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

關於維護大英帝國在亞洲傳統影響力的話,艾倫威爾遜則表示,倫敦希望澳大利亞能夠主動出擊,倫敦也樂於見到澳大利亞表現出來的領導力。

孟席斯表示自己的政府也有此意,現在有英國的幫忙,就更加心裡有底了。他心裡知道英國和美國的利益並非完全一致,但是國家安全是最大的國家利益,英國葡萄牙荷蘭想要保住自己的殖民地,本身對澳大利亞的保護。

在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當然要選擇跟着英國走,而不是看似更加前景美好的美國。

“很多領域當中,我和奇夫利都觀點相反,但是有一點我們有着共同的認識。”孟席斯十分真誠的開口道,“那就是我們都認爲,澳大利亞和英國的傳統關係是無價的,澳大利亞不管是自由黨還是工黨,都非常尊重這種關係。這不會因爲政府更迭初出現變化,自由黨甚至比工黨更加珍惜這種關係。”

“傳統關係也會有新的發展,就如同堪培拉一樣,一定會越來越好。”艾倫威爾遜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做例子。

當前的堪培拉其實和澳大利亞傳統的墨爾本和悉尼兩大城市相比,還是比較遜色的。目前孟席斯正在着重推進的,就是堪培拉的建設。

這個年代相當一部分澳大利亞人,認爲自己是英國人,這種情況也包括加拿大和新西蘭。實際上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有一些權力還在倫敦。

立憲權和修憲權都在倫敦,艾倫威爾遜記得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拿回這兩項權力的時候,正好是撒切爾夫人執政的時期。

讓艾倫威爾遜評價這些保守黨的首相,工黨的所謂重大罪行也就是發福利,但保守黨上臺一樣接着發,但保守黨的歷屆政府幹的事,工黨可沒有幹出來。

工黨長期被保守黨這些美諜說成是蘇聯間諜,但保守黨內閣不說每一任都能做出來對英國造成重創的大簍子,但也幾乎兩屆保守黨政府就能出一次讓英國國本動搖的大事。

艾倫威爾遜甚至認爲,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對英聯邦存在的漠視,不顧一切套現的行爲,纔是伊麗莎白女王對她反感的原因。

撒切爾夫人眼中,英聯邦只不過是一個效率低下、耗費錢財、一盤散沙的組織,這個組織僅僅體現了一種可笑的帝國情結,撒切爾夫人從來不會因爲英聯邦的看法而改變英國的政策,必要的時候,她也不惜和整個英聯邦對着幹。

“倫敦的黨派,有的時候只會顧忌自己的利益,畢竟澳大利亞人是沒有投票權的。”艾倫威爾遜有感而發,“其實白廳並不喜歡這種作風,可我們不是執政的黨派,就算是不喜歡也只能執行。”

“哦,艾倫,你的未婚妻曾經多次爲二戰表達過歉意了。”孟席斯聽出來了艾倫威爾遜的弦外之音,開口道,“那確實是一段不愉快的經歷,我們都希望他不要再重現了。”

“我相信艾德禮首相,不會和丘吉爾先生一樣。”艾倫威爾遜矜持的回答道。

工黨佔優勢,英國可能會緩慢的衰落,但要是自認維護英國的保守黨執政,艾倫威爾遜就得防着大英帝國表演花式自由落體運動了。

當前他就在一點一點的努力,讓英國從自由落體運動的軌道上脫離。

捫心自問,現在各大英屬殖民地的專員,有一個像是他這樣,幾乎都處在工作狀態中的麼?根本沒有,艾倫威爾遜自己都認爲,如果白廳有一個典範需要樹立,除了自己之外根本沒有第二個人選。

在和澳大利亞總理孟席斯進行愉快的商談之後,艾倫威爾遜便向倫敦發電,表示維護鞏固英國在亞洲影響力的想法,得到了澳大利亞的熱烈響應。相信實行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電報中,艾倫威爾遜還報告了,澳大利亞希望設立一個在英屬馬來亞的公署,這個專員公署倫敦是否同意。

很快艾倫威爾遜就接到了回電,詢問他這個英屬馬來亞專員的意見,爲此艾倫威爾遜表示專員公署可以設立在新加坡或者檳城,當地都屬於原來的海峽殖民地。

關於對亞洲進行經濟和發展的扶持,艾倫威爾遜接到的指示是,最好和帝國特惠制重合。

艾倫威爾遜秒懂,便開始和澳大利亞方面進行商議,通過經濟增長的方式來幫助東南亞實現政治穩定,從而維護了印度洋以及太平洋週邊的地區安全。

澳大利亞本土地廣人稀,不缺乏資金和技術,但是資源開發有限。但東南亞的人口可不少,市場潛力巨大。澳大利亞通過對於東南亞的援助,在打開當地市場的同時,通過利用當地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推動本國的能源開採與產業升級。

要知道就算是英屬馬來亞也有一千萬人口,澳大利亞人口也纔剛過九百萬。更何況可以通過英屬馬來亞的重要咽喉位置,輻射周邊。

對於澳大利亞某些問題,艾倫威爾遜也進行了解答,比如澳大利亞認爲,像是印尼這種具有敵意的國家,如何能夠佔領市場。

“蘇聯的計劃經濟尚且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更何況印尼還不到那個程度。從市場規律來看,物美價廉的產品遠不是關稅就能解決的問題。”艾倫威爾遜對着澳大利亞的人想都不想道,“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只會帶來猖獗的走私業。”

“印尼是一個島國,防備走私的成本本來就巨大,我看不出來有什麼好的辦法。”

印尼還是澳大利亞人最關注的問題,因爲涉及到國家安全。艾倫威爾遜當然是主動表示對這個問題的關切,一直在進行嘗試推翻蘇加諾政權的努力。只不過目前時機還不成熟。

歷史上美國主導的那一次行動,可以說是大獲成功,艾倫威爾遜願意替美國分憂,不過對大英帝國的利益而言,失敗就是成功。

當然這種想法,單純的澳大利亞人沒有必要知道,美國幹掉了印尼共的行動雖然成功,但沒有改變澳大利亞的處境。只不過是換了另外一個面孔出現,畢竟爪哇島上億人口對比澳大利亞這麼大的面積和稀少人口豐富的資源,不會因爲蘇加諾倒臺就不存在。

最後雙方約定,在各自政府批准和審覈之後,到時候正式在吉隆坡簽署協定。

澳大利亞答應會很快出口鐵礦石給歐洲和英屬馬來亞,這兩個地方將不在出口禁令當中。這就標誌着英屬馬來亞的鋼鐵產業,將會迎來一個利好。

畢竟有世界礦山的支持,對艾倫威爾遜規劃的鋼鐵產業是一個巨大的推進。英屬馬來亞沒有大量的鐵礦,總不能從英國本土把百分之三十品質的鐵礦石運過來吧?

“光是這一點,就比日本有十年的優勢。”艾倫威爾遜掐着腰感嘆着,這就是所謂的老牌帝國主義的底蘊,雖然不能完全代替錢的作用,但確實是可以少花錢的。

日本什麼都缺,自然也缺鐵礦,但澳大利亞有。日本只能從紡織產業慢慢攢錢,有了一定的資金,才介入鋼鐵產業,這個過程沒有捷徑。

但是英屬馬來亞因爲英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就可以省略這一步,得到澳大利亞的支持發展鋼鐵產業,這是不能比的。

澳大利亞甚至願意投資一千萬英鎊,用來幫助英屬馬來亞的鋼鐵產業發展。這一點艾倫威爾遜也做出了保證,願意就此和未婚妻溝通。

達成目的的艾倫威爾遜直接放回吉隆坡,爲外交大臣抵達吉隆坡做準備。而倫敦則在同時聯絡亞洲的前殖民地,共同爲之努力。

這邊英國忙活自己事情的同時,躊躇滿志的麥天皇,在美國第七艦隊和英國太平洋艦隊的保證下,開始了他謀劃中的兩棲登陸。

美國第十軍的先頭部隊在月尾島北部的綠灘登岸,登陸部隊包括第五陸戰團第三營及第一坦克營的九輛M26潘興戰車,其中一輛裝有火焰噴射器及另外兩輛裝有推土機片,登陸部隊使用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及製造的坦克登陸艦進行登陸,全島在日出前被佔領。

守在釜山的第八軍司令沃克聽到消息,也同時率軍殺出,對釜山防禦圈之外的敵人反攻。

正在準備吉隆坡會議的艾倫威爾遜,在第二天就知道了仁川登陸成功的消息,畢竟麥天皇是一個十分高調的人,吹噓實力比他本人的實力還要強大無數倍。

而且和歷史上不同,這一次英國還表達對美國戰鬥力的懷疑,美國人自然不能放過這一次兩棲登陸戰大獲全勝的事實,證明我大美利堅天下無敵,給英國佬看看,什麼才叫領導世界。

這一次的朝鮮戰爭如果比較海空軍的話,英國還比歷史上處理更大。但堅決不出動地面部隊,還是讓美國人記住了。

“現在就算是英國人想要分享勝利榮光,我們也不需要了。”紐約時報的報道,頗有種昨日你瞧不起我,今天你高攀不起的既視感。

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
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