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河泊十八部

第63章 河泊十八部

五萬騎兵!

“賀蘭山西面,阿波達幹、咄陸等部,哪有這麼多騎兵?”

李瑄疑惑道。

倒不是懷疑探馬。畢竟探馬能通過隊形、煙塵、敵軍旗幟估算數量。

當然,敵人也有可能故意用疑兵之計。

“陰山方向由王帥率主力征伐,那裡的部落不會出現在這裡。”

王思禮陷入思考。

“據說延特勒泊到仙娥河一代,還有十八部突厥,這些部落雖不大,聯合起來,卻有一定影響力。”

李瑄走向掛在營中的地圖,緩緩說道。

“河泊十八部與突厥的烏蘇米施一脈有間隙,在官職上都比阿波達乾等酋長低一級。看來突厥左廂諸部已經冰釋前嫌,聯合在一起。”

王思禮對突厥諸部十分了解。

關鍵時刻,河泊十八部聯合阿波達乾等部,會讓偏師產生一些壓力。

“擊潰這五萬騎,一戰定賀蘭。”

李瑄在心中謀算。

“將軍有何策略?”

王思禮斗志昂揚地問李瑄。

男兒在世,等得就是這個機會。

“突厥騎兵應該是探查到我軍動向,直奔我軍而來。探馬回途稟告,需要兩個時辰。現突厥騎兵距離我軍不到百里,按照突厥騎兵的行進速度,明日清晨,就可到達。”

“我軍可藉此時間,尋找一處足夠大的高坡,安營防守。並立刻通知主力支援,我軍主力騎兵可迂迴至突厥大軍後方,配合趕來的重步兵,對突厥騎兵進行圍殲。”

李瑄將自己的想法,向王思禮全盤托出。

在他看來,面對這樣的潑天軍功,就算張齊丘是頭豬,也能把握住。

“現在傳訊,即便主力步兵急行軍星夜趕來,也要到明天下午。我們最少要堅持數萬騎兵半日。”

王思禮提醒李瑄。

“佔據地勢,我豐安軍可以守住。況且我們別無選擇。我們的步兵跑不過騎兵,如果不佔據地勢,我們必然被動。”李瑄鄭重向王思禮說道。

前鋒軍需做出誘敵之事,只爲最後的勝利到來。

“將軍,我們豐安軍輕裝行軍,還可以向主力靠近,請主力派遣騎兵接應。”隨軍的推官齊衝向李瑄說道。

“前鋒軍哪有後退的?況且一旦我們接近主力騎兵,想誘敵深入就不容易了。”李瑄否定齊衝的想法。

主力派遣騎兵接應,或許能來得及。但唐軍騎兵總共不到兩萬。

在沒有戰術的情況下面對五萬突厥騎兵,只會讓唐軍在戰場上更加被動。

“十萬火急,不惜馬力通知張將軍。”

李瑄令行軍小吏寫三份軍文,交給傳令兵,同時向張齊丘傳遞。

另外,李瑄還親筆一封,讓傳令兵交給李光弼。

他希望李光弼能勸張齊丘用他的策略。

只攜帶乾糧,步兵星夜馳援。

派遣騎兵迂迴至突厥騎兵後方。

待主力步兵趕到戰場,騎兵主力從後方殺出。

李瑄最後又補充一句:如果李虞候有上策,可重新制定策略。

“啓稟將軍,東五里外有一高坡,可容納我軍駐紮。”

一個時辰後,勘探地勢的士卒回來向李瑄稟告。

李瑄與王思禮親自到那個高坡探查。

陡峭度讓李瑄不滿意,因爲戰馬可輕易衝上來。

不一會,士卒又告訴李瑄,北方十里還有一處高坡,那裡是突厥騎兵南下的必經之路。

李瑄又快馬到那個高坡。

坡度北方大概近三十度。南方只有不到二十度。 突厥騎兵繞到南方,也能衝上來,但比先前那個高坡更佔地利。

李瑄立刻傳豐安軍向這裡開拔。

夜晚之時,六千豐安步騎到達此地。

李瑄身先士卒,操着一輛滿載物品的戰車,一口氣將其推到坡上的開闊地。

其他士兵牽馬拉載,都沒有李瑄輕鬆。

用了兩個時辰,所有戰車、士兵,都到達坡頂。

從峽口出發前,多要兩百輛車,此時派上用場,將南面、西面、東面安置兩重戰車。北方陡峭,只放置一重戰車。

豐安軍駐紮的位置被李瑄標記在地圖上,由傳令兵程給張齊丘。

“李將軍,可否率輕騎下坡遊擊敵人?四周曠野無邊無際,能牽制一部分敵騎。”

篝火前,王思禮向李瑄建議道。

“我們的輕騎太少,不足以遊射致勝。牽制幾千騎無濟於事。騎兵都攜弓矢,我們居於高地,可更有效幫助我們防禦。待援兵到來,再以重騎開道,輕騎隨後衝鋒。”

李瑄搖頭拒絕王思禮的建議。

就算牽制敵軍幾千騎,攻擊他們的敵軍數量不會改變。這個高坡最多能容納兩萬人同時進攻。

“將軍英明!”王思禮仔細一想,是這個道理。

豐安軍士卒們吃過飯後,李瑄只安排小部分士兵輪流巡夜,其他士兵休息。

探馬一直會將突厥騎兵的距離反饋。

……

百多裡外,中軍大營。

“將軍,李將軍三令使者,項背而來。爲何還不拔營?”

李光弼收到李瑄的親筆信,見張齊丘沒有動靜,一向脾氣好的他忍不住來中軍大營質詢。

“士卒們行進一天,人困馬乏。待休息一晚,明日拂曉便啓程。”

張齊丘輕描淡寫地說道。

“中郎將,昔日李靖、蘇定方征伐突厥的時候,動輒行進數日,士兵同仇敵愾,不眠不休,直至勝利。我軍一日行軍二十里,這很勞累嗎?人的銳氣虎狼都無法比較,怎麼能當鹿羊一樣?”

張齊丘的職事官是正四品的羽林衛中郎將。

李光弼這樣稱呼,是表達對張齊丘的強烈不滿。

“李光弼,你什麼意思?”

張齊丘臉色一變。

“請將軍下令連夜啓程支援前軍。如果前軍被攻破,必打擊我主力士氣。”

李光弼忍住情緒,低頭拱手懇請。

他不知道張齊丘是怎麼想的。

李瑄是左相的兒子,並深受王帥器重。

如果有什麼閃失,該怎麼交代?

“本將有足矣致勝的策略,你做好你的事情,其他不需要伱操心。”

張齊丘冷着臉說道。

“護衛後軍的五千精騎應該立刻調回來。突厥的遊騎已經所剩無幾,留下五千騎足矣保證後軍安全。”

李光弼硬着頭皮說道。程圭的五千輕騎最爲精銳。

由程圭率領,再加上五千胡騎,三千定遠軍精騎,可以執行迂迴任務。

最主要的是,程圭能號令本部經略軍。

“虞候還想要決策軍隊的權力嗎?出去!”

張齊丘反脣相譏,下達逐客令。

李光弼握緊拳頭,猛地掀開營簾離開。

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31章 飛馬射纓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70章 陷陣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70章 陷陣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422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27章 豐安軍城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海郡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410章 三辭三讓,收集年號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495章 兩河流域的環境,與羅馬帝國接壤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18章 一石強弓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2章 靈翠樓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72章 心在動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104章 身兼五使,最高養馬官第78章 陌刀將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
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31章 飛馬射纓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70章 陷陣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70章 陷陣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422章 五體投地的宰相們,基礎改革進行中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27章 豐安軍城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海郡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410章 三辭三讓,收集年號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495章 兩河流域的環境,與羅馬帝國接壤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18章 一石強弓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2章 靈翠樓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72章 心在動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104章 身兼五使,最高養馬官第78章 陌刀將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