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6章 貨到付款

第1756章 貨到付款

女王登基四十週年閱艦式,艾倫威爾遜可是寄予厚望的,一定要辦的熱熱鬧鬧才行,畢竟這個世界上能夠辦的起閱艦式的國家,其實也並不多,英國算是其中一個。

當然到了現在,柏林會議的內容還遠沒有結束,就拿軍售來說,什麼T55、T62坦克,這些都不值什麼大錢,不過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古董而已。

可現代級驅逐艦一艘兩億盧布,光榮級大了一倍,造價還要更高,至於颱風級核潛艇一艘造價五點五億盧布,可惜的是,現在蘇聯盧布已經不是當年可以和美元一換二的貨幣了,但英鎊的購買力還是老樣子,所以對蘇聯現役軍艦的軍售,英國還是承受的得住的。

“我們不會購買蘇聯空軍的現役戰鬥機,英國沒有必要在這上面補充。”艾倫威爾遜說話的時候底氣十足,雖然他只是抄幾款殼子,但確實是把英國航空實力強大的牌子給立下了。

蘇聯的逆火、白天鵝固然是好東西,但戰略轟炸機這種東西夠用就行,你用轟六我用B52大家都可以做到都有美好的未來,火神轟炸機當然也可以湊合着用,蘇聯空軍的瘦身就別指望英國了,艾倫威爾遜估計,蘇聯五年之內,一萬架各種作戰飛機的規模,就會退役一半。

“蘇聯空軍的退役浪潮,也可以堵住國內強硬派的嘴,不論是我們還是法國人對蘇聯的空軍都不感興趣,蘇聯仍然維持不住現有規模。”

“多加一些。”福爾採娃看着艾倫威爾遜拿着筆比比劃劃,從旁邊吹枕頭風,要求提高售價。

“你以爲是買菜麼。”艾倫威爾遜堅決捍衛英國的利益,“德爾塔級一次就建造四十多艘,你們蘇聯建造這麼多核潛艇,到了服役年限現在就頭疼了吧?我只是爲皇家太平洋艦隊補充核潛艇力量,英國本土也用不着。”

艾倫威爾遜還想要和蘇聯簽訂一個條約,限制蘇聯紅海軍的規模,福爾採娃當即拒絕,這肯定是帝國主義的陰謀。

“我就知道你會這麼想,但是條約對你們是有利的,以現在的條件,你們能夠把計劃完成都算超水平發揮,還想建造新軍艦?”艾倫威爾遜可記得,俄羅斯從給某大國建完了現代級驅逐艦之後,本身在也沒有服役過五千噸以上的軍艦。

俄羅斯更是對水面艦隊已經完全放養了,把挑戰美國海軍霸權的重任都交給了某大國,經此一役,蘇聯紅海軍肯定要過一段時間苦日子。

蘇聯陸軍肯定要儘量維持當前裝備的更新換代,蘇聯空軍也有很大的任務,但從蘇聯地理環境就決定只能排最後的紅海軍,先勒緊褲腰帶吧。

這樣,艾倫威爾遜列出來了三艘颱風、二十四艘納瓦格級核潛艇、二十三艘德爾塔級、八艘現代級驅逐艦、兩艘光榮級巡洋艦、一艘基洛夫級戰列巡洋艦,兩艘基輔級航空母艦、克列斯塔級巡洋艦六艘、以及一百艘常規潛艇,按照噸位來算超過七十萬噸,以及這些軍艦軍售之後的後勤保障條款。

連同和法國分擔的陸軍武器裝備的軍售份額,英國將會出資兩百億英鎊完成本次,對蘇聯武裝力量的瘦身,本次軍售爲貨到付款,艾倫威爾遜希望在英國舉辦閱艦式的時候,蘇聯紅海軍將會把這些軍艦都送過來。

這是軍售部分,剩下的未來五年對蘇聯的注資,將通過收購東歐國家銀行,以及華約貿易體系的英鎊結算份額來進行分期付款。

說實話,哪怕是英國和英鎊的加成,仍然極其困難,但幸虧有法國,聯邦德國在被英國按住之前,想要通過一百億德國馬克的貸款,換取駐德蘇軍的撤離,這一次換成了英法兩國拿錢換取了對東歐金融體系的控制,雖然花費很大,但也是值得的。

“如果這一次的談判成功了,馬上把赫魯曉夫時期的樓盤拆了,把退伍的軍人變成建築工人,把超發的盧布稀釋掉。”艾倫威爾遜不忘記提醒福爾採娃,蘇聯當下是有條件搞地產興邦的,因爲赫魯曉夫樓那種權宜之計真的到期了。

蘇聯現在只是無法穩定住盧布的匯率,畢竟之前超發了幾十年,蘇聯沒有金融機構,只能選擇另外一條路就是地產把現金稀釋掉。

艾倫威爾遜確定不會出問題,蘇聯的是現金太多而物產不足,現實情況又是居住條件比較落後,這是一步好棋。

如果不是和英鎊結算進行捆綁,英國這一次是不會來的,蘇聯的軍事裝備在英國看來用處不大,感覺很有用處的是艾倫威爾遜自己,他還想要退休之前把海軍的兩種發展路線都保留,這些購買的蘇聯軍艦將會進入皇家太平洋艦隊服役。

皇家太平洋艦隊將會繼續擔負,自己的鉅艦養老院職責,但哪怕就算是鉅艦養老院,收拾一些自認爲有聲有色的國家也不費吹灰之力。

還剩下最後一項,蘇聯可以允許英法兩國的軍隊進入東歐國家,但是英法兩國的軍隊不能超過當地蘇軍的數量,而且還有一點,英法兩國必須名義上加入華約,哪怕是有一個觀察員席位。

“這是米哈伊爾一直強調的,東歐國家的金融業不能白白對你們開放。”謝瓦爾德納澤堅持這一點,這對法國問題不大。

法國早已經退出北約了,能夠親身把軍力輻射到東歐國家,一些條條款款問題不大。

密特朗也希望撒切爾夫人能夠答應,但顯然鐵娘子對此有所猶豫,艾倫威爾遜則在一旁勸說,“我們加入進去從裡面把他們搞得亂七八糟。而且只是觀察員的角色是不行的,蘇聯必須對英法兩國分享權力。爲什麼只能是蘇聯軍人做華約總司令?英國人就不能做華約總司令麼?”

“而且華沙畢竟遠了一些,爲了彰顯對英法兩國的尊重,把總部轉移到柏林更加合適。”

密特朗一聽到從裡面把事情搞得亂七八糟,臉色就是一變,這番論述還真是非常符合他認識當中的英國。

“英國可以身爲北約成員國,還做華約的成員國麼?”撒切爾夫人很是不解的反問,他覺得英國不具備這個能力。

“總統先生,我來說服首相。”艾倫威爾遜面帶歉意的向密特朗表達自己的意思,把剩下的時間交給他就行了。

密特朗聽聞英國政壇有一個夫妻店的謠言,不過此種場合顯然他是不能留下來見證的,只能面帶遺憾的離開,臨走還不忘記用我已經知道了的目光,掃了這對狗男女一眼。

撒切爾夫人不由得躲避這種目光,但一想自己心虛什麼,剛想要回敬回去,密特朗已經離開了。艾倫威爾遜開口道,“瑪格麗特,說實話,英鎊結算是一個極其危險的決定,誠然,英國以當前的結算份額,加上蘇聯領導的東歐經濟圈被納入,英鎊將會成爲名副其實的世界貨幣,但對美國而言,這是不可容忍的變化。”

“美國接下來會全力攻擊英國的一切,當然戰爭選擇的可能並不大,但是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所以英國甚至要做好軍事上的準備。同時和蘇聯明確這一點,有法國和蘇聯的支持才能做到這一。不知道我們的政府是否做好了準備?”

“當然!”撒切爾夫人面臨着大選的壓力,她的支持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多,這幾乎是必敗的結局,他一定要提升自己支持者的熱情。

“那麼一定意義上的軍事聯繫,至少是不敵對的軍事聯繫,就是必須要建立的了。”

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道,“既然法國並不排斥這樣。法國就是我們一個戰壕的夥伴,我們加入華約,可以從內部制衡蘇聯對東歐的控制。如果蘇聯日後通過軍事手段重演捷克斯洛伐克在戰後的變故,我們和法國人阻止起來更加容易。”

做什麼都是有風險的,蘇聯讓出金融權力給英法兩國,英法兩國也必將要爲吃的滿嘴流油付出代價。軍售是一方面,模糊北約和華約的界限也是一方面,撒切爾夫人想了半天詢問,“你也很希望出現這樣的場景。”

“我只知道,不可能對一個國家動用一張嘴就能拿到英國需要的一切,又不想要風險,又想要巨大的利益,世界上沒有這種好事。”

這是最後的內容,在柏林會議的最後一天,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和法國總統密特朗,簽署了關於英法兩國成爲華約觀察員國家的文件,並且和謝瓦爾德納澤進行了交換,從這一刻已經具備法律效力。

當然了,本次會議的三國要對簽署的文件暫時保密,當然也有能夠公開的,比如說不互相用核武器指着對方,東歐金融一體化的部分等等。

返回倫敦的撒切爾夫人公佈了這個消息,並且開始籌備本次大選,關於英國收購東歐國家銀行的投資,確實是一個強心劑,這讓已經連任三次的撒切爾夫人支持率有所提高,當然艾倫威爾遜在其中也起到了美化作用,都是挑選比較傾向於保守黨的民調透漏給撒切爾夫人,支持率確實在提高。

正在撒切爾夫人準備大選之時,法國總統密特朗宣佈和匈牙利簽訂防務條約,法軍將會駐紮在匈牙利境內,這個消息傳來讓華盛頓很震驚。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