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

到底要把英國帶向何方,艾倫威爾遜一直以來都在考慮這個問題,他心裡也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爲了自己的家庭考慮,好像快樂教育也不是不能接受,誰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夠的面對少一些的競爭。

這就像是商業話術一樣,每次公開講話都是創新,但每個公司所追求的根本目的都是壟斷,說一套做一套存在於各個領域。

首相對推行公立教育的初衷肯定是好的,就像是快樂教育剛開始除了花小錢辦大事之外,也不是非要把大多數人都培養成廢物。

對公立學校的學生而言,他們提供的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教育。

讓對某個學科有熱情的孩子,在別的學科上花的時間,僅僅相當於大概瞭解即可。比如,對一般人來說,能大概瞭解到初中數學就可以了,而對於一個喜歡數學的人來說,或許大概知道一點文言文就可以了,完全不必背誦記憶。

蘇聯那套教育方式花了大量時間去學自己不喜歡也對自己沒有意義的學科。所以不快樂,所學的知識絕大部分一輩子也用不到。

剛開始的初衷好,不代表演變的就好,自由世界的公立教育體系,最終還是朝着把學生教育成廢物的方向演變了。

“還是對得起國家吧。”經過仔細的權衡,艾倫威爾遜決定拿出全力來幫助首相,不過要是未來撒切爾夫人上臺,又把公立教育體系拆了,那就不關他事了,選舉就是這點好,就算是有威脅也是暫時的。

本次去莫斯科簽訂協議的人,又多了他的名字,當走下莫斯科機場的時候,艾倫威爾遜感慨萬千,他記得二十一世紀的英國,好像某一段時間深感英國的公立教育體系已經廢了,又去了某大國考察想要重建公立教育體系,BBC還拍攝了紀錄片。

“考察教育體系?”福爾採娃滿是錯愕的嘀咕,“真是奇怪了,英國的教育體系不是很強大麼?牛津劍橋都是世界出名的大學。”

福爾採娃做過蘇聯教育部部長,現在雖然管理着文化部,但也算是得到了其他中央主席團委員的默認,在教育界有着自己的影響力。

因爲鐵幕降下的英蘇經貿關係,因爲法國和蘇聯的特殊夥伴關係,再一次被工黨政府提上了日程,對於英國的示好,蘇聯也是相當重視。

現在英國的絕對力量肯定是不如一九四五年,獨立的殖民地已經有七八百萬平方公里,但仍然不是可以被忽視的對象。

在克格勃的熱情關懷下,英國的經貿團隊一分爲三,分別去了列寧格勒、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這是蘇聯工業最重要的三個地方,畢竟在莫斯科看來,還是斯拉夫兄弟更加可靠一些。

這一次考察的不少准許進入英國市場的商品,原產地就在頓巴斯地區,這個地方可出名了,重要性真是怎麼強調都不爲過。

烏克蘭作爲在蘇聯有特殊地位的成員,就靠着第聶伯河以東活着呢,和很多人認爲的西烏克蘭依靠農業,東烏克蘭依靠工業不同。

烏克蘭的大多數黑土帶其實也在東烏克蘭,西烏克蘭既沒有工業區農業也不是東烏克蘭的對手。

之所以留下西烏克蘭靠農業的印象,那是因爲西烏克蘭除了農業之外什麼都拿不出手。沒了東烏克蘭,剩下的土地頂多能保證當地人變成羅馬尼亞的生活,這還是建立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

英國的考察人員剛剛進入東烏克蘭,入眼就是綿延無盡的黑土地,做了好幾個小時的火車,土地的顏色沒有發生一點變化。

世界上最大的黑土地,從面積上是在蘇聯境內,要是從內部劃分的話,大部分其實在俄羅斯國土之內,烏克蘭的黑土地面積並不大,但勝在氣候比俄羅斯的黑土地好,東烏克蘭的黑土地足以讓烏克蘭成爲一個大糧倉。

不得不說蘇聯算是把什麼好東西都放在烏克蘭了,堪稱頂級待遇,不過麼?技術上就比較一般了,尤其是英國的優勢產業造船,哪怕烏克蘭也是蘇聯的造船基地,也不能在這個領域對英國發出挑戰。

“我說克格勃能不能尊重一下我們?走到哪都跟着,也太明顯了。”在對蘇聯教育部進行參觀的時候,艾倫威爾遜找到一個機會對文化沙皇吐槽。就算是堤防帝國主義也不要太過分,簡直把英國打擊經貿考察團當成賊。

幾個考察團都發回了發現不明身份的人跟蹤,艾倫威爾遜都深感鐵幕名不虛傳,這一次英國來了近一百人,確實動靜是大了一點。但也用不到這樣的待遇吧,一百人還能把蘇聯怎麼樣,他們明明是過來增加友好關係的。

“不知道秘書長對蘇聯的教育有着什麼樣的評價。”置身在莫斯科大學,福爾採娃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克格勃又不歸她管,她能夠來着來訪的人蔘觀莫斯科大學,已經算是很有誠意了。

“非常好。”艾倫威爾遜怎麼說也是演技派,裝模作樣的評價道,“我們對蘇聯多年來的發展感到震驚,這是一個和解的世界,雙方應該着眼於未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這也是國際合作的基礎。”

“哦,很中肯的評價。不知道優點具體是在什麼地方。”福爾採娃覺得誇獎的並不是很真心,想要讓艾倫威爾遜具體一些。

“除了免費之外,都是優點。”艾倫威爾遜冷冷一笑,英國什麼地方都可以借鑑,畢竟他有着靈活的道德底線,但只要和免費相關,那一個都不能學,寧要資本主義的草,也不要社會主義的苗。

這是原則問題,至少白天他必須捍衛英國傳統的價值觀,不能被蘇聯人的糖衣炮彈擊倒,誰讓他是一個堅定的愛國者呢。

一個黑天過去,在和隨行的下屬面前,艾倫威爾遜對蘇聯的各方面都讚不絕口,工黨執政嘛,現在國際大局勢是緩和,雖然也有一場戰爭已經打了挺長時間,但那是萬里之外的事情,和我們大歐洲有什麼關係?

別以爲他只是帶着文化沙皇坐火箭,也是有成果的,關於蘇聯的教育體系,他現在就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不過和昨天一樣,蘇聯大學教育費用全免,他還是沒有認識到,並且對着隨行的下屬嚴厲強調,“不允許把這件事散播到國內,蘇聯是世界上資源最爲豐富的國家,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情況,英國的國情和蘇聯不同。”

他希望這一次的考察團嚴格遵守漢賊不兩立的底線,至於同流合污的工作,有無上之權威來親自關注,不勞煩這些參謀不帶長的人操心。

下屬們只需要寫好報告就行了,比如職業技術教育實施職業技術教育的學校有三種:職業技術學校,招收不完全中學畢業生,修業1~2年,培養從事最簡單工種的工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招收不完全中學畢業生,修業三年,培養有高度熟練技巧的工人,同時接受完全中等教育。近年來第一種學校逐漸被第二種學校所代替。

技術學校,招收完全中學畢業生,修業兩年,培養掌握複雜技能的工人和初級技術員。做好這類的工作就對得起這一次的出訪。

爲什麼集中在職業學校,而不是蘇聯的大學體系?那是因爲職業學校體系可以用來和英國原本的體系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培訓工人爲社會做貢獻。

以二十年代的英蘇貿易協定爲藍本,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戈登·沃克和國務大臣兼經濟事務大臣喬治·布朗,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外交部長葛羅米柯,簽署了英蘇貿易協定,用以增加兩國經貿關係,而在不能公佈的文本中,英國對以芬蘭爲中轉站來和蘇聯進行貿易中轉。

和法國大張旗鼓的推行大歐洲理念不同,英國這一次雖然加強了和蘇聯的經貿關係,但也堪稱謹慎。貿易協定當中涉及了,機器、設備、運輸工具以及燃料、礦砂和金屬等商品,機器、設備、運輸工具在進出口中的比重均佔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再加上燃料、礦砂和金屬,那麼,其進出口的比重則要佔一半以上。

以上領域加上倫敦的蘇聯商品展會上,被判斷進口可以大大降低英國市場同類商品的價格的蘇聯商品,構成了這一次的經貿協定的核心。

“不知道這一次的協定簽署,國內會得到多少好處。”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完成了簽署協定之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頗有些如釋重負。

“至少可以做出這種判斷,讓蘇聯的出口集中在這麼幾個領域,有助於延緩蘇聯的工業發展。我們考察的蘇聯工廠已經得出判斷,轉移一定的民用技術是可行的。”艾倫威爾遜拿着英蘇貿易協定的藍本,很樂觀的道,“這是一場偉大的勝利,這是不容置疑的。”

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1761章 逼宮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
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1761章 逼宮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