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又上朝

被伺候穿衣上朝的時候,孫享福通常是沒有什麼精氣神的,然而,虞秀兒的一句話,讓他所有的睏意和疲憊感消失了。x23us.com更新最快

“秀兒,你剛纔說什麼?”

“妾身說,紅梅和春桃都懷上了,家裡需要多幾個貼身的人伺候,妾身已經讓德叔丫鬟中間挑選了,回頭,妾會讓夫君瞧瞧。”

“不是這句,後面那句。”

“妾身身邊的紫蘭丫頭也是個不錯的人兒,夫君得空,也把她收房吧!”

“不是,你們女人怎麼會老想着給自己的男人找女人呢?”孫享福納悶道。

虞秀兒將孫享福的最後一件外套披好,一邊幫他束腰帶,一邊正經的道,“這是妾身作爲當家大婦的責任。”

“又是爲了家族興旺那一套,秀兒,你考慮過爲夫的感受嗎?爲夫跟她並沒有感情,也不想與更多的女人有肌膚之親”

“夫君,這也是你的責任啊!”

虞秀兒打斷了孫享福的一堆抱怨,似乎這事在她眼裡,沒有什麼商量的餘地。

在孫享福所處的那個時代,人們不管這叫責任,通常叫濫情或者生活不檢點,虞秀兒這種衝擊他三觀的做法,讓他十分鬱悶,或許,現在對於虞秀兒來說,經營好這個家族,比孫享福本人的快樂還要重要一些。

帶着比較複雜的心情,孫享福在馬車上,還是成功的睡起了回籠覺,一點意外也沒有,他的馬車纔在皇城門口停穩,就有人鑽了進來,而且還不止一個。

“我說你們兩位,不要仗着年紀大就不尊重年輕人好吧!少年郎的美夢,可是千金都不換的。”

“正明你也二十有一了吧!還少年郎呢!再過幾年,就該自稱老夫了,對了,往荊州一去就是兩月,昨日剛回,這少年郎的夢,只怕,呵呵呵!”

孫享福很想說呵呵你妹,二十一歲,在後世,連大學校門都還沒走出去呢!不是少年郎是什麼,可,好吧!這裡是唐朝,作爲一個結了婚,有了子女,並且身居高位的人,少年郎這個詞,確實離他有點遠了。

“兩位老大人可別光顧着吃喝,有正事就說正事,不然,今天到了朝堂之上,只怕沒有你們開口的份了。”

“怎麼?正明有很多事情要奏報?”

“當然,荊州,乃至全國地方上的問題有很多,我這一趟沿途看到了不少,沒有看到的,只會更多,關中,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階段了,下一步,咱們得面向全國了。”

“那行,老夫,就法部的事情,簡短的跟你說說吧”

魏徵此人絕對不是一個老古板,他只是會用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讓李世民不得不聽從他的建議而已,所以,他雖然因爲跟李世民對慫,導致死了都沒能安生,但後來還是上了凌煙閣,作爲一個李建成的死黨,他能在李世民手下取得這麼高的功績,只能說明他的政治智慧太超絕了。

立法,以及法部的職權劃分和內部日常管理制度,幾乎只有在內部日常管理方面,魏徵是按照孫享福給他提供的陳條定下了規矩,那些與道德認知相沖的,他都選擇了不做明文規定,模糊處理,但私下裡,他卻教育屬下的法官,按照孫享福的陳條裡寫的那些中心思想來判案,這也就大大的減弱了來自各方面對於法部改革的反對之聲。

並且,他還將軍法和政法,獨立了出去,軍法由兵部尚書和各衛大將軍管,政法則是由宰相管,他法部只管民法,當然,對於軍人犯法和主政官員犯法,法部同樣有調查檢舉,提起訴訟的權力,不過審理,判決,是由他們自己單獨的法庭裁決,這就防止了法部權力太大,被所有人攻擊。

聽完他的大概講解,孫享福不得不說,以目前的環境來看,按照他的方法,更具備可操作性,畢竟,顛覆過大,可能會讓各方面反彈很大,而且,這個整體方案,朝堂上在年前就已經通過了,現在執行差不多有一個月了,倒是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反饋回來。

商部這邊,杜正倫正要開口,卻被告知皇城門已經打開,他只好與孫享福相約,散朝之後再擇機相談。

入了太極殿,韋挺和李公淹兩人很自覺的就到了孫享福身後,趁着皇帝沒來,小聲的跟孫享福說了幾句關於春耕的籌備情況,大致都在預期之中,孫享福也就放心了,等李世民龍行虎步的走進了大殿,特意朝孫享福的位置看了一眼,才坐定,接受百官參拜。

然之後,孫享福第一時間就出了朝班,他可是外派的欽差,回朝之後,自然是奏事的第一序列,其實,昨天晚上他就應該先到皇宮報告再回家的,這事要是擱以前,就有御史要彈劾他了,不過現在,大家都能理解,況且,人家是趕去送使團了,半夜纔回家,情有可原。

“陛下,臣奉旨巡察山南道,諸事皆已妥善處理,今回朝交旨。”

李世民點頭道,“嗯,你前番之奏報,朕已交於諸卿傳閱,然對於後續的處理,諸卿意見不一,你且說說自己的看法,朕用作參考。”

“臣遵旨。”

組織了一下語言,孫享福又道,“陛下,荊襄之地,之所以出現匪患橫行的局面,原因有二。

其一,是當地湖區縱橫,水患頻發,各地的老百姓,無力抵抗災難。

其二,是老百姓在受災之後,求告無門,別無選擇,只能落草。”

李世民聞言故作不知,問道,“求告無門?這又是爲何?”

其實,那些百姓爲什麼去做水匪,地方豪強是如何坑害的他們,孫享福在給李世民的密奏裡,寫的清清楚楚,李世民,也絕對相信那是實際情況,然而,他現在並沒有打算大刀闊斧的對付這些地方豪強,所以,明面上,孫享福並不會拿出來講。

而他所說的這兩點,只是想在朝廷的方面,爲其它地區活不下去的百姓們,開闢出一條能夠在關鍵時刻救命的渠道。

“陛下,百姓受災,就會造成某一地區瞬間缺糧,那個時候,他們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找官府求告和有糧的大戶人家借貸,咱們先說那些有糧的大戶人家。

災難的大小,持續的時間,是沒有人能夠預估的,這些有糧的大戶人家,一般都不肯借貸給那些受災的百姓,一是因爲他們自己也在受到災難的威脅。二是,他們不相信百姓的還債能力。”

孫享福這麼說,朝堂之上,很多地方世家系的官員,便紛紛點頭,這可是給他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理由開脫,那麼,今天的板子,就肯定打不到他們的頭上來了。

然之後,孫享福接着道,“所以,要根治這個問題,百姓們只能靠向官府求告,如何讓老百姓快速的獲得口糧呢?

此前,陛下設置了義倉,在豐年的時候加徵百姓的糧食,在災年的時候,借貸給百姓,這一策略有很多弊端。

比如山南道地區,有一個縣,半縣受了災,半縣沒有受災,百姓們在豐年的時候,都繳納了義倉糧食,在災年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糧食要漲價,不管受不受災,全縣的百姓,都會跑去義倉借貸,因爲不借就虧了啊!這就會致使,真正受災的百姓,得不到及時的,足夠的糧食救濟,要知道,一個人,可經不起幾天餓的。

而在新政之中,設置的常平倉,卻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因爲常平倉不是向百姓加徵糧食,而是在豐年的時候,用錢購入百姓手中的糧食,在災年的時候,再平價出售給百姓,這就會很大程度抑制,災難發生後,糧食價格暴漲的情況出現。

當然,光有一個常平倉還不夠,因爲不是所有的百姓,手上都有餘財,可以購買常平倉的糧食。

那麼,咱們就應該給百姓開放一個借貸錢財的渠道,那便是錢莊。

咱們大唐錢莊在長安成立,已經有差不多一年時間了,善陽那邊,更是有兩年多的時間,一切運轉正常,能夠很有效的幫助朝廷解決很多問題,然而,它也可以幫助百姓解決很多問題,陛下您應該沒有忘記臣提出錢莊這個建議的時候,將其在全國鋪開的構想吧!”

李世民怎麼會忘記這麼重要的事情呢!

其實在大唐的財稅商業重地,錢莊的分號已經全都開設起來了,洛陽,揚州,益州,都有,而這些有了錢莊的地方,財稅過賬都非常方便,不需要像以往一樣,需要大量的人員清點,押送,損耗降低了很多,只需要官方覈算清楚,在一地繳存,把票據上交朝廷,朝廷就可以直接在長安的錢莊提錢。

如果,大唐所有的城池都有錢莊的話,那麼,光是在財稅押運損耗這方面,一年就能節省下十幾萬貫,這種即能省錢,還能更方便的好事,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一直都在想辦法推行,現在看來,它還不僅僅是在財稅方面能夠帶來好處。

如果,地方上都有錢莊,再給百姓開放借貸的話,那麼,即便是災難來了,百姓也能很快的憑戶籍田冊,找錢莊借貸到一筆錢財,讓他們的生活暫時得到一定的保障,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跟錢過不去,出錢,還是有人會賣糧食的。這樣他們也就不至於求告無門,選擇鋌而走險,去落草爲匪了。

孫享福幾乎沒有把地方豪強作惡的事情拿出來說,他只是針對問題,來制定一個地方豪強無法把持的制度起來,常平倉,歸他農門管,錢莊這麼重要的部門,要是能讓別的人插進去手,那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就不會做到今天的位置了。

而有了這一套借貸體系,不光是荊襄地區,全國任何地區的豪強,想用他們以往的那一套竊取百姓手中的土地,把百姓逼上絕路,就很難了。

不過,朝廷現在面臨的問題還是人手不夠,無法將新政所需要的衙門,官員,錢莊等,快速的構建到地方,所以,即便是知道這種情況大面積的存在,朝廷也只能一步步的慢慢推行。

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466章 大戰起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19章 追擊戰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527章 進村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260章 抓生產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九章 送魚第714章 航海人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400章 再對質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十章 賞錢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147章 豐收樂第197章 獻策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219章 追擊戰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269章 私聊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367章 起塘第357章 起塘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146章 制海鹽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300章 大動作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323章 又出招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504章 先集個資
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466章 大戰起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19章 追擊戰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527章 進村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260章 抓生產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九章 送魚第714章 航海人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400章 再對質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十章 賞錢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147章 豐收樂第197章 獻策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219章 追擊戰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269章 私聊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367章 起塘第357章 起塘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146章 制海鹽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300章 大動作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323章 又出招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504章 先集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