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誣告

當所有的情況形成一種大趨勢的時候,就不是誰能夠阻擋的了的了。 ̄︶︺

看到大唐已經拿到了絕對的主動權,孫享福也就放心了。

運動會期間,所有人都處在一種歡樂之中,而歡樂的日子,總是會過的很快,一個多月時間,江陵城不知道留下了多少人的喜悅和淚水,到了九月下旬,隨着最後一場比賽結束,這一場喧囂也終於要散去了。

當然,也不是說,江陵城就不熱鬧了,朝廷在運動大會開始之後,就馬上就發佈了一些消息,駙馬都尉,農學院山長孫得壽,被正式任命爲了農部尚書。

原農部尚書韋挺,則是接替了劉政會,任淮南道大總管。

李承乾再度擔任了監國太子,在江陵城坐鎮,他身上禮部的差事,則是由唐儉接任,同時也由他負責主持十月下旬,在江陵城舉辦的科舉。

所以,當這些看運動會的遊客們散去之後,江陵城馬上又會被全國各地趕來的學子填滿,要知道,大唐全國推行教育,已經有了六個年頭,現在國民的識字率,差不多達到了一成五左右,以現在三千五百萬人口來算,那就是四五百萬人,其中,有水平參加科舉的人,就算只有一成,那也是好幾十萬人。

這場史無前例規模的科舉,對於大唐來說,同樣是一場盛會,也只有在江陵城各個比賽過後空出來的場館,才能夠安排的下來,再往後的科舉考試,就不敢這麼集中考了,需要分州縣,一級一級的考文憑。

而且,不再像現在這樣三年一考,而是每年都考,通過了的,獲得文憑,考到都城,拿到朝廷承認的國家文憑之後,可以按照學生自己的志願,去朝廷部門或者各個企業實習,看實際工作能力,評定是否能夠從政,或者從事其它行業,也就是說,科舉考試,它將不止是朝廷選拔官員的渠道,還是各個行業,選拔人才的渠道。

個人的前途,也將不再體現在你會不會讀書上面,是而要體現在你能不能做事,實際完成工作任務上面,沒有動手能力的書呆子,將會被社會淘汰掉,那些能夠有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些超前的理論知識的人,將會被各個專業行業瘋搶,快速的實現自我價值。

李世民在運動大會之後依舊回到了九垸縣居住,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象,他從政務中抽身,是要專門籌備一些事情,待得明年開春,朝廷再度回到長安辦公的時候,他就將開啓可能長達幾年的西巡之路。

所以,孫享福沒有太多懶在家裡陪孩子們玩耍的時間,畢竟,李世民把節符給他了,他就得做事。

倒是孫靖和孫婉婷,在得知老爹老孃帶着一大家子弟弟妹妹們收拾行李,準備出遠門,還不帶上他們的時候,頓時就哭了鼻子,直到孫享福答應把悟空留在家裡陪他們玩耍,才稍微好一些。

讓孫享福不知道的是,他們前腳剛出了門,這兩小傢伙馬上就收起了眼淚,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孫靖拿出了自己的玩具,孫婉婷拿出了自己給悟空縫製的小衣服,準備把悟空打扮一新之後,帶他出去和同學們一起玩。

那邊頭,南下的船隻上,孫享福不得不手忙腳亂的哄着哭成一片的孫豐,孫婉瑜,等幾個小些的孩子,一再向他們保證,嶺南有馴獸師,有很多猴子,等去了嶺南,他一定讓馴獸師訓很多小猴子出來陪他們玩,感情,自己這個老爹到現在,居然比不上一隻猴子了。

待得他們稍微安靜下來之後,孫享福纔有機會和李泰說說去到嶺南之後的規劃。

“下個月底的科舉,應該會有兩千多農學生被取中,屆時,嶺南道這邊,你得上個摺子多要點人,至少要三到五百,從臘月到明年三四月份的這幾個月時間裡,我集中教一下他們打理這些新作物的知識,以後,這一塊,我就交給他們了。”

“老師放心,怎麼說咱們嶺南道,也是下一屆運動大會的舉辦地,在各個方面,朝廷的資源,都是要偏向我們的,五百個農學生,我肯定幫您要過來。”李泰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道。

這趟江陵之行,他可是受到了李世民不少的誇讚,現在,李世民已經同意了他的糧食換勞工計劃,只要明年勞工方面的需求得到緩解,那麼,嶺南道的開發,將會進入一個快速軌道,未來的潛力,以及對大唐的重要性,將會逐步增加,或許,能成爲大唐除關中和山南道之外的第三個重心,因爲,它關聯着整個海外,和海上通道。

在孫享福和李泰正在船上聊着嶺南未來的一些規劃的時候,在九垸縣書房的李世民,險些把肺都氣炸了,他有很多年,沒有這種非殺人不可的衝動了。

“來人,拖下去杖斃。”

聽到了李世民這樣的宣判,剛纔還在得意洋洋奏事的內侍副監馬大全頓時一臉煞白,他本以爲,自己戳穿了一個意在謀國的大奸臣的計劃,卻不想換來的,竟是杖斃的結果。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奴婢也是一心爲李氏江山着想······”

李世民的呼喝聲和馬大全的尖叫,頓時驚動了在門外侍候的王得用,他連忙帶着侍衛衝了進來。

“陛下息怒,可不能讓他這樣的污穢之人的血,髒了九垸縣這塊淨土,奴婢以爲,即便是杖斃,也應該拖遠一些。”

“你······”

馬大全以爲同爲宦官的王得用會爲自己求一句情,然而,卻不想,他張嘴,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

不過,侍衛們沒有再給馬大全繼續說話的機會,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就等李世民的下一步命令。

“將這個狗才帶出縣外行刑。”李世民甩了甩袖子,胸腔仍然大口喘着氣,顯然,怒火一時半刻還沒有平息。

看到他這個樣子,王得用覺得,自己準備好的一些話,或許,可以跟李世民說說了。

“陛下無需爲一個殘缺不全的閹人動氣,他有今天,是咎由自取,索性您並未被因他的讒言,造成什麼損失,白白氣壞了身體可不好。”

李世民一指門外道,“你可知,這狗才剛纔跟朕說了些什麼?”

王得用點了點頭道,“奴婢剛纔都聽到了,農國公一心爲民,品性堪比古之聖賢,怎會行齷齪之事,然而,您想過沒有,這或許是農國公與上官長史刻意爲之,目的,是想告訴您一些什麼。”

聽到王得用這麼說,李世民頓時平復了下來,開始動腦思考問題。

事情的經過不復雜,孫享福和上官儀在前往遼東的船上,上演了一出閉門密議的戲碼,而後,上官儀光是在前往遼東的半個月行程之中,就給孫享福發了三四封信。

等到了遼東,馬大全才知道,接任張公瑾安東大都督職位的蘇定方,就是孫享福的舊部,在蘇定方領旨之後招待他的幾日之中,表現出了對於孫享福的格外推崇,並且,和上官儀一樣,與孫享福的通信,十分頻繁。

遼東現在可是有八百多萬人口,二十多萬軍隊的大邊鎮啊!本來就跟孫享福有些過節的馬大全,頓時覺得,自己或許發現了一個驚天大陰謀,那就是孫正明在運籌帷幄,圖謀造反。

以他對李世民的瞭解,這方面,絕對是李世民不可觸碰的逆鱗,自己只要將一些懷疑告知李世民,那麼,孫享福即便是沒有做過,也會脫層皮,至少,此後都不會再得到李世民的信重。

於是,他宣旨完畢回來之後,找李世民說了這事。

他卻不知道,宦官議政,誣告大臣,這纔是李世民的死穴,至於說孫享福這樣的人會造反,你就是扯上天,李世民也是不可能信的。

不過,聽了王得用的話,李世民開始反思了。

秦何以走向滅亡?

閹宦趙高亂政。

漢何以滅?

十常侍亂政。

雖然這並非是主因,但卻是加速王朝滅亡的一大重要因素。

宦官的存在,對於這個國家有什麼好處呢?

貌似,除了讓他們喪失霍亂宮閨的能力之外,並未有多大的作用,若說閹割了之後,會讓他們對這個國家,對皇室更加忠心,那也未必,真要是爲這個國家好,馬大全這樣的人,會跳出來,誣告孫正明嗎?

這可是在自己這樣的強勢君王的時代,若是自己百年以後,那些在這些閹宦的服侍下長大的子孫,繼承皇位的時代呢?

李世民越往下想,就越覺得這是個大問題,或許,孫享福是在用這種方式告訴自己,閹宦存在的隱患。

想通了這一點,李世民便看了一眼伺候了自己十幾年的王得用道,“你是不是有話要對朕說?”

王得用躬身下拜道,“有些話,埋在奴婢心裡許久,不吐不快,還請陛下見諒。”

李世民擡手示意其免禮,道,“你說吧!”

王得用組織了一下語言,臉色顯得有些落寞道,“奴婢十二歲賣身進宮,十三歲那年,被分配到秦王府,跟着王府總管,伺候陛下起居,從最開始的搬搬擡擡做起,一路做了七年,才成爲負責在您身邊傳話,接待事務的近侍,天幸,後來陛下成功登基爲帝,奴婢的身份,也水漲船高,最終成爲了皇宮內外,人人都禮讓三分的內侍監。

然而,做了內侍監又怎麼樣?

奴婢沒有子孫,沒有親人,錢財,地位,於奴婢來說,有什麼意義嗎?

沒有。

不知從何時起,奴婢的心中,越發的感覺到空虛,時不時的,就會冒出一些在奴婢自己看來,都非常混賬的想法,奴婢一直在剋制,努力的讓自己表現的更加的正常,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伺候陛下上面。

後來,奴婢發現,不是奴婢一個人會因爲身體的殘缺,產生一些混賬的想法,所有的內侍閹人,就沒有一個是正常的,有的人能夠勉強剋制住自己,有的人,剋制不住,他們有的貪財成性,有的性格敏感,整天不是想弄死這個,就是踩死那個,有的偏執,甚至產生虐待別人的喜好······”

第463章 困惑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706章 開武舉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365章 戰報來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509章 大招工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365章 戰報來第481章 大進項第456章 戰局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219章 追擊戰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121章 見馮盎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127章 海戰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269章 私聊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三十章 面聖第556章 抓捕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576章 中計了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667章 動畫片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125章 審訊第415章 回荊州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666章 書畫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139章 見韋李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179章 互坑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88章 密室第八章 加夜餐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
第463章 困惑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706章 開武舉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365章 戰報來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509章 大招工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365章 戰報來第481章 大進項第456章 戰局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219章 追擊戰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121章 見馮盎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127章 海戰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269章 私聊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三十章 面聖第556章 抓捕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576章 中計了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667章 動畫片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125章 審訊第415章 回荊州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666章 書畫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139章 見韋李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179章 互坑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88章 密室第八章 加夜餐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