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

陽水鎮豪族起兵謀反,當陽縣令派兵鎮壓,兵敗而身死。

這則消息,風一般地傳向到了江陵城,然後又傳到不遠處的長沙城,朝廷上下爲之震怒。

立國數載,還真沒有哪個人敢殺害朝廷官吏的,這是一項極爲惡劣的事件,官場上下,斥責聲一片,很快就達成了共聲。

加封當陽縣令爲刺史,立碑作傳,聲傳其爲國捐軀的事蹟,責令地方立廟祭奠。

責令江陵衛立馬調兵遣將,將這夥不知好歹的刁民,繩之以法。

“真是不知死活!”楊師璠坐鎮江陵城,代替李信掌管江陵衛已有一年之久,如今得知這個消息,瞬間氣急敗壞,又有些竊喜。

當陽縣令身卒刁民之手,這是他的失職。

但若是剿滅這夥歹徒,就是功勞了。

“此乃將軍的機會!”副將張崇富興高采烈地說道:

“自李爵爺去往金陵立得大功,封得了侯爵,而將軍卻蝸居在江陵城,防備宋人,雖然無功,卻有苦勞,但朝廷卻看不見。”

“此番刁民作亂,而且是弒殺了縣令,可見其兇惡,聽說規模已經有數千人之多,縣城得失,就在眨眼之間。”

“只要這夥刁民多了,縣城那麼就是犯上作亂的逆民了,到時候將軍一舉剿滅,就是極大的功勞!”

“話雖如此,但我等卻磨蹭不得!”楊師璠嘆了口氣,說道:“自楚國亡國,某受封男爵,屢在人下,實在不甘,但若是坐適其賊人壯大,某過不去心中的這道坎!”

“而且你也不要忘了,陛下的射聲司,可是耳目通達,到處都是探子,他們若是參我一本,某還真是有口難辯了!”

一旁的張崇富聞言,也不禁默然,嘆道:“唉,這夥歹人,罷了,在下聽將軍的!”

“那就好!”楊師璠精神振奮,他說道:“立馬派人通知江陵衛,集合兩千五百人,明日出發,定要一舉拿下逆賊!”

“喏——”

長沙城,天色已黑,城門已關多時,作爲大唐的都城,守衛是極爲嚴密的,基本上每個時辰就會換一班人,以防止有人懈怠。

突然,夜色中疾來一騎。

其速度極快,因遠遠看去,就能隱約看到大唐官兵樣式,氣喘吁吁地來到城門下:“快開門,緊急軍情!”

“可有號派?”城樓上的守兵則不慌亂,立馬高聲問道。

隨即,放下了吊籃。

騎兵從身上拿出牌子,放在了吊籃上,不一會兒功夫,城門就打開了一扇,守衛恭敬地說道:“請進——”

騎兵看都不看一眼,直接穿門而過,將其忽略。

很快,戰馬又來到皇城附近,疾行的戰馬來到了射聲司衙門。

馬上的人沒等馬站穩,就翻身下馬,踉蹌了一下,但顧不上,急急走進去說:“緊急軍情,緊急軍情!”

很快,射聲司一片慌亂,不一會兒,吳青就騎馬來到了皇城,搜身後,見到了一臉不悅之色的皇帝。

“出了什麼事了?”皇帝剛剛雲雨,爲皇室的開枝散葉而努力着,誰知進程剛及一半,就突然被打擾,硬邦邦地穿上衣出門。

“回稟陛下,荊南府出現民亂!”吳青沉聲道。

“當陽縣不是說過了嗎?”皇帝不耐煩地說道。

“不是當陽縣,是歸州的秭歸縣,有人舉反旗,公然造反,已經打下秭歸縣!”吳青謹慎地說道。

“該死——”李嘉心情瞬間惡劣起來,“這羣刁民,好好的日子不過,竟然造反,由何事?”

“當地豪族不滿朝廷度田和檢戶,當地官吏又催逼過急,以至於其散盡家財,起兵造反,已經奪下了秭歸縣,自稱南平王后裔,舉南平王旗幟!”

“與荊侯可有關係?”李嘉冷靜下來,些許民變算不得什麼,他直接問道。

“射聲司暫時沒查到與荊侯府的聯繫,但,其武器樣式,卻與朝廷不多,而且鎧甲極多,而且能見到弓弩,顯然是有備而來!”吳青沉聲道。

在封建時代,在唐朝,在長安街道上,也許你會看見一個個販夫走卒手裡提着刀槍而行,無論是熙熙攘攘的小民還是錦衣華服的王侯,腰間皆挎一刀劍,或手提纓槍,與兵士同行而過,無人問津。

但若是有人身着鎧甲而行,就必然被捉拿,問罪。

唐律,私藏鎧甲達三領,絞。

宋、元法律——私藏全副鎧甲者處死。

刀劍難禁,而弓弩一般難以破甲,鎧甲的威力是極大的。

有鎧甲的軍隊,與沒鎧甲的軍隊,是兩碼事。

所以,當陽縣雖然殺了縣令但李嘉卻沒有放在眼裡,但聽到秭歸縣,其擁有鎧甲,又有弓弩時,李嘉瞬間精神了,他覺得那麼簡單。

他沉聲說道:

“看來這件事沒那麼簡單,與中原可有關係?”

歸州比鄰趙宋的山南東道,可以說,其具有很好的機會行事,也有原因

畢竟敗了數萬宋軍,人家難免有所反應。

“責令荊南府半個月內,平定所有的叛亂,讓派遣一萬禁軍北上江陵,坐鎮荊南府,防止宋人有機可乘!”

過了一會兒,又有軍情送到,江寧府出現叛軍,已經佔據一縣,李信正在緊急鎮壓,三日後就會見分曉。

“看來趙匡胤不想我那麼平靜下去啊!”

李嘉笑了笑,不以爲意地說道:“當然,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咱們進行的度田、檢戶,本來就是得罪人的事,地方不滿還是可以預計的,所以就給了中原有了機會,趙匡胤大軍派不來,自然只能噁心我了!”

“不過,他的想法達成了,的確噁心到我了!”

短短几日的功夫,就有數起民亂,不知曉的人還以爲大唐風雨飄渺,危在旦夕呢。

但李嘉自己清楚,這些不過是癬疥之疾罷了,只是讓人煩躁,並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不過,真的是夠噁心的。

對於接下來的度田、檢戶帶來了許多麻煩,阻力。

“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義了!”

李嘉輕聲說道:“派人去中原煽風點火,我就不信那些藩鎮就那麼心甘情願被削權!”

第1248章暫住證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1148章御前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1321章皇事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百九十四章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七百六十八章東湖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七百九十章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九百二十九章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361章東去第1276章實踐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八百二十九章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1171章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1346章教子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374章大喜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四百九十八章無題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1231章開藥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1229章戰略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1216章忌憚第1112章老君山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330章支援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贊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399章大動作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1103章捷報
第1248章暫住證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1148章御前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1321章皇事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百九十四章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七百六十八章東湖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七百九十章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九百二十九章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361章東去第1276章實踐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八百二十九章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1171章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1346章教子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374章大喜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四百九十八章無題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1231章開藥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1229章戰略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1216章忌憚第1112章老君山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330章支援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贊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399章大動作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1103章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