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

歷史上的一九四七年,英屬印度已經走到了內戰的邊緣,從夏天到來開始兩大教派衝突就不斷,現在在總督府上下的努力下,能不能出現改變,等到夏天來了就知道了。更新最快 電腦端::/

艾倫威爾遜已經爲期盼着獨立的印度人開了一個一勞永逸的藥方,既然頭疼,那就把頭砍掉,這樣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他知道國大黨不會同意,但沒有關係,事到臨頭一定會同意的。

他並不是找阿里真納就沒有事,通過阿里真納嚴格的肺結核,一直在思考嚴格挖掘英屬印度各方面的潛力的他,想到了次大陸另外一個可以爲大英帝國做貢獻的領域,藥物試驗場。

每一種上市的藥物,必然要講過長期的藥物試驗,確定副作用是可控的才能批准上市。不然的話就可能出現極爲惡劣的後果,比如說海豹兒事件。

這些畸形嬰兒沒有臂和腿,手和腳直接長在軀幹上,樣子像海豹,故稱爲海豹兒。不久,海豹兒相繼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以及巴西等國出現,畸形種類包括無肢、半肢、無手、無足或無指、缺耳、無眼等。

從一九六二年開始的十個月中,西德就有五千五百名海豹兒出生,還有相當多孕婦出現流產、早產和死產。英國發現這樣的新生兒八千多例,日本也有三百多人。

發達國家美國是倖免於難的地方,因爲美國一名官員反對,讓美國避免了這一次的事件。當然中國也避免了,避免的原因更加的簡單,太窮了。

印度作爲一個藥物試驗場,是一個衆所周知的事實,長期作爲歐美藥企的試驗基地,自然有着本身具有的優勢,首先次大陸號稱人種博物館,印度有五個不同族羣的組成,分別是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達羅毗荼人、雅利安-旁遮普人、東亞人種。

基因上的多樣性,是藥物試驗的最好地點,還有就是作爲人類起源的非洲,非洲本地的黑人具有多樣性的基因,自然而然,非洲和印度就成了各大藥企的試驗場。

這樣做是否道德,不是艾倫威爾遜能夠考慮的事情,他就沒有這個東西。

而且這是印度自己用仿製藥作爲條件交換的,不然國際各大藥企,憑什麼讓印度在仿製藥上氾濫?這個世界上就沒什麼是白來的,正是印度承擔了試驗場的重任,進入世貿組織的時候纔不會受到苛責。

不然就憑藉仿製藥一條,印度一百年也不可能被世貿組織接納。

詢問了阿里真納的身體情況,並且在英屬印度未來的問題上交換了意見,艾倫威爾遜隨身攜帶,用於把挖掘印度潛力的辦法記錄下來的小本子,又多了仿製藥試驗場的記錄。這將是他接下來工作要努力的方向。

費雯麗離開英屬印度之後,和艾倫威爾遜倒不是完全斷了聯繫,通過大英國寶的關係,艾倫威爾遜在美國聯繫到了肺結核研究的公司。

鏈黴素應用於肺結核只要上已經開始了,不過單獨用鏈黴素治療肺結核,很快就會出現耐藥性,但對於阿里真納本就不多的壽命來說,這點副作用根本沒什麼。

最多下個月,試驗性質的藥物就會到達英屬印度,那個時候他再給阿里真納送過來。

這個國大黨當前最大的敵人,哪怕是多活幾個月再承蒙真主的召喚,對大英帝國也是好事。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app】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至於阿里真納現在的對手甘地,偉大的聖雄,可以說在一九四七年開始,遇到了從前沒有遇到過的麻煩。英國人是準備離開了沒錯,但英國人也因爲決定放手了,不再顧忌之前的很多考量,大英帝國有很多次機會捏死甘地,從手段上來講一點都不困難。

只不過甘地之前立的人設,讓大英帝國沒辦法,懼怕真把甘地弄死,激化英屬印度的矛盾,但是現在麼,已經決心抽身走人的大英帝國,已經不在乎了。

之前對甘地和國大黨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現在完全放開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甘地反覆重申,如果一定要分治,也應該是在獲得獨立以後的事情。

先讓英國人撤離印度,然後由印度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這可能會有短時的混亂,這可以使印度得到新的鍛鍊,“但是磨難會使我們得到淨化”。現在甘地的聲音已經沒有多少人理睬,主動權已經不在他手中了。

主動權完全在英屬印度殖民政府的手中,現在就連蒙巴頓總督,都放棄了迫切解決的辦法,開始磨洋工,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手握主動權的總督府,進入了自從國大黨成氣候以來,最爲揚眉吐氣的時候。國大黨還想要找麻煩?我們大英帝國不找麻煩就不錯了。

對於伊莎貝拉波金娜的到來,巴倫爵士也是非常重視的,畢竟海爾曼家族菸草工廠,也又他的一份收入,出於這個原因,巴倫爵士對一臉英雄氣,巾幗不讓鬚眉的龍騎兵,表達了非常大的尊重。

急人之所急,讓波金娜不要不好意思,只要英屬印度能夠做到的事情,一定全力幫忙。

“艾倫先生已經幫忙很大的忙了。”波金娜笑意盈盈,鳳目瞟了艾倫威爾遜一眼,“其實我們家算是目前貿易委員會的扶持計劃中的受益者呢。這其中有英佔區政府的幫忙,也離不開英屬印度的支持,對此我十分的感激,幫助英國達成目標,就是幫助德國。”

“爵士,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在巴倫爵士面前,艾倫威爾遜勞心勞力卻不貪功,表達爲了大英帝國,哪怕是流血流汗也在所不惜的覺悟,體現了帝國公務員的優秀品質。

有了巴倫爵士的首肯,這一次龍騎兵的目的就算是達成了,蒙巴頓總督沒有必要知道這件事,總督正在享受着愉快的錫蘭假期,這個時候不適合打擾。

承擔接待工作的艾倫威爾遜,和來到英屬印度的客人睡在一起,這有什麼可說呢,只是體現英德親密關係的一種方式,估計讀者也不會感興趣……

“知道你是一個職業女性,但是也不要過於勞累了。英屬印度這邊的事情完結,我就回歐洲看望你們。告訴安娜,我非常想念她。”

艾倫威爾遜對待龍騎兵還是很好的,他對待女人從來都是這樣,處在一個丈夫同等的地位進行關愛。以朋友角度關愛的人倒也不是沒有,大概和前者數量差不多,也可能是前者更多一些。

在德國人離開之後,他的接待工作仍然沒有完結,因爲丘吉爾在成功讓蒙巴頓總督認清現實之後,在錫蘭呆了一段時間,就返回了新德里。

表示他要回國說明英屬印度的情況,而且以丘吉爾的年齡,確實也不適合長期呆在國外。

“國家的未來總是讓我憂心忡忡。”丘吉爾對着巴倫爵士和艾倫威爾遜道,“當今世界大英帝國面對的最大的威脅,毫無疑問就是蘇聯。”

艾倫威爾遜眉毛一挑,彷彿聽見了丘吉爾抑揚頓挫的吶喊,“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已經拉下了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這張鐵幕後面坐落着所有中歐、東歐古老國家的首都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亞……”

“你們是不是也同意我的看法?”丘吉爾用期待的目光看着眼前的兩人,其實來一趟英屬印度對於丘吉爾來說,並不是沒有收穫,他在這裡找到了當首相的感覺,各界人士紛紛慕名而來,比做首相的時候還要忙,只是沒有首相的權力。

“啊?是的,議員的話震耳欲聾。”艾倫威爾遜昧着良心站在了丘吉爾一邊。

但心裡他還是希望艾德禮首相,能夠穩定住局勢之後再考慮其他,就現在英國欠了美國一屁股債的情況下,本身內力不足,跳的太高還真不是什麼好事。

要是無債一身輕就好了,那時候冷戰再正式開始,大英帝國的迴旋餘地會大很多。

三月十五日,在英屬印度呆了兩個月的丘吉爾,正式踏上了回國的飛機。

一九四七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對於英屬印度的全體公務員來說,勝利已經遙遙在望,只需要咬緊牙關就行了。

雖然表面上還擺出和英屬印度共存亡的樣子,但是已經有不少資深公務員正在安排退路,英屬馬來亞固然在考慮的範圍之列,不過對於大多數資深公務員來說,因爲偉大首相艾德禮的國有化產生的大批國有企業,似乎是更好的去處。

就在四月份蒙巴頓總督結束休假後,不丹錫金尼泊爾的消息也傳了回來,非常願意在大英帝國的見證下,和現在的英屬印度,未來的印度保持和睦、和平的關係。

艾倫威爾遜把這個迴應泄露給了報紙,開始通過輿論對國大黨施壓,到底是什麼態度,趕緊表態。

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1725章 換掉他?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
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1725章 換掉他?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