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轟隆——”

巨大的石頭,宛若一道流星,在空氣中形成一道彎曲的拋物線,攜帶着莫大的力量,直接砸到了揚州城牆上,整個城牆震顫了些許,牆壁上留下一個凹陷的淺坑。

十幾個宋兵簇擁一起,緊緊地貼近女牆,躲避着巨石的襲擊,隨着巨石的砸入,瞬間揚起了大量的灰塵,兵卒們灰頭灰臉的,一臉的畏懼。

女牆,就是城牆上凹凸起伏,築起的牆垛,兵卒從女牆向外射箭,窺探,猶如女子“睥睨”之形態,所以形象的稱之爲女牆。

“今天攏共砸了幾回城牆了?”某個都頭緊貼女牆,大聲問道。

“約莫三回了——”某個老卒呸了下,吐下嘴巴的灰土,凝重地說道:“俺認真地數了。”

“孃的!”都頭撓了撓頭,臉色陰沉的可怕:“前些時日,這石頭一天都砸不到三回,今個不到晌午,就已經三回了,繼續下去可不得了,咱們都得完蛋。”

“都頭,老守着也不是辦法,怎的不殺出城,平白地讓人砸。”

副都頭一臉凝重地說道。

“你以爲上頭不想。”都頭低着頭,沉聲道:“這半個月都,出去三趟了,都是被打回來,唐軍日夜巡查,遇到就是弓弩,或者投石,哪一次都是落荒而歸,損兵折將的。”

“這揚州城,確實是出不去了。”

呼哧——

衆人狠吸一口涼氣,這還真的成坐守孤城了。

“都頭,俺聽揚州人說過,快到梅雨了,那嘩啦啦的雨,下個不停,到時候唐人必然是要退兵了……”

“應該是——”都頭搖搖頭,低聲道:“唐人不知如何,咱們都是北人,這陰雨天氣,人都能發黴了,吃食就別說,光是取暖用的柴火,就沒多少。”

“咱們這些大漢,可能得淋雨?到時候病倒一大片,兄弟們可得弄些稻草做蓑衣,最好去買些草藥,以防萬一……”

聽到都頭這番話,衆人齊齊點頭贊同。

“都頭,你學識那麼厲害,難怪那麼年輕就當了都頭——”

“嘿,要不是都頭太年輕,早就成了營正了。”

衆人紛紛推崇,誇讚,李繼隆微微一笑,頗爲成熟,他說道:“大家還是小心些許吧,能活下來纔是最好。”

李繼隆望着女牆外的唐軍,以及耳邊絡繹不絕的轟炸聲,他心情頗爲複雜,建功立業之心淡薄了許多,到底是年輕人,求生的渴望佔據了頭腦。

他本來出身名門,父親乃是李處耘,隨父出征,但卻不願意隨從左右,他作爲長子,不過十七歲,就已然從軍,當個都頭罷了。

本來想建功立業,但不料卻陷入了死城,這讓他頗爲惆悵,但骨子裡的血氣,又讓他不服輸。

龐大的揚州城,隨着時間的漂移,勝利的希望越來越小,父親的壓力,怕是極大吧!

王審琦與李處耘此時,也在角樓上,眺望着遠處的景象。

二人就這樣看着,也不知過了多時,氣氛越發的凝重,兩人的心情也極爲惆悵。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這座城,守不住了!”李處耘長嘆一聲,說道:“我問過人了,過不了兩日,梅雨將至,到時候整個城池都陷入雨水之中。”

“尋個好時機突圍吧!”王審琦搖搖頭,同樣無奈地說道:“如今城中糧食將近,而就算有糧食,但已經拆門卸樑,也沒多少柴火了,梅雨一至,風寒大起,禁軍不戰自潰。”

揚州被圍困了大半個月,數十萬人的大城,糧食所剩無幾,這也就罷了,大不了食肉,但柴火也無多少,些許熟食也吃不了。

沒有柴火,就無法抵禦寒冷,梅雨對於唐軍來說,是極大的困難,但對於宋軍來說,傷害更大。

來自於北方的禁軍,對於梅雨是絲毫沒有抵抗力的,這些時日,已經有不少的禁軍生病就醫了。

“南方卑溼如此,更難的長沙,嶺南,又是何般?”王審琦突然好奇,更南方的百姓,是如何生活的。

“他們食稻米,我們吃麥子,更加溼寒!”李處耘沉聲道:“也是如此,那李嘉,纔會年年征戰,以圖中原吧!”

“或許吧!”王審琦點頭道:“不過,揚州城守了這般辛苦,沒有援軍,也沒有糧草,而唐軍卻源源不絕,那長江就是其糧道啊,這怎麼打?”

“現在還剩下五萬餘人,禁軍死傷兩千人,還有一萬八,其餘的都是團練兵。”李處耘輕聲道。

“突圍並不是兵卒越多越好的。”

王審琦眯着眼,平淡地說道:“選出五千精銳,其餘的三萬團練兵,讓他們從西門突圍,以做誘餌,咱們帶領剩下的人從北門突圍,直接去高郵軍。”

“聲東擊西,好計策!”李處耘也絲毫沒有將三萬人的生死放在眼裡,團練軍只是輔兵,唯有禁軍纔是精銳。

“只是,爲何不如滁州,與廬州互爲犄角而守?”

“唐軍恐怕早就在西邊埋伏了人,咱們只會自投羅網,去高郵軍匯合,再去滁州也不遲。”

王審琦輕聲解釋道。

“也對——”李處耘贊同。

一日後,揚州城內兵卒盡發,五萬人齊出。

即使李信早就做好準備,但仍舊措手不及,十萬人實在是難以防守,唯有儘可能地留住人數較多的那一部分了。

較少部分有騎兵開路,也攔不住。

шшш◆ttk an◆C〇

一天的追逐,俘虜了近兩萬人,還有大量的兵卒逃竄。

不過,不管怎麼說,揚州城確實拿下來了,下一步就是廬州。

很快,來自揚州的報捷消息,就傳到了長沙,百官爲之歡喜。

揚州城作爲淮南的樞紐城市,意義重大,揚一益二的名聲,至今還廣爲流傳。

“甚好——”李嘉聞聽,也頗爲歡喜。

這消息來的可真是時候,恰逢五月初十的萬壽節,吃着長壽麪,聽到這個消息,着實是一份好壽禮。

今年的萬壽節由於戰爭的緣故,李嘉並沒有大辦,只是幾個妃嬪一起吃個飯罷了。

щщщ⊙ttkan⊙¢ 〇

在妃嬪們一陣嬌嬌燕燕地賀喜聲中,李嘉迎來了第二十八歲的生日。

“希望而立之年,能住入開封。”

他許下這般願望。

第1298章規格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1176章贖人第1330章支援第1326章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1152章心思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1179章忽悠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1328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1333章收買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136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1123章胡姬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1111章三門峽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番外4——再興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1314章凜然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1177章走了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九百八十二章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番外4——再興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1248章暫住證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一千零六章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386章就藩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1242章手段第1288章父子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1326章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1147章兩人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
第1298章規格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1176章贖人第1330章支援第1326章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1152章心思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1179章忽悠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1328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七百三十六章錢糧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1333章收買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1362章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1123章胡姬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1111章三門峽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番外4——再興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1314章凜然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1177章走了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九百八十二章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番外4——再興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1248章暫住證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一千零六章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386章就藩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1242章手段第1288章父子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1326章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1147章兩人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