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

最適合升級爲駐華大使的人,其實是無上權威本人,然而他還有別的事情要做,負責蘇格拉事務的理查德也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不過麼,太專業的人負責太明白的事情,也不是好事,找一個似懂非懂的人做駐華大使更加合適。這樣可以避免太明白了獨斷專行,很多事情碰到了還會徵求白廳的意見。

在艾倫威爾遜做外交部常務次長的時候,約翰·曼斯菲爾德是艾德禮首相的私人秘書之一,現在則是在駐菲律賓大使的任內被召回來。完美符合懂又不是太懂的標準,是駐華大使的好人選。

英國的公務員體系,駐外大使的級別是很高的,得到這種承諾的約翰·曼斯菲爾德,可謂是欣然接受,很期待自己的下一個工作。

“從他們公佈的數據來看,不能把你的新工作當成是在菲律賓的工作,很多工業指標上,他們已經和英國本土並駕齊驅。雖然從貨幣上並沒有表示出來這一點。”艾倫威爾遜開口提醒道。

有句話叫超英趕美,在這個世界雖然變成超法趕美了,但意思是相同的,在重工業上,某大國已經是和英國本土平起平坐的存在了。這是絕無水分的數據,因爲某大國並沒有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當中。

至於能源類的一些對比,英國就差的更遠了,英國本土就這麼大,是不可能和一些地大物博的國家比較的。

所依靠的無非是日不落帝國的老本,大慶油田就能和北海石油抵消,實際上有一段時間某大國是把自己定位成資源國的,致富口號是十個大慶。

“世界就是這麼不平等,除非是一些極端地帶,比如喝水都是問題的撒哈拉大沙漠之外,面積大的國家是真的管用。蘇聯之所以難對付,就在於世界上最大的領土上,有着存在的所有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約翰·曼斯菲爾德點頭,這也正是很多自由世界國家所公認的,蘇聯最爲難對付的地方,蘇聯可能最缺乏的就是熱帶物產,自從印尼倒向蘇聯之後,這個問題也不存在了,而且北越也能解決一部分這方面的問題。

“我們尊重他們的體量,所以你把他們當做另外一個英國就行了。溝通的時候要報以尊重。有什麼事情告知白廳。”

艾倫威爾遜笑了笑道,“緩和是時代的主流,你看去年勃蘭特不也去華沙下跪了麼?雖然我不明白,波蘭人是怎麼好意思代替猶太人接受的,卻絕口不提自己當初幫助德國人抓捕境內的猶太人。”

要是看統計數據,好像波蘭在二戰中的損失相當慘重,但要是細分一下數據,就知道這裡面的門道了,波蘭的三百五十萬猶太人戰後就剩下幾萬人,猶太人在波蘭的死亡數字,還超過波蘭的死亡數字。

當然勃蘭特那一跪,影響力其實並不大,作秀也是需要國際大環境變化的,現在美國剛開始冒虛汗,主流意見仍然是優勢在我,自由世界不需要和對手陣營緩和,勃蘭特下跪並非是主流意見,而是兩大陣營都當做沒看見,等到需要宣傳的時候會拿出來。

簡單來說,聯邦德國只要還把民主德國視爲是完整德國的一部分,就不到宣傳的時候,什麼時候真的承認民主德國是另外一個國家,纔有宣傳的必要。

比比叨了一陣大環境是緩和,表示我大英提升代辦爲大使的正確性,約翰·曼斯菲爾德秒懂,同時深感任務艱鉅。

“正好是吃飯時間,一起去吃個飯。”艾倫威爾遜感覺腹中空空如也,便一起招呼約翰·曼斯菲爾德去食堂。

“首相在這一點上就不如我們。”約翰·曼斯菲爾德開着玩笑,一起和艾倫威爾遜出門吃午飯。

“首相有錢僱廚師,那不是大問題。”艾倫威爾遜笑着回答,哈羅德威爾遜的工黨政府一書賺了不少稿費,當然了,那是艾倫威爾遜讓香江和馬來亞攤派出去的,但不能否認,首相賺了不少錢,可以維持自己的開銷。

餐廳已經有不少白廳棟樑在享用午餐,見到無上權威來紛紛點頭致意,艾倫威爾遜笑着迴應,和約翰·曼斯菲爾德找了一個帶着電視的房間進入,此時的電視上,正在播放費雯麗號召爲內戰中的孟加拉兒童募捐的新聞影像。

“我們英國的國寶也有老的一天。”約翰·曼斯菲爾德靜聽了一會兒,給出了自己的評價,他和費雯麗是同齡人,可以說費雯麗是約翰·曼斯菲爾德那個時代所有英國男性的夢中情人。

約翰·曼斯菲爾德這種砸飯碗的發言,讓艾倫威爾遜臉色一變,寫滿了關你屁事的內容,我都沒嫌人家老,不鹹不淡的開口,“自然規律,這沒有什麼可說的,其實我們也不年輕了。”

“那倒是,秘書長。”約翰·曼斯菲爾德雖然沒有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但也能感覺到無上權威很不願意談年齡問題,轉移話題道,“不過更小一些的明星,誰還能像她一樣得到大衆的支持呢,赫本還是泰勒?”

“都好吧。”艾倫威爾遜沒想到約翰·曼斯菲爾德還是一個挺八卦的公務員,怎麼總提自己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約翰·曼斯菲爾德並不知道,自己差點因此和駐華大使的位置失之交臂,再多說一會兒,艾倫威爾遜就會把我勸你少管閒事的想法付諸於行動。

吃完午飯,他便拿着約翰·曼斯菲爾德的資料去了唐寧街十號,他雖然有這個權力進行任命,但代辦升級大使還是需要首相首肯的。

“原則上來說,我們最好不要把事情放在明年。只是一個升級行爲也不需要多大時間考慮,外交部的同事們認爲,最好在元旦之前完成。”艾倫威爾遜闡述着既然要跳船,那就不要拖泥帶水,英國和詐騙島又沒有什麼交情,利益相關是美國又不是英國。

“一旦全面提升外交關係,兩國的經貿一定會出現爆發式增長,財政部的同事認爲,三年之內就能提升到三億英鎊。數據上還是相當樂觀的。”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表明了中英兩國在貿易商的互補性。

其實日韓兩國某種程度上是幸運的,在兩國產業升級的時候,旁邊的某大國正好開放成了人力成本窪地,分擔了日韓兩國不少社會壓力。依靠自己是完成不了產業升級的,還需要一個好的國際環境。

就拿日本來說,日本對亞洲的國家投資都是以日元結算,這一點在廣場協議之後減輕日本的金融壓力。廣場協議之後,某大國正好是日貨的巔峰時代。

從距離上來說,英國不太可能在某大國分到紅利,香江確實太小了,但現在有馬來亞捏在手中,英國在亞洲的基本盤至少不會比日韓差太多。

英國再怎麼說不比日本有逼格?英鎊不比日元流通性大?接受日元除了能買日貨之外啥都買不到,接受英鎊至少當前還能在不少地方挺起胸膛。

“帕特里克,你看是不是很有道理?”哈羅德威爾遜爲了表現自己的民主一面,詢問外交大臣的意見。

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心說你問誰呢?東方學權威不是剛剛說完麼?不得不說艾倫威爾遜的人設立的很穩,帕特里克雖然大腦空空如也,但一副胸有成熟的做派回答道,“確實,外交部對這個問題的意見幾乎是一致的。”

“外交大臣的看法從來都是這麼精準。”艾倫威爾遜笑着點頭,繼續道,“我們可以斷定經貿關係的擴大,會爲英國的經濟注入活力。”

擴大經貿關係肯定是有利的,在剛開始進入國際貿易的時候,那真是一個純純的逆差國,持續時間有十年以上。最大的受惠者就是距離最近的日本,小日本狼子野心,重返聯合國還反對,我大英遠在萬里之外,更適合距離產生美。

從產業鏈競爭上來說,以後的威脅那是以後的,日本現在就對英國形成了競爭,搶在日本前面做出佈局,可以帶動此消彼長。

轉頭艾倫威爾遜就拿着任命書,交給約翰·曼斯菲爾德,“去上任吧,一個星期之內政府會發布聲明提升大使級外交關係。”

十一月一日,聯合王國發表外交公報,和某大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公報內容不能細說,反正就這樣了。

而此時的英國本土,各大報紙的下一個熱點是越發激烈的巴基斯坦內戰以及影響,重返聯合國某種意義上被艾倫威爾遜當成了一個時間軸,他記得印巴戰爭正式爆發是在重返聯合國之後不久,投完票了便開始進行實質上的塑造輿論。

關於巴基斯坦內戰當中的廣泛侵犯人權影像,出現在了英國的報道當中,費雯麗製作的紀錄片,也開始進入英國的各大影院當中。沒準詹姆斯邦德,以後會有一個這一次印巴戰爭爲背景的電影呢。

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
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