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

不管怎麼設計選舉制度,只有總人口十分之一的白人都不可能取得勝利,至於頂層設計就更加扯淡了,頂層設計一定意義上還不如底層設計靠譜。

布熱津斯基認爲當前的情況只要是選舉那就是無解的,怎麼設計都沒用,艾倫威爾遜也深以爲然,“其實如果想要避免戰爭,進行分治也不是不可以,當前處在一個自治領當中的結果,我們都已經看見了。爲了避免戰爭持續,可能不得不進行所有人都不希望看見的家結果。”

“是嘛?”布熱津斯基玩味的看着英國人,他之前就覺得英國會採取分治的辦法,雖然眼前的內閣秘書長一直在否認。

到了現在,英國人還是露出了狐狸尾巴,之前的種種表態只不過是逢場作戲,“秘書長,其實你們早就已經有了傾向性不是麼?”

“終究是白人移民,我們也希望給南非立一個榜樣。布熱津斯基先生,我們都明白,南非的情況遠比羅德西亞還要嚴重,現在所做的一切預演,都是爲了南非以後的和平。”艾倫威爾遜顧左右而言他,其實也並非完全推卸責任。

南非的情況確實遠遠比羅德西亞嚴重,而且更加的引人注意,連古巴軍事顧問都已經出現在了安哥拉戰場,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麼?

南非當然重要,蘇聯的非洲戰略就是對着南非去的,在澳大利亞的潛力還爲發揮出來的年代,南非代表着礦產國的門面。

在蘇聯的描述當中有着世界礦山的美譽,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戰略,就是在中東能源、和非洲礦山兩個方向取得進展,最終迫使自由世界投子認輸。

戰略是一個好戰略,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不過蘇聯最終是沒有把自己的目標國,沙特和南非拿下,但也極大的震動了自由世界。

至於人們印象中的五大礦產國,其實說的就是南非和澳大利亞,因爲另外三個本質上不是靠礦產吃飯的,另外三個就是中美蘇三國。

也就是五大礦產國當中,每個陣營有兩個是非常穩固的,可以爭奪的礦產國就只剩下了南非,南非還是白人政權,蘇聯認爲可以在整個非洲的支持下,對這個偏向自由世界的種族隔離政權進行爭奪。

南非的重要性,布熱津斯基也一清二楚,也知道這是蘇聯非洲戰略的核心,“秘書長說的也是很有道理,一旦南非面臨威脅後果太嚴重了。”

“蘇聯的威脅巨大,我們必須給南非一條活路,道德上的負擔也不能管了。”布熱津斯基沉吟一下,表明南非還是要支持的。

“說的對。”艾倫威爾遜其實覺得這一句話非常扯淡,應承完全是因爲布熱津斯基代表了卡特政府。

因爲蘇聯的威脅巨大,所以要扶持南非?這有必然聯繫麼?簡直就和果粉稱讚常公的邏輯一樣,因爲對手是不世出的強大存在。所以常公的才能肯定是有的。

就硬往上蹭,實際上常公戰敗的速度讓南越都望之興嘆。

敷衍了布熱津斯基,艾倫威爾遜直接把分治方案提出來,並且表示在南羅德西亞白人堅決不和黑人生活在一個土地上的前提下,分治已經不可避免,在首相面前艾倫威爾遜很坦誠。

“爵士,從印巴分治的結果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經打了好幾次戰爭。”卡拉漢直接反問道,“您能告訴我其中好處麼?如果不能的話,可能我不會同意這個決定。”

“分治的好處太多了,有助於我們在未來介入局勢,而且還不給其他國家添麻煩。”艾倫威爾遜笑着回答道,“除了他們自己之外對所有人都好。”

“戰爭引起了數百萬人的傷亡。”卡拉漢皺着眉頭道,“然後你告訴我他們沒有爲別人添麻煩。”

“自己打自己總比打其他國家好。”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解釋道,“有巴基斯坦印度都不順從,沒有巴基斯坦印度不得連馬來亞都要染指?”

英屬印度還做過海峽殖民地的管理機構,印度人要真的往自古以來上面扯,都可以對新加坡宣稱主權。

不過說到這個問題,印巴戰爭已經結束五年多,按照之前的聲明,英國應該在今年撤離孟加拉國,確保孟加拉國成爲一箇中立的,但可以略微偏向一下自由世界的國家。

至於原本孟加拉國在冷戰當中的角色?其實也是親蘇國家。

印度在佔領東巴基斯坦之後,還是狠狠地扶持了一批人,這就導致在蘇聯解體之前,孟加拉國大體上還是和印度採取共同政策。

孟加拉國獨立以後,蘇聯成爲最早承認孟加拉國並與之建交的國家之一,並在戰後爲孟加拉國清除地雷、重建被毀掉的城市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好處是相互的。俄羅斯迫切地需要孟加拉國的紡織產品和輕工業產品,同時俄羅斯也是孟加拉國國防軍的武器裝備的主要提供者,主要是反坦克導彈、裝甲車輛、戰鬥機和直升機。

現在英國當然不能讓孟加拉國,成爲蘇聯衆多小跟班當中不起眼的一個。

五年駐軍期間已經到了,英國並不需要想辦法在孟加拉國賴着不走,因爲馬來亞距離孟加拉國又不遠,現在的問題是應該同時把印度軍隊攆走。

當然這個功勞,艾倫威爾遜還是通過布熱津斯基,表示可以讓卡特總統分一筆,老好人卡特就適合做這種事,還有中東和平的事呢,卡特總統未來四年的時間能做什麼,無上權威都規劃好了。

“此時的美國不適合和蘇聯正面對抗,樹立維護世界和平的國家威望就極爲重要,一些損害美國威信的事情,英國可以幫忙。”艾倫威爾遜真心實意的開口,他甚至已經騙過了自己的心,完全處在盟友的角度上出謀劃策。

如果葛麗泰·嘉寶以及其他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們在,一定會爲他的表現深感欣慰,不愧是和影后們多次合作留下傳世經典的男人。

布熱津斯基現在明白了什麼叫英美特殊關係,在遏制印度影響力這件事上英國和美國立場是一致的,不管上一次印巴戰爭是否有很多人認爲美國站在巴基斯坦一邊是個錯誤,事情已成定局後悔也沒用,從東西兩面鎖住印度,將印度影響力侷限在南亞範圍之內,纔是要緊事。

“既然英國認爲分治是一個好辦法,我們美國當然也是要便道支持,自由世界的繁榮需要我們共同守護。”布熱津斯基口不對心的開口,也許是第一次親身實踐英美特殊關係,布熱津斯基說話結結巴巴的,還不太適應這個角色。

既然如此,那麼分治就是英國對南羅德西亞做出的最終解決方案了,完全照顧了兩個族羣的要求。

唯一的問題就是比例問題,土地問題往往是吃虧的,尤其是羅德西亞首府哈拉雷,到底歸屬哪一方?

這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哈拉雷的人口容量爲三十萬,當中的絕大部分居民都是白人,伊恩史密斯當然希望保留,不過艾倫威爾遜經過計算無奈的搖頭,“要是把哈拉雷讓出來還能在土地分配上想想辦法。真的按照人口比例來,白人也就能分到十分之一的土地。”

“太便宜那些黑人了,他們只會毀掉羅德西亞。”伊恩史密斯憤憤不平,他是真的把羅德西亞當成家的,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帶上一切能帶的東西離開吧,還能怎麼樣。你根本不知道,我花費了多大的代價才讓格雷斯考慮兩地合併的事。”艾倫威爾遜一聲長嘆,他付出的代價相當大,那可是帕梅拉蒙巴頓的正統繼承人。

與其眼巴巴的守着哈拉雷,還不如趁着首府的控制權還在,和穆加貝多交換一些土地,再好的設施隨着****都是鏡花水月。

與其到時候在想辦法移民,還不如現在好好談談條件,主動讓出這座首府。

下一階段的工作,就是勸說穆加貝同意,這肯定不容易,但想一想,南邊有南非,北邊有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繼續打下去好處也不大。

英國也闡述了白人已經做好了摧毀哈拉雷的心理準備,一旦出現這種結果,穆加貝也只能得到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

最終因雙方分歧過大,這一次圓桌會議沒有取得結果,艾倫威爾遜已經對兩方代表闡明,分治就是英國能出來的最終解決方案。

如果雙方一點誠意都沒有,戰爭只能越發殘酷的繼續下去,兩個族羣的仇恨會真的無法化解。

布熱津斯基也不算白來一趟,不是孟加拉國的撤軍期限已經到了麼,這個時候需要美國的影響力作爲監督。而且英迪拉甘地這幾年在印度的所作所爲,完全符合卡特這個人權鬥士的反面。

幾天之後,英美兩國再次發表了關於保證南亞和平穩定的宣言,尤其是要着重保障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內陸國家主權完整,不收到其他霸權主義國家的侵犯。

------題外話------

咳嗽的我心臟都疼,話說回來,吃什麼食物對心臟有好處?

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
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百六十一章 圖靈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