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

隔着老遠,孫享福就從希拉剋略的眼神中看到了失望的表情,顯然,伊凡與孫享福的交談,沒有得到讓他滿意的結果,不過,對於伊凡所說的軍購的事情,他還是很感興趣的。

如果能採購一批大唐的武器裝備,給大食人來一次狠狠的教訓,將他們趕回阿拉伯半島去,那就太完美了。

爲此,他甚至可以考慮,找大唐抵押貸款,雖然,經過波斯人的事件後,他知道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但他更想解決大食人這個麻煩,只有把他們打痛了,他們纔會安生的搞發展。

“陛下,我們其實不用着急作出決斷,先看大唐的使團,是不是真的想要提升我們的農耕生產,如果按照孫大使所說,先讓我們變的有錢起來,他們再賺我們的錢,那麼,這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

伊凡在接觸了孫享福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的感覺,不過,他很清楚一點,就是,到目前爲止,拜占庭帝國,似乎沒有付出任何代價。

所有的物資,技術知識,都是大唐白送的,並且,給了他們更加優厚的條件,卻完全沒有要求他們比現在多做一些什麼。

所以,他覺得,即便是後面情況有變,他們也可以視情況調整,反正不會受損失。

他卻不知道,大唐,要的,從來都是民心,物資的話,以大唐現在的發展模式,想要多少都會有,民心,纔是對長遠統治有利的,千金不換的東西,在這些被宗教政權影響較爲嚴重的地區,不得到民心的支持,統治就無從談起。

“那你就按照事先準備好的,安排使節團的行程吧!”希拉剋略做了最終指示道。

很快,孫享福就體會到了希拉剋略所說的事先準備好的東西是什麼了。

如果,此番出使西域的是一個色中惡鬼,那麼,他一定能在這裡得到難以想象的滿足,洗個澡,都有幾十個皮膚白的像綢緞一樣的少女伺候的感覺,真的前所未有,爲什麼要說她們的皮膚呢!

因爲,她們根本沒有穿衣服,也難怪孫二力那小子當年出使了一趟西域之後,就喜歡上了胡姬的滋味,如果只是泄慾的話,在這裡絕對能夠讓一個男人充分的釋放。

只可惜,李香蝶和姚紅袖兩個護食的母狗,似乎對此早有防備,這些胡姬少女,基本只能在浴池邊做一些端毛巾,倒酒水,剝水果的雜活,正經事,早就被這兩個如狼似虎的女人搶着做了。

“你們兩個,不必如此的,爲夫我一直都懂得剋制,還想多活幾年呢!”好不容易將坐在自己身上不斷扭動的李香蝶勸了下來,孫享福撥開了她們在自己身上扒拉的手道。

“誰知道夫君說的是不是真話,妾身覺得,還是讓您有心無力更實在些。”李香蝶說完,極爲誘惑的伸出舌頭在自己的脣際線上誘惑的劃過,然後,整個人往池子裡潛了下去,孫享福知道,她又要施展自己的獨門絕技了,本想開口阻止的,卻被姚紅袖的香脣把嘴巴也給堵上了。

不多時,癱軟着四肢,在泳池邊上一動不想動的孫享福算是領悟到了,拜占庭帝國是怎麼把一夫一妻制堅決的執行下來的。

在這樣開放的社會氛圍下,如果一夫多妻,估計男人們都活不長。

性福的在希拉剋略安排的莊園裡休息了兩天之後,孫享福總算能開始做正事了,李香蝶和姚紅袖也同樣有自己的任務,帶領文工團的演員們,在拜占庭帝國內展開巡演,使團內,各個板塊的人才,也都開始找到了自己對口的部門,開始洽談業務。

伊凡給孫享福安排的教學場地,是一間建築比希拉剋略的皇宮還宏偉的教堂,名曰聖斯蒂芬教堂,這是希拉剋略他爹弗拉維斯成親的教堂,是這個時期,君士坦丁堡內最神聖的地方。

這些宗教政權國家,總喜歡把好的東西,與教會扯上關係,孫享福也只好客隨主便,按照他們的意思來了。

以拜占庭早前的建築水平,即便是最宏偉的聖史蒂芬教堂,也不過是能同時容納兩三千人到場而已,孫享福從走廊裡走上平時只有主教才能站上去的講臺的時候,便看到了那些與會的人手上捧着的《孫氏農典》。

甚至,有許多人還捧着兩本,其中一本,是已經翻譯成了拜占庭文字的版本,而且,有許多年紫衣貴族,座位旁邊還蹲着一個小年輕,這應該是充當他們翻譯的。而到場的人,基本都是穿着體面服飾的貴族階層。

在講臺上站定了之後,孫享福先是露出了一個合曦的笑容,然後朗聲道,“諸位,下一堂課的時候,其實,你們不需要帶那本厚厚的農典了,因爲,上面的知識太過深奧,短時間內,你們是無法理解的,我也還教不到,你們可以帶一個空白的筆記本,和鵝毛筆,對我所講的內容,做一些記錄。”

孫享福的開場白,讓所有做好了心理準備,學習大唐最高深的農學技術的拜占庭貴族們譁然。

不過,這還是隻是一個開場白而已,孫享福緊接着又道,“農學知識,在初始的階段,就是教大家怎麼種好田,所以,在做完一些基礎的講解了之後,我們還要帶上農具,去到田間地頭,現場進行講解,示範,諸位可要做好準備哦!”

等他這番話說完,現場這些貴族們,便安靜不下來了。

拜占庭的貴族基本和早前大唐的貴族一樣,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又怎麼會親自下田耕種呢!

看到他們一臉懵逼的自以爲農業科學知識,就是一種能夠使農作物生長的更茂盛的魔法樣子,孫享福就放心了,他要教的,根本就不是拜占庭的這些貴族老爺們,而是普通平民。

那纔是拜占庭基數最大,最能代表民意的羣體,那纔是未來,能爲大唐提供生產力,創造價值的羣體。

所以,這一堂課,開始的比較快,結束的也快,親自到場聽課的伊凡,很快就知道了問題的所在,在下課了之後,立即着手調整。

這個時期的君士坦丁堡附近的氣候,其實跟嶺南沿海比較像,即便是在冬季最寒冷的時候,全天平均溫度,都在八度以上,多數時間,白天一般都有十幾度的溫度,全年都適合種植農作物,七月份,正是他們這邊下季作物下田的時候,孫享福也正是出於這點考慮,才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抵達這裡。

在伊凡將聽課的人換成了真正在田間地頭耕種田地的農民後,沒幾天的時間,孫享福就以農學生,和能夠聽的懂簡單漢語的拜占庭人爲骨幹,在君士坦丁堡周邊的田地,開始了大規模的整田教學。

早前幾年,大唐的各種農具,就已經開始流入了這邊,在伊凡的調配之下,所有農學生們講學的場所,基本都能夠用到比較標準,高效的農具。

然後,拜占庭的農夫們才知道,原來在播種之前,田地就有很多工作要做,瀝肥,耕田,下石灰除土壤蟲害,施底肥,耙田碎土,晾曬田地,做育養鉢培植苗物,移植苗物,施肥水等等,光是一個簡單的玉米種植,就比他們原本直接播種,不知道複雜了多少倍,更加別說一些其它的棉花,香瓜等作物,還有後期人工除蟲,交花授粉等工作。

也難怪大唐的玉米,畝產能達到千斤,而他們拜占庭的玉米,畝產卻只有四百來斤,好多玉米長了株苗,卻根本不長米棒,即便長了玉米棒子,上面也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些玉米,光是看到田地裡那些比他們種植出來的幼苗,茁壯了很多的苗物,他們心裡就多了幾分信心。

時間進入九月,在孫享福帶領農學生和熟手農夫在君士坦丁堡附近區域,種植的田地,長出了即將開花出穗的農作物的時候,伊凡再次進宮,向希拉剋略彙報工作了。

“陛下,大唐使節團的人,除了歌舞表演團隊是在四處走動,給民衆表演節目,派發禮物之外,其它各個職業的團隊,都與我們達成了一些合作協議。

他們會在君士坦丁堡和其它幾個大區的主要城池,開設醫院,漢語學校,和工廠,商鋪,這些機構除了會使用他們一部分的人經營,還會大量招收我們的民衆,作爲幫工和學徒,並且,按照帝國制定的稅收標準,向帝國納稅。”

希拉剋略聞言,並沒有吭聲,眼神十分空洞的看着前方,將一張剛從前線送過來的戰報,遞給了伊凡,可不是因爲他不重視大唐的使節團。

而是因爲,作爲一個大帝國的帝王,他有許多更重要的事情要關注,這個帝國,可是有四千多萬人口,兩千多座城池,五個大軍區,一百多萬軍隊,和長達萬里的國境線需要守護,所以,他的日常事務很忙,尤其是在邊境有戰事衝突的時候。

戰報上所書的內容,讓伊凡的整個身體都顫抖了起來,這是拜占庭帝國與大食的戰爭中,有史以來最大的參敗。

大食人的軍隊,四路並進,將原屬於拜占庭帝國的巴拉斯坦,敘利亞,大馬士革,約旦,埃及,耶路撒冷等地區,全部攻陷。

如此一來,拜占庭五大軍區中,最強大,並且佈置在最前線的兩大軍區,所有軍士,全軍覆沒,這近乎等同於他們的國土和軍力,縮減了一半。

經歷了這樣的大敗,整個格局就變了,拜占庭只能和歷史上一樣,變成一個在阿拉伯人的打擊下,不斷收縮,掙扎的國家。

而在希拉剋略收到這份前方戰報的時候,在遙遠的南亞地區,劉弘基終於帶領着耽摩道的大軍,接手了曲女城的防務和政治,而早在此前的兩個多月裡,迦樓縷波和驃國的土地,也已經歸入大唐。

至此,整個南亞地區所有土地,盡歸大唐所有,而歐亞大陸,也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大唐佔三分之二的區域,大食和拜占庭,佔據剩下的三分之一區域,人口數量,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比例。

第八章 加夜餐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466章 大戰起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509章 大招工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556章 抓捕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583章 回程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116章 李香蝶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367章 起塘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751章 發動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287章 宴會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770章 大結局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17章 逛夜市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420章 送別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112章 到洛陽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387章 開考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55章 合作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
第八章 加夜餐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466章 大戰起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509章 大招工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556章 抓捕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583章 回程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116章 李香蝶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367章 起塘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751章 發動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287章 宴會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770章 大結局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17章 逛夜市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420章 送別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112章 到洛陽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387章 開考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55章 合作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