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制度出臺

試驗田的稻穀終於要進入收割期了,然而,朝堂上對於各個家族的申請,卻遲遲沒有作出最後回覆,在所有人都感覺到焦急的時候,李承乾突然宣佈了李世民從江陵發過來的,對於類似九垸商會,以及今後可能成立的這種組織的管理規定,好長几十大條,世家系的官員們看完之後,傻眼了。

之前他們處心積慮的想要推動李世民實行新政,還被他那個‘準’字給刺激到了,誰成想,李世民還有這麼一手,這麼詳細的規章制度一下子就拿出來了,這那裡是‘準’他們搞,這完全是就‘準’備好了套,要坑他們。

“蕭相,您能跟我們解釋解釋這個‘最終解釋權歸大唐朝廷’是什麼意思嗎?”一羣世家系的官員在朝堂上將蕭圍起來詢問道。

蕭回想了一下自己昨夜看到的那份關於這些規章制度的解釋,答道,“這個就是說,如果出現什麼問題,最終是由朝廷說了算。”

衆人聞言一愣,但並沒有誰敢對這條規定有意見,朝廷說了都不算,那誰說了算?

“那個這個,股權有投票權,和沒有投票權是什麼意思呢?都是股份,難道還要區別?”

“當然有區別,有些人,持有股份,但只有分紅的權力,沒有干預經營的決策權,像朝廷有很多資源入股的項目,就可以直接憑股份,在整體產業中佔有話語權,朝廷若是隻有一點點資源入股,則可以在少量持股的情況下,用這種方式,保持住一定的話語權,朝廷若是沒有任何資源入股,則是可以根據本地百姓的股權,或者投票權,一定程度控制這些商業組織”

許多世家系的官員發懵道,“這說來說去,這意思就是,咱們這些產業做起來之後,還是要歸朝廷管嘍。”

蕭點了點頭道,“你們這麼理解,肯定是沒錯的。”

好吧!聽他這麼說,世家系的那些官員覺得,根本沒有聊下去的必要了,怎麼說都是朝廷有理,而且,他們組織百姓做產業,享受最大好處的也是百姓,他們自己豈不是白做了?

當然,也不是完全白做,不涉及資源類的產業,朝廷給他們留了三成利潤,涉及資源類的,留了兩成左右,比他們把人手放到朝廷做官,拿固定俸祿,肯定是好一些的。

而他們也看出來了李世民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借助他們的手,快速的將全國範圍的福利體系搭建起來,從五月開始,渭南工廠這邊的醫療報賬體系,就會從原先的八成報銷,提升爲全免,並且,範圍增加到了工人的直系親屬。

養老保障,他們則是原先就有,只需要各工廠支付了逐漸覆蓋全部工廠的員工子弟學校的日常開支,這些工人們,就會成爲繼九垸縣之後,第二批三項主要福利保障全都有的人。

“那個,蕭相,我們,能不能撤銷之前提起的與地方百姓合作開發產業的申請?”

“可以啊!如果你們沒有把握,就儘早撤銷申請,朝廷也好另找其它人,你們知道的,朝廷現在有五十多個國企產業,這些產業,會通過一定的利潤分配改革之後,差不多將六七十個縣的百姓,五十萬戶左右的百姓,納入福利保障範圍,往後,咱們的國企產業會越來越多,你們不做,朝廷自己也會做”

等蕭這一番解釋說完,世家系的官員,就不是想要撤回申請了,而是感覺到進退兩難。

做吧!他們感覺自己是在幫朝廷白出力,讓百姓白佔便宜。

不做吧!別人,或者朝廷自己,就做了,這就會讓他們達不到將家族與百姓利益捆綁的預期目標。

所以,散朝之後,他們都各自回家,找智囊團商議去了,甚至,多家的智囊人物,都聯合起來,開起了會議。

其中,水平最高的,當然是五姓七家系的那些族老級人物們,他們在經過一輪分析之後,最終決定,還是要做,自古以來,有多少好的制度,是被人爲的破壞掉的?

他們完全可以先做了,然後在適當的時機,找機會破壞李世民定下的制度,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反正他們的人,已經離開朝堂了,現在反悔,也是不行了。

江陵城,王氏大酒樓的工地,王旭收到了一封來自王氏族老會的信,信上將各家智者商量的決議告訴了他,並且,讓他在當地組織一下,稍後,所有向朝廷提交了申請的世家,都會派代表來與他匯合,然後去九垸縣,找孫享福問計,正式的將孫享福推到世家領袖的位置上。

“我都說了,這事,由不得孫正明,這次,我看他還怎麼推遲。”王旭收了信紙,便招屬下的人安排,準備啓程前往九垸縣一號垸田。

在他看來,以幫助百姓發展產業,讓他們享受更多的福利保障爲由,去請教孫享福如何做好地方發展,他是絕對不會拒絕的,只要各家先把產業做起來了就成,他們根本就沒打算在李世民這一朝有什麼大動作,甚至,他們只想要安然無恙的渡過李世民這一朝就好。

這種請教,也會讓孫享福在無形之中,在世家羣體這裡聚集到人望,到了某一個時機成熟的特定時刻,只需要他登高一呼,或許整個天下就能變天,沒有了皇權,由資本團體話事的時代,纔是他們想要的時代,因爲,現在這可時期,即便是像王家這樣的頂尖世家,也隨時能感受到皇帝的危險。

孫享福雖然沒有獲得離開九垸縣的准許,但是,自從他將如何管理這些社會特殊團體的建議跟李世民聊透了之後,李世民便讓密衛,將朝堂,甚至一些從世家那邊收集過來的消息都傳一份給孫享福,無影兒,千面兒,絕殺兒,神行兒他們幾人情報組骨幹,也被還給了孫享福,不過,孫享福暫時只是先讓他們歇着,並沒有給他們派活。

“老爺,陛下傳信過來,試驗田這一季的水稻收割的時候,他會親自到場,而且,渭南船廠那邊,新式包鋼大船已經全部下水,要不了多久,就會起行去嶺南,做最後的遠航準備,陛下收完了稻子,就會乘船南下,去嶺南。”德叔收了大內侍衛傳過來的口信,在田地裡找到孫享福道。

“嗯,這事我知道了,夫人到時候也會過來吧!叮囑她注意身子,現在我最怕家裡的幾個孕婦往人堆裡擠。”

“會的,前幾天陛下把情報組的人還給您了,如果這次田地裡收的水稻產量有所提升的話,陛下說不定會恢復您的官爵,這種重要時刻,夫人過來看看,也是應該的。”德叔臉上有一些笑意道。大唐的頂級官員起起落落是常態,但像自家老爺起落的這麼徹底的,卻一個也沒有,家主沒有官爵在身,他老人家中總感覺不放心。

“恢復官爵的事還尚早,朝廷跟世家的糾葛一天不落下帷幕,我就還得繼續在這裡種田,陛下雖然還算信任我,但肯定會故意做出防備我的樣子,引世家子們前來跳坑,我也是最近纔想明白這事的,看着吧!咱們這位陛下,心大着呢!想的可不僅僅是開疆擴土那點事。”

就目前大唐的軍事水平,基本已經具備對外戰爭的絕對實力優勢,想要開疆擴土,已經不是難事,只要準備好錢糧,等待足夠多的青壯士兵成長起來,便可以穩步向外推進,反而內部一再爆發的問題,提起了李世民的警覺心。

收拾世家,是他老早就擠壓在心裡的想法,現在,動手的條件,差不多就要具備了,把內外所有的糟心事全部擺平,纔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

德叔聞言,臉色暗淡下來道,“如此,豈不是叫夫人白歡喜一場?”

“不會的,紅袖和香蝶懷了孩子,她高興還來不及呢!只怕來了這邊之後,又要跟我提納妾的事情了。”

“是啊!長安,還有定襄別院的那些胡姬,夫人可都沒有往外打發呢!縣城的房子現在也全部都修建好了,夫人已經讓人將她們接了過來,您只怕是又要受累了。”

對於子嗣繁衍,壯大宗族這事,德叔是虞秀兒堅定的支持者,聽他這麼說變相的勸慰,孫享福頓時臉色一黑,雖然混血兒確實比較聰明,但是,向那些世家學習這種壯大宗族的文化!孫享福還是有些不喜,搞的自己見到自己的庶出子,都不認識,這樣真的好嗎?

對胡人的臉蛋有臉盲症的,可不止孫享福一個人,而且,很多人,是因爲這樣的侍妾和庶出子太多,根本關心不過來,久而久之,變的不認識也很正常。

比如虞秀兒的爹虞昶,就有十多個胡姬侍妾,生下來的孩子,都十好幾個了,而從安西大都護府歸來的程咬金,家裡胡姬的數量,更是已經多達上百個,都不知道是他自己的,還是他幾個兒子的,按照他老程家的規矩,胡姬的生的孩子,直接是不入族譜的,就和家裡的家僕一樣,而且,有這種家規的,還不止他一家,長安的權貴圈,普遍都是這樣。

這種風氣,已經隨着大唐的日趨強大,越演越烈,有的時候,不是大唐的權貴富豪想納這些胡女爲妾,架不住人死皮賴臉的想往這邊嫁啊!誰叫這邊的經濟好,她們只要在這裡找到人要,就能過上不愁吃穿的好生活。

當然,這些不過是題外話,孫享福最關心的,還是遠洋探索船隊正式開啓遠洋探索之旅的事情,再過一段時間,他就要開始忙搶種了,李世民也沒有允許他離開九垸縣,所以,他是不能親自爲出海的船員們送行了,只能將自己想說的一些話,寫成長信,託人捎給他們。

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381章 各種忙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三十章 面聖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十一章 買船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131章 去交趾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743章 到船廠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180章 行軍難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20章 到定襄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479章 王麟隕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271章 新作物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305章 對策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583章 回程第561章 錯失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583章 回程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564章 入城第700章 歸家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149章 歸來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211章 戰略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73章 恢復官爵
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381章 各種忙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三十章 面聖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十一章 買船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131章 去交趾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743章 到船廠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180章 行軍難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20章 到定襄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479章 王麟隕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271章 新作物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305章 對策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583章 回程第561章 錯失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583章 回程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564章 入城第700章 歸家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149章 歸來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211章 戰略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73章 恢復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