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抓生產

趕來善陽過冬的牧民和牲口數量有些超出孫享福的預計,是以,原先修建的那些暖房有些不夠用,燒磚修房已然是來不及了,孫享福乾脆組織大家在背風的山坡下挖起了地洞,地暖足夠讓牛羊不會被凍死,挖出來的土,則是被壘成了一道道不算高的土牆,加上木製三腳架橫樑,蓋上牧草,便是一個簡易的矮小房屋,不過這種房屋不是用來住人的,而是用來種菜的。

冬日裡,只要不被厚雪壓實,在關中種植的那些菜,在善陽也能種,這種由牧草製作的房頂能夠擋雪,土牆能夠擋住大風,在天氣晴好的時候,還可以輕易拿掉房頂上的牧草,讓蔬菜曬曬太陽,反正是順手爲之,種多一點是一點了。

都護府負責民政的書吏很忙碌,他們每天都要給幾百上千的牧民發放戶籍憑證,取名字更是取到腦袋疼,什麼趙一百,錢兩百,孫三百的都出現了,直到九月下旬,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的時候,所有的忙碌才告一段落。

翻看着安北都護府的戶籍冊子,孫享福很欣慰,九萬三千餘戶,人口三十二萬七千餘。這還不算朔州三縣一城的,當然,這三十多萬人口,也不都是草原上歸順過來的突厥人,光王氏的農奴和最近遷過來的其它世家的農奴,也有近十萬人,胡漢比例在二比一左右。

在這個胡人比漢人還多的城市裡,漢話,卻逐漸成爲了主流,因爲大雪下來之後,所有人都得貓在城裡,他們在幹什麼呢?

首先一部分人就被善陽的各大作坊招募去了,尉遲寶林的鐵匠作坊,直接招募了三千人,王富主持的木料作坊,招募了五千人,再有什麼皮貨加工作坊,食品加工作坊,煤炭,炭爐加工作坊等等等等,首先就把非世家農奴的青壯招收了個乾淨。

現在,孫享福手頭不僅錢多,資源也多,世家子沒辦法跟他爭,因爲牧民都要養活牛羊,需要大量的牧草,孫享福之前組織的千人割草隊,囤積了大量的草料在城裡,只有去孫享福名下的作坊做工,纔有草料發給你,世家子們卻沒有這樣的準備,牧民們在這種時候可不會只認錢。

這些突厥人在以少量漢人爲主導的工坊裡,首先就要學會聽從漢語指令,而他們的孩子們,則是被集中到了專門教授漢語的幾大場所,據說,孩子們只要學會了漢話,也能在城裡掙着錢,而且,那些教漢話的場所,會給孩子們發吃的,每天至少有一個囊餅和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羊肉湯喝。

有這樣的福利在,傻子纔不讓孩子們去呢!

“周純,克服困難,再多建一些民居備用,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乞骨僕也會帶着他的族人來善陽。”

現在孫享福只要出門,總會前呼後擁的跟着幾個人,走到了那一方面,那一方面負責管事的人就得出來聽令,周純屬下的建房工程隊一整年就沒停過,然而,建房的速度,始終是趕不上孫享福治下百姓的增長速度,三萬多套民居全部借貸銷售出去了,又新建的一萬多套,也瞬間被孫享福分配了出去,目前,還有過萬戶牧民住在自己的帳篷裡,不過好在作坊裡生產出來的暖壺和煤爐子足夠多,他們日夜加班,製造了足夠多的存貨,基本能保證各個帳篷裡的溫度比以往他們在草原時高的多。

“不困難,現在還不到這裡最冷的時候,兄弟們都乾的動,人手我又增加了三千,一萬多號人,只要材料跟的上,一天幾百間民居還是蓋的起來的。”

周純答了一句,孫享福點點頭道,“嗯,大冷天的幹活不容易,以後但凡下雪天,兄弟們的工錢漲五成,伙食頓頓要有肉。”

“頓頓有肉?咱們可沒那麼多牛羊吃啊!”周純有些愣道,他知道孫享福現在有錢,他自己管着的這一塊,也逐漸開始有收益了,可錢,並不能放大物資的數量,牛羊是有定數的。

孫享福看了看發愣的周純笑道,“牛羊自然會有人給你送過來的,咱們善陽,不需要那麼多牧民,而且,那些矮腳羊和體型不夠壯的犛牛都要殺了吃肉,讓牧民的牛羊,保持種苗優勢,餵養起來纔會事半功倍。”

養牛羊跟養豬其實也有同樣的道理可尋,體型高大,健碩的牛羊,繁殖出來的後代更肯長,也更健康一些,藉着這次草原上的牛羊大集中,孫享福正好給這些牧民手中的牛羊來個種羣優化,以後,每年都這樣來一次,優勝劣汰,當然,被吃掉的牛羊數量,未必會比這些牧民以往在草原上凍死的多,一旦牛羊沒有了凍死的憂慮,繁殖起來的速度是很快的。

後世,草原上一個家庭隨隨便便就能養數百隻牛羊,以善陽的人口,一年消化的了多少牛羊?分出一萬戶專門養羊,一年出欄幾百萬頭,足夠所有人吃肉了,畢竟,羊的生長週期也就半年左右,如果像孫享福所知的,用草料製作發酵飼料,餵養肉牛和肉羊,出肉的比例會比這個時期傳統的放養羊多的多,牛都可以做到一年出欄。

養殖方面,孫享福其實已經在招募有經驗的牧民做研究了,未來的善陽,圈養會大面積的代替放養,而且,除了出肉之外,奶,毛,也將是畜牧業附加值較高的配套產業。

這些牧民,在幾個幸福村的研究人員的幫助下,會逐漸完善這個產業。

當然,草原上不僅只有牛羊,還有馬,馬作爲這個時期的軍備必須品,是朝廷非常重視東西,李世民把這麼大塊的草原交給了孫享福,在戰馬數量上面不對他提要求那是不可能的,每年至少爲朝廷提供一萬匹戰馬,這是死規定。

這方面,孫享福當然是早有應對,他做事,從來不只是爲了完成任務,能夠超額,超質量,纔是他的風格。

賽馬場,會幫他遴選出草原上最好的馬種,這些最強悍的馬,最終會成爲專業負責繁殖的馬王,孫享福不僅自己會養大量的馬,還會讓拿到二類地的那些世家也養馬,做馬匹生意的附加值可比牛羊高的多,一匹好馬,在長安,分分鐘能賣出十頭牛,數十隻羊的價格,這種利益,傻子纔看不到。

所以,未來大唐不會缺馬,而且會因爲馬的數量太多,價格一路走低,讓朝廷組建騎兵部隊的成本,也隨之降低。

和周純,孫享福其實說不上畜牧養殖方面的事情,在他的陪同下,孫享福來到了作坊區域,然後就沒有他什麼事了。

唐奉義這個貪財鬼現在被孫享福任命爲了善陽工業區的總負責人,把一個貪財如命的人派過來做總監工,也只有孫享福想的出來。

“老唐,最近人手給你多配了一兩倍,弄出來的東西應該不少吧!”

“多,是多了點,不過,也沒多多少。”

“沒多多少是多少?”

“農具這邊,犁耙每天各三百架,傢俱那邊,一天五十多套吧!”

“三百架?五十多套?我怎麼記得,沒給你派人的時候,加加班,也差不多能到這個數。”孫享福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唐奉義道。

“嗨,誰叫你派的這些人即不準打,又不準罵,他還不太聽的懂我們的話,鋸個木頭都鋸偏,師傅們怕他們浪費木料,很多時候都讓他們在旁邊看着。”唐奉義無奈抱怨道。

木工活,對於草原上的人來說,還真是見都沒怎麼見過的新奇玩意,他們平時連鐵器都看不到幾件,樹林都找不到幾片,那裡會擺弄這些玩意嘛!

“不會,就教嘛!預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三十個人幹一個月,也沒有三千人幹一天做出來的東西多,所以啊!你要抓住重點,讓師傅們先停工,專門教學,鋸的專門教鋸,鑿的專門教鑿,每人學會一樣,此後,專門就幹這一樣的活,這就簡單了,年前各大世家可是有幾十萬農奴到安北都護府地界,他們需要多少農具?多少傢俱?這可都是錢吶!”

“幾十萬農奴?”

聽到這個數據,即便是瞭解世家實力的唐奉義都有些發愣,孫享福這次的行動,可算是把所有世家的藏奴都扒拉了一遍,以後這些隱戶算是暴露在了陽光下,開始爲大唐繳納稅賦了,當然,這還只是第一步,後面,孫享福會想辦法,讓他們恢復自由身,不過想做到這點很有難度,孫享福還需要等待機會,慢慢運作。

錢是個很能開動唐奉義腦筋的字眼,他不是蠢人,孫享福只需要稍微做點撥,他就想到了關鍵,其實,將製作一架犁,或者是一個耙的工序全部拆解開,再按照順序排列起來生產的話,就是流水線作業了,這是秦朝時期就已經發明瞭的工藝,但多是用於生產軍工產品,在當下這個時代,有不少典籍中都可以看到,唐奉義,正是看過這種典籍的人。

第737章 五年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579章 二進宮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560章 審問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288章 密室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570章 走場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116章 李香蝶第336章 再起程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113章 溪村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457章 大買賣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583章 回程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323章 又出招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146章 制海鹽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604章 擺鐘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282章 談心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273章 酒宴第179章 互坑第402章 迎新宴第556章 抓捕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451章 誤會第113章 溪村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579章 二進宮第十二章 告狀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111章 起航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115章 下揚州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142章 封爵與否
第737章 五年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579章 二進宮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560章 審問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288章 密室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570章 走場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116章 李香蝶第336章 再起程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113章 溪村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457章 大買賣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583章 回程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323章 又出招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146章 制海鹽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604章 擺鐘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282章 談心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273章 酒宴第179章 互坑第402章 迎新宴第556章 抓捕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451章 誤會第113章 溪村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579章 二進宮第十二章 告狀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111章 起航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115章 下揚州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142章 封爵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