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

孫享福真的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所以,當天夜裡,所有小王爺們都慘了,其實也沒有安排他們做很難的事情,就是讓他們自己給自己燒點熱水洗澡而已。

“掌門師父,他們好笨啊!連打火石都不會用,我教會他們打火了,可他們又不會燒火,弄的滿屋子煙,把自己搞的像個大花貓不說,還把院子裡的其它人薰的沒法在屋子裡待了。”武媚娘從後院跑到前廳,向孫享福告狀道。

還別說,從生下來就沒幹過這種事情,甚至是見都沒有見過這種事情的小王爺們,領到這個任務的第一條件反射是,‘要熱水,何不讓僕役端上來?’。這簡直跟晉惠帝說的,‘百姓無慄米充飢,何不食肉糜?’有異曲同工之妙。

“媚娘閉嘴,他們都是親王之尊,不可出言貶低。”吃過飯,在客廳中與孫享福繼續聊工作的武士彠,這幾年可都是過的提心吊膽的,當然不許女兒得罪這麼多王爺了。

孫享福則是笑了笑道,“無妨,大唐的王爺,如果都是像他們這樣百無一用的米蟲,百姓如何會尊重他們?如何會尊重皇室?”

說罷,孫享福又轉頭看向武媚娘道,“媚娘,你去告訴他們,如果不會,可以去請教村裡的孩子,但任何事情,不可假手他人,否則,皮鞭伺候。”

聞言,存心想要看他們笑話的武媚娘便點頭稱是,再度向後院火房跑去。

前廳之中,孫享福繼續將海外探索投資公司的一條條項目業務,跟武士彠掰開了談,後院火房,大花貓一般的李泰,雙眼摸着淚,繼續在吹火,此刻,他竟然有些明白,爲什麼李承乾從善陽回來之後,父皇和母后會越發喜歡他的原因了,因爲李承乾好像什麼都會的樣子,而自己,連生火燒水這樣的事情都做不好。

有同樣感悟的還有李恪,他在耐心的摸索方法,倒不會像李佑,李愔一樣,嘴裡一直在罵罵咧咧,想要撂挑子不幹,這兩人,也是受了他的勸解,才繼續留在這裡生火的。

至於李元景,李元昌之輩,則是早就放棄治療了,各自丟了吹火的竹筒,跑到了院子外面去躲煙,而且,已經決定,大不了今天不洗澡,反正這生火燒水的事情,他們是幹不了的了。

農曆二月初,其實已經是陽曆的三月份了,這個時節,洞庭湖區的青蛙早已出洞,蓮藕也開始出沾,各種被春水充滿的池塘和小河裡,泥鰍黃鱔,也開始活躍,武媚娘找到院子外面,纔看到灰頭土臉的諸王,在她嬉笑着通傳孫享福的話的時候,正好有一隊半大小子,趁着黃昏時分,去村外的河裡下魚籠子。

便追了上去,對那些村裡的半大小子們道,“幾位大哥哥慢些走,有個比下魚籠子更賺錢的事情,你們做不做?”

很快,這些小夥子們,都知道了武媚孃的意思,對於能教王爺做一些農村人都會做的簡單的事情,那些村裡的小夥子子,自然是樂意的,至於武媚娘所說的,教人,一定要收報酬的事情,雖然他們覺得有些不妥,但誰叫武媚娘說這是負責管理那些王爺的孫少師的命令呢!

這些幫朝廷築垸田的農夫家庭,其實都不富裕,尤其是這些被最先安置住在垸田區的家庭,都是家裡孩子多,日子過的緊巴巴的人家,被武媚娘三兩句的一誘惑,他們自然是答應了。

不過,他得先把魚籠子下到河裡再說,自從長江水路轉運公司開始運轉了之後,哪怕是像這種沒有城池的小碼頭,每天都會有一兩個收魚貨的販子撐船過來收魚貨,類似於孫享福當初在關中製作的比較先進的魚籠子,也早早的傳到了這邊,倒是能讓這些小孩子們,每天掙點小錢,幫補家用。

“武媚娘,你不是說,叫他們過來教我們的嗎?怎麼讓他們走了。”年輕稍大些的荊王李元景,朝去而復返的武媚娘喊道。

“我何時說過要讓他們過來教你們?我掌門師父只是說,你們想要學習,可以去請教他們,我剛纔只是告訴他們,如果你們去請教的話,請他們同意幫忙教你們,那怕只是教你們一些生火燒水的小事,他們也算作你們的師長,得你們自己去請教,此前你們應該學過尊重師長的道理吧!”

“就這,還師長······”

李元景等王爺聞言,怒不可遏的開罵道。

這時,卻見實在是受不了屋中煙霧,捂着嘴跑出來的李泰道,“荊王叔,燒水要緊,學不會,以後咱們只怕天天都得這麼薰。”

聞言,李元景愣住了,恨恨的一甩袖子不再出聲。

武媚娘見狀又道,“村裡的孩子,一天到晚都要忙活自己的事情,抽時間出來教你們,就會耽誤他們自己的事情,所以,你們需得給出一定酬勞,就算作謝師禮吧!”

“謝師禮?這些田舍兒,還敢問本王要謝師禮······”

“荊王叔勿怒,這位武家小娘說的也有幾分道理,人家憑什麼白白來教咱們做這些事情?”

這次出言的,不是李泰,而是李恪,看來,他也領悟到了一些道理,甚至比李泰領悟的更深,畢竟,在年齡上,他比李泰還要大一歲,在諸位王爺中,只比荊王李元景小几個月。

他覺得,作爲一個皇子,不應該對百姓予取予求,讓百姓無償的奉獻給自己,連父皇李世民收了百姓的禮物,不都是想着怎麼還禮嗎?自己這些人,怎麼能讓百姓白白的勞動呢!

不過,這個道理,在李元景,李元昌這些人眼裡,是說不通的,他們從小便以爲,天下的百姓,都是應該爲他們皇室無條件服務的,只是現在李恪也算是跟他們在同一陣線,他們不好出言反駁。

另外,雖然李恪喊他們一聲王叔,可實際地位,卻比他們這些人高的多。畢竟,人家是當今皇帝的兒子,母親還是貴妃,而他們,只是退位了的太上皇的兒子,母親大多隻是嬪妃,婕妤,甚至只是才人,美人的身份,即便是今後就藩了,人家最少也是一道總管都督,或者州牧,他們,則最多是個偏遠地區的州刺史級別而已,也有點不敢反駁的成份在裡面。

倒是李泰的心思多,看到李恪跑出來說了一句話,就把衆人說的閉口不言,表示服從了,頓時便覺得自己的領袖地位受到了威脅,作爲嫡皇子的他,纔是諸王中身份最高的,怎麼能讓別人做這一羣人的領袖呢!

於是便出言道,“既然如此,大家便聽我安排,去隨行物品裡面,找些東西出來,當作謝師的禮物,今後,指不定還有很多東西都要仰仗他們教學呢!”

想到以後的日子,大家也只好繼續閉口不言,紛紛去房間內,尋找隨身帶來的物品,倒是讓李泰找到了一種領袖衆人的感覺,有些得意的看了看李恪,然後自己也回屋找東西去了。

他的這些表情,都被武媚娘看在了眼裡,心裡對於這個胖子的評價又多了幾分,很快,就快步,到了大廳之中。

“掌門師父,媚兒把您說的事,交辦好了,他們現在,都想請那些村裡的孩子,教他們生火燒水呢!還紛紛要爲那些孩子們準備謝師禮。”

“謝師禮?”

聽到這三個字,孫享福意味深長的瞄了武媚娘一眼,便知道,她又在作怪了,也不拆穿,這次到山南道來,爲了讓諸王體驗簡樸的農家生活,李世民可沒允許他們帶多少私人物品,到時候等他們的東西全都給出去了,好戲才真正開始。

被武媚娘打了一下岔,孫享福又繼續開始了剛纔自己跟武士彠聊的話題。

在海外開闢大型農牧場地,比如在澳洲的牧場,和在呂宋的農場,其實前兩年多以前,嶺南的船隊就已經開始運轉,將一些農作物和適用於養殖的物種,都運送到了那些地方,但想要在海上的穩定運輸路線開闢出來之前,將其擴大到一定規模,來反補大唐,則還需要一些人爲的助力,畢竟,就算是三年後,整條海上線路開闢好,農牧業在當地,也不過才推進了五年而已。

“掌門師父,爲什麼咱們大唐,要去這麼遠的地方開闢產業,將那些地方的人,全部都帶到咱們大唐來不好嗎?咱們不是還有很多土地沒有開發嗎?”

對於武媚娘提出來的這個兩個問題,作爲老師的孫享福,自然是要解答一番的了,道“現在將那些土著遷到咱們大唐本土來,固然是會增多咱們的人口,提升一定的生產力。但這只是一種短期的利益,咱們應該往更長遠一些看。

隨着發展,本土的人口增多,人均能夠享受到的資源,就越來越少,反而會使百姓更加貧窮。

而且,咱們開發海外,可不是隻圖利益,最重要的,是鍛鍊咱們這種向外開拓的能力,在老師看來,一個國家向外開拓的能力,纔是一個國家強大的重要象徵,一旦有了固守偏安的思想,那麼,這個國家,往往會越守越弱,因爲,久守必失。”

孫享福是後世人,他對於後面被閹割的儒家思想毒害的朝代,多少有一些瞭解,被那幫腐儒鼓吹出來的君子之國,缺乏了尚武,和向外開拓進取的精神,這才致使像宋,明這樣強盛一時的朝代,常年處於被動挨打,最終滅亡的下場。

不然,以宋明時期的人口,經濟,和工業能力,這個世界上,哪裡輪的到蠻夷小族出來蹦躂。

孫享福這番話,聽的武士彠是連連點頭,作爲商賈出身的他,可沒有那些儒學世家出身的人那麼迂腐。

他的前半生,基本都是在開拓商路中渡過的,太知道這種開拓精神的重要性了,看到女兒聽了孫享福的話,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便開口道,“正明既然已經將小女收入門下爲徒,那麼,此次老夫回長安任職,就將其留在你身邊聆聽教誨吧!”

對於武士彠這個安排,孫享福覺得也無不可,便點頭答應了,卻不知,武士彠將武媚娘帶在身邊,或者留在家裡,其實並不是想他真的學到多麼高深的學問,女子嘛!最終是要嫁作他人婦的,他只是不想日漸聰慧的武媚娘繼續留在家裡,和她的兩個兄長在府上鬧的雞犬不寧,有兩個太紈絝的兒子,和一個太聰明的女兒,武士彠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第711章 誣告第450章 效果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112章 到洛陽第414章 談妥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579章 二進宮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155章 合作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544章 偷跑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149章 歸來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212章 驚覺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149章 歸來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584章 九垸縣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414章 談妥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618章 九垸行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
第711章 誣告第450章 效果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112章 到洛陽第414章 談妥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579章 二進宮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155章 合作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544章 偷跑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149章 歸來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212章 驚覺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149章 歸來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584章 九垸縣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414章 談妥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618章 九垸行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