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

“父皇,今日可要到望江樓看戲劇?”

長樂宮中,李世民面帶笑容向剛剛起牀的李淵詢問道。

“呃,二郎啊!莫要殺太多人。”李淵從李世民的笑容裡讀懂了很多東西,聲音有些顫抖,略帶懇求的道。

“兒不是嗜殺之輩,只望這天下太平,我李氏江山永固而已。”

李世民說着,宮室裡,一臉慘然之色的裴寂便走了進來。

“太上皇,臣來請您去望江樓看戲劇了。”

李淵看到裴寂還活着,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卻是又將一雙老眼看向李世民。

“父皇安心去吧!這世上沒有人能打擾父皇享樂。”李世民說罷,一甩衣袖大步出了長安宮。

待他走遠,繃不住的裴寂才一屁股坐在地上。

“裴卿,這是······”

“陛下,老臣無用,王君廓秘密潛入長安的人馬被圍殺了,他本人的首級也送到了城內,另外,從各大家族借來埋伏在城外的五千私兵,也全沒了。”裴寂抹着老淚道。

“全沒了?·····”

李淵聞言,靈魂都是一空,他好不容易纔燃起的一絲希望,今日卻是被一腳徹底的踩熄了。

“罷了,罷了,我等終究是鬥不過二郎······”

良久,李淵苦澀的閉目說了一句,卻是沒有任何看戲的心思了。

最鬱悶的要屬裴寂,李世民除掉他安排的兩路人馬,幾乎是無聲無息之間,甚至都沒有驚動長安城的百姓,這他搞不明白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當然,他最搞不明白還是李世民居然沒有對他這個主謀做出任何的處罰,他留着自己,到底有何用?

用處當然有很多,首先就是穩住世家,李世民不怕這些門閥勢力召集人馬來打自己,因爲,以他掌握的軍力,輕易的能夠收拾這些非專業武裝份子,他怕的是跟世家的矛盾徹底爆發之後,大唐的整個官員體系會癱瘓,所以,幹掉他們的私兵家將,只是給他們一個警告,只要後面他們能老老實實的,這事李世民可以暫時不追究。

不過這種不追究也是有時限的,在李世民將大唐的內憂外患解除之前,他們要是不能放棄自己的利益投效過來的話,那麼李世民不會再介意揮起屠刀。

另一用處就是維持李世民的名聲,他不能一登位就把李淵朝的宰相給幹掉,這樣,就算史書上他再怎麼粉飾,後人看了也會產生懷疑,只有得位不正的人才會這麼幹。

其實,終李世民一朝,那麼多謀反事件,背後基本都有世家門閥做推手,這與他對世家門閥的態度有關係,通過總總事件,讓那些世家門閥知道了李世民有剷除他們的心思,他們不千方百計推動謀反纔怪呢!

一場大政變就這麼被李世民消弭於無形,所以,長安城的百姓大多不知道此事,只以爲王君廓搞了個烏龍,所以,今天望江樓的生意依舊火爆。

事隔三個月,白蛇傳終於要開演了,要知道,上次的劇情可是斷在了水漫金山寺上,這得多折磨人吶。

在無數的劇情猜想中渡過了一個春天的長安城百姓們今天終於能夠知道謎底了,所以,匆匆的吃過午飯之後,所有人都聚集在了舞臺前面。

然而,戲劇沒有馬上開始,幕布拉開後,一條長長的紅毯鋪在舞臺中間,有節奏的輕音樂響起,幾個裝扮一新的姑娘出現在了舞臺上,她們的打扮或端莊大方,或秀麗賢淑,或俏皮可愛,總之,都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隨着音樂的節奏,這些姑娘們以一個優雅的姿勢,從紅毯末端走到了舞臺的最前沿,然後,一個漂亮的轉身,擺出了幾個站姿,之後再往回走。

從沒有見過時裝走秀的大唐人民都蒙了,不過,舞臺上,走秀依舊在繼續,姑娘換了好幾輪,直到大家的眼神逐漸的從這些姑娘們的臉蛋轉移到她們身上的皮衣,坎肩,手提包,長筒高跟皮靴上的時候,音樂才停止了下來。

這時,一身長袖長褲,皮靴的孫享福提溜着大喇叭走上了舞臺。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剛纔那些姑娘們身上的裝扮,當然,也有人就專門盯着人家姑娘的臉蛋看了。”

只一句話,大家就找到了春晚和上元夜時的那種感覺,紛紛發出了鬨笑聲。

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孫享福纔再度舉旗大喇叭道,“可能大家還不知道剛纔爲什麼會安排一羣穿着各種皮貨的姑娘們在舞臺上走來走去,我悄悄的告訴你們,可別往外傳啊!這也算是我們望江樓爲老顧客們帶來的一點福利了。”

說到這裡,大家的好奇心都被孫享福勾引了起來,屏住呼吸,就想聽他說什麼。

“她們身上穿的這些皮貨可不簡單,都是皇家專門定製給後宮的娘娘,公主們穿的,由於製作的多了一些,未免閒置浪費,纔拿了多出來的這一小部分產品到市面上售賣,鋪子就開在東市,叫做至尊皮貨,全是精品,你們要是去的晚了,可就沒貨了哦!”

娘娘和公主們穿的,可不就是女人中的至尊麼,這樣的話孫享福不需要說太多,留個引子就好,等他提溜着喇叭下去之後,衆模特們又在舞臺上走了一遍,這時,大家的視線就更加集中在她們身上的那些皮貨上了,很快,大家就發現這些皮貨的精緻之處,尤其是手提包和高跟皮靴,在這個女性平均身高還不到1米55的時代,高跟對於女性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等這一輪t臺走完,酒樓內好多家丁,僕役裝扮的人離場了,想來,他們應該是去東市至尊皮貨的鋪面上掃貨去了。

只收了一千貫,那就只幫一千貫的忙,孫享福幹完該乾的,就馬上到後臺上妝換戲服了。後邊,白蛇傳開演,直演到了白素貞產下孩兒,被法海關押在了雷峰塔下,許仙出家爲僧才結束。

等戲劇散了場,正在後臺卸妝的孫享福卻是得到通報,玄奘來訪。

“有些日子沒見,大師倒是清減了不少。”辦公室的茶几前坐定,孫享福一邊給玄奘倒熱水,一邊道。

“貧僧一心西行,這些日子苦求陛下不得,以致夜不能寐,叫孫大人看笑話了。”玄奘謝過孫享福的茶水道。

“大師枉自徒勞了,限制佛教發展,乃是大唐國策,陛下不許,也在情理之中,實乃佛教教義,與當下大唐的形勢不符也。”孫享福勸道。

“教義與國策不符?孫大人還請賜教。”玄奘聞言一愣道。

“別的且不說,光是和尚受戒之後不得婚配生育這一條,就是陛下深惡痛絕的,若不感念僧兵助戰之義,大唐恐已無佛教矣。”孫享福給玄奘分析道。

聞言,玄奘卻是久久不語,大唐的政治越趨於穩定,李世民對人口就越發的重視,人口就是生產力,就是兵源,而目前,大唐才兩百多萬戶人口,幾乎是秦漢以來,人口最少的時代了,你佛家有這樣的戒律,還怪朝廷打壓你?

過了片刻,見玄奘無語,孫享福又道,“既然佛教在這個時代註定只能是一個小衆的教派,大師又何必執着於宣揚佛法呢?”

“非也,非也,在西方天竺,佛學盛行,所有的人們都信仰佛教,心中無有恐懼,卻並不影響人們的生存繁衍······”

玄奘待再說,孫享福卻是伸手打斷了他道,“大師也知道,天竺人也不能個個都成爲和尚,他們知道崇信佛學這門哲學而已,而目前,我大唐的和尚相對百姓數量而言,還是太多了,而且,天竺那些信佛的百姓可未必比我大唐的百姓生活的更好,大師要去實地看過才知道。”

“可是,陛下不允,貧僧如何去得。”

聽玄奘這麼說,孫享福便知道,他此刻還沒有下偷跑出關的決心,還在試圖獲得官方的認可,有了正式的通關文牒,到了天竺,他受到的待遇和私人前往將會有天然之別,那時他將可以直接找天竺的佛學教派索要經書,而不是像歷史上一樣,通過十幾年的學習,用天竺人的佛學擊敗了天竺人之後,再攜經而歸。

“沒有通關文牒,就自己去啊!不過,在下還是不建議大師走陸路,現在頡利和突利在關外打的難捨難分,不如走水路,由在下送大師一程可好?”

“走水路?你要出海?”

在他之前與孫享福的談話中,知道了這個世界,至少亞洲區域的地裡分佈,知道從嶺南出海,去往天竺,其實並不遠。

“呃,南方有些我想要的東西,所以,順路。”

對於航海,孫享福同樣是一無所知,所以,他不敢一上來就橫跨太平洋,先從近海航行開始,把南海,印度洋玩轉了再說。

“如此,貧僧便多謝孫大人相送了。”玄奘聞言一喜,雙手合十下拜道。

“大師無需如此,在下可不會一路將大師送到天竺,最多到嶺南,不過到時可以借大師船隻和水手,送大師去天竺之後,他們自會返回,大師的歸期,便由大師自己定奪吧!”孫享福將玄奘扶起來道。

他的目標就是占城稻,這種生長週期才兩個月的稻種一經引進,將會改變整個大唐的農業格局,大唐有運河之便,南北溝通無問題,要是人口稀疏的南方能夠大量爲國家產糧,那麼,就是耗,大唐也能將周邊一些虎視眈眈的國家耗死,要知道,打仗就是打資源,當生產力提升上去了,後備資源無限,少數民族誰能耗的過兵精將勇的大唐?

第527章 進村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573章 開賽第150章 滿船寶第559章 擒王浩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457章 大買賣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175章 唐奉義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212章 驚覺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85章 上朝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65章 忽悠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556章 抓捕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604章 擺鐘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761章 家事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583章 回程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457章 大買賣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122章 治病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323章 又出招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457章 大買賣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743章 到船廠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124章 試藥
第527章 進村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573章 開賽第150章 滿船寶第559章 擒王浩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457章 大買賣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175章 唐奉義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212章 驚覺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85章 上朝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65章 忽悠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556章 抓捕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604章 擺鐘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761章 家事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583章 回程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457章 大買賣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122章 治病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323章 又出招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457章 大買賣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743章 到船廠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124章 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