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議

東西巴基斯坦平衡的問題,阿里真納後來的巴基斯坦領導人選擇的是壓制孟加拉。

但實際上孟加拉的民族實力,是遠遠超過其他任何一個民族。

如果英屬印度不不分裂,孟加拉人就是第二大民族,人口僅次於印度斯坦人。

孟加拉人還控制着印度最早的工業區,加爾各答工業區,佔據了以恆河口爲中心的經濟區,除了人口稍微劣勢之外,其他方面比印度斯坦人都要好。

從民族角度來看,印度分治孟加拉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完整的加爾各答工業區分成兩塊,一個民族分成兩個國家,好好地一個次大陸強勢民族,在兩個國家都成了被壓制的那一個。

“如果讓我選擇話,我想以孟加拉爲主建立一個真正的民族國家,非常符合我們歐洲國家的傳統。可以叫孟加拉國或者什麼國家都好,不知道真納先生覺得怎麼樣?”端着茶杯,艾倫威爾遜提出了另外一個解決辦法。

“我絕不同意。”阿里真納聽了之後斷然拒絕道,“這會讓次大陸一片混亂。”

“我就知道你不會同意,那麼巴基斯坦會怎麼對待孟加拉人呢?”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選擇壓制還是什麼?如果選擇壓制必然不長久,但寬容對待其實也是一樣的,孟加拉人早晚會有新的國家,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解的。”

艾倫威爾遜也想不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他在英屬印度所作的一切都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延緩,把現在的問題儘可能的往後推。

理性上他知道隨着時間的推移,積累的問題不解決只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不敢動。

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那是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的事情。

既然阿里真納反對,他不提孟加拉人的事情就是了,反正到時候死的也不是英國人。

但心裡面艾倫威爾遜已經下定了決心,在離開確定印巴分治之後,就把要建立孟加拉國,國大黨和穆盟堅決反對的事情,在孟加拉人的聚集區廣泛傳播,算是再挖一坑,對得起大英帝國的傳統。

這一次的見面,最大的意義是讓阿里真納相信,艾倫威爾遜是真心幫助他的,雖然他這個英國人主要目的是要分裂英屬印度,但大方向上不是殊途同歸麼,雙方真的有合作的空間,空間還不小呢。

帝國主義者和獨立抗爭着,在分治的這一方面取得了共識。

同時艾倫威爾遜也把自己的條件告知了阿里真納,英屬印度公務員的底線是,呆滿一九四七年一整年,獨立的事情明年在說,所以在這個時間,穆盟必須配合公務員們。

當然這也是相互的,公務員們絕對支持印巴分治的設想,儘量阻止總督任何保存英屬印度的努力,在事情判斷上絕對偏向於穆盟,雙方保持聯絡關係,直到英屬印度不復存在。

公務員能有什麼壞心思呢,無非就是求財而已,本質上不會爲巴基斯坦的出現設置障礙,同時還能爲大英帝國後來做調節者創造空間。

對於穆盟來說,有英國人的幫助,追求獨立的路程會更加的順暢,雙方合則兩利。

“談的怎麼樣?”巴倫爵士見到艾倫威爾遜回來,直接開口詢問,他知道艾倫威爾遜要和阿里真納談談,不知道助理回來是否帶來了好消息。

“還不錯。”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開口,“明確了雙方的底線,讓阿里真納認識到了,我們雙方其實有合作的空間,至於總督的意見,只是總督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對穆盟的總體意見。”

“哦,聽着還不錯。對了,國內正式來消息。丘吉爾議員已經答應來一趟新德里了。”巴倫爵士點了點頭說出了另外一個消息。

“偉大的前首相,爲了帝國不辭勞苦的奔波,真令人感動。”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道,“總督知道這件事麼?”

“甘地來了,總督正在和他見面。”巴倫爵士面無表情的道,“真希望丘吉爾議員早點到,我們應該以首相的待遇,對後座議員先生展開迎接。”

“我想沒問題,丘吉爾議員畢竟有廣泛的國際知名度,對待打贏世界大戰的英雄,做出一些禮遇並不過分,在英屬印度這個地方,我們仍然可以當他是首相。”

要是換成帝制時期,艾倫威爾遜這一番妥妥表達不臣之心的言論,肯定會遭到麻煩。不過現在嘛,都現代社會了,誰管這一套。

“不留下來等着甘地和總督的結果了?”巴倫爵士見到艾倫威爾遜要走開口問道。

“哪有什麼結果,不管甘地有什麼主意,真納都不會同意的。”艾倫威爾遜呵呵一笑,對此有着充分的信心,知道結果就沒必要觀看過程了。

在頂頭上司的認可下,今天艾倫威爾遜提早下班,還不扣工資。

他甚至有時間去一趟德里,路過新德里和德里的交界處,之前樹立的倒計時牌子還在聳立,周圍則很是雜亂,有印度人在漫步走着,並用手杖將雜草戳進土裡。

在這個時段,一切都着上了美麗的淡色葉子的淡綠色、泥土和樹幹的粉褐色就像即將消逝的水彩洗液。在道路旁,一羣羣低空飛翔的棕色小鴿子互相追逐着,而翠綠色的食蜂鳥則像慢飛的燕子一般嬉戲。

一隊清掃工正朝某個骯髒的垃圾坑走去,每個人的擔子都半掩在外衣下面,那垃圾坑位於草叢的邊緣。

那些飢腸轆轆的可憐人,胳膊腿兒瘦得像柴火,膝蓋衰弱得直不起來,只有土黃色的破布遮體,他們活像裹着屍布的骷髏在行走。

這些印度人和新德里的英國僑民一經對比,差距之大可見一斑,處在一片地域,就是完完全全的兩個世界。

新德里的冬天只能說有,哪怕是在這個時節,所謂徹骨的寒風也是不存在的,相反,時不時一天的溫度就從不到十度,變成了二十多度。

這對生活在四季分明地方的艾倫威爾遜,其實並不是很友好,他總是要準備應對不同溫度的外衣,但甘地沒有這個問題。

總督府只有蒙巴頓辦公室裡憑藉一臺空調,把溫度保持在二十度上下。

當甘地剛從火熱的氣溫下進入辦公室時,冷得渾身戰慄。

科學技術帶來的現代文明與甘地總是格格不入。蒙巴頓看到這種情況,馬上吩咐關掉空調,打開窗戶,蒙巴頓的妻子還取來了一件海軍粗毛線衫,披在瑟瑟顫抖的甘地身上。

蒙巴頓的妻子吩咐傭人忙着擺弄豪華餐具時,與甘地一同前來會晤的摩奴也爲他準備自己慣用的粗茶淡飯一碗用檸檬汁、酸乳酪和椰棗粉調拌在一起的稀粥。

甘地的小匙把已經摺斷,由一根竹籤捆綁在上面。兩隻白鐵碟子和這支小匙都是最後一次坐牢從牢裡帶出來的。甘地面帶微笑,把稀粥裝滿一碟遞到蒙巴頓面前。

“這個味道很好,你最好嚐嚐,不比山珍海味差。”甘地神色詭譎地說。

蒙巴頓看了一眼那稀裡糊塗的東西,不知所措,他不知甘地來這一手,但是,看一眼就難以下嚥,所以總督乾脆的拒絕了,“我想我從未吃過,也不想嘗試。”

“不要緊,萬事開頭難,試試看,說不定你很喜歡。”甘地固執地繼續堅持要對方嘗一嘗。

蒙巴頓拗不過眼前這位神奇的老人,出於禮貌和真誠,只得小心翼翼地吃了一口。

甘地眼巴巴望着他,他只好吞下肚去。好在甘地沒有得寸進尺,非要總督吃完。

會談正式開始,雙方直奔主題。蒙巴頓首先表明觀點,告訴甘地,英國曆來的政策是決不屈從武力,但是鑑於甘地的非暴力抵抗運動取得勝利,英國現在決定撤出印度,不管出現什麼情況。

甘地對着蒙巴頓說:“重要的是,請你不要分裂印度,請你拒絕分割印度,即使這一拒絕招致一場血流成河的戰爭。”

“必須要說明,分治的聲音是存在的。”蒙巴頓沉吟了一下開口道,“不到最後時刻,我希望不要出現那種可能,在我心裡分治是最後一步棋。”

甘地摸了摸頭,提出一個大膽設想,這個設想大膽到甚至使指揮過千軍萬馬的將軍蒙巴頓都感到驚訝。甘地的意見是解散尼赫魯政府,邀請真納組織新政府。

國大黨決不會破壞真納組建計劃。如果真納不接受這個計劃,那就由國大黨來組建政府。

甘地怕對方沒聽清,重複說:“你可以把整個印度交給穆盟,但千萬不要分裂印度。請你將多數的印度教徒置於穆盟統治之下,委託真納組建政府,把英國的主權交給他們。”

如果艾倫威爾遜在這的話,肯定會帶着我早知道的口氣,驚歎自己見到了甘地的真面目。

“甘地先生真願意做出這麼大的犧牲?”蒙巴頓總督滿是驚歎,他現在覺得甘地比阿里真納好應付多了。

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
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應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