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

“不過現在的局勢已經很明顯了,不管是孟加拉灣,還是西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都處在印度的封鎖當中,巴基斯坦的處境並不樂觀,這還不算陸地上印度對東巴基斯坦的圍攻,西線被突破之後,巴基斯坦守軍怎麼辦?”

伯克·特倫德說到這看向艾倫威爾遜,意思很明顯,美國不一定能救回來處在劣勢的巴基斯坦。

“被分割包圍,還能怎麼辦?我雖然總是譏笑印度,但也承認在這個世界上光是依靠基本盤發展,印度也是一個不好遏制的國家,印度人要是吧有聲有色的標準定得低一些,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國家。”

艾倫威爾遜很客觀的回答,其實印度要是用一般標準來說,在二十一世紀早就崛起了。

雖然國家的普通人窮困是真的!但總量在那擺着,國力看總量不看人均,在國家角度沒幾個國家能壓住印度。

客觀來說,印度就前面橫着的幾個國家,也就是聯合國五常,而且印度距離英法的實力並不遠。剩下的日德誰敢說自己比印度強呢?

德國一個吃歐盟紅利的吸血鬼,日本從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二,人均超美國百分之三十的國家,變成了人均快四十名的國家,那是什麼概念,發達國家也就是不到四十個,日本已經接近吊車尾了,正在向希臘的人均邁進。

而且日韓這種國家,和歐洲統計數據上一個水平的國家付出的辛苦是不一樣的。

相反印度就算是國內問題一個不改,憑藉人口面積粗放發展,也可以取得很大的經濟總量,就是起步的時候艱難了一點。

這就和某大國想要提升增長率一樣簡單,比如說學習一下人類燈塔、把公民自建房按照租金比例算入統計數據、人類燈塔這一部分是一點五萬億美元,醫療費用四萬億美元、律師費用一點二萬億美元、這都沒算美國三大支柱的教育。

把以上範圍都納入統計,別說增長率百分之五點五,就算是百分之八也不是問題,不過統計數據以後會變水,和印度一個含金量。

具體到巴基斯坦,面積和人口總要佔一個,巴基斯坦兩個都不佔,現在就看能頂多長時間不投降,畢竟東巴基斯坦的守軍打死一個就少一個,也不存在人民戰爭的可能,當地軍隊和孟加拉人不是一個民族。

跟着印度進攻的還有訓練的四萬孟加拉流亡者,就算是沒有他們領路,進攻東巴基斯坦對印度也不是問題,印度也有孟加拉人,語言上不會出現水土不服。

“確實如此,巴基斯坦的劣勢太多了。”約翰·亨特點頭同意道,“我們都找不到,巴基斯坦的優勢在什麼地方。除了即將進入孟加拉灣的美國特混艦隊之外,這可能是巴基斯坦唯一能改變命運的機會了。”

“海軍決定不了陸戰的結果。更何況把希望寄託在美國上?”艾倫威爾遜嘴角抽動,“美國很長時間是不會嘗試做陸地霸主了。”

美國方面希望英國阻止跟蹤的紅海軍艦隊,被英國以國際重要水道理由拒絕了,畢竟南岸還在印尼手中,那哪是英國說封鎖就封鎖的。

要是聽美國的一時爽,往後誰還敢相信英國?這麼做新加坡的發展都可能受到影響,英國可不敢腦子一熱就衝上去。

作爲一個卑微的社會公器,艾倫威爾遜還是儘量完成自己的工作,比如審閱各部門提交的人事安排,然後做出最終任免,有范進中舉的就有名落孫山的,失敗者不用埋怨運氣不好,這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說是不是有海外關係比如美國,或者是不是有猶太人。

這個任免標準,反正艾倫威爾遜不說沒有人知道,他纔是英國的內閣秘書長,英國最有財富的人是他老婆,候選人這麼多,被刷下來很正常。

快速升遷通道嘛,肯定只是屬於少數人的專利,也就只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的淘汰率,比起東亞國家還是非常寬鬆的,和南亞內卷的最終進化種姓制度更是沒法比了。

快速升遷通道”的特點是升職速度快,調動範圍廣,因爲只要一考上,你就是部門的後備官員,你的名字一定會出現在擬提拔名單上。當別人三十歲還在苦哈哈的熬資歷好混一個主管的時候,你三十歲可能已經是實權官員那種能拍板、能簽字的那種“主宰生殺大權”的感覺感到膩味了。

如果不走快速升遷通道,一個公務員大概造福社會的終點,應該在常務次長手中的八十七個副秘書長那裡停止。

艾倫威爾遜本人純屬特殊情況,是因爲英屬印度獨立,大批公務員回國帶來的混亂,他在海外的時候把這個過程打點完了。

其實在現在的升遷過程中,也存在快速跳級的位置,比如說廣泛的發展中國家,具體一點就是黑非洲或者條件艱苦的國家,以及世界邊緣的島國。

這些國家的條件就在那擺着,必須允許他們適當的有機會被越級提拔。

哪怕身爲無上權威,艾倫威爾遜也要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來造福社會,顯然他沒有海外關係,所以其他人最好不要有,他不是猶太人,所以同事們最好也不要是,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讓弗蘭克來一趟。”做好這一切之後,艾倫威爾遜讓財政部常務次長過來一趟,彰顯自己的民主。

財政部在白廳內具有特殊地位,被稱爲“部中部”、“第一部”,英國首相就是第一財政大臣。

在英國政府根據富爾頓報告設置文官長前,英國文官隊伍的管理權就屬於財政部。即使是現在,財政部依然控制着文官隊伍的財政大權。

不過戰後初期,英國欠了一屁股債,同時英國正在到處拉幫結派,保護已經惠不起的英國直面蘇聯,所以外交部那時候更加受到重視。

必須承認艾倫威爾遜趕上了好時候,但現在財政部雖然也總是被比比叨,但重要性已經和當初不可同日而語,他讓弗蘭克來談一談,也是尊重財政部的權威,還順便溝通了一下,關於印點錢投入建設戰後孟加拉的事。

印錢這是英國也幹,只不過沒有美國乾的這麼大,在還請美國外債之前,英國可真的一點都不敢,自從清空了美國的外債,切斷了美國的逼債可能之後,英國也可以這麼幹了。

弗蘭克自然覺得沒有問題,又不是投入到國內市場,而是放在孟加拉國,就看財政大臣卡拉漢會不會鬆口。

“不知道是不是被民調影響,最近保守黨在下議院,認爲首相不作爲。”弗蘭克值得不作爲,是英國沒有發揮對前殖民地的影響力。

“保守黨能幹出來這事,做在野黨就是硬氣。”艾倫威爾遜呵呵一笑道,“現在才哪到哪,還不介入的時候。有兩架戰略運輸機已經到了尼泊爾,以徵召尼泊爾士兵的名義過去,新德里沒有理由阻攔,到了合適的時候我們有反應過來的時間。”

“現在東巴基斯坦已經被完全孤立了,守軍已經被切斷了所有外援通道,除了陸地上的困境之外,海上也已經被封鎖。”

面對配備齊全的印度航母編隊,巴基斯坦駐的東部海軍力量則是典型的“空潛快配置”。除了海軍部署在基地的岸炮外,還依賴空軍飛機、四艘可以躲入內河的炮艇與潛艇。

如果能形成聯合作戰力量,足以對維克蘭特號造成威脅。這種配置也是很多海軍不發達國家所經常吹噓的銅牆鐵壁。

“不是有傳言,蘇聯海軍正在趕往孟加拉灣麼?”弗蘭克詢問道,“美國還希望我們在馬六甲海峽阻攔蘇聯紅海軍。”

“我們惹不起她們。”一聽到有人說蘇聯,艾倫威爾遜一臉的膩歪,“這個國家又臭又硬,你能把它怎麼樣?自從古巴導彈危機之後,蘇聯人就憋着一股勁要雪恥,人家是衝着美國去的,我們阻攔?開什麼玩笑?”

“倒也是,我們還真拿他們沒辦法。”弗蘭克聽完也同意,既然無上權威說在等等,那就再等等看有什麼變化。

東巴基斯坦的戰鬥還在持續,可以說巴基斯坦守軍已經處在各地各自爲戰當中,以達卡爲中心被分割了若干區域,處境相當不妙。

面對推進的印度裝甲部隊和步兵,一些巴基斯坦士兵當然表現的很勇敢,堅守在陣地,阻止印度軍隊的繼續推進,哪怕他們就是都死在陣地,也必須要阻止印度軍隊!不然印度的鐵壁合圍戰略就會成功。

戰鬥進行得很殘酷,有的士兵甚至渾身綁滿炸藥,要跟印度的坦克同歸於盡,已經互相無法支援的巴基斯坦各部,已經處在十分危險的情況當中。這種危機也通過無線電,被同樣進退維谷的葉海亞·汗知曉。

如果什麼都不做丟了東巴基斯坦,葉海亞·汗肯定下場可悲,但如果發起進攻和印度打全面戰爭,顯然早已經枕戈待旦的印度軍隊,不會讓他如願,葉海亞·汗的命運就和現在風雨飄搖的東巴基斯坦守軍一樣,明滅不定。

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
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