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

如果艾倫威爾遜沒有記錯的話,支線客機這個領域,英國也是第一個起步的國家,比美國的波音支線客機要早五年左右。

當然毫不意外,英國再次拿出來了一流技術製造出來的二流產品,這款支線客機在中國大大有名,名爲三叉戟客機。

比起行銷上千架的波音支線客機,三叉戟除了英國自己使用之外,最大市場是中國。總生產也只有波音的十分之一。既彗星客機敗給了波音之後,支線客機這一領域英國又敗了。

而現在,比起剛剛面世的波音707,彗星客機已經出售五百架,建立了龐大的優勢。現在已經可以考慮差異化的產品了。

“有市場麼?”帕梅拉蒙巴頓小心翼翼的開口,“我不是懷疑什麼,只是隨便問問。” wωw_t tkan_¢O

“東馬和西馬的距離,使用彗星客機就很浪費。只是當初我沒有辦法,德哈維蘭公司你有股份,就算是幫你,我也硬着頭皮幫你增加銷量。”艾倫威爾遜的口氣頗爲無奈,英國自己的產品,他不幫着國產站穩腳跟也不行,“其實澳大利亞國內的航線,也適合支線客機。”

支線客機的市場肯定不如干線客機,但因爲定位不同,市場需求也擺在那。畢竟沒幾個中國那樣,把幹線客機當成支線客機用,弄的出現了少見的百分之五佔比。

支線客機一般都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使用比例,這個比例總不能視而不見。

不知不覺,一個小本本已經出現在帕梅拉蒙巴頓的手上,夫妻兩人還是有相似習慣的。只不過帕梅拉蒙巴頓是用來記商業事務,艾倫威爾遜習慣於記錄,哪個影后快過生日了,喜歡吃什麼等等……

這一次丈夫關於航空細分市場的見解,帕梅拉蒙巴頓覺得有必要記錄下來。要和德哈維蘭商量進行實施。

“又是讓殖民地交錢的好項目。”隨着艾倫威爾遜這句話,帕梅拉蒙巴頓更加認真了。

“我記下了。”帕梅拉蒙巴頓記好之後,詢問道,“搶先開拓支線客機市場。會不會導致公司的業務出現混亂?”

“彗星客機的競爭對手已經出現了。必須要開拓市場,不然真的不好對付。”艾倫威爾遜憂心忡忡,對着妻子說道,“彗星客機有一架進入美國航空公司了麼?沒有,波音是一個強大的敵人。”

他也想德哈維蘭公司能夠和波音公司平分秋色,可哪有這麼簡單?

現在英國給各大殖民地塞進去的彗星客機,都已經把市場填滿了。加上英國自己連同法國、加拿大、德國、印度、荷蘭、葡萄牙也才賣出去將近五百。

稍微對後世國際航空市場有所瞭解的都知道,波音在對戰空客的時候優勢相當大。

根本原因在於,美國各大航空公司手中的客機,有將近九千架。中國排第二有四千架!

俄羅斯、加拿大、英國、德國都是一千架的規模,法航只有五百架。也就是說這幾個國家包括英國加在一起,和美國航空公司的規模不相上下。

現在中國的購買力忽略不計,沒有俄羅斯只有蘇聯,蘇聯肯定要把市場留給自己的客機。

整個東歐的市場都不能指望。加拿大就算是在英美之間平衡,至少也會讓出一半市場給美國,畢竟兩國太近。

澳大利亞倒是可以指望一下,剩下的國家,印度不比中國有購買力,日本根本就是美國的自留地,英國客機在日本擠掉波音純粹是想多了。

同樣是羣島國家,潛在市場不小的還有印尼,印尼想要吞併馬來亞殖民地是敵人。

指望這些國家還不如指望中東土豪有錢了,成爲彗星客機的市場。

算來算去,彗星客機把英國還保存影響力的地方都算上,再加上歐洲各國市場,都趕不上一個美國市場的規模,德哈維蘭公司能和波音公司打的平分秋色,都算是超常發揮了。一個不好就是空客萬年老二的地位。

這不會因爲現在彗星客機賣出去五百架,波音還一架沒賣出去就改變。

德哈維蘭公司面對波音肯定壓力巨大,那就只能再開一個賽道,搶先出手搶奪後世加拿大和巴西主導的支線客機市場了。這樣可能還有勝利的希望。

畢竟美國很長時間,對支線客機並不敏感,而是處在觀望狀態。

“這樣看來,波音確實用不了幾年,就會和彗星形成競爭。”帕梅拉蒙巴頓聽完之後,也認可了丈夫的分析,不像是剛開始這麼輕鬆。

“誰買彗星客機,讓我喊北約腦死亡都行。”艾倫威爾遜拿出來空客訂單簽訂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名言,和有些嚴肅起來的妻子打趣道。

目前蒙巴頓集團在整合了香江四大家族之後,涉獵範圍已經相當廣泛。但是最有價值的財富仍然是澳大利亞的礦產和利比亞、中東和北海的石油開採。

現金流還有以紐芬蘭爲核心的英聯邦彩票業務和離岸中心業務,就算是放眼整個世界,也是相當有實力了。軍工業雖然也纔剛剛涉及,但是相信有着龐大的資本做後盾,最終一定會在裡面站穩腳跟。

不過隱患不是沒有,礦產和石油都需要軍事力量的守護,當前英國還做得到。但以後還能做得到麼?

也許應該主動進行一番禍水東引,而且這個時間段也正是時候。

到目前爲止,美國都是一個鋼鐵出口國,不論是鋼鐵出口還是鐵礦石出口都是如此。美國的鐵礦石品質也不低,雖然比不上澳大利亞,但距離歐洲可比澳大利亞近多了。

澳大利亞是把鐵礦石送到馬來亞,進行粗加工之後才裝船運到歐洲的。就算是這樣成本也比美國的鐵礦石要高。英國一直吃進的原因,是因爲帝國特惠制的存在,給澳大利亞留了一部分份額。

澳大利亞大部分的鐵礦石,是通過馬來亞製造成鋼材進行出口,這麼一個模式。

一旦美國結束出口鋼鐵的歷史,變成一個進口鐵礦石的國家。就會發現澳大利亞鐵礦的價值,艾倫威爾遜讓妻子壓低潛在儲量,也是防止被盯上。

等到英資已經形成足夠的影響力,形成正循環纔算是安全。目前爲止,仍然是不夠的。

需要一個比澳大利亞鐵礦更加優質的原材料供應地,來吸引美國的注意力。

這樣的原材料供應國同樣存在,就是未來在鐵礦石出口上和澳大利亞臥龍鳳雛的巴西。

巴西的總儲量和品質都比澳大利亞差一點,但基本屬於一個等級。而現在,巴西也有很多礦山並沒有被發現,雖然淡水河谷公司已經成立十多年了。

巴西卡拉加斯鐵礦,就是未來巴西最大的鐵礦,整個地區保有的鐵礦儲量達到了七十二億噸,鐵礦的純度也是世界頂尖的級別,該鐵礦具有品位高、氧化鋁含量低、有害雜質少、燒結性能好的特點,是世界最優質的鐵礦石資,是巴西成爲世界鐵礦出口國最大的憑仗。

如果卡拉加斯鐵礦首先被蒙巴頓集團勘探隊發現,蒙巴頓集團就可以進行在澳大利亞相反的操作,在澳大利亞是把潛在鐵礦儲量壓低,在巴西則可以把潛在儲量誇大。

到時候就可以吸引把美洲視爲後院的美國人注意,如果品質一致,儲量還更大。以南美洲的位置,一定會引起美國資本的窺視。

和巴西相比,澳大利亞在距離上還是距離美國更遠一些。但風險也不一樣,巴西那種政治環境,可能會出現軍事政變,如果出現軍政府,肯定不會讓外國資本佔據主導權的。

考慮到潛在的政治風險,艾倫威爾遜決定爲妻子指一條明路,將尋找礦產的天賦,帶到溫暖的南美洲,一旦美國想要合資或者併購,開個高價套現。

帕梅拉蒙巴頓並沒有質疑,在這方面,她對自己的丈夫已經表現出來了盲從。既然艾倫威爾遜分析巴西的地質結構,覺得會出現大鐵礦,那就一定存在。

幾乎沒用什麼說服,帕梅拉蒙巴頓就表示了認可,只是條件反射一般的詢問,“巴黎不會像是阿根廷那樣無恥吧?”

“南美那片魔幻的大陸,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不過定下合同看美國的反應,隨時做好撤離準備,應該不至於出事。”艾倫威爾遜當然知道,阿根廷的庇隆上臺之後做了什麼。庇隆政府則採取了經濟獨立和國有化的經濟政策,還制定了兩個五年計劃爲發展工業和農業。

看起來還不錯?不過推行獨立和國有化的錢,是以沒收英美資本爲基礎開始進行的。

更何況庇隆在上臺之後,因爲福克蘭羣島的歸屬,一直和英國比比叨。

這種情況下,帕梅拉蒙巴頓對南美洲國家有好感就有鬼了。

最終對丈夫的信任,還是超越了對庇隆政府的惡感,帕梅拉蒙巴頓叫來了助理扎哈羅娃,開始佈置進軍美洲的勘探任務。

“美國人都應該選我做總統。”艾倫威爾遜心中感嘆着,自己又爲英美特殊關係做貢獻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
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極盡昇華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