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

“這件事?”哈羅德威爾遜並不是第一次聽到,事實上白廳旁敲側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公民對皇家海軍的規模並不熱心。

一些輿論上認爲這個時代的海軍重要性下降的言論仍然存在,有鑑於此,這讓政府在思考這件事上不得不多做考慮。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也是有所疑慮。

“內閣的顧慮是有道理的,事實上確實是存在一定的風險。不過麼,比較憑空近乎於未來低成本補強皇家海軍的遠景。在軍事的收穫上不是一般的大,海軍無用論是很無知的言論,如果海軍無用,蘇聯不會再古巴導彈危機之後奮起直追,海軍如果無用,這一次孟加拉灣的行動,我們怎麼介入呢,難道游過去?”

艾倫威爾遜說到這拿出來了一份情報,“這是我們從東亞得到的情報,現在暫時命名爲旅大級驅逐艦。哪怕他們國家的財政非常一般,也在儘可能的發展海軍。”

旅大級按照皇家海軍的標準倒是並不先進,但畢竟是新貨,首相不瞭解,艾倫威爾遜可以虛構的先進一些,雖然噸位小了一些,滿載排水量也不到四千噸,拿出來這個情報只是爲了證明,海軍發展的趨勢。

事實上某大國走的路線,仍然是蘇聯紅海軍集中反艦的路子,蘇聯紅海軍是導彈巡洋艦配核潛艇,某大國是導彈驅逐艦配常規潛艇。

世界上最大的潛艇部隊當然是蘇聯紅海軍,第二大的潛艇部隊就是某大國,這當然是數量上的統計,如果區分核動力和常規動力,美國的潛艇力量纔是第二大,從這個時間來分析,現在人民海軍應該服役上百艘潛艇。

“皇家太平洋艦隊,面對着小號的蘇聯紅海軍近乎一樣配置的海軍,確實是很有壓力的。要知道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大部分由戰列艦構成。對付二戰時期的潛艇部隊那是沒有問題,可現在的潛在敵人在怎麼不算技術先進,也肯定比德國人的技術先進多了。”

明面上世界十大海軍中沒有某大國的身影,但實際上以噸位而言,人民海軍的力量並不弱。

一艘潛艇就算是不到兩千噸,一百搜也二十萬噸了。關鍵外人並不知道某大國的海軍規模。就像是沒人知道後世朝鮮在研究什麼一樣。

雖然印度這個有聲有色的大國有英國出售的航母,但潛艇面對水面艦隊的劣勢真不一定會發生在印度海軍這樣的對手身上。一對一那是劣勢,幾十艘打印度艦隊還能說是劣勢麼?

哈羅德威爾遜一臉茫然的被灌輸了一番某大國威脅論,不敢相信的道,“不至於這麼誇張吧,能和皇家太平洋艦隊抗衡?”

“如果把大西洋艦隊拉到東亞那自然是誇張。但皇家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麼?就?”艾倫威爾遜欲言又止,現在太平洋艦隊在皇家海軍的角色大概等於垃圾堆,噸位上值得稱道,但也只有噸位上能拿得出手了,噸位都是戰列艦撐起來的。

“維護當前的英國利益,新的造艦計劃不可避免。可以以這一次在孟加拉灣的行動爲契機。”艾倫威爾遜循循善誘,從經濟、軍事、影響力方面入手,反正今天首相要是不答應,他不能說不走了,但明天肯定還來。

“如果美國相信不需要用海軍保障商品流通,那爲什麼還要不斷造艦呢?”艾倫威爾遜嘴巴不停的比比叨。

“如果你早已經準備好了造艦計劃,直接拿出來好了。”哈羅德威爾遜一臉的無奈,內閣和白廳的關係也不是全然和睦,在某些問題上白廳一直都是很堅持的,不過大體而言在他這個首相特別堅持一件事的時候,白廳也會出全力配合,不過這需要一些磨合。

既然首相這麼主動,那麼按照之前的想法,艾倫威爾遜就把萬噸巡洋艦、五千噸驅逐艦的計劃送到唐寧街十號。要是被否決了,在換上八千噸級和四千噸級的驅護艦隊方案。

然後抽出時間歡送一下好大兒的孟加拉之行,這算是一個夢開始的地方,說不定這就是一個一飛沖天的契機。

費雯麗對兒子的出行表達出來了不捨,“你是內閣秘書長,安排什麼工作還不是一句話的事,結果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剛打完仗的地方。”

“能不能不要問這種既要也要還要的問題?又要升官要不想出力?我當初不也是在新德里蹲坑麼。”艾倫威爾遜一副嚴肅模樣道。

“你?”費雯麗撇嘴,眼前這位男士在新德里蹲坑的時候,得到了她本人、海蒂·拉瑪、瓊·克勞馥、貝蒂·戴維斯、葛麗泰·嘉寶和英格麗·褒曼一衆女士,現在怎麼說起來像是虧大了一般?

尤其是得到她本人的過程,不說手段下作,但也談不上光明正大,只能說現在人模狗樣的無上權威,從小不學好。

艾倫威爾遜則直接找好大兒聊聊,“到了孟加拉,看到頭上纏布、手腕有手環的錫克部隊,這是着重收買的對象。在英屬印度時期,錫克人就是我們重要倚重的族羣,英屬印度軍隊百分之五十的軍官、百分之四十的海軍軍官,三分之一的空軍軍官都是錫克人。”

英國和錫克教的關係從一八五七年的印度大起義就開始了,當時英國在印度的兵力不足,還要保衛英國家屬,面對着印度大起義,直接從錫克教的地方徵集了十萬錫克軍團,用來鎮壓印度大起義,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錫克教算是英國殖民統治的幫兇。

艾倫威爾遜相信還是有些香火情在的,畢竟英國還有錫克教社區,把一整個族羣定位成可以拉攏的對象,給了印度上流社會的待遇,這可不多見。

“知道了。”大衛點了點頭,“我到地方一定會和當地的印度軍隊打好交道,塑造和睦的氛圍。”

“外交層面的事情就交給我,外交部會闡述,不會長期駐軍,只是恢復當地和平,至於一些勤勞肯幹的工人,緬甸人首先不怎麼勤勞,緬甸的自然環境並不差,看來不可避免的要從韓國身上想想辦法。當然如果代替韓國,那是最好不不過了。”艾倫威爾遜說到這,“我還有很多事情要跟進。有些問題也是最近纔剛剛想明白。”

“哪方面?”大衛有些驚訝,老父親做決斷是比其他人快的,如果內閣不同意的話,他都是一直孜孜不倦的勸說,直到達成目的。竟然也會有問題能夠想這麼長時間,纔有答案。

“香江的定位問題。”艾倫威爾遜慢吞吞的回答,“你先把孟加拉的事情處理好,這個問題至少近期是不用你關心的。”

香江的問題對英國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裡面利益巨大,處在英國的角度自然是希望保留既得利益。但如果就是金融房地產兩個項目支撐的話,顯然是撐不起來,再者這兩個東西不足以形成牽制。

只有金融和房地產的香江說實話,是不足以讓帝都多權衡的,命運完全看帝都的心情,鬧大了英國也沒法用上什麼力。畢竟都回歸了,就算英國臨走之前埋下了暗樁也無濟於事。

類似艾倫威爾遜記憶中的結果是不能接受的,雖然兩國都難受,但明顯早已經不是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是更難受的那個。

曾經艾倫威爾遜希望馬來亞走臺積電路線,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馬來亞的人口已經無法在承受更多的產業了。畢竟造船和汽車,這兩個就業大戶英國都和馬來亞分了,更何況還有化工、以及馬來亞本來就有的優勢產業,再加進去也不能提高什麼。

如果在香江走臺積電路線的話,那麼這種發展肯定和他記憶中的香江不一樣,後果就是在苦一苦詐騙島。

這倒不是問題,那又不是英國的利益所在,如果香江有一個類似臺積電的企業存在,可以帶來香江更加長久的繁榮,英國在保存既得利益,可以更加長久的牟利。

有了半導體產業的香江,變得更加有實力對英國也是有利的,至少可以藉由香江市民的支持,和帝都多談談怎麼惠的問題。惠的多了,英國也可以從裡面分點,想一想就覺得是雙贏。這要是操作得當,中芯可能都不存在了。

“很顯然,這種高耗能高投入的產業,詐騙島的人並不需要。”艾倫威爾遜進行着自我催眠,詐騙島更加原生態一點挺好的。

公務員羣體當中最具有行政經驗的專家,終於在無上權威的殷切期盼中出發了,希望他們一切順利,到了孟加拉好好造福社會。

底線是快速恢復秩序,以後一定要比印度人均收入高,別管高多少哪怕是高一英鎊也行。

這個目標應該是不難的,獨立之後的孟加拉國是單一民族單一宗教的國家,有英國保障國家安全,趕緊埋頭苦幹就行了。

等到孟加拉國發展起來了,就可以期待第二步了,散播一下大孟加拉主義,讓印度知道一下單一民族國家會給印度帶來什麼。

不知道印度對這一次印巴戰爭的經驗總結開始了沒有,英國出刀肯定是預料之外的,印度人只准備了一桌子飯,卻來了兩桌人客人,這怎麼吃?

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
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