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

“我們把一切放在大炮前面,他們卻把大炮放在黃油前面……”拿着遙控器把播放撒切爾夫人就職保守黨黨魁的講話新聞關掉,艾倫威爾遜十指交叉拖着下巴,看了一圈周圍道,“大家怎麼看。”

“有些出乎預料,之前的預估,她不太可能成爲黨魁。”約翰·亨特感嘆了一句然後評價道,“不過撒切爾夫人算是很有膽量的議員了。就職講話簡直像是訪問美國的丘吉爾,樣子也很兇。”

艾倫威爾遜眉毛一挑,很兇麼?其實年輕時候就算不是最漂亮的那種,樣子也是不錯的,輕聲咳嗽一下道,“我們不評價政治家的外貌。但可以看出來女人執政往往更加願意表現強硬,希望別人忽略她的性別,比如英迪拉甘地、梅厄夫人。”

“那她還是少說兩句比較好,現在和蘇聯對抗並不明智。”伯克·特倫德不鹹不淡的開口,“看看這幾年的形勢,兩相對比簡直令人尷尬。”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實際利益出發,承認安哥拉的獨立。葡萄牙的情況已經那樣了,儘量效仿智利的操作,對葡萄牙予以諒解。”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爲果阿大量資金撤離爭取時間,告知里斯本我們的建議,將財富加快轉移。幾個英國銀行會予以協助。”

兩人都鄭重的點頭,不管怎麼說,既然葡萄牙認爲已經堅持不下去了,那麼總不能空手而歸。

最近葡萄牙在混亂當中,在非洲的戰爭開銷已經傳導到了本土,雖然艾倫威爾遜曾經竭盡全力的幫忙過,但也就不過是讓革命晚了一年多爆發。

毫無疑問,現在美國和蘇聯都在竭盡所能的希望掌控葡萄牙局勢,葡萄牙政變的事和皮大帥在這個世界對阿連德那一場未遂政變比較,是最能證明美國雙標的。

因爲葡萄牙在歐洲,哪怕出現在了具有革命性質的政變,美國也能忍下一口氣,繼續保持耐心的拉攏,或者開惠,希望把葡萄牙拉人美國認爲正確的軌道上。

而智利那一場政變,如果不是不願提透漏姓名的權威人士走漏了消息,阿連德已經墳頭草丈五。

哪有兩年前在社會黨國際大會上,表示只是想要帶領智利發展經濟,表示絕對不會破壞選舉制度的承諾。

“只不過是一個在野黨的黨魁。當前蘇聯的聲勢,撒切爾夫人的言論只是她的個人言論。”艾倫威爾遜笑着安撫道,“什麼時候她到了唐寧街十號,纔是把她說的話兌現的時候。”

隨着石油危機的爆發,蘇聯的全球進攻進展頗多,原來是法國殖民地的越南、老撾、柬埔寨加上印尼,幾乎已經和自由世界在東南亞二分天下,這還不算緬甸、泰國、菲律賓等國的武裝游擊隊,當然這些武裝游擊隊也有某大國一部分功勞。

現在美國是不會說什麼,等有一天蘇聯完了,山巔之城肯定會教做人。

這些國家還分成兩個部分,一種是直接使用蘇聯體制的國家,一種是執政黨派或者領導人對蘇聯示好。如果要計算後者的話,緬甸在一定意義上也不是多可靠的國家,艾倫威爾遜記得,緬甸有段時間叫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已經是準備見機不妙就要跳船。

如果不是在這個世界的印巴戰爭,英國玩了一手登陸孟加拉,沒準現在緬甸的名字都已經改了。

其實緬甸這種狀態的國家最明顯的是印度,印度雖然有選舉制度,但是誰都不能否認這是蘇聯的盟國。連利比里亞這個美國黑人移民建立的國家,這兩年都在頻頻向蘇聯示好。

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剛果金、剛果布、莫桑比克、安哥拉、多哥這種是所有體制照搬蘇聯的國家,坦噶尼喀、利比里亞、北蘇丹這種是領導人或者執政聯盟和蘇聯保持友好關係的國家。

曾經說半個非洲都是法國的,現在半個非洲都是親蘇國家,這裡面艾倫威爾遜也做了一點貢獻,剛果金這種歷史上美國的堅定盟友,成了蘇聯的親密盟友,就是他這個無上權威的功勞,其實他的功勞怎麼可能只有這些,北海道、印尼。

這兩年美國十分支持英國的非洲戰略,除了埃及王國之外,從紅海開始一直向下直奔南非,除了英屬肯尼亞之外,整個非洲東海岸已經全部由廣義上的敵對陣營支持者佔滿,只不過有的是親蘇,有的是和中蘇關係都不錯。

處於現實考慮,美國如果不支持英國的話,作視烏干達王國、英屬肯尼亞也發生政權更迭,曾經從開羅到開普敦的大英帝國非洲戰略,就要被蘇聯實現了,美國開始通過南非,支持南羅德西亞的白人武裝,不過隨着西邊的安哥拉、東邊的莫桑比克接連獨立,並且在蘇聯的支持下才獨立,南羅德西亞能堅持多久?

艾倫威爾遜反正是很悲觀的,工黨政府已經和南羅德西亞撇清了關係,如果白人族羣不同意把政權移交給主體黑人,只有一個建議,按照人口比例分治,這也要看黑人是不是同意。

雖然自由世界被這一次石油危機折磨夠嗆,大家一律平等,甚至美國吞下了大部分的貨幣超發後果,美國的地位下降,其他國家與美國的經濟差距縮小,經濟格局也由美國獨霸轉爲美、日和西歐三足鼎立,相互競爭。

進入滯脹階段後,隨着矛盾的加深,各國經濟發生滯脹的程度不同,發展不平衡有了新的變化。

美國的滯脹比歐洲國家和日本早,貨幣超發不就是美國在南越撒了幾千億美元麼,但也不是什麼行業都被經濟危機波及。

大通曼哈頓、花旗、漢華實業、巴克萊、勞埃德、匯豐、砂勞越、米德蘭等這些銀行,無一例外地在這場經濟風暴中賺了個盆豐鉢滿,倫敦和紐約這兩座金融中心,逆勢增長成了這一次石油危機的最大贏家。

下班之後,拉德維奇已經開着銀魂等候,等到艾倫威爾遜上車之後,“秘書長,去哪,愛爾蘭共和軍那邊的領導人要和你見一面。”

“沒問題,唐納森是吧。感謝他對大英帝國做出的貢獻。”艾倫威爾遜點頭道,“雖然有時候我們也不得不付出一定的代價。”

“肯定給秘書長增加了許多麻煩。”拉德維奇表達歉意,“我們也並沒想到,竟然把丘吉爾議員列作了目標。”

“英帝國主義的代表人物,也不是不能理解。”艾倫威爾遜微微搖頭道,“爲了徹底掌控住愛爾蘭共和軍,再大的代價都值得。”

英國在愛爾蘭共和軍的臥底還不止這麼一個,說句實話,他就是沒有和愛爾蘭女人生的孩子,但凡是有他都要派到愛爾蘭共和軍做臥底。

唐納森十幾歲就加入了愛爾蘭共和軍,參與制造了一系列暴恐襲擊。一九七一年,二十一歲的唐納森被判入獄四年,在獄中他與未來的新芬黨領袖格里·亞當斯結下深厚友誼。刑滿出獄後,唐納森成爲亞當斯最信賴助手之一。

像是唐納森這樣的臥底,根本不止一個,有英國派過去的,也有吸收的愛爾蘭人,爲了讓這些心向大英的勞苦功高人士快點升職,一些犧牲在所難免。

其實艾倫威爾遜都已經放過了丘吉爾的後代,但是後來想想,還是覺得讓丘吉爾家族在爲大英帝國貢獻一下光和熱比較好。

艾倫威爾遜願意出面建一個臥底,也是爲了表達對對方的重視,出於勉勵的角度,把愛爾蘭共和軍變成一個可靠的力量。

當然一些活動經費是不能少的,艾倫威爾遜怎麼也發明了不少東西,吃了不少專利費,同樣作爲一個著作等身的學者,一些列諸如蘇聯睡眠實驗的陰謀論這幾年相當受歡迎,尤其是北美市場,不需要動私下的投資,也不用管帕梅拉蒙巴頓要錢,自己掏錢就能搞定這件事。

自己掏錢怎麼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愛國者這回事,一個可控的愛爾蘭共和軍不比幾個政客的生命重要?

“根據馬克思的階級理論,英國人民並不是愛爾蘭人民的敵人,所有的帝國主義行爲都是一小撮政客的責任。軍事行動不能以平民爲目標。”談了一會兒,艾倫威爾遜對着刺殺丘吉爾議員的元兇勉勵道,“不知道尊敬的唐納森先生是不是這麼認爲?”

“秘書長,你說的太對了。”唐納森抓着美元表達着自己的崇敬,“英國人民絕不是愛爾蘭人民的敵人,爵士的認識令人震撼。”

“當然了,事物是普遍聯繫的。”艾倫威爾遜笑呵呵的勉勵道,“拉德維奇會安排你的助手問題,同時這也是爲了保障你的安全,絕非是什麼監視,其實根本不需要監視你,你同級別的間諜不是沒有,相反還有不少。不需要多此一舉。”

稍晚時間,唐納森首先離開,過了半個小時,艾倫威爾遜才離開了見面地點,以內閣秘書長一定意義上親臨前線,他需要安慰,尤其是赫本的。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1761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1565章 停戰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1761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1565章 停戰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