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

會議一直持續到晚上,赫魯曉夫的堅決態度令所有人很是頭疼,決定在第二天繼續討論,同時也給赫魯曉夫一晚上時間好好想一想。

這時他仍然是第一書記和部長會議主席,但實際上他與外界的聯繫已被切斷。

他的個人衛隊也被撤換,現在是克格勃第九總局局長切卡洛夫上校負責他的安全,切卡洛夫毫不猶疑地服從於謝米恰斯內。

如果想的話, 赫魯曉夫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病重身亡,但謝米恰斯內堅決反對這麼幹,從克格勃的角度,這一次事實上的政變,克格勃切斷了赫魯曉夫周圍一切的信息來源,這是所有中央主席團委員知道的事, 一旦赫魯曉夫死的不明不白,克格勃就算是什麼都沒做,也會遭到其他人的質疑, 謝米恰斯內告知謝列平,這麼幹絕對是一個隱患。

“赫魯曉夫的堅持,在什麼地方?”謝米恰斯內詢問,他自然希望赫魯曉夫經過一晚上的冷靜之後,能夠想明白不要繼續掙扎下去。

“他想要複製莫洛托夫那一次,用中央委員決議衝擊中央主席團決議。”謝列平面色嚴肅道,“不行,我們必須防着這一手,這兩年幹部頻繁調動。確實有他親自提拔的新面孔,人數還不少。除非讓中央委員知道已經大勢已去,不然不明情況的他們真的可能爲其辯護。”

謝列平想到這再也坐不住了,直接找到了勃列日涅夫,直白的表明了自己的擔心,“不知道現在我們有沒有把握讓大多數同志站在我們這邊。”

“應該沒問題吧!”勃列日涅夫同樣也擔心這點,他其實心裡也沒底, 赫魯曉夫做了十幾年的一號人物,擊敗了各種各樣的政治對手, 說不定真有很多人支持他,但如果這樣的話,他們可就倒黴了。

一方面赫魯曉夫堅決不退休,克格勃還堅決拒絕送赫魯曉夫去見斯大林,按照之前的例子,中央委員會議的召開似乎不可避免。

勃列日涅夫來回渡步,卻正好見到福爾採娃準備下班,心中一動道,“葉卡捷琳娜同志,我有一件事希望你能夠幫忙。”

在莫洛托夫發難的時候,赫魯曉夫在中央主席團層面上也是佔據絕對劣勢的,雖然他們當時都堅決維護了赫魯曉夫,但那時候大家有人微言輕,是福爾採娃站在莫斯科機場一天一夜,將全國趕來的中央委員會聚在一起,最終推翻了中央主席團決議。

如果赫魯曉夫指望這麼翻盤,福爾採娃是最熟悉這一套流程的人。

得知了勃列日涅夫的目的,福爾採娃眼中閃過一絲狐疑, 這一抹狐疑也被勃列日涅夫捕捉到了, 開口讓福爾採娃放下戒心,“葉卡捷琳娜,讓國家重回正軌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你也希望你的兒子,處在穩定的社會爲國家服務吧。”

“我當然希望。”福爾採娃知道,這是勃列日涅夫的承諾,這個承諾需要她做的,就是向七年前一樣,讓從各地趕來的中央委員明白形式,“好的,伊里奇,這件事就交給我。如同舒立克所說,最難搞的還是烏克蘭方面,上一次他能夠全身而退,就是烏克蘭的鼎力支持,哪怕是謝列斯特已經做了一些準備,也不能杜絕隱患。”

“感謝,葉卡捷琳娜同志。”勃列日涅夫鬆了一口氣道,“明天的會議你不用參加,希望不用到那一步,但如果鬧到那個地步就辛苦你了。”

一晚上過去,勃列日涅夫洗漱完畢,直接趕赴克林姆林宮,這一次會議福爾採娃沒有參加,按照商量好的程序,勃列日涅夫再次發言,從情感和公衆角度發言,表示這一次並非是因爲私人恩怨才採取行動。

“您,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是瞭解我對您的態度的。當年在您處境困難的時刻,我曾經誠實、勇敢和滿懷信心地爲您、爲列寧主義路線而鬥爭。其實那時我正患心肌梗塞,但即使重病在身,我仍然獲得了爲您而進行鬥爭的力量。”

“今天我卻不能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我想按照信念的要求說出自己的意見。如果您,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不沾染上諸如愛好發號施令、自欺自慰、堅信個人一貫正確等壞毛病,如果您稍稍具備一點謙遜精神,您也不會容許製造對自己的個人崇拜。您喜歡向所有的人、就所有的問題發佈指示,然而衆所周知,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任務——一切錯誤的基礎正在於此。”

這一次的對話仍然是艱難的,赫魯曉夫在七年前曾經碰到過類似的場景,整個中央主席團剛開始只有米高揚站在他這邊。做了這麼多年的第一書記,赫魯曉夫面對曾經低眉順眼的部下們,仍然不尊卑屈服,“要按照規定讓我心服口服。”

“好吧。”勃列日涅夫開口答應,這幾乎讓赫魯曉夫生起了一股希望。

莫斯科機場,福爾採娃有些神情恍惚,一九五七年,當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莫洛托夫聯合部分主席團成員試圖用簡單投票方式解除赫魯曉夫中央第一書記職務時,福爾採娃藉口上衛生間,跑去給強力部門的領導和其他在莫斯科的中央委員打電話,呼籲他們來保衛赫魯曉夫,又說服朱可夫站在她那一邊。

在兩天內,她就把一百三十名中央委員中的一百零七名空運到了莫斯科,最終完全扭轉了局勢。

沒有想到過了多年,她竟然還要重新來一次,而這一次的目的截然相反,沒來由她想起了那個男人斬釘截鐵的口吻,“一定要站在勃列日涅夫那邊,別被他好好先生的面孔欺騙。”

“葉卡捷琳娜同志。”爲了加重福爾採娃的分量,克格勃主席謝米恰斯內這一次跟着一起過來,此時開口是因爲已經有專機降落。

跟着走下飛機的面孔,福爾採娃一下子就辨別出來是烏克蘭的中央委員首先到達,“讓我們一起見一見他們吧。”

有克格勃主席在旁邊,福爾採娃遠比七年前更加遊刃有餘,從這個中午開始,她將要在一天一夜的時間當中通宵達旦的接待,源源不斷接到莫斯科命令的人,做出明智的選擇。

福爾採娃仍然將重點放在烏克蘭上,在赫魯曉夫回到莫斯科第三次太陽升起的時候,烏克蘭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謝爾久科、中央書記奧列科娃、伊瓦什科、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謝寧,和福爾採娃一起來到了克林姆林宮。

福爾採娃見到勃列日涅夫表示一切沒問題,囊括一百七十名中央委員的會議正式開幕,由勃列日涅夫主持會議,匿名投票開始超過一百名中央委員表達贊成,這一次赫魯曉夫沒有翻盤。

因爲是匿名投票,勃列日涅夫也沒有說什麼,只是表示爲全體中央委員的成熟感到高興,“出於年事已高和健康惡化的原因,將滿足赫魯曉夫同志關於解除他第一書記、中央主席團委員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職務的請求。”

蘇斯洛夫進行發言,闡述關於集體領導的看法,“確認僅夠將第一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集中於一人是不適宜的。”

米高揚主持了推選新的第一書記和部長會議主席的會議,大家提議勃列日涅夫爲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的候選人,建議任命柯西金爲部長會議主席,他是赫魯曉夫政府中兩名第一副主席之一。

隨後,《消息報》刊登了中央全會的消息和國家新領導人的肖像,蘇聯領導層發生更換的消息開始傳遍全世界。

“不知道這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和蘇聯文化部關於電影引進標準的談判。”重磅消息傳來的時候,艾倫威爾遜正在首相艾登面前。

內閣秘書長從來泰山崩於面前不改色,哪怕是知道了蘇聯出現鉅變,也沒有表達出來過多關心。

別的他不知道,反正謝列平那羣年齡在四十歲左右的幹部肯定是失算了,如果不是克格勃沒有發揮作用,赫魯曉夫是不會下臺的。此時的艾倫威爾遜根據歷史分析,還不知道文化沙皇在這一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艾倫,好像赫魯曉夫的事情比電影引進的談判更加重要。”艾登不由得苦笑,內閣秘書長的關注方向還真是不一般。

“赫魯曉夫已經下臺了,但這個談判還沒成功,所以還是後者更加和我們息息相關。”艾倫威爾遜謙卑的回答着艾登的問題,“當然,我們會馬上做出一番評估,這可能需要幾天時間。”

事實證明,要麼風平浪靜,要麼大事接踵而至,隔了一天,十月十六日下午,某大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在西北爆炸成功,成爲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核俱樂部再填一名成員。

消息傳來,白廳的評估計劃又要多做一份,艾倫威爾遜這幾天肯定不能按時下班了,他一下子開始回憶在吉隆坡工作到下午兩點的日子。

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
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