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

“錫金方面希望借用外交渠道和美國取得聯絡?沒問題,國王是我的朋友。達卡的新聞一定要注意,不符合國家利益的新聞絕對不發出去。”艾倫威爾遜說完就掛斷了電話。

安娜瞄了一眼快速掛斷電話的男人,眼中閃過一絲皎潔,“怎麼?難道到了今天,還不相信我?”

“親愛的,說哪去了。”艾倫威爾遜笑着回答,“我只不過是不想讓戰爭破壞我們之間的聖誕氛圍,絕對沒有其他意思。”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蘇聯和英國都是支持印度的,只不過支持的力度不同,蘇聯更加直白一些,英國則更加含蓄一些。

畢竟美國是支持巴基斯坦的,而美國支持巴基斯坦這件事,並不是一個集體意志的結果,而是一小部分人的決策。

不要看美國氣勢洶洶迅速組建了第七十四特混艦隊,但美國的輿論、國會和公務員更加傾向於印度。其實很簡單,和巴基斯坦相比,印度當然是更加有價值的一方,是個人都能判斷出來。

又不是已經和印度打過一次的某大國,處在美國的立場上根本沒有必要和印度敵對。

此時美國的白宮體系和國會、公務員體系爆發了嚴重分裂,美國國內輿論、國會、公務員系統基本上都支持印度,而白宮,基辛格領導下的外事部門則強烈支持巴基斯坦,美國公務員幾乎集體造反,具體支持巴基斯坦的人有三個,總統尼克松、基辛格和老布什。

和印度敵對並非是美國政界的共識,而是純粹是一個小圈子的決策,艾倫威爾遜以史爲鏡,知道基辛格在政壇的早期並不是多陰的老狐狸。尤其是第三次印巴戰爭時期的決策,妥妥一個常公。

所以錫金這張牌留到現在,才變的極爲有價值,不管是尼克松還是基辛格、老布什,面對着第七十四特混艦隊不上不下的尷尬,以及可能因爲印度可能徹底倒向蘇聯的抨擊,都必須抓一張牌。

正好錫金王后是一個美國人,由她發出求援,讓極具戰略地位的錫金出現在華盛頓的視線之內,就是這一小撮搞砸了的人挽回顏面的時刻。西里古裡走廊如此狹窄,錫金一旦出現在視線之內,馬上就會體現價值。

這些話安娜沒有必要知道,但安娜還在糾纏不清,“都過去這麼長時間了,你好小氣,我孩子都生兩個了。”

“真不是你想的那樣,蘇聯和英國都是支持印度的,至少在南亞事情上我們有共同立場。總要給美國一個臺階下不是麼?”艾倫威爾遜開口寬慰着不高興的小龍騎兵,“你知道達卡出現了大屠殺麼?”

見到安娜搖頭,艾倫威爾遜壓低聲音道,“等美軍出現在了錫金,我們就把達卡大屠殺的新聞發出去,到時候支持巴基斯坦的國家可能會尷尬。可惜了,喜馬拉雅山處在封山季節,如果不是封山的季節,尷尬的就不只美國了。”

達卡大屠殺的新聞一出來,尷尬的當然還有一個和美國共同採取支持巴基斯坦立場的國家,比天高比海深不能多說的國家。

可惜了,大雪封山讓他們躲過去了,艾倫威爾遜其實特別歡迎頂着巴基斯坦軍隊屠殺平民堅決支持的行爲,省的有事沒事就抨擊一下殖民主義。

隔了一天,拿着錫金王后呼籲美國和錫金建交的新聞,艾倫威爾遜來到了白廳,之後寫好了一張紙的清單,然後把威克叫過來讓其發往吉隆坡,“交給愛麗莎去攤派,算不上什麼負擔,施捨能算是負擔麼?以現在孟加拉已經被打成廢墟的處境,捐點東西算什麼?”

威克接到手的是無上權威手書的攤派清單,製糖大王捐點食糖,煉油大王捐點棕櫚油、方便麪大王捐點方便麪,他們不虧,無上權威在這些企業都有股份,要虧一起虧。

當然了,大宗物品英馬殖民政府自己就搞定了,從糧倉裡面倒騰出來點陳米就搞定。

都打成這樣了,還挑是不是過期的?孟加拉人應該不至於這麼不識好歹,至於更加廣泛的號召馬來亞臣民捐款捐物,愛麗莎自己就能做決定。

號召一個殖民地捐款捐物,這絕對不是一件難事,因爲現在孟加拉的處境那是真的很慘,巴基斯坦持續快一年的鎮壓造成了百萬規模的傷亡,印度軍隊這一次鐵壁合圍,又把孟加拉颳了一遍,孟加拉人都快吃土了。

這麼悽慘的一個地方,尤其是和亞洲明珠馬來亞這麼一對比,實事求是就足以激發馬來亞臣民的同情心。

事實上經濟發展好的地方,很容易滋生這種廉價同情心,說馬來亞的臣民格外善良那倒也不一定,他們和孟加拉人又不認識,更加準確的說,這種同情心和看見流浪狗覺得可憐差不多。

孟加拉人要是過的特別好,產業上還和馬來亞有競爭,沒準這一次戰爭,馬來亞的臣民聽說之後會放鞭炮慶祝。

無上權威絕非是趁機薅羊毛,馬來亞有馬來亞的任務,難道英國本土就沒有任務了麼?

當然也有,比如考慮到孟加拉人有六千萬,不知道這一次戰爭過後還有沒有,但艾倫威爾遜就當他有,他現在的工作就是準備和首相聊聊,印六千萬英鎊這件事。

正當內閣秘書長準備找首相,談談量化寬鬆的具體操作之時,來自錫金的救命稻草,從孟加拉灣、跨過蘇伊士運河,順着溫暖的北大西洋暖流,抵達了忠實的華盛頓,被焦頭爛額的基辛格所知曉。

力排衆議說起來當然好聽,但這一次支持巴基斯坦的決策,還真的就是小圈子商量之後就拍板了。結果弄的現在組建的特混艦隊在孟加拉灣做存在艦隊,向印度軍隊橫掃東巴基斯坦行注目禮。

這個尷尬的處境,力排衆議也成了瞎瘠薄操作的代名詞,這讓本就對支持巴基斯坦非議的羣體,質疑基辛格本人以及他身後的總統尼克松。

可以說,從印巴戰爭開始,基辛格都沒怎麼睡好覺,戰爭走向完全朝着他不希望看見的一面進行。

錫金王后此時的呼籲,來的正是時候,更別提其中還有一個小國錫金對身邊龐然大物忌憚的內容,王后是美國人,政府當然相信美國人。

拿着救命稻草的基辛格離開就來到了白宮,對尼克松總統闡述最新情況,“荷蒲·庫克是美國公民,當前我們和錫金沒有外交關係。很顯然,印度對這個地理位置極爲重要的小國有着野心,這次印度無視我們的外交努力,做出破壞地區平衡的舉動,應該得到一個教訓。”

這一幕都在準備印錢的艾倫威爾遜預料之內,雖然他並沒有親眼見證,但基辛格此時的表現確實驗證了他的判斷。

當蘇聯支持的印度取得了戰勝勝利,美國總是要扳回一局的,錫金位置多重要啊,王后還是美國公民。

“英國輿論也正在爲這件事激烈討論,主要分爲兩種,認爲錫金是英國傳統影響力的國家,還極具戰略地位,有事卻希望美國協助。甚至有聲音認爲,荷蒲·庫克是中央情報局的探員,這是美國這一次要深入英國傳統影響力地區的陰謀。”

現如今也沒有其他辦法,其實基辛格也非常冤枉,美國在越南戰爭受挫,急需要和某大國改善關係,巴基斯坦和某大國關係好,是這其中的橋樑。

可就在這時候,巴基斯坦內亂了,處在美國的角度上不能再這個時候拋棄巴基斯坦。

可關鍵在於,基辛格是偷偷去訪問的,除了被某個在倫敦的內閣秘書長髮現了之外,可以說是極爲保密。這事怎麼可能讓國會和行政機構的公務員知道?

暗箱操作當然不能讓太多人知道,就出現了不知道內情的大多數人都反對美國和印度敵對,美國卻嚇阻印度的事。

尼克松沉默不語,現在顯然是一道選擇題,改善關係挖蘇聯牆角的決策都已經實施了,就只能繼續走下去。

“和錫金建交,派C-5運輸機運輸海菊陸戰隊從泰國起飛去錫金,這件事要告知相關國家。和錫金建交的事情你安排吧。之後讓特混艦隊離開孟加拉灣。發出聲明美國將會保衛西巴基斯坦的安全,讓新德里立刻終止戰爭。”

很快在泰國軍事基地的C-5運輸機,帶着倉促間臨時指定的外交官和一隊海軍陸戰隊拔地而起,朝着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錫金飛去。

此時的孟加拉已經全線停火,巴基斯坦軍隊正在向進攻的印度軍隊投降,處在全國狂喜的印度,並不知道美國的最新行動。

美國立刻通過外交渠道對已經取得東巴基斯坦戰役勝利的印度施加外交壓力,督促印度立刻停火,馬上停止戰爭。

錫金有英國之前修建的機場,能讓英國的戰略運輸機降落,那麼美國的當然也毫無問題,這一天的錫金除了米字旗之外,又出現了星條旗的身影。

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1562章 下半場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
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論英雄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1562章 下半場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