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

“反動政府對待民衆主要有兩大手段,一個是欺騙一個是鎮壓。”艾倫威爾遜得知黃金海岸的好消息,面對正好趕回的格雷斯開口道。

“這句話是誰說的?”格雷斯微微皺眉,好像以英國人的立場不應該說這種話。

“列寧!”艾倫威爾遜面帶笑容的回答道,“格雷斯,我們應該知道對手是一些想法。忽視敵人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希望我們永遠記住這一點!”

平心而論,當前的自由世界很重視蘇聯,至少比二十一世紀對中國重視的多。這不是壞事,重視起來就能夠判斷對手可能出現的對策。

要是不瞭解自己的敵人,想當然的制定政策就會帶來一場災難。現在誰能想到二十一世紀的自由世界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如同腦梗一樣的應對呢?

說實話就二十一世紀的美國製定政策,如此的一廂情願,看多了就會覺得我大清其實跟不上時代也不是不能理解,美國不也沒有睜眼看世界麼?

其實任何政權的晚期,並不是眼光跟不上,而是幾百年積累的利益者太多,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絕不是一句空話。誰都不敢動,自然就只能一起沉沒了。

其實埃及也是這樣,不過埃及的問題解決是非常困難,緩解或者延遲還是可以的。

因爲歸根究底,埃及整體上仍然處於一個農業時代,以阿斯旺大壩爲核心進行一波電氣化,至少可以保證二三十年的穩定。至於這一波電氣化的紅利吃完了怎麼辦,那就不是艾倫威爾遜能管的事情了。

他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格雷斯這一次返回,也說明了法魯克一世決定爲了自己的王座,對自由軍官組織下手。

“果然,涉及到關鍵問題,任何一個君主都是不會手軟的。”艾倫威爾遜一聽,面帶笑容的點頭道,“這一次法魯克國王的反應,真是讓我驚訝了,我還以爲只有東方的皇帝,纔有這種維護帝制的決心呢。”

至於什麼時候動手,因爲地中海艦隊司令馬上要換人了,艾倫威爾遜更加傾向於,尊敬的岳父大人到任之後在動手。

他也在換位思考,猜測納賽爾會和歷史同期一樣忍不住麼?首先法魯克一世的支持者,肯定是比原本的歷史多許多,這是毫無疑問的。

現在還不斷判斷,如果法魯克一世對自由軍官組織展開清洗的話,到底是能夠兵不血刃,還是引起一定程度上的軍事衝突。這就需要不同的備案來應對!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蒙巴頓將軍到任接管地中海艦隊的指揮權,可以給這件事加上一層保險,可以作爲法魯克一世的後盾。

蒙巴頓畢竟是拿了大英龍傲天模板的人物,在膽量上面從來都不是針對誰。也就是生在日薄西山的英國才生不逢時,要是在大英帝國的巔峰時期,哪有什麼五星麥天皇裝逼的份?

當前法魯克一世既然已經認爲自由軍官組織是一個威脅了,那麼首先就會排除一點,有了防備的法魯克一世絕對不會被瞬間割喉。

主動權已經一定意義上在這個小偷國王的手中,只要有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及時反映,收拾到納賽爾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但就算是如此,他還是覺得不能馬上動手,一定要保證最大的成功率。

因爲艾倫威爾遜知道,納賽爾政變成功之後的影響,對整個阿拉伯世界簡直太大了。很快便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效仿,埃及革命勝利後,納賽爾就任總統,經常在一檔叫做阿拉伯之聲的節目中講話,號召阿拉伯人民起來反抗帝國主義,解放自己,等等。

利比亞的有志青年卡扎菲是納賽爾的忠實聽衆。卡扎菲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但是卻能以天下爲己任。他對親西方的國王十分不滿。一個大學生,他想的不是怎麼去賺錢娶老婆,他想的卻是怎麼推翻這個腐朽的政府。

他不因自己力量弱小而自怨自艾,他不等不靠從自己做起,他一邊放棄大學學業轉讀軍校並加入國王衛隊,一邊鼓勵同學從軍。他們在軍隊中結識志同道合的青年,按納賽爾的方式組建利比亞版的自由軍官組織。他們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組織工作,在軍隊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體系。

更早的是,在納賽爾奪權的同年,,伊拉克部分青年軍官仿效納賽爾在軍隊組建革命小組,四年後就發起了政變,將伊拉克王國覆滅。

而伊拉克的阿拉伯社會復興黨執政,又帶動了敘利亞的社會復興黨。之後敘利亞和埃及合併,利比亞王國覆滅的一系列影響,可以說都和納賽爾政變成功有關。

正是知道納賽爾和自由軍官組織的重要意義,艾倫威爾遜纔不敢像是對付恩克魯瑪那樣,覺得差不多就動手。

這件事首先要法魯克一世本人認可,英國地中海艦隊做後盾才行,最關鍵的地方在於,蒙巴頓將軍願意支持,所以一定要等到蒙巴頓到任,艾倫威爾遜才心裡有底。

先是通過哈利法蘇丹、後來又讓格雷斯跑了一趟,已經大體得知了法魯克一世的想法之後,艾倫威爾遜偷偷離開了英國大使館,沿河而下抵達蒂恩角宮。

蒂恩角宮附近有益科普特人爲主的王宮衛隊守護,這是艾倫威爾遜帶給埃及的一些變化。這一次秘密前來,當然是談關於如何把自由軍官組織這個威脅拿掉。

其實對於英國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保持蘇伊士運河的暢通,這條運河對於英國的意義重大,一旦運河英國失去控制權,對亞洲影響力就會迅速萎靡。不論是波斯灣還是馬來亞都會受到影響。

要不是爲了這條運河,艾倫威爾遜都想不出來埃及這個國家有什麼價值。

從時間上來說,蒙巴頓到任時間還不明朗,因爲要走程序,艾倫威爾遜只有在岳父大人在旁邊看着的時候,才覺得有把握。

在見到法魯克一世之後,艾倫威爾遜表示了對岳父大人到任纔有信心幫忙的決心。

至於對自由軍官組織下手的時間,艾倫威爾遜則直白的道,“尊敬的國王陛下,時間當然是越靠近美國大選越好,我這裡有一個例子,可以和你分享……”

編外埃及宰相艾倫威爾遜口中的例子,當然聚在四年前,常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美國大選時間前後,連跪了三大戰役,兩個多月的時間就被吃掉了小兩百萬軍隊。

如果說三大戰役之前,常公還有理論上得到美國支持都可能,三大戰役打完之後,這種理論可能都沒有了,可能性只存在他的好朋友麥卡錫嘴裡。

對於當前世界的反動勢力來說,常公兩個月連跪三場絕對是妥妥的反面教材。

越是接近美國大選的時間,美國越是對外界無法做出反應,這是已經被證明過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對君主存在善意的強國,只有英國。蘇聯傾向於社會主義,而美國傾向於民選政府,都對君主這個身份並不欣賞。埃及的未來是否需要英國不好說,但是國王陛下你,必須對英國保持足夠的善意。”

艾倫威爾遜露骨的表示,法魯克一世就算是爲了自己的屁股問題,也應該配合英國。

不過胡蘿蔔加大棒政策永不過時,在提及了君主制這件事之後,艾倫威爾遜則表示英國可以在其他方面對埃及王國進行補償。比如對埃及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艾倫,我作爲埃及的國王,當然對英國是充滿敬意的。”法魯克一世沉吟一下問道,“不過我想知道,英國願意在埃及的發展當中表達多大的善意。”

“尊敬的國王,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在清除埃及內部威脅之後再談。”艾倫威爾遜笑了笑道,“不過我可以透漏的是,我本次的巡視最終目的地是伊朗,要和伊朗重新談一下石油分配的問題,如果國王陛下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相關消息。”

艾倫威爾遜的意思很簡單,他如果和伊朗人談判有一個好結果,未來說不定還可以套在埃及身上,至於現在,法魯克一世應該和英國攜手,先把國內的不穩定因素清除。

對此法魯克一世表示同意,引而不發先開始對自由軍官組織摸底,同時留在蒂恩角宮,再王宮衛隊的護衛下保證安全。

這一次和法魯克一世見面之後,艾倫威爾遜再次收到了妻子的回電,表示蒙巴頓將軍應該是七月到任,艾倫威爾遜算了一下時間,回電當中表示自己要前往伊朗,把伊朗石油分配問題談妥,這個問題有了結果的話,在去塞浦路斯等待岳父接管地中海艦隊。

經過了三個月的巡視,從亞歷山大港出發的艾倫威爾遜,接近了這一次兼職的最終目的地波斯灣,解決在倫敦政府眼中最迫在眉睫的問題,伊朗石油利益分配問題。

雖說是和伊朗談判,但談判的地點並不在伊朗境內,而是在看似中立的伊拉克南部重鎮巴士拉。

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1601章 新思維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
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1601章 新思維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