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

整個國家的變化,根本說不完,人們在新環境下,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很多新認知,從前,民間的百姓覺得背井離鄉是受罪,現在,他們已經逐漸不這麼認爲了,去到他鄉,同樣有溫暖,還能掙到錢。

所以,今年到山南道參加築垸工程的北方百姓,比去年又多了兩成左右,其中,還出現了很多胡人身影,漢化越發嚴重的他們,在文工團的宣傳下,也知道努力掙錢,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了。

而越是匯聚過來的人口多,九垸縣的各種低端食品小吃的攤位,生意就越好,現在,紀南,鍾祥兩縣的百姓,已經全面採取九垸縣的發展模式,屬於他們的小攤,甚至是店鋪,已經在逐漸開始成型的江陵城開張了,三個縣,十多萬戶百姓,也才勉強將本地的生意做的差不多,未來,想要向外地擴張,把這些產業做到全國去,還需要更多的人加入進來。

然而,這個時候,孫享福已經先他們一步,開始考慮未來即將面臨的問題了。

九垸縣,民學課堂上,孫享福講完了一堂冬季比較常食用的蘑菇種植課之後,道,“你們其中啊!很多人來聽民學課,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對於各種農作物的瞭解,種植知識,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水平,我建議啊!你們可以去善陽的農學院,學習更加高深的農學技術,學習進步,可不都是少年小娃的事情,你們這些成年人,同樣也可以學習成才,等未來,你們有了更全面,更紮實的農學技術之後,說不定可以去農部爲官,或者開發自己的農業產業,做更大的事,而不是窩在自家地裡,一輩子種那二三十畝田地。”

“做更大的事?”許多百姓們有些發愣道,也不知道是在問孫享福,還是在問自己。

“對,做更大的事,你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要以帶動更多的人富裕爲己任,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年後,就會有很多人來找你們。”

“找我們?”課堂上的百姓們,有些意外的齊聲反問道。

孫享福點了點頭掃了一眼大家道,“是的,朝廷現在在很多地方開發項目,推動當地民生髮展,這就需要更多懂得種植技術的人,去帶動當地百姓,教那些邊遠地方的百姓,更好的打理農田,樹立新的地方風氣,你們只要去三五戶,就可以改變一個村子,十幾二十戶,就可以改變一個鎮,百戶,則能讓一個縣大變樣,即便沒有去善陽學習的人,也具備成爲朝廷推動更多地方發展的種子。

而咱們九垸縣,隨着人口的增長,後備土地,和宅基地逐漸的不夠新成長起來的所有人口的使用,也必須進入一輪變革,所以,你們回去了之後,要考慮考慮自己的未來了。”

許多百姓突然聽到孫享福說這些話,顯得有些茫然,他們本以爲,自己在九垸縣的生活會一直這麼繼續下去,可是,想到自己家裡的幾個娃,以及村子裡越來越多的娃,他們不得不認同孫享福說的這些。

九垸縣,就是九塊被大堤框死了的土地,它只有這麼大點地方,十萬人的時候,它還能供所有人使用,可二十萬人,三十萬人,甚至更多人的時候呢?這裡,根本不具備讓所有人世世代代住下去的條件,所以,必須有人要走出去。

可是,他們又捨不得這裡,畢竟,這裡對他們來說,太美好了,很快,便有人提出了問題道,“可是,我們真的不想去一個陌生的,左鄰右舍都不認識的地方啊!”

孫享福笑着看了看那個開口說話的人道,“嗯,我也不願意搬遷到那樣的地方去,應該說,大家都不願意捨棄現在的環境,搬到那樣的地方去。

所以,我們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即讓咱們能夠解決後代的生存空間問題,還要讓咱們不與鄉親鄰里分開,最好,還能帶動那些其它地方的百姓的發展。

這,就是我今天留給你們的課後題,你們回去之後如果有了好的想法,可以用紙和筆寫下來,不會寫的字,可以問自家的孩子,寫好了之後,不用交給我,直接投到縣衙的建議箱裡面去,咱們的縣令,會集合大家的智慧,把這個問題解決好的。”

要說孫享福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可民學的目的,就是開啓民智,不僅要讓他們懂得更多的生產知識,還要讓他們懂得思考未來,有的時候,不是人們不夠聰明,只是人們不願意去想,因爲想到了的東西,話事者也不會聽,而只要他們想到的辦法,有話事者認真去聽,去分析可行性,大家就會願意去開動腦筋想辦法,笨人都還能想出一些笨辦法來呢,何況是衆多並不算笨的正常人。

北風颳起來之後,火鍋就成爲了各家各戶的最愛,孫家也不例外,每天下午上完課回去的時候,家裡的火鍋湯都燉的正香,如果是魚頭鍋底,孫享福會先來一大碗湯,今天的飯桌上有點熱鬧,坐在臥室裡坐了一個月的虞秀兒出來飯廳吃飯了,小寶寶孫康,也被抱出來見人,按照排行算,他是孫享福的五子,也是嫡次子,不過,目前還沒有任何封爵,所以,虞秀兒沒有少在孫享福唸叨。

“咱康寶寶還是喜歡人多的環境,瞧他那雙大眼睛,滿屋子亂瞄呢!”孫享福做了幾個逗趣的表情,兒子明顯不買他的帳,目光朝着飯桌子上的其它人看,現在,孫家的飯桌上,人可不少,一妻四妾,七個娃,還有一個小姑子,能將一張大八仙桌圍的滿滿的,不過,沒有幾個在正經吃飯的。

像孫珣和孫昂這樣才學會走的小傢伙,都是咿咿呀呀的玩桌子上的勺子,筷子,紅梅和春桃光是照顧他們,就忙的手忙腳亂的了。

三歲的孫豐和孫婉瑜,則是從來不好好吃飯,需要挺着大肚子的李香蝶和姚紅袖慢慢喂他們,每吃一口,得表揚他們好幾句,說很多好話,他們才願意吃下一口。

大一些的孫靖和孫婉婷,倒是能夠自己用筷子吃飯了,但是這兩小傢伙都不是安生的主,孫享福之所以回家就趕緊先喝一碗湯,那是因爲,不喝的話,等他們兩個小傢伙上桌了,自己就很難把吃食搞上嘴了,弟弟孫靖要是讓孫享福幫自己挑魚刺,那麼姐姐孫婉婷肯定會夾一塊刺更多的魚,讓爹爹幫他挑。

孫靖要是嫌飯菜太熱,要孫享福幫他吹冷,那麼,孫婉婷這裡,絕對會有一碗滾湯準備着讓孫享福吹,一個皮的要死,一個個性強的要死,不等他們在飯桌子上折騰夠了,孫享福是沒有自己吃東西的時間的。

有時候虞秀兒就笑他,沒有樹立起父親的威嚴,好好管教孩子,但是孫享福卻樂此不彼,說這個是甜蜜的負擔,一點也沒有要改變的意思。

孫小妹是餐桌上唯一能夠清淨些的人,她只會在孫享福招架不住的時候,出手幫一幫,多數的時候,她會佔據孫享福的思維,因爲,孫享福和妻妾們說話,大多是些日常,不用費腦子,跟她說話的時候,就經常涉及到一些學術性的問題和正事,孫享福覺得,她現在,至少有一個後世高中生的數學水平,以及一個農科大二年級學生的水平了。

今天她沒有問學術性的問題,而是說起了正事。

“大哥,我想開年之後,去紀南縣。”

“去紀南縣?爲何?”

“九垸縣這個邊,有你在,各方面,已經趨於飽和,紀南縣的地方更大一些,後備空田也多,明年我想把我今年種植出來的那些蔬菜品種,大面積的種植,對外推廣,而且你不覺得,那麼多縣的百姓,都擠到九垸縣學這邊來,太擁擠了麼?我覺得,紀南和鍾祥兩縣,也可以開民學,教本縣百姓一些種植常識。”

聞言,孫享福有些意外的看向了孫小妹,原來。一向願意安靜的做女學霸的小妹,不只是愛讀書,她更加想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這讓孫享福很欣慰,點了點頭道,“如果,你覺得你今年試種的種子,已經能夠穩定生長,百姓也有自己種植的條件,就去做吧!長孫總管應該很樂意你去紀南縣開民學課的。

這樣吧!我讓跟我種稻的幾個農部官員沒事的時候,也去紀南,鍾祥兩縣講課,有時候替換你,反正他們將我這一年多在九垸縣民學課上講的東西,都做了筆記,正好讓他們過去從頭講起,讓那些沒有學全的普通百姓們,都從頭聽一聽。”

民學,涉及到的知識並不高深,多數是老百姓們生產生活中要碰到要解決的事情,有時候,孫享福甚至會讓縣學的高年級學生,來課堂上帶他們學習認字,寫字,並沒有規範什麼教學內容,它只是孫享福在這種不可能實現全民教育的時期,想出來的,對現有成年百姓的知識提升的一種手段,而九垸縣的能量,真正爆發的時候,是現在真正學校裡讀書的這幫孩子們走上社會的時候。

“那就多謝大哥了,對了,明年春上,咱們種植的那些西域葡萄就要牽藤了,得弄一些竹篙,搭葡萄架。”

“我讓李泰李恪那幫小子組織人去弄吧!對了,他們最近老實嗎?”

“學的還算好,就是動手能力很差,光愛動嘴,不愛動手,尤其是天冷了以後。”

“這就是他們從小養尊處優養成的毛病,不實際去做,就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真意,想到辦法改良進步,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倒退,這樣,搭葡萄架的事情,你讓他們自己多動動手,如果只是動嘴的話,明年讓他們去給周邊各縣的百姓去上民學課。”

“這樣啊!估計他們還求之不得呢!對了,聽說,明年他們中間就有人到就藩的年齡了,估計,學業也就到現在這種半上不下的水平爲止了。”

“就藩?”突然聽到這個詞,孫享福貌似想起了後世某些電視劇裡的內容,貌似,李泰就得到了李世民的特別寵愛,沒有讓他去封地就藩,然之後,與李承乾在長安斗的不可開交。

而現在,大唐的分封制已經全部改革了,藩王和公侯一樣,並不給食邑封地,而是直接拿固定的爵位俸祿,不知道李世民會怎麼安排這些年滿十六歲的王爺們。

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711章 誣告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770章 大結局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466章 大戰起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693章 去雲南第118章 殺倭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125章 審訊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717章 到遼東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124章 試藥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560章 審問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219章 追擊戰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113章 溪村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457章 大買賣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415章 回荊州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717章 到遼東第197章 獻策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73章 開賽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
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711章 誣告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770章 大結局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466章 大戰起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693章 去雲南第118章 殺倭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125章 審訊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717章 到遼東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124章 試藥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560章 審問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219章 追擊戰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113章 溪村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457章 大買賣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415章 回荊州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717章 到遼東第197章 獻策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73章 開賽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