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

在大印度尼西亞主義者的眼中,連馬來亞殖民地都應該是印尼的一部分,加上荷屬東印度羣島纔是完整的印尼。

可現在荷蘭撤離爪哇島的時候,直接帶走了人口最稀少的加裡曼丹島和半個新幾內亞,轉讓西帝汶給了葡萄牙。

將海峽周邊羣島送給英國,和以上相比都已經是小問題了。最終的結果,就是現在的印尼比大印度尼西亞主義者心中的印尼,縮水了百分之五十。

理想和現實的落差對比過於強烈,簡直讓自詡愛國的印尼人痛徹心扉。

而造成這種痛苦的根源,英國、荷蘭和葡萄牙,以及幫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就在印尼周邊遊蕩,這一次又利用手中的艦隊,對印尼的漁民採取強行驅逐,擊沉的辦法,讓印尼對殖民者的反感已經上升到了一個頂點。

至於印尼對馬來亞殖民地的滲透?開玩笑,雅加達政府怎麼會承認這種事。

“我國領土自然是全部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一部分,其他國家的領土,那自然不是侵略就是趁火打劫,反正都是用陰謀得來的。”

在馬來亞行政公署,艾倫威爾遜嘴巴咧到耳朵根,“其實以面積和人口來說,沒被分割之前的東印度羣島是和平教第一大國的底子,現在麼?澳大利亞人永遠應該感謝我們,提前幹掉了澳大利亞潛在的最大威脅。”

“現有的收集信息來看,雅加達政府反對自由世界的聲浪已經到了頂點。”理查德拿着不同渠道的資訊看了一眼,然後擡頭道,“專員,印度和中國已經表態譴責。而馬來亞殖民地的一大族羣是華人,印度裔雖然人口不多,會不會受到新德里的影響。”

“哦,瞭解。”艾倫威爾遜伸出雙手託在腦後,舒服的躺在靠背上,慢吞吞的道,“問題不大,其實從切身利益來說,對馬來人而言,不管是華人還會印度人,都是外來者。民族主義者其實是無法容忍外來者佔據太多資源的。這是右翼普遍的通病。殖民地的華人和印度人如果夠聰明,最好不要和我們作對。”

“我們離開了是他們滅頂之災的開始,爲了讓他們不要再這個問題上天真。這方面我們不要節省口水,應該不斷的提醒他們。至於殖民地的馬來人,有蘇丹們幫助穩定,我們在進行適當的傾斜。至少在土地上,我從上任以來沒有虧待過他們。”

就印尼的華人羣體,艾倫威爾遜處在第三國的角度上,除非是印尼變爲蘇聯體制國家。不然大概率是下場悲慘,一般的民族主義國家是容不下這些華人的。

不管拿出多少年前來到南洋的證據,在本地人眼中,他們就是殖民者引進來的。

更何況艾倫威爾遜之前看過,華人慶祝十月一的集會照片。

也就是蘇加諾還算溫和,換成一般的印尼人。看到生活在自己土地上的人,拿着另外一個國家的國旗,慶祝另外一個國家的國慶,能不想着殺之而後快?

對於東南亞的華人來說,獨立於主流族羣之外,主流族羣怎麼看待他們還用說?

“我到也聽說,荷蘭人走之前,也撤離了不少華人去了加裡曼丹。”愛麗莎提及了一個情況,“用來幫助荷蘭人開發加裡曼丹島。”

“也許這樣對大家都好。”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回答,不出意外,荷蘭撤走的那批華人,應該絕大部分是炮黨的支持者。

就像是白俄痛恨蘇聯一樣,這種成分的華人離開是好事。和大部分華人待在一起,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呢。離開了能有多大的危害?不過是說兩句牢騷怪話罷了。

要是這批華人還留在印尼,那到了關鍵時刻,說不定會把華人集體帶溝裡。

艾倫威爾遜在馬來亞殖民地,對親蘇份子和炮黨同時重拳出擊,但沒指望荷蘭人也這麼做,也不能因爲英國和荷蘭共享加裡曼丹島,就指導荷蘭人應該怎麼做。

面對印尼,英國和荷蘭同屬帝國主義大家庭的一員,應該平等相待纔對。殖民帝國都到了這個時候,每一分力量都是寶貴的,應該一致對外。

至於中印兩國對雅加達的聲援,這很簡單,耳朵捂上就當做沒聽見。

“不贊成,不反對,不迴應、不反駁。中印兩國自己到時候就覺得沒意思了。”艾倫威爾遜定下了關於這一次的應對之策。

“考慮到殖民地的族裔比例,這樣也好。”理查德很認可,對着殖民地的族羣反駁他們的母國,不管是怎麼迴應都不容易,還不如裝作沒聽見。

“很好。”艾倫威爾遜感嘆了一聲歪蕊顧得,笑道,“那麼就沒有問題了。看看這一次保障自由行動之後的效果,我們在想應對辦法。”

“要不要讓斯康斯中將那邊制訂一份對雅加達的登陸計劃。”愛麗莎提出了建議。

“計劃可以制定,畢竟是應變對策列一個計劃並不過分。”艾倫威爾遜表達了原則上同意,但實際上不同意的態度。

類似豬灣登陸的大場面,還是交給中央情報局的同行比較好,英國丟不起那人。至少現在是不行的。

愛麗莎點頭,心裡明白了頂頭上司不想考慮軍事行動,至少不願意進行登陸作戰。

想想也是,太平洋艦隊就在馬來亞,登陸什麼?那不是用自己的劣勢,撞敵人的優勢麼。

“看來最近一段時間,你會因爲自由航行的運動。被雅加達掛起來罵。”下午兩點下班,加班完畢的艾倫威爾遜,對在家的妻子談及了今天的討論。帕梅拉蒙巴頓便有了這種言論。

艾倫威爾遜搖頭,撇清關係道,“別高看我,人家雅加達是對着英國、荷蘭和葡萄牙來的,哪有空搭理我一個殖民地的高級專員?中印也沒點我的名譴責,對不對?”

“跟他們兩個國家有什麼關係。”瑪格麗特公主爲姐夫憤憤不平了,印尼譴責有道理。其他兩國距離這麼遠,卻好像和自己有關一樣。

“可能是因爲萬隆會議吧,這一場會議在那兩個國家被拔高到了意義。”艾倫威爾遜不置可否,旋即輕鬆道,“不用管他們,距離遠除了叨叨兩句什麼都做不了。人家不是站起來了嘛,表現一下不畏強權可以理解。”

罵是罵不死人的,對艾倫威爾遜尤其如此,這個話題就告一段落,主動詢問了一下和葡萄牙的合同,小姨子還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半個屁股可不能白收。

吃過晚飯,等到公主殿下離開,帕梅拉蒙巴頓藉着這個由頭說起了想要去一趟巴黎的想法,“說到這,法國人還真有人邀請我去一趟。這一次幫着瑪格麗特分流勘探隊,說不定還能談談軍售的事。”

“怨仇級航空母艦?”艾倫威爾遜一聽來了興趣,“能搞定這件事,誰有這麼大的能量?”

“是莫內先生。”帕梅拉蒙巴頓沒什麼隱瞞的,尤其是對自己的丈夫,“我覺得,他有可能促成怨仇級航空母艦的軍售。”

“他啊?”艾倫威爾遜神色一凜,“他說不定真有這個能力,促成軍售是最好了。不過你心裡要明白,倫敦對什麼歐洲合衆國之類的理想從來都是很警惕的。”

莫內的人脈豐厚,遍及英美兩國,甚至還做過常公的顧問,也可以說在東方也有人脈。

在廣泛的英、美人脈的基礎上,莫內獲得了馬歇爾計劃在法國監督實施的權力,戴高樂不得不借重莫內的人脈關係去打通美國的資源,並委派莫內製訂法國戰後的五年經濟恢復計劃。

儘管戴高樂與莫內存在着國家主義和國際主義價值觀的根本區別,但法國太需要美國的援助了。

莫內是法國促成煤鐵共同體的堅定支持者,比起半年一換話事人的法國政府。這位仁兄代表着另外一部分認爲天長地久纔是權力的人。

莫內以及他的支持者,理想的歐洲就是後世的歐盟,甚至更進一步的歐洲合衆國。

而戴高樂充其量只是認爲歐共體就足夠了,後者是想要讓法蘭西繼續偉大的人,對歐共體的認識只是展現法國影響力的框架,讓法國更加強大。

倫敦目前的想法很假單,藉着歐共體補充自身,兩翼齊飛,比戴高樂的想法還保守。

所以一聽說莫內這個名字,艾倫威爾遜首先就提醒妻子,別中了什麼歐洲合衆國的毒。

“知道了,不過我也聽說,莫內在推行經濟共同體理念。”帕梅拉蒙巴頓點了點頭,小聲道,“莫內旁邊有不少很有實力的公司和家族,能量很大的。”

帕梅拉蒙巴頓如數家珍,他們包括法國方面的前總理安託萬·比內,法國情報部門的首腦讓·萬雷特、莫內和外長舒曼。德國方面有德國第一任總理康萊德·阿登納也和莫內過從甚密、原奧匈帝國的王儲、哈布斯堡王朝的掌門人奧圖·哈布斯堡,還有與梵蒂岡銀行關係密切的意大利銀行家卡洛·培森提。

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1562章 下半場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
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聯盟會議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1562章 下半場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