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高麗王滿懷欣喜地在開京,等候着軍隊的迴歸。

只是,令他煩惱的是,唐人將答應好的五百里地,竟然毫不透露,真是太令他失望了。

“王上,畢竟是五百里地,唐人不捨,也是在所難免的。”貴族們勸說道。

“誰能想到唐人會言而無信?”

王昭無奈道:“可惜,我派遣十萬兵馬,此番損失三成,平白無故的爲唐人效力,最後毫無收穫,實在是羞辱!”

“王上,大軍歸來,經過一番戰事,必定實力大漲,到時候這五百里地,就由咱們自己收復,到時唐人也無話可說!”

王昭這才點點頭,露出一絲笑意。

高麗上下滿心歡喜,都在爲即將得勝歸來的軍隊賀喜,卻不知,其暗藏殺機。

……

而卻說這邊,李致遠帶領五萬渤海兵馬去討賊,誰知帶回來了卻只有兩萬餘人,其中還有一萬黑水都護府的兵馬。

這讓渤海國大怒。

須知,本來渤海國就苟延殘喘,不過數府之地,幾十萬人,如今五萬兵馬,損失大半,對於其來說,可謂是傷筋動骨,不亞於亡國之痛。

烈氏當國,直言要李致遠進行賠付。

李致遠如今擁兵過萬,比渤海國還要強盛,怎麼可能屈服?

“老子還慣你不成?”

李致遠一番生氣,直接揮兵,佔據了龍泉府。

推翻了權臣烈氏的權力,直接與國主對話。

一瞬間,李致遠就掌握了渤海國的權力。

如果是其他地方官吏,或者說是邊疆大吏,這種隨意的征伐,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但,都護府卻不然。

它天然的就是軍政合一,可以隨意的發起戰爭,先斬後奏。

畢竟,距離洛陽太遠,如果沒有絕對的權力的話,是鎮壓不住亂民的。

同樣,也正是因爲其特殊的位置,須背靠朝廷,保證其權力,不然絕難立足。

所以,前唐時,在西域有安西都護府,但在幽州,卻只有范陽節度使,就是這般道理。

李致遠第一時間安撫了渤海王,然後再次糾集全國兵力於龍泉府,等候着契丹人反攻。

可是多日來,不見其身影,他自己頗爲奇怪。

派人去打探消息,終於得知,唐軍大勝,契丹人已經捨棄了遼東地區,撤回了上京。

李致遠大喜過望。

潰敗的契丹人自然不可能來找渤海的麻煩。

要知道,上京距離龍泉府,可是有上千裡之遙,喪師辱國,難道還能千里迢迢來教訓渤海不成?

“不過,我這個位置,也不安穩啊!”

李致遠頗有些憂慮道。

烈氏不僅掌權渤海國,而且,其特殊在於,在南海府(朝鮮西北與俄羅斯接壤),其還建立了一個安定國。

也就是說,烈萬華不僅是渤海國的權臣,而且還是安定國的國主,雙重的身份,讓人忌諱頗深。

所以,困住了烈萬華還不夠,還得鎮壓住烈氏的安定國。

“我在這裡開疆拓土,也得讓人知道,讓他們幫忙,就能打開徹底地滅掉渤海國了!”

李致遠倒是管不了那麼多的藩王,他多年來在黑水都護府,自然而然,熱衷的就是開疆擴土,收攬百姓。

所以,到如今,他又想着以渤海國爲根基,從而直接面對契丹人,不斷地騷擾。

“只要堅持不懈,契丹人絕對不是我的對手!”

李致遠信心滿滿。

前番的戰敗,他已經完全忘記了。

而這時,他接到了從遼陽發來的書信,署名是李信。

“我是朝廷命官,封疆大吏,他一個武夫何來給我發號施令?”

作爲宗室將才,李致遠還是有些傲氣的,尤其是面對李信這樣的家奴,天然具有優越感。

但,他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

原來,李信讓他率領大軍,從東向西,威逼那些女真部落,從而收復其人,使得遼東的救濟工作,不被打擾。

此時,上京、遼陽,龍泉府,呈現一個三角形▽。

上京反而在最左邊,龍泉府最右,遼陽在其中下部分。

所以,龍泉府實在是太過於遙遠,其距離海參崴只有兩百里,與上京,更是有兩千裡之遙。

契丹人才會對渤海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信不去攻伐遼河之上京,竟然來使喚我去震懾女真人,真是豈有此理!”

李致遠憤憤不平道。

隨即,他氣急敗壞道:“來人,集合萬人,咱們西征女真人,補充兵力!”

……

而在洛陽,人們歡欣鼓舞。

這是對戰契丹以來的第二勝。

邸報上大肆宣揚,輿論也是掀起巨大的凡響。

在這個時候,外派出京近兩個月的皇子們,完成了任務,悄無聲息的回到了洛陽。

低調,沉默,這是主旨。

不過,對於皇子們的評價,以及表現,早就已經抄錄到了皇帝的桌案上。

對此,李嘉細細地看着,最後,注意還是放在了皇七子李復沐身上。

中規中矩,合格。

而皇長子李復歆,則一如既往的優秀。

優秀的讓李嘉頗爲無奈。

這不是奪了薛王的風頭嗎?

“看來還是要儘早的讓其就任藩國啊!”

李嘉感嘆道。

他拿着筆,在簡易地圖上,做出了一道又一道的規劃。

其中,高麗一分爲三。

渤海國一分爲二,以黑龍江爲界,分內外。

對於黑水都護府,李嘉決定放棄了。

位置太遠,土地雞肋,地大而民寡,而且一半的時間被冰雪覆蓋,着實太浪費錢糧了,還不如讓給自己的兒子呢!

高麗三個(他目前不知曉李信的安排),渤海兩個……

奚王府,可以再安排一個。

契丹的上京覆蓋廣,可以安排兩三個,烏古部,敵烈部,黑車室韋等大部落,豈能不安排?

想了想,李嘉又添加了三個。

總計,九個。

九個藩王,剛好合適!

想到這裡,李嘉不由得笑了起來。

不對,薛王不用去,還能餘下一個。

一場戰爭,幾乎能給他安排一半的兒子,真是讓他鬆了口氣。

等等,一半?

忽然,李嘉沉默了。

如果沒算錯的話,截止今日,他的兒子總數已經突破了二十,達到了二十五位之多。

這他麼,還能怎麼安排?

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七百一十九章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1177章走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1232章喜事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1410章危機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1250章文教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1142章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五百章無言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九百八十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番外4——再興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1174章消磨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1260章離譜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1269章漠北第1359章後勤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五百一十九章腳氣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七百四十六章第1173章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1123章胡姬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168章安撫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1146章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1255章驚詫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1210章夏王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380章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1275章木軌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1212章于闐王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1273章條法
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七百一十九章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1177章走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1232章喜事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1410章危機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1250章文教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1142章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五百章無言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九百八十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番外4——再興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1174章消磨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1260章離譜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1269章漠北第1359章後勤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五百一十九章腳氣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七百四十六章第1173章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1123章胡姬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168章安撫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1146章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1255章驚詫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1210章夏王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380章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1275章木軌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1212章于闐王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1273章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