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

六月,天氣正熱,邕州的太陽,彷彿是吃錯了藥,不要命的揮散着熱量,整個大地,猶如是個蒸籠,熱氣騰騰。

李府,一處造於水池之上的竹屋中,正擺滿了冰盆,數個丫鬟位於冰盆之後,用扇子輕輕搖動着,一瞬間,涼起佈滿了整個小屋。

“嗤——”李嘉瞧着眼前這個草莓雜拌而成的碎冰,用勺子狠狠地舀了一大勺,送入了嘴裡。

一瞬間,牙齒,喉嚨,嘴脣,都被冰鎮了,身體也同時在這一瞬間,喪失了控制,大腦中只有一個詞——舒服。

李嘉感覺,自己的毛孔中,似乎都在發出舒服的字眼,這種感覺,實在是太棒。

這些碎冰,其實就是李嘉利用硝石吸熱的知識,在木盒中裝水,扔入硝石,再將木盒放入水池中,不斷地向木盒仍硝石吸熱,不斷持續,就弄出來大量的冰石。

而在這之前呢?嶺南不過是利用偶爾的極寒天氣,儲存些許冰塊,而那些達官貴人們,則無奈從北方船運而來,儲存過夏。

亦或者修建避暑莊園,躲避這炎熱的酷暑。

“大哥兒,你這法子確實不錯,今年咱府上可算是過了一個舒暢的夏日了!”

久不出現的李老爺,穿着單衣,坐在塌上,吃着難得的冰碎,整個人舒服地快要起飛了,一個勁地稱讚着。

“咱小時,這天氣早就耐不住性子,去那河裡游上一番,但,現在老了,下得去,就上不咯!”

似乎碎冰難爲牙齒,他又將一旁的西瓜狠狠地咬上一口,日子別提多暢意了。

聞言,李嘉臉上的笑意退去,口中有話,卻說不出口。

“阿耶,這西瓜確實解暑,那羣胡商們將這東西帶來,也算是做了好事!”

唐時從西域傳來的西瓜,真正的到達內地,還是要到五代和宋,阿拉伯商人從非洲帶來,海上絲綢之路的豐富成果之一。

這也是古代詩詞“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的由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就是把西瓜和李子放到冷水泡涼了後再吃。於是,中國成語就有了“浮瓜沉李”。

“是啊,大哥兒卻是有本事,若是往日,咱這一家子可得去那荒山野嶺,蚊蟲野獸也是極多,二哥兒可受不了!”

侯惠娘一臉溺愛地看了一眼正埋頭於西瓜中的兒子,語氣中頗爲感慨。

夏日的嶺南,瘴氣升騰,暑熱難耐,因此夭折的孩童,不知凡幾,就連那些富貴人家也不例外,這也是嶺南人口稀少的原因所在吧。

“來,嚐嚐這個李子,這可是在山泉中浸泡了許久,味道鮮美至極。”

對此,李嘉笑了笑,表示對於這種讚美,已經習慣了,他從一旁的竹籃中,拿出一把李子,堂而皇之地放在距離自己兩個身位的侯麗娘身邊,柔聲說道。

“多謝郎君!”侯麗娘大庭廣衆之下,哪裡受得了這些,縮着脖子,紅着臉蚊聲說道。

“來,孩子給我!”李郎君突兀地站起身,將侯麗娘懷中的小傢伙抱起,宛若一個慈父一般,小心翼翼地抱着。

小傢伙胖乎乎的,一看就伙食很好,圓溜溜的眼睛滿是好奇,看着這個陌生的男子,嗅了嗅,感覺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格外的乖巧。

見此,李嘉笑了笑,這樣的孩子纔是最可愛的。

“來,小傢伙,你看這個漂亮的小姐姐是誰?”李郎君將其慢慢地放在一旁的搖籃中,而搖籃中,正是瞪着漂亮的大眼睛,撅着嘴脣的李府的大姐兒——李薇兒。

“真是,,郎君真是有童趣——”被李郎君的動作嚇了一跳,侯麗娘拍了拍高聳的胸脯,抱怨着。

不料,此言一出,惹得衆人心中驚詫。

整個李府,哪個敢對郎君這樣說話?難道,此人果真與郎君有關聯?

不止是侯惠娘,就連那些服侍的丫鬟僕人,腦海中抑制不住地猜想着,看向她的目光,多了一絲尊敬。

“薇兒,你看,又有一個玩伴了哦!”李郎君對此毫不在意,反而將目光聚集在小小的搖籃之中。

寬敞的搖籃,容下兩個找人很輕鬆,質量也很有保障,兩個小傢伙並排而躺,看上去極爲舒服。

“呀呀呀——”大姐兒卻毫不領情,對於自己獨霸搖籃局面被打破,她心中不滿,生氣叫喚幾聲,不斷地揮舞着手腳。

“薇兒,有一個弟弟陪着玩,你是不是也很高興?”

李嘉以爲大姐兒是高興的模樣,摸了摸她的小臉,揉搓了一下。

“哇呀呀呀——”連續叫喚了數聲,但李郎君卻置若罔聞,大姐兒越發的惱了。

她瞪大了眼睛,嘴脣撅的老高,她真的生氣了,她決定維護自己一人獨佔的局面,保護自己的領地。

只見,小人兒揮舞起自己的爪子,對着旁邊的傢伙,狠狠地抓去,但可惜,指甲早已經被修理乾淨,對面的胳膊,只有幾道紅印。

而那個傢伙,正閉着眼睛,享受着這份涼爽,呼呼大睡起來。

“呀呀呀,呀呀呀——”大姐兒分外不滿起來,叫喚着,想提醒李郎君。

但,李嘉正吃着冷飲,與家中談笑着邕州的趣事,難得放鬆一回。

“姐兒,怎麼了?”一旁伺候的小丫鬟,正一臉迷茫地聞着,她也不清楚,大姐兒今天爲啥反常。

瞎叫喚了那麼長時間,也不見動靜,小人兒真累了,也放棄了,在這舒適的木屋中,緩緩睡去。

而這一邊,一直在訓練的飛虎都和飛龍都,此時卻依舊頂着炎炎夏日,刻苦的訓練着。

當然,此訓練非彼訓練。

一個又一個的草棚,搭建在叢林中,蟲獸早已驅逐,數百人以隊爲棚,待在一起,正在席地而坐,正搖晃着腦袋,揹着古詩詞。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一個個糙漢子,正伸着脖子,使勁地念着,哪怕不會背,但依舊跟着聲音,不斷地重複着。

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1239章佛難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1275章木軌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1151章野望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1226章取暖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1291章京城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1252章無題第1169章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感言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七百八十八章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1301章技藝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1404章安排第七百四十章第1236章僧人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九章(重發)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139北行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1122章于闐第1200章唐奴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1122章于闐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1330章支援第1349章小子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36章僧人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1257章安南府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1263章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1315章水師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
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1239章佛難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1275章木軌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1151章野望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1226章取暖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1291章京城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1252章無題第1169章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感言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七百八十八章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1301章技藝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1404章安排第七百四十章第1236章僧人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九章(重發)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139北行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1122章于闐第1200章唐奴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1122章于闐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1330章支援第1349章小子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36章僧人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1257章安南府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1263章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1315章水師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