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拋石車

對於唐國的秘密武器,北宋是萬分關注的,數十萬人口的金陵,幾乎一個月就被攻佔,這讓北宋萬分惶恐。

要知道,金陵乃南方重城,當了多年的國都,比經歷幾十年的開封堅固太多,亦或者說,開封本來就是個商業城市,守着運河而生,根本就大而難守。

所以,投石車一經問事,這種復古的攻城方式,立馬就引起了東京上下重視,然後又開始走訪,改進。

投石機,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范蠡兵法》記載:“飛石重十二斤,爲機發,行三百步。”

當時是沒有輪子的,到了東漢末年,曹操軍隊改造出了帶輪子的投石機,又叫拋車、霹靂車,大顯神威。

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出現了可以左右旋轉的投石機“旋風炮”,至隋唐時投石機已經逐漸普及。

史思明攻打太原城時,李光弼製造了用200 人挽索發射的巨型發石車,每發石彈就能斃傷數十人,使史思明大敗而歸。

自此,中國的投石車,加了輪子,旋轉,規模也更大,操作人數百人。

但,其劣勢也非常明顯,這種投石車,完全攻不下城牆。

因爲其根本是純利用人力的人力拋石機。是用人力在遠離投石器的地方一齊牽拉連在橫杆上的梢(炮梢),然後幾十人往後拉,一放,石頭就彈出去。

比如金朝攻汴梁,數百架投石車晝夜發射,石彈幾乎把護城河填平,但還是沒砸開城牆……

而回回炮的優勢在於,它用槓桿原理,對投石車進行改裝,而且,李嘉還加了滑輪,使之具有更大的投射能力。

比如,之前一具投石車頂多弄一二十斤,而加了滑輪後,能拋射上百斤的巨石,有效射程兩三百步,哪怕是堅守數十年的襄陽城,也承受不住,塌陷了。

這也是爲啥蒙古人拒絕漢化的原因,因爲他們征服的國家太多,選擇也多,其他文明並不遜色南宋多少,尤其是戰爭方面。

不過,由於改進的緣故,唐國這邊也不能稱作投石車了,而應該叫做拋石車。

所以雖然宋人雖然不瞭解投石車的爲什麼那麼厲害,但漢人中不缺少人才,幾經改良,終於讓他們改進了不少。

這次南北大戰,投石車的應該,算是近百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

揚州城外的軍營,王審琦一聲令下,近百臺投石車開始亮相,裝卸,更是有許多帳篷被拆,露出一座座用石頭堆起來的山包。

既可以作疑兵,又可以藏石頭,可謂是一舉兩得。

“此人着實還是有些本領的。”李信單筒望遠鏡看着,不由得點頭道:“應該是個老軍伍了,只是爲何不曾聽聞宋國有王深之這個人。”

“報——”這時,突然有傳令兵言道:“附近方圓十里,找不到合適的石頭——”

“嗯?”李信眉頭一皺,搖頭說道:“這宋人的確是有些下三爛的功夫,只是,太天真了。”

“不過,些許困難,難不倒我。”

“去,讓人將小周城中,那些矮小無用的房屋拆了,先從衙門拆起,把咱們從其他州縣取下的錢財發下去……”

“另外,抓緊時間讓那小周城百姓給我造泥彈,明天就要用上——”

投石車改進後,石頭的困境自然被想到,畢竟城市大都在平原,找尋困難,還不如直接造泥彈,用爐窖燒製後,源源不斷。

“我就不信,你的石彈能有我的泥彈多。”

李信心中頗爲自信。

火炮的威力,與拋石車相差無幾,甚至某種程度還不及上,但勝在輕便些許,比數百人操控的拋石車,更容易遠行,所以揚州城下,拋石車足已。

但若是打壽州,廬州,遠離長江水道,火炮就能派上用場。

尤其是火炮還需要火藥,消耗極大,與更喜愛火炮的水師相比,他更喜歡拋石車。

無他,看着兩三百斤的石頭被拋出去,那種快感別提了,極爲賞心悅目,就喜歡那固若金湯的城牆被破後,敵人的驚詫表情,以及絕望。

基本上城牆一破,敵人就會膽寒,士氣頓校,己方大漲,順勢殺過去就行了,極爲便捷。

不過,揚州城圍不住,又有這城外軍營裡應外合,若不去除,拋石車就會被偷襲,施展不開。

所以,這個王深之,必須死,亦或者逃回揚州城等死。

無論是拋石車還是宋軍的投石車,規模大,部件也多,裝卸極爲麻煩,兩方這般動作,城內的李處耘就獲知了結果,連忙登城查看:

“王將軍爲何不去襲擊地方的投石車?”

“王將軍不過兩萬人,敵軍近五萬,剛纔騎兵試探些許,就被打回來了。”一旁的將校連忙說道。

“南國投石車竟然比王將軍還多些,看來其有備而來,準備充分,讓城內的工匠們過來瞧瞧,其究竟是有何不一樣。”

“另外,讓城門附近的軍隊做準備,來做接應,以防萬一。”

李處耘冷靜吩咐道,今日投石車大戰,若是勝了,敵軍攻勢起碼得落下幾成,若是敗了,那就真的成爲孤城了。

他還真想知道唐軍投石車的厲害,城內還有幾十架守城,若是其果真厲害,那還得多做準備纔是。

一經準備,從上午直到午後,足足三個多時辰,直到距離天黑只有一個時辰時,才堪堪弄好。

李信登高而望,對於己方拋石車信心十足,他說道:“根據射聲司的消息,宋人的投石車,距離最多兩百步,而咱們卻能遠至三百步,距離要到兩百步,莫要大意。”

“部署,兩百步了就沒準頭了。”拋石車指揮硬着頭皮說道。

“只要他們打不到咱們,咱們也不必講究準頭,只要把那營寨給我拆了,記住,一定要拆了,咱們幾萬人已經提前埋鍋造飯,剛吃完,正等着用處呢!”

“是——”

王審琦則處於某個隱蔽且安全的位置,望着對方炊煙股股,瞬間就明瞭其意思,不由得沉聲道:“讓大家都躲好,埋鍋造飯,咱們有仗打了。”

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1236章僧人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1120章哭泣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406章歲月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1337章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1224炭火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五章意外之人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1190章第1141章手段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1277章第1248章暫住證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七百一十章第1158章仇恨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七十九章活計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1238章護法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1139北行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1404章安排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1248章暫住證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1341章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1274章伴當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1370章煽動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1237章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
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1236章僧人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1120章哭泣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406章歲月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1337章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1224炭火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五章意外之人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1190章第1141章手段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1277章第1248章暫住證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七百一十章第1158章仇恨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七十九章活計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1238章護法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1139北行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1404章安排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1248章暫住證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1341章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1274章伴當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1370章煽動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1237章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