫享福開戰,他所帶的部族,也不過是本部五萬青壯而已,與前後加起來朝過三萬多青壯,並且據城而守的唐軍,實力其實相差並不大,是以,在城外紮營之後,他讓人送信進城,約孫享福城外一會。

收到了夷男請求會面的信件,孫享福幾乎沒有什麼猶豫,就答應去見他,讓郭破率領三千人馬守城,自己領着席君買,阿布突思,張軻以及薛禮所帶領的兩千騎兵,加上一些親衛,便往定襄城而去。

“大都督,夷男若是有什麼異動,末將定然一箭射的他腦袋開花。”

見孫享福穿了一件臃腫的鎧甲,戴上了超大號的頭盔,還不時的叮囑護衛靠自己近一點,身爲親衛隊副統領的薛禮看不過去了,出聲道。

他卻不知道,這是孫享福出征在外的習慣,雖然他知道夷男並沒有想跟大唐開戰,但保不齊有什麼世家子故意製造刺殺,挑起戰爭,像王浩王麟這樣的危險人物,五姓七家可都有不少。

“薛禮啊!本督告訴你一個道理,小心無大錯。”

鄙視的眼神被發現,薛禮有些尷尬的道,“呃,末將知道了,大都督是要末將在任何時候都謹慎行事。”

“孺子可教也!最近功夫練的怎麼樣?”孫享福誇讚的看向一臉受教模樣的薛禮道。

“呵呵,大都督府上每日好酒好肉供着,末將這力氣又漲進了不少。”薛禮憨厚一笑答道。

聞言,孫享福點了點頭道,“那好,見了夷男,你可要儘量的表現的蠻橫一點,最好能把他屬下自認爲最猛的人挑出來收拾一頓。”

“嘿嘿,這個你找他就算找錯人了,挑事的事情,應該我來幹。”席君買不知何時,打馬到了孫享福旁邊不遠處,接話道。

“呃,大都督不是說夷男不想與我大唐開戰麼,怎地,您還要主動挑起戰爭?”薛禮不是很明白問道。

“夷男不想,那咱們就讓他更加不想,要讓他知道,我大唐翻手之間滅了突利和頡利,可不是靠的運氣,而是實力,民族與民族之間,只有真正的實力,纔會讓對方敬服,所以,即便夷男不打算挑事,咱們也要在他面前彰顯武力。”

聞言,薛禮陷入思索,席君買卻是大喜,做這種事情,太對他胃口了。

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398章 論法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340章 談條件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402章 迎新宴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559章 擒王浩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82章 見李績第725章 嚇尿了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481章 大進項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282章 談心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519章 安排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693章 去雲南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421章 又上朝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147章 豐收樂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559章 擒王浩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584章 九垸縣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421章 又上朝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121章 見馮盎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163章 雙簧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584章 九垸縣
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398章 論法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340章 談條件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402章 迎新宴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559章 擒王浩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82章 見李績第725章 嚇尿了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481章 大進項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282章 談心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519章 安排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693章 去雲南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421章 又上朝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147章 豐收樂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559章 擒王浩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584章 九垸縣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421章 又上朝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121章 見馮盎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163章 雙簧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584章 九垸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