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建言

“道長,快跑吧!城池守不住!”

破舊的城池,再也堅持不住,嘩啦啦的塌下了一段,然後僚人們興高采烈地跨進了儋州城。

Wωω●тtκan●¢〇

而城內新立的道觀中,徐道士正端坐在蒲團上,閉着眼睛,嘴巴不知道唸叨的什麼。

“塵歸塵,土歸土,昨日弄得因,今日立的果,僚人攻入儋州城,正是因果循環!”徐道士淡淡地說道:

“吾等今日的罪孽,自然需要承受!”

“那羣僚人,目無王法,全無倫理道德,談何爲人?道長勿要因此失了本末!”

“話雖如此,但生而爲人,上天有好生之德,衆生與之眼中,漢兒與僚人並無二樣!”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徐道長睜開眼睛,回頭一瞧,雖然是那個熟悉的身影。

“李郎君,多日未見,依舊那麼口齒伶俐!”

“道長的話語,依舊那麼深奧,想法也那麼獨特!”李嘉拍了拍手,敲着眼前這個倔強的道士,心中無奈地嘆了口氣,臉上卻帶着笑意,淡淡的說道。

“郎君何其遲也!”徐道長搖了搖頭,長嘆了一口氣,臉上的表情耐人尋味。

“不遲,剛剛好!”李嘉將腳下靴子抖了抖,又拍了拍衣袖,瞥了一眼衣襟上的那點點血跡,臉上的笑容格外的燦爛。

“道長又爲何不走呢?豈不知僚人可無人性,道士可也不例外!”

“啪啪啪——”徐道長拍了拍手掌,感嘆道:

“我就知曉郎君會來,又怎會走了?”

“儋州事關重大,郎君經營數月,又怎會放棄?儋州無憂,貧道自然無需離開了!”

“道長一如既往的厲害!”李嘉感嘆了一下,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猜得真準。

“郎君也一如既往的厲害!”徐道士維持着笑容,頗有些高深莫測之感。

“走了,你們這些道士,就喜歡裝神弄鬼,記得,這次士兵傷亡很大,道長可得麻煩您了!”揮了揮手,李嘉毫不猶豫地扭頭而去,猶如一陣風一般,不留下些許痕跡。

“狼子野心,圖謀甚大,師叔所言不差!”目送李郎君離去,徐道士深深地嘆了口氣,師叔說的話,依舊在他心中不斷地涌現着。

“但,師叔,岱宗一脈式微多年,今日才略微振作一番,若不繼續下去,岱宗消亡之日不遠矣!”

這些時日,他又不是沒有見着,袋岱宗的那些弟子們,隨軍而行,自然對軍中的一切瞭然於心,弟子們也提出了大量的意見,但卻被他置之不理。

又看了看這個高大且壯觀的道觀,比番禺及邕州的還要雄偉,招募的道童數以十計,加上邕州,瓊州的,數百了。

雖說清心寡慾,但誰又能放棄這些?神仙也需要香火的。

至於城外屍骸遍地,血流成河,多念些許往生咒吧!

“怎麼樣?這次死傷了多少個兄弟?”

李威不知何時,胳膊上滿是刀傷,一臉的疲憊,但遇到郎君,他反而極爲歡喜,忘記身體上的傷痛,興奮的說道:

“這次僚人雖多,但無甚兵器,鎧甲也無多少,撤離了百姓,兄弟們自然毫無顧忌,死傷的兄弟加在一起,也不過兩百餘人!”

“唉,損傷也是不小啊!!”李嘉明知道必須經過一次次戰爭,才能收穫精兵,但投入的太多,損失的每一個都令他心痛。

投入在每個士兵身上,差不多有十貫了。

“幸得郎君及時相助,前後夾擊之下,僚人自然潰不成軍,俘虜了上千,其他逃竄的不計其數,都難以數得清呢!”李威高興地說道。

“經此一役,方圓數百里僚人青壯折損殆盡,更需要趁熱打鐵,將他們一網打盡,除惡務盡,春風吹又生啊!”

李嘉彷彿是再說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語氣極爲平淡。

“遵命!”李威愣了一下,立刻答應道。

“這個鐵礦如何了?具體是什麼樣的?”李嘉繼續問道。

“回稟郎君,此礦爲露天大礦,採取極爲便利,日產鐵石數萬斤,若是人力及時,再翻一倍也是容易的。”

身後,一個矮小的道人,蒙着面紗,渾身散發着陰冷,泥土氣味的中年人,手中時刻拿着羅盤,沉聲彙報道。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儋州發現了數個小銅礦,開採起來不甚便利!”

“卸嶺都完成的不錯,獎勵會如實的發下去了!”銅礦並不重要,這個露天鐵礦纔是最重要的,如果李嘉猜想不錯的話,這是後世有名的石碌鐵礦,是世界有名的富礦。

“多謝郎君!”妙石道人自然喜不自禁,連忙感謝道。

“王先生,鐵器的好處顯而易見的,鐵礦既然有了,那麼儘快的就組織起高爐鍊鐵吧!寧願爐等鐵,也不要鐵等爐!”

瞧着一臉凝重的王寧王先生,李嘉有些疑惑,笑着說道。

“自然,自然!”王寧也回過神來,笑道:

“雖說鐵匠不足,但好歹有銅礦補充,從番禺或者瓊州,請幾個鐵匠過來,也是容易的,只需多開一些價錢罷了!”

“郎君——”

“王先生有話請說,與我無需如此見外!”看出王寧心中有事,李嘉停下腳步,直視他,問道。

“僚人雖有罪,但罪不至死,殺人太多,有傷天和。”

“郎君何不教化其人,編戶齊民,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

“既然先生開口勸說,李嘉也是孟浪了,編戶齊民也是一道好方法,就按先生說的辦,聽到沒?”李嘉扭過頭,瞪着李威說道。

戰鬥結束不久,街面上依舊留有些許血跡,但依稀地能見到些許人影,一行人正走動時,一個身着綢衣的老頭子,在幾個僕人的攙扶下,叩首謝道。

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1250章文教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1289章心情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1168章安撫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七百一十九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1146章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1110章信念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一千零四章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1338章諸王第1106章修法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220章名單第1291章京城事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1106章修法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1124章討論第1214章遺民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1328章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1323章胡昌翼第1352章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七百二十九章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1262章陽妃谷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九百四十六章第1364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
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1250章文教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1289章心情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1168章安撫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七百一十九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1146章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1110章信念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一千零四章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1338章諸王第1106章修法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220章名單第1291章京城事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1106章修法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1124章討論第1214章遺民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1328章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1323章胡昌翼第1352章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九百八十四章猶豫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七百二十九章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1262章陽妃谷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九百四十六章第1364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