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0章 兩伊戰爭

美林證券是美國巨型證券公司,美林集團是全球領先的財富管理、資本市場及顧問公司,其分公司及代表處遍及全球六大洲三十個國家與地區,僱員達六萬人。

在倫敦當然也有辦事機構,而現任美國財政部長唐納德里根,就曾經是這家公司的高層。

他說蒙巴頓集團是華爾街的朋友,自然是份量的,艾倫威爾遜對這個承諾表達感謝,但並沒有就範,“要知道,戰爭是一件大事。就算是我想要幫忙,可我也只有建議的權力,國家政策上還是首相說的算。我們的首相堅決捍衛國家利益。”

如果撒切爾夫人並沒有出賣他的話,這一次來到法蘭克福確實是應該在堅決捍衛國家利益,來之前兩人就說好了的。

美國想要讓英國做這個惡人,然後自己趁機從拉美抽血,這個操作艾倫威爾遜不是不能理解,美國在特定條件下都不是不能和俄羅斯聯手。

但應該不至於和蘇聯聯手,蘇聯是有取代美國的國力的,借刀殺人不是借刀殺自己,相信美國拎得清。

敢來試探英國是否要對阿根廷動手的原因就很明顯了,英國雖然保留了相當實力,但距離重回巔峰還是遙遠了一些。

雖然還有着堪稱強大的海軍,在當前的世界排名第三,沒錯是第三,蘇聯紅海軍總噸位已經突破三百萬噸,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二大海軍了。

美國判斷英國雖然具有相當實力,但不足以取代自己,所以就可以合作,這就像是幾十年後這麼看待俄羅斯一樣,某種意義上也算是養寇自重。

至於真有能力代替自己的國家,雖然無時不刻不在進行輿論準備,但還是不能真的打起來。

“美國人未嘗沒有想法,想要看看英國還有多大的實力。”回到首相身邊,艾倫威爾遜便把和美國財政部長的對話和盤托出。

“美國人打的好算盤。”撒切爾夫人氣哼哼的道,她雖然也倡導英美特殊關係,但也不能接受英國單方面吃虧,“聽你這麼說,華盛頓想看看英國的實力,同時要藉着這一場戰爭加息,打壓通脹。”

“哦,對,和英國的目的差不多。”艾倫威爾遜點頭,不過還是強調了一下英國和美國是不同的,具體有什麼不同,美國的國力比英國強,英國其實也不想自己動手,可手中沒有好的代理人。

伊拉克王國雖然是一個親英國家,但這一次還是被美國人說動了,艾倫威爾遜只能在其他方面補救,爭取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如果有選擇,他希望和任何國家打好關係,可是和伊朗的關係從戰後的摩薩臺反英就已經成了定局,英國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緊緊抓住伊拉克,併爲此提供支持。

正常來說既然知道不懷好意盟友的目的,英國應該避免掉入陷阱,哪怕美國已經暗示,會幫助英國隱瞞真實目的,爲阿根廷承諾虛假承諾。

可問題就在於撒切爾夫人的支持率也很低,這都還沒搞定最難啃的礦工工會呢,拉不起來支持率,撒切爾夫人對礦工工會也硬氣不起來。

艾倫威爾遜掰着手指頭盤算着當前的帝國遺產,就是陸軍好像弱了一點,這個弱了一點指的是在德法兩國之後,冷戰時期的聯邦德國是一個所有男性都要服役的國家,類似後來的韓國,德國國防軍人數超過五十萬,坦克有四千九百輛,還有七千多裝甲運兵車,春秋筆法一下,誰還不是一個有過萬裝甲力量的鋼鐵洪流了?

英國陸軍在數量上別說和德國比,一千八百輛坦克在北約還在法國後面,和意大利是一個水平,這也沒辦法,艾倫威爾遜也變不出來軍費,能夠維持當前的框架已經算是勞苦功高,有錢當然是投入到海空軍上面。

不過從軍備更新程度來說,英國超過德法意三國,尤其是法意兩國,法國的坦克研製走了彎路,國內一堆薄皮大餡坦克。

意大利陸軍則可以堪稱是規模更小一些的德國國防軍,豹式坦克也在意大利陸軍服役。

英國陸軍換裝效率和聯邦德國這個專精地面戰的國家差不多,還想在服役五千輛坦克自然是不可能的,不過經過戰爭考驗的虎式武裝直升機配備在陸航當中,是英國陸軍的優勢。

要對阿根廷動手的話,聖赫勒拿島和阿森松島這兩個英屬島嶼必須利用上,不然英國的戰略轟炸機派不上用場。

里根和前總統卡特在表演美國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美國公民的同時,艾倫威爾遜則魂遊天外,思考要和阿根廷打起來的抓手在什麼地方。

倒是可以借用南非的軍事基地,英國和南非的關係還是可以的,要不是他竭力阻止,撒切爾夫人都要公開站在南非政府那邊,把英聯邦的非洲國家當成是空氣,不過戰爭時期讓南非協助的話,應該不是問題。

被伊朗釋放的人質,在進行了身體健康檢查和事件彙報後,他們飛回華盛頓並受到英雄般的歡迎。伊朗人質危機就此結束。

人質危機就此結束,不代表美國就會忘記讓美國丟臉的伊朗,美國這個國家就是這樣的,一切從實力地位出發,有實力美國自然會找理由原諒你,比如說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當中的某大國。

美國都想要原諒俄羅斯,至少懂王那一系的政治勢力是真想要聯俄,但要是沒有實力,美國能針對你到天荒地老。

伊朗認爲隨着人質危機的結束,這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簡直是太天真了。

人質危機解決之後不久,一九八二年的開年大戲開始了,伊拉克國王費薩爾二世宣佈要爲阿聯酋奪回被伊朗搶奪的領土,伊拉克陸軍越過邊境,這個世界的兩伊戰爭終於在延遲了一年多之後爆發。

伊拉克空軍首當其衝,對伊朗境內的軍事目標進行打擊,掩護地面部隊進攻,不認爲伊拉克真敢動手的伊朗爲自己的自信付出了代價。

伊朗不認爲伊拉克真敢開戰,因爲伊朗的軍事力量是遠遠超過伊拉克王國的,面積和人口是基礎,以此爲基礎,巴列維時期,巴列維打造了一支中東最大規模的軍隊,組建了高達七十萬人的皇家軍隊,包括皇家空軍,皇家海軍,皇家陸軍,巴列維時三軍總司令。

巴列維國王聲稱要建立世界第五大軍事力量,要和美蘇英法四國平起平坐,現在雖然國防倒臺,但框架還在,沒想到伊拉克竟然真敢動手。

這一點伊朗人就有所不知了,雖然歷史上伊拉克在薩達姆時期號稱有百萬大軍,可實際上這是在兩伊戰爭之後才積累出來的,在薩達姆進攻伊朗的時候,伊拉克軍隊才二十多萬人,根本不是什麼世界第四軍事強國。

艾倫威爾遜已經幫助費薩爾二世把軍隊擴充到四十五萬,這都已經是超出伊拉克歷史同期兩倍的軍力了,所以說有什麼可怕的。

事實上猝不及防的伊朗,很快就爲自己的過度自信付出了代價,忠於國王的指揮官已經被清洗,現在看起來龐大的伊朗軍隊戰鬥力大大下滑,面對動手的伊拉克軍隊,根本招架不住。

遠處白光閃爍,在撕心裂腹般的巨響聲中,兩百多米距離外裝甲車的裝甲如薄紙一樣立刻被撕開,被洞穿的車體發出嘎嘶嘶的怪響,扭曲而變形。

動能穿甲彈在擊穿它的正面裝甲後,又毫不留情地鑽透它寬大的身軀,彈體侵徹車體後產生了數以千計的灼熱破片,並在車內肆意噴射,頃刻將車內的成員燒成碎片。

隨即又誘燃了車內的油氣混合物,一團黑紅色的火焰猛的從頂窗與車體間空隙彌散出來,伴着爆炸聲,車體象被點燃的火炬一樣猛烈的燃燒了起來。

酋長式主戰坦克緩緩從遠處現出了身形,它好像對着遠處燃燒的裝甲車輕蔑的冷笑了一下,然後緩緩轉過炮塔,帶領着身後的車隊向前方開去。

酋長坦克當中的車組人員興奮之情顯而易見,雖然英國人的坦克裡面有些和戰鬥無關的設施,甚至還配備一套茶具,但戰鬥力還是可以信賴的。

這支正在行軍的裝甲部隊在沙漠中揚起了漫天的塵沙,青色的煙氣和黃灰色的塵土匯成一片巨大的沙幕,遮天蔽月,匯合着地面上的震天動地的隆隆聲,宛如颳起了一場巨大的沙塵暴。

目前爲止,伊拉克軍隊可謂是佔據主動,樂觀的推進態勢,也讓軍中出現了樂觀情緒,對伊朗紙面上的強大軍事力量少了一些忌憚。

在接到進攻命令之前,一些士兵對伊朗抱有疑慮,畢竟很多事情是很直觀的,伊朗面積大人口多,紙面軍力也擺在那。

但是打起來似乎又不是這樣,顯然對皇家軍隊的清洗,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伊朗軍隊的戰鬥力。並且這種影響已經在戰爭當中暴露出來。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