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

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

“這件事還不用你關心,他說的對,你目前的位置而言,十分尷尬,有一定的地位又不算是蘇聯的高層。不管是保守派還是自由派的首腦,你都沒有地位參與進去的本錢。”

福爾採娃雖然已經退休,現在也沒什麼權力,但還是做好一個參謀工作,“你至少還能夠指揮克格勃的部分力量,對立陶宛局勢的關心,就從撬動當地俄羅斯社區的恐慌情緒開始。”

福爾採娃說到這停頓一下,“甚至克格勃的力量也不能過多動用,明面上通過立陶宛當地的俄語廣播電臺就夠了。至於暗地裡,從加裡寧市借一點人手,情報領域中,注意一下剛剛這一次五十萬裁軍當中,有沒有立陶宛當地的俄語人口官兵,掌握這些人的情況,然後等待時機,如果真出現了我們不想看到的局勢,將駐軍的武器下發給他們。”

文化沙皇侃侃而談,以現有的局勢爲自己的兒子指出了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克格勃畢竟還是一個整體服從的部門。除非克格勃主席已經下定決心,可現在沒人知道克格勃是怎麼想的,所以克格勃的力量還是不能借用。

“如果動用阿爾法部隊呢?”阿里克謝耶夫猶豫道,“這支部隊畢竟是我建立的,就算是不表態,會不會也被影響?”

“你在十幾年前按照命令建立了一支特種部隊,就要一直對此負責麼?”福爾採娃循循善誘道,“你能保證現在的阿爾法指揮官對你忠心麼?”

見到好大兒點頭,福爾採娃才繼續道,“這就對了,說不定還可以藉助這一事件,提升對阿爾法部隊的可靠性,趁機把各級指揮官換上可靠的人。”

如果艾倫威爾遜在這,聽完了福爾採娃對當前局勢的判斷,肯定會想,把武器留給立陶宛當地的俄羅斯社區?這不是特別軍事行動的前期準備麼?

但也不得不說,現在的基礎確實夠用,一共二百七十萬人的地方,七十萬是俄羅斯人,這個基礎比烏克蘭已經好多了,烏克蘭的俄羅斯人比例纔不到五分之一,立陶宛人只有烏克蘭的二十分之一,也動員不起來多少武裝能對抗。

“波羅的海三國,不會起內戰的苗頭吧?”雖然並不知道莫斯科的母子對話,但淡化立陶宛局勢的艾倫威爾遜,自己偷偷摸摸的關注當地情況,一下子腦洞大開,內閣秘書長一直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人,別管成功率怎麼樣,先顱內高潮一下再說。

不是信不過蘇聯,只是艾倫威爾遜想開開眼界。

想知道蘇軍能夠用多長時間解決問題,立陶宛面積是烏克蘭的十分之一,人口是二十五分之一。稍微設想一下,立陶宛全民抵抗,怎麼不得堅守一個星期。

可惜艾倫威爾遜還是沒太過於發散思維,沒有想到文化沙皇已經指導好大兒,開始了內戰準備,有些事情就是這樣,想象追不上現實。

立陶宛局勢,最終還是引起了撒切爾夫人的討論,讓艾倫威爾遜去唐寧街十號談談,不過撒切爾夫人並不是想要上下其手,而是要淡化立陶宛局勢的報道,艾倫威爾遜都想要問一句爲什麼,“這不是我們一直盼望的事情麼?”

“不能因爲一個小小的立陶宛,就破壞和蘇聯的關係。我們最多也就是反對武力鎮壓。”

撒切爾夫人搖頭,表示他看不到立陶宛的價值在什麼地方,當地的俄羅斯人超過四分之一,莫斯科是不可能讓其獨立的。

“首相說的對。”艾倫威爾遜表達贊同,撒切爾夫人自從從英美特殊關係上面解脫出來,似乎倒像是一個政治家了。

不過哪怕英國這種敵人也想不到,一己之力對抗自由世界這麼長時間的國家,竟然能夠一再突破底線。

壞處也是有的,因爲蘇聯自己作死,不論是英國還是美國,總認爲這種千年不遇、考慮到彼得三世的先例,至少是兩百年不遇的天上掉餡餅,可以在人生當中遇到兩次。

最可笑的是,還覺得蘇聯的舉動會成爲一個美國敵人標準化的操作。

艾倫威爾遜都想不到這是哪來的自信,換做是任何一個國家都覺得地圖頭和契丹人這對臥龍鳳雛蠢到家了,連自由世界這邊都這麼認爲,竟然同時還認爲敵人把這種蠢貨作爲榜樣?

“這樣,我們肯定沒有分裂蘇聯國土的想法,在蘇聯政府不認可立陶宛獨立之前,我們都把其視爲蘇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艾倫威爾遜拿出來了常規的處理方案,也是非常說得過去的方案。

事實上這也是美國的態度,不確定蘇聯真的死了,誰會真的認可立陶宛獨立,美國也不會承認,不過美國有無數替死鬼,艾倫威爾遜記得冰島是第一個承認立陶宛獨立的國家,用來試探蘇聯。

好大兒要是繼承他的恆心,如果要是螳臂當車成功,反正蘇聯紅海軍也不是沒有老舊軍艦,到時候應該找出來一艘火炮驅逐艦去冰島港口開幾炮。

英國外交部立刻開始貫徹首相的最新指示,對立陶宛事件採取淡化處理,並且強調英國絕對沒有分裂蘇聯國土的心思,自由世界已經對蘇聯敞開了大門,後者絕對是假話,但地圖頭愛聽就加上了。

沒人比我大英更加懂得綏靖,在我大英想要綏靖的時候,一些不利於綏靖的話不要說。

白廳一直緊盯着關於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制度的報道,但凡又在這個問題上和政府的態度唱反調,這種報道就等於是被外國代理人收買了。

蘇聯的制度是不好的,但是放在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身上,它也可以非常好,要死死地頂住聯邦德國擴大影響力的任何舉措。

艾倫威爾遜忙前忙後,哪怕是回家了還在用電話微操,帕梅拉蒙巴頓不由莞爾道,“親愛的,至於這麼認真麼?”

“當然至於,我瞭解那種人,對任何國家大事都要發表一下自己的言論,誰在乎他們的言論?都是給國家增加煩惱。”艾倫威爾遜一臉嫌棄的內涵鍵道中人,雖然他也是這些鍵道中人的一員。

但此時並不是需要暢所欲言的時候,而是你閉嘴,我們在討論民主,所以對英國的同行們,絕對不能姑息,一定要把他們的嘴捂住。

“大多數人都希望用語言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這部分當中喜歡討論國家大事的羣體還尤其大。”艾倫威爾遜一副早就看透的表情反問道,“知道爲什麼,是這一部分的羣體最大麼?”

“爲什麼?”女首富做出感興趣的態度,擺出專業捧哏的樣子看着丈夫。

“因爲門檻低,理科雖然也有一羣研究永動機的笨蛋,但這東西錯的就是錯的,這麼多數學物理的名人,留下各種公式,哪是隨便比比叨兩句就推翻的?但文科就不一樣了,文化本質上沒有高下之分,也不存在一個標準說誰的文化高誰的文化低,任何人都可以胡說八道。”

艾倫威爾遜信心滿滿的胡說八道,“沒有標準,門檻低,這就是人們喜歡討論國家大事的原因。”

“這就是你選擇東方學的原因?”帕梅拉蒙巴頓滿臉的受教了,“原來原因,是在這上面?我說貴族怎麼都喜歡學習哲學和神學。”

“我是例外的,完全不一樣。”艾倫威爾遜也暗戳戳的開始切割,“我對這個國家的功績,比任何一個首相都要大。”

民主德國首都,阿諾德仍然就自己當前工作充滿熱忱,英國經濟顧問團隊剛剛抽調了一批人前往東非,據說是幫助東非國家進行改革,阿諾德還記得之前領導這個國家的叫尼雷爾,抽調一批人就要進來一批人。

今天就是阿諾德接待國內新同事的時間,面對這些來自於國內的同事,民主德國經濟總顧問自然有話說,把竭盡全力阻止民主德國產生和聯邦德國統一的經濟改革內核灌輸給新來的。

“我們不但要大膽的去做,而且不能避諱要說出口,英國所做的一切,就是爲了防止德國統一,哪怕是你們接受電視臺採訪的時候,也要毫不避諱這一點,說給波恩看,也是說給柏林看,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希望看到德國統一,我們要堅定的毫不迴避的表達這一點。”

шωш☢ t t k a n☢ Сo

在阿諾德在展現領導力的同時,艾倫威爾遜正在和美國對話當中提議轟炸華沙,表示要在立陶宛的局勢當中加一把火,如果能夠挑動蘇聯內戰的話,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引起俄羅斯人的大規模報復的話,我們就可以把蘇聯陷入孤立當中,這樣我們就會取得毫無爭議的道德制高點。”

不過這種言論,被中央情報局認爲是,英國的撒切爾政府還沒有死心,想要繼續維持冷戰的態勢,對於這種不安好心,美國當然是果斷拒絕。

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1595章 一場車禍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
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1595章 一場車禍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