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五萬騎兵

第62章 五萬騎兵

“快,放棄防禦陣形,衝過去。”

押運糧食的唐將見此,大驚失色。

他立刻讓士兵離開車輛的掩護,衝向突厥騎兵。

如果有大量民夫因此而死,他罪責難逃。

但迅如疾風的突厥輕騎已經衝到車後,向民夫們揮下屠刀。

“啊……”

“將軍救命……”

“別殺我,我只是役夫……”

乞求沒有一點用,突厥騎兵也聽不懂,他們不會憐憫幫助唐軍運糧的唐人。

“噗嗤!”“噗嗤!”

一名名手無寸鐵的民夫,死在突厥騎兵的彎刀之下。

民夫們慌亂,他們拼命地向邊軍和郡兵的方向跑。

還有民夫在慌不擇路下亂跑,被突厥騎兵追上殺死。

“咻咻咻……”

唐軍弓箭手終於靠近,他們挺身射出箭矢,但只讓十幾名突厥騎兵落馬。

見唐軍陣容散開,突厥輕騎躍馬衝來。

那些平日只是抓盜賊的郡兵,哪見過這架勢?稍一與突厥騎兵接觸,就瞬間崩潰。

害得邊軍側翼大開,險些被衝散。

但唐軍戰鬥意志堅強,又有人數優勢,三人一隊,組長矛小陣。

沒有甲冑防禦的突厥騎兵,一個接一個地被挑下馬。

唐將更是勇武,他取出一柄長斧,一連數名突厥騎兵被他從馬上砍下來。

“撤!”

一番鏖戰後,眼看只剩下數十騎,突厥騎兵頭領知道不能再戀戰,吹角撤退。

殺死二百多名唐軍民夫和上百名唐軍,已經完成他們的目標。

如這樣的突厥輕騎突襲糧路,短短一天,出現十餘處。

有一處因爲疏忽,守將戰死,突厥騎兵將唐軍衝散,殺傷數百民夫。更有上百名民夫被砍下腦袋,那些糧食全部被燒燬。

唐軍糧草損失只是其次。戰爭衝擊着民夫們的內心。

使民夫們夜不能寐,惶恐不安,後軍的行軍速度竟慢一半。

如果不是軍令,這些民夫都想跑回黃河之內。

“砰!”

中軍大賬內,張齊丘拍着矮桌,顯得十分憤怒。

其他將領以爲張齊丘真生氣,皆噤若寒蟬。

“死了一千多名民夫,讓我怎麼跟王帥和朝廷交代。”

張齊丘見衆將勢弱,遂厲聲說道。

“將軍,雖然民夫傷亡慘重,但我軍前後斬殺兩千名突厥輕騎。誰能想到突厥左廂派來這麼多死士,又將數千輕騎化整爲零偷襲後軍。不過有一方糧隊竟被攻破,民夫們被殘忍斬首,崔湛將軍難辭其咎。”定遠軍史向玉靖拱手說道,他在爲張齊丘開脫,並將責任推脫到崔湛身上。

“向將軍言過了,五千邊軍,保護近十萬民夫,難道向將軍能做到盡善盡美?”

程圭與崔湛關係很好,看不起向玉靖落井下石的嘴臉。

“如果我守衛糧道,絕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向玉靖大言不慚地說道。

他向張齊丘靠攏,渴望張齊丘成爲節度使後,他會是下一個張齊丘。

“將軍,前鋒李將軍已經傳過消息。我也勸您最少派遣五千騎追剿這些突厥小隊,但您最終只派遣兩千騎。”

李光弼忽然起身向張齊丘說道。

在他看來,這樣的慘劇完全可以避免。

“李虞候,先前李將軍只是猜測這種小隊輕騎有數十上百隊,沒有驗證。本將怎麼能因爲一個猜測,就將主力放置在後軍。須知後軍已經有崔將軍率領的五千邊軍,還有三千名各郡郡兵。”

張齊丘緩緩向李光弼說道。

他說得有理有據,讓官職卑微的李光弼,無從反駁。

“程將軍,本將將經略軍除一千重騎外的五千輕騎,全部調配給你。用以守護糧道內側。”

“渾將軍,你再率三千騎,與原本的兩千騎匯合。共五千騎,追擊原野上的突厥輕騎,本將只要他們的腦袋。”

張齊丘眼光閃爍,連下兩道命令。

“遵命!”

渾釋之最先領命。

他只管聽從軍令,其他事情,不是他能操心的。 但程圭覺得不對勁,他是右廂兵馬使。

左廂兵馬使崔湛已經在後軍。

現在又將他調到後軍,這算什麼?

就算要調五千騎,也應直接給崔湛統領。

“程將軍,還有什麼異議嗎?”

見程圭遲遲未應,張齊丘看了他一眼。

“啓稟將軍。突厥兵力總有窮盡的時候,他們這次死亡兩千多人,所剩不會多。他們目的無非是打擊我軍士氣,拖延我軍腳步,您一下動用一萬騎去攔截突厥輕騎,這不正中突厥下懷嗎?末將認爲,當加快行軍速度,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使他們被動應戰。”

李光弼向張齊丘建議道。

不久前,王忠嗣叫張齊丘和李光弼一同就餐。

並向張齊丘介紹李光弼的謀略。

暗示張齊丘要多聽李光弼的意見。

但張齊丘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並不想聽,他對李光弼質問:“如果再有民夫死亡,你能否擔起這個責任?”

“末將願意擔責。”

李光弼十分疑惑地看着張齊丘,這和他平時接觸的張齊丘不一樣。

最終,李光弼咬牙說道。

經略軍五千輕騎身經百戰,是最精銳的力量。

將其放在後軍,本末倒置。

渾釋之率五千騎向糧道靠近即可。

“哼!伱能吃幾品的俸祿?你只是個小小虞候?怎麼去擔責?”

張齊丘不將李光弼當回事,又向程圭嚴令:“王帥讓我統領偏師作戰,一切兵馬由我調遣。程將軍,軍令如山,你執行吧!”

“遵命。”

程圭只能服從。

李光弼被罵得臉紅,擺正自己的身份,不再多言。

都虞候在朔方軍的地位,連軍使都不如,只能在軍中監督法令,維持紀律與秩序。

一萬騎兵加入後軍,如發瘋一樣,在原野上對突厥輕騎圍追堵截。

兩天時間,就斬首上千名突厥騎兵。

使突厥騎兵很難再靠近糧道。

但民夫們的情緒,卻難以平靜,導致行軍速度依然緩慢。

李光弼勸說張齊丘親自出面安撫民夫。

但張齊丘以行軍爲由拒絕。

“節度副使想幹什麼嗎?這樣的行軍速度,我們能不能追上突厥的牛羊?”

李瑄在前軍主帳,忍不住諷刺張齊丘。

爲保持與中軍的距離,李瑄現在一天行軍二十里。

這樣前鋒的意義在哪裡?

李瑄也得知大量民夫死亡,異常憤怒,心中對張齊丘產生不滿。

他明明已經提醒過。

這一刻,李瑄想起張齊丘這個“冒牌”名將的標籤。

歷史上,張齊丘任朔方節度使的時候,因分糧不均,行軍司馬被軍士暴打。

軍士們還想揍張齊丘的時候,被郭子儀趕到,用身體護住,才免遭劫難。

張齊丘信佛,衆生平等,卻在分軍糧這樣的大事上,惹怒全軍。

另外,張齊丘手下小將犯罪,害怕處罰,竟然能在回樂城煽動數百士兵,衝進節度使府衙捉拿張齊丘。

雖然最後被戲劇性地化解。

但可見張齊丘是多麼不得軍心。

“將軍息怒。”

王思禮在旁邊安撫李瑄。雖然他也覺得有問題,但爲了李瑄好,不能和張齊丘起衝突。

“報……”

就在這時,探馬慌慌張張地跑到營帳。

“啓稟將軍,北方一百二十里外,出現最少五萬突厥騎兵,聲音震天動地,塵土飛揚十里……”

探馬入帳後,上氣不接下氣地向李瑄稟告。

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48章 見王忠嗣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47章 大戰將起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417章 咸陽城外,盛世前的鼓角聲第55章 頗黎第49章 賣馬人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51章 火雲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453章 銅牆鐵壁,人間地獄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11章 押官薛錯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64章 大舉進攻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133章 龍駒島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464章 大詩人去世,書文運動,南巡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20章 皇帝問策第469章 微服私訪,淮陰渡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58章 頭破血流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438章 真理問世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3章 李適之第11章 押官薛錯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17章 楊玉環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66章 血戰高坡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
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48章 見王忠嗣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47章 大戰將起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417章 咸陽城外,盛世前的鼓角聲第55章 頗黎第49章 賣馬人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51章 火雲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453章 銅牆鐵壁,人間地獄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11章 押官薛錯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64章 大舉進攻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133章 龍駒島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464章 大詩人去世,書文運動,南巡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20章 皇帝問策第469章 微服私訪,淮陰渡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58章 頭破血流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438章 真理問世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3章 李適之第11章 押官薛錯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17章 楊玉環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66章 血戰高坡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