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

推動政變無非就是幾個方案,向反對派提供資金援助,這是最安全和最方便的手段。

如果不行的話就暗殺。暗殺目標國家的領導人,支持友善的一方的領導取而代之,這是比較激烈的選擇。

破壞和扼殺目標國家的經濟,通過公開或秘密手段的經濟制裁目標國家,要麼控制該國的媒體宣傳部門。創造動盪機會,在社會上創造動盪的現象。

除了暗殺之外,艾倫威爾遜的方案當中全部囊括,並且爲此準備了三十萬英鎊的資金作爲支持,同樣科密特·羅斯福也準備了一百萬美元,用於收買親美的勢力,便於政變之後掌控伊朗的局勢。

科密特·羅斯福知道,這一次英國的決心很大,有着某種泄憤的思維在內。但是他不在乎,因爲摩薩臺某種意義上追求獨立自主,在當下這個時間中華盛頓的眼裡,就和投蘇差不多。

今年以來,不論是家門口的古巴還是非洲中心的剛果,接連落入蘇聯的掌控當中。

這給了美國巨大的危機感,別說是存在親蘇黨派,就是一個真正的民族主義者,美國也容不下了,無非就是現在投蘇和以後投蘇的區別。

在宣傳單出現在德黑蘭街頭之後,科密特·羅斯福立刻統治傾向於君主立場的報紙,對這種行爲展開了猛烈的抨擊,表達對伊朗國王巴列維的擁護。

同時將手中的資金投入保守派和軍方領導人的手中,政治上發起對摩薩臺的攻擊,同時借用輿論煽動保守派的支持者,擁護巴列維攻擊摩薩臺的支持者,製造德黑蘭的緊張氣氛。

而麥考迪克少校,代表的英國海軍情報局則開始另外一個部分。

這一天德黑蘭的一個著名宗教領袖遭到了襲擊,這還第一場針對宗教人士的暴力事件,這位廣受愛戴的宗教領袖遇襲身亡,揭開了德黑蘭的亂局。

當附近警察到的時候,只看到了宗教領袖的屍體,並且拿到了罪犯逃跑時候遺留的蘇制武器,這件事震驚了伊朗警察。

德黑蘭附近,無數手持着匕首、鋤頭的親國王民衆正從四面八方未來,進入首都擁護他們眼中身上的國王巴列維,這些人衝破了沿途的阻攔,逼近了德黑蘭。

說起來步驟繁複,其實這只是短短四十八小時之內,德黑蘭出現的變化。對於英美兩國來說,顛覆一個國家的政治簡直不太太過於容易,哪怕伊朗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小國。

這些保皇派民衆進入德黑蘭之後,直奔伊朗議會請願,表達對巴列維國王的支持。

逗留在巴士拉,正在和巴迪亞公主談合作和扶持的艾倫威爾遜,接到了麥考迪克少校的進展電報,不由得想起來一句話,“今天不選出來讓我們滿意的大總統,誰都別想離開……”

“威爾遜爵士?”巴迪亞公主不由得好奇,詢問艾倫威爾遜發生了什麼事情。

“公主殿下,是伊朗好像出現了一些遊行示威。”艾倫威爾遜事不關己的開口解釋。

巴迪亞公主點頭,英國制裁了伊朗這麼長時間,不可能沒有一點影響。實際上今年以來就有一些聲音從伊朗傳來,說是有些人不滿摩薩臺的政策,認爲這破壞了伊朗的經濟,“是巴列維的支持者?”

“不知道啊,我對伊朗也不瞭解。”艾倫威爾遜聳聳肩,他就算不是世界上最知道的人,也是最知道的人之一。他還知道在德國做勞工的伊朗人,大多都是巴列維的支持者。

“我們還是繼續談,關於石油方面合作的事情,印度是一個缺乏石油資源的國家,而龐大的人口註定印度對石油資源的需求很大,除非印度人永遠活在幾百年前,但我想這是不現實的,我們英國有一個想法,和伊拉克王國共同經營對印度的影響力……”

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他是在安撫伊拉克,實際上更小的國家,比如科威特和其他酋長國,更加需要印度提供市場。

“印度人……”巴迪亞公主面色不渝,他對印度人的觀感不好,誰讓印度學術界,對蘇美爾和巴比倫的光輝歷史進行質疑呢。

伊拉克王國對世界文明中心的歷史,也是感到自豪的。誰都不願意其他國家對自己祖國的文明說三道四,巴迪亞公主卻不知道,造成這一切的源頭就在她面前。

“蘇聯大使館已經被支持巴列維的支持者包圍了。現在我們是支持誰,恢復巴列維的實權君主還是以軍政府模式管理伊朗?”

德黑蘭美國大使館,麥克迪克少校詢問科密特·羅斯福,美國方面是怎麼想的,“既然動手了時間越長風險越大,萬一蘇聯感覺事情不對,我們就被動了。還可能破壞伊朗和英國以及美國的關係。”

麥考迪克少校其實一點都不在乎伊朗和英國關係的好壞,已經不可能比現在更壞了。這麼說只是爲科密特·羅斯福施加壓力。

“再等等,我們正在和伊朗軍方聯絡,馬上就有消息了。”科密特·羅斯福安撫着麥考迪克少校,事到如今他也不能保持淡然,但也只能靜等消息。

與此同時,伊朗議會也處在人聲鼎沸當中,德黑蘭的混亂局面,讓摩薩臺的政敵不在沉默,對摩薩臺進行了攻擊,“我們已經處在這麼時間的封鎖當中,很多人都對此十分不滿,難道要爲了一口氣破壞伊朗的民生麼?”

“說的對,英國雖然簽署了備忘錄,但是備忘錄並不存在實際約束。英國完全可以繼續拖下去,我們還有哪個國家幫忙?巴士拉會議的國家,已經是當今世界的主要強國,誰還會站在伊朗這邊?”

“看看外面,好幾千人就在議會之外要求給說法。一旦不小心這就是一場動亂。”

接二連三有人站起來,開口對摩薩臺施壓,讓之前還廣受愛戴的首相想想辦法。

“國王的代表正在勸說示威者離開議會!”就在這時候,議會之外傳來一道聲音。

伴隨着這道聲音,議會議員們望去,隨後神色一鬆,認出了是王宮的宮廷大臣。

“國王陛下無意於干涉議會的運行,只是盡到了一個國王應該做的事情。安撫民衆保障首都的安全,不過還是希望首相能夠說一些話,安撫處在困頓中的市民。”

宮廷大臣說話的時候,目光從議員的身上一掃而過,在幾個人身上停留了一番,這些人都是剛剛起身攻擊摩薩臺的議員。

在宮廷大臣來議會表達善意的同時,另外一個美國執行人唐納德·威爾伯則在王宮見到了巴列維,“伊朗人對日漸困頓的生活感到不快,只要陛下下令罷免摩薩臺。英國和美國都會支持你的,如果一直沒有反應,伊朗遲早會變成共和國。”

巴列維沉默不語,他被說動了,摩薩臺確實有反對君主的前科,當初就反對他的父親建立王國。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支持禮薩汗的伊朗議會議員提倡立法解散卡扎爾王朝,以禮薩汗爲新國王。摩薩臺對於禮薩汗自封爲王一案投下了反對票,他認爲這顛覆了伊朗憲法。

他在議會上發言,稱讚禮薩汗的政治成就,同時呼籲禮薩汗要尊重憲法忠守總理一職,而不是要成爲沙阿。不過摩薩臺的意見不被其他議員認同,議會廢黜卡扎爾,禮薩汗成爲了波斯王國的新國王,他也是巴列維王朝的第一位君主。

摩薩臺有過反對王室的前科,而且摩薩臺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王室成員,只不過是卡扎爾王朝的王室成員,他的妻子是前朝的公主。

“倫敦和華盛頓能夠保證,我收回權力麼?蘇聯人怎麼看?”巴列維還是擔心蘇聯的反應,他的父親前任國王就是哥薩克,對蘇聯可是太瞭解了。

“不但支持國王收回權力,還支持國王將一些對伊朗有惡意的國家勢力一起清除。”唐納德·威爾伯信誓旦旦的保證道,“國王大可不必擔心蘇聯,蘇聯也不能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入侵,要是這麼做,一定會引起自由世界的敵意。”

“好吧!”巴列維招呼過來宮廷大臣,讓他再走一趟,去摩薩臺的府邸,以宗教領袖遇刺身亡的理由,希望摩薩臺能夠提出辭職,平息國內的隱隱的對立。

麥克迪克少校在收集了消息之後,再次通過電報的方式,將最新情況告知艾倫威爾遜。

“要不要這麼天真?”艾倫威爾遜看了電報一臉的膩歪,他現在明白了,巴列維爲什麼會在七十年代被推翻了,優柔寡斷是天生的。

平時一副殺伐果斷的模樣,到了真刀真槍需要果敢的時候,就開始瞻前顧後。

準備休息的艾倫威爾遜直接回電,“這都什麼時候了,還擔心影響?還要顧及所謂的民意通過正式的法令,讓摩薩臺自己辭職?”

古往今來衆多歷史事實證明,這樣的君主是沒有好下場的,看來巴列維最終被趕下臺也是註定的。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1665章 首相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1601章 新思維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1665章 首相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1601章 新思維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