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

“更何況首相已經宣佈開啓大選,這件事應該暫時擱置。”說到這艾倫威爾遜才問佈雷斯特,“首相知道歐洲議會的提議了麼?”

“暫時還沒有。”佈雷斯特張了張嘴,然後道,“那我馬上把這件事告知首相?”

“暫時還不用,首相正在忙於大選,這可能會讓首相分心,而且對於大選的影響還不好說。”艾倫威爾遜擺擺手道,“其實我們心裡都很明白,不管是哪個黨的支持者,對什麼歐洲合衆國都是不感冒的,雖然這種說法最早是丘吉爾提出來的。法國內部有一些歐洲主義者,但實際上戴高樂本人對歐洲合衆國倒不一定上心,他更加在意的是法國對歐洲的領導,而不是和歐洲其他國家平起平坐。”

如果歐洲合衆國真的出現了,但不是法國領導,法國只是其中的普通成員,法國還會這麼上心麼?你法國是一票,匈牙利就不是一票了?

後世那些親美的東歐國家聽調不聽宣,法國人要是知道這樣,剛開始就不會收留他們。

現在的歐共體制度就很好,英法兩國都保持着還算強大的實力,對整合歐洲夾縫中求生存沒有這麼迫切。

“那我們反對的原因是什麼,向美國又怎麼解釋?”佈雷斯特開口詢問,主要是後面一個問題,前者問題不大,英國對歐洲一體化一直保守態度。

“就說法國和中蘇勾勾搭搭,我們無法判斷法國人是怎麼想的,就這麼說就行了。”外事不決禍水東引,我大英和蘇聯展開文化交流,那是權宜之計,不得不和其周旋,但要是法國這麼幹,法國要投共。

歐洲議會建議最上心的,其實無非就是什麼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只要明確了法國的態度,這幾個國家都好搞定。

出於大選的關鍵時刻,這種本身就不是優先的事務,並不一定要告訴首相,就算是告訴了,艾登也不一定上心。

艾登對埃及改革的事情都比對歐洲的事上心,畢竟蘇聯也沒在歐洲這邊找事,連找事的源頭西柏林,現在雜草都除不完了。

埃及改革已經在兩宮王太后,這兩個在逆境當中扛起埃及的女人支持下展開了,有這麼幾個方面,推進阿斯旺大壩的建設,完成埃及的電氣化。以此增加國力收回蘇伊士運河,前面都是老口號,不過下面這一部分,則是對工業佈局的改革。

但其實這也不是工業化,有個詞叫進口替代戰略,就是禁止某一類型的國外產品,把市場空出來發展自己的製造業。

逐漸在本國市場上以本國產品替代進口品,爲本國工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實現工業化。又稱進口替代工業化政策,是內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的產物。

一般做法是國家通過給予稅收、投資和銷售等方面的優惠待遇,鼓勵外國私人資本在本國設立合資或合作方式的企業;或通過來料和來件等加工貿易方式,提高工業化的水平。

內向型的進口替代戰略,是一種很初級的工業化,這個階段的工業化其實對歐美是沒有威脅的,納賽爾時期的埃及、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老阿薩德時期的敘利亞都是這種路線,這種路線的上限無非就是印度、巴西、阿根廷。

進口替代到達一定的上限就會停滯,類似打掃屋子在開門的第二階段,其實能做成的國家寥寥無幾。

以埃及的基礎條件,百分之九十七國土實打實沙漠,這個上限只會更低,所以這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白廳的意思是,鼓勵埃及增加自理能力,不會對英國利益造成衝擊,也是費了不少吐沫,讓艾登認可了這一結論。

自然英國的輿論便以正面態度報道,現在埃及的兩宮王太后改革了,不得不說兩位王太后還是很有欺騙性的,可能這是女人特有的優勢。從埃及的民已反饋來看,埃及人對這一輪的改革,其實還相當期待。

用經濟改革爲政治改革爭取時間,也是一個合乎情理的辦法,只要埃及平穩,英國就可以略微放一下心。不用擔心大動脈被割了。

至於埃及王室的謹慎也不是不能理解,起源於埃及的自由軍官組織,已經在也門拿到了政權,也門距離埃及又不遠,足以讓埃及王室提高警惕。

如果艾倫威爾遜要是沒有猜錯,自由軍官組織在也門執政,拿出來的國家發展戰略,應該也是進口替代戰略,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辦法就這麼幾個,不會存在王國可以用,共和國就不能用的差別。

印度後世就是典型的進口代替戰略實行的國家,而且實行的可是有年頭了,從尼赫魯時代就開始實行,實行太長了自然有弊端,在印度國家保護之下各門類工業,科技含量連東南亞的商品都打不過,弄的自由貿易條約成了某大國變成主導。

本來東南亞國家還想把印度拉進來,平衡一下某大國的經濟總量,但印度真的辜負了東南亞的期待,說好的東進戰略呢?

現在的一些問題,自然是等到大選過後來解決,下班之後艾倫威爾遜走出白廳,拉德維奇已經等候在銀魂旁邊,見到老闆出來直接道,“馬來亞華人會長林連玉先生,今天到了倫敦。”

擡起手腕看了一下時間,艾倫威爾遜點頭道,“安排一個時間,我和林先生了聊一聊。”

在他的支持下,林連玉這個學者成功在陳禎祿病故之後,成爲了馬來亞華人工會的會長,處在艾倫威爾遜的角度,用漢奸自然是更加放心。

可漢奸的水平一般都幫不上大忙,所以還是要用一些維護華人利益的人控制馬華公會。

這樣也容易保持和某大國的良好關係,雙方可以不是朋友,畢竟越戰某大國還是北越的靠山之一,但也沒有必要成爲敵人。

東南亞的牟利,英國還是需要馬來亞起到一個重要作用,尤其是荷蘭已經着手,要推進加裡曼丹獨立,但保留荷蘭對加裡曼丹影響力和保留軍事基地的當下。

自從圭亞那獨立之後,出現了大批圭亞那人在獨立之前捲款跑路的場面,這些人涌入了荷蘭。

荷蘭就沒有他這個無上權威存在,知道英屬肯尼亞會造成大規模印度裔涌入英國的歷史,提前把移民口子收緊,現在還按着肯尼亞不讓獨立。

十萬圭亞那人涌入荷蘭,讓荷蘭知道了什麼叫殖民後遺症,現在荷蘭政府一方面效仿前幾年的英國收緊對殖民地的移民標準,另外一個方面怕剩下的殖民地也消防,荷屬加裡曼丹人口在東南亞不算多,但可比圭亞那多無數倍,荷蘭人可不想再來一次移民潮。

“中堂大人!”林連玉見到英國無上權威的到來,馬上打招呼,作爲馬來亞華人和倫敦溝通的兩座橋樑之一,林連玉可謂是盡心盡力。

“林先生,也不是很久不見。”艾倫威爾遜主動身手和對方握了一下,然後解釋了一下對馬來亞華人的經濟扶持想法。

其實他和妻子的目的是一樣的,只不過人總要有兩條腿走路嘛,帕梅拉蒙巴頓是商人,就拉攏富豪階層,艾倫威爾遜是官員,就拉攏大多數的華工。

在和日本的造船競爭當中,英國不得不進行重點針對,把全面的造船業改造成專精的造船業,移出去的產業,之前就已經定好了要放在檳城。

現在東南亞除了處在戰爭中的越南、還有隨着時間流逝印尼共擴大,一定會越發親蘇的印尼之外,其他地方還是自由世界的地盤。華人自然普遍存在於東南亞,處於民族情感自然是跟着某大國,但出於階級感情應該跟着英國。

艾倫威爾遜是很相信蘇聯那一套的,所以他要用階級團結對抗某大國的民族情感。

“產業轉移從來不是說了就能做到,如果檳城華人能夠接受,一座英國移民的社區出現,以及剛開始英國師傅的更高薪水。我願意推動這個問題。”艾倫威爾遜開了支票,“當然下一次正式談這件事的時候,我希望馬華公會全體高層都來,和我們還不知道是誰的新首相好好談談,如果林先生要是不忙,可以在倫敦等到選舉結束,這都不是不行。”

本次大選下個月就要開始了,這幾次的選舉犬牙交錯實在無法判斷最終結果,不過也是有些苗頭的,威爾士和蘇格蘭工黨一般都會佔據上風。但主要戰場英格蘭地區,哈羅德威爾遜已經完全整合了工黨,這一次可謂是來勢洶洶。

至於保守黨這邊,外交努力是沒少做,英國的國際存在感還很高,至於經濟層面嘛,艾登本人不是很關注,這也是選民都知道的事實了。

三月二十一日,大選再次開始了,整個英國又又又一次,假裝由國家真正的主人決定未來走向。整個白廳再一次進入了看客狀態,甚至有一些不可靠的同事,竟然開出了賠率,將這一神聖的場合視同兒戲,是可忍孰不可忍。

“工黨以九十六個席位的優勢,宣佈勝選!”如同一隻木偶的艾倫威爾遜,兩隻肩膀都被安娜和波金娜佔據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了工黨獲勝的消息,這太驚訝了,他感覺工黨可能會贏,但贏了近一百個席位?

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
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