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

這一批戰俘是在半個月之前從東馬出發,籍貫都是東京都人,作爲首批被遣返的戰俘。引起了日本各界的關注,一直爲戰俘回國奔走的鳩山一郎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甚至準備好了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講。

戰爭爆發的責任全部推倒軍部身上就可以了,從現在開始新日本將重新出發等等。

找了一個視野開闊,角度不錯的樓層,艾倫威爾遜和駐日大使伯吉斯坐下來,在合適的時間做應該做的事,喝上一杯下午茶,如果是晚上就是喝酒。

至於菲爾比派過來的探員,已經各就各位準備留下一張經典照片證明業務能力了。

“就連蘇聯也在去年開始遣返戰俘了,其實我們做這些已經有些晚了。”伯吉斯端着茶杯,見到輪船靠岸還要等待一段時間,和艾倫威爾遜閒聊道,“而且效果並不好。”

“是蘇聯對日本關東軍的戰俘進行了思想改造吧?聽說引起了日本輿論的警惕,不過蘇聯的大部分戰俘應該不會遣返吧,送到北海道更加合適一些。”艾倫威爾遜面帶不解之色道,“其實以北海道的土地,只要不過人口承載力,日子應該是不難過的。”

“聽說北海道的氣候和本土差不多,不過我沒有去過。”伯吉斯微微搖頭,表示他本人也不瞭解,畢竟日本國內對蘇聯的信息滲透防範還是很嚴格的。

“確切地說,比本土氣候要差一些。”艾倫威爾遜想了一下道,“不過人口也不能比。本土的面積生活五千萬人,已經十分擁擠了。”

由於英國貧瘠的土地和糟糕的氣候,大部分水果都無法本地生長。英國大部分水果,尤差不多都是從伊比利亞半島進口的。

這不是艾倫威爾遜內涵英國本土,這個世界上的島國土地富饒的國家是極少數。其實日本的土地在島國當中,就算是農業條件極好的了。至於島國農業頂配還得是印尼的核心爪哇島。

英國比日本和印尼的優勢,就在於英國存在煤礦和鐵礦,足以支撐工業革命的需求。

“伯吉斯,你覺得日本社會黨怎麼樣?”艾倫威爾遜對着駐日大使開口詢問。

“以我的觀察,美國人對這個黨派很防備。不是我對美國有不滿,艾德禮首相如果是日本人,沒準天天家門口都有美國人的探員盯着。”伯吉斯微微搖頭道,“短時間看不出來有什麼發展。”

艾倫威爾遜點頭,冷戰時期的日本社會黨雖然保有一定的實力,但就類似意共的存在感一樣,有實力的在野黨但無法突破。

日本存在一種一九五五年體制,就是兩大黨合併成自民黨之後,一直把持着政權到冷戰結束。冷戰時期的意大利政壇也有類似的現象,天主教民主黨和自民黨的地位類似。

冷戰結束之後,韓國軍政府本來也想要組成自民黨那樣的超級政黨,不過時代變了,最終還是讓韓國的左派上來,進入了兩黨交替當中。

選舉國家想要長期執政,必須以經濟增長爲後盾,自民黨長期掌控日本政壇,把冷戰的社會黨還有之後的公明黨、民主黨壓得喘不過來氣。就在於自民黨是一個大雜燴政黨,自民黨沒有主張和綱領,深刻的和日本財閥綁定。

其實日本政壇比美國政壇還凝固,在日本的建制派面前,美國的建制派也就圖一樂。

不過現在失去了北海道的背景下,日本會不會和未來一樣還不好說。在加上起步初期就有英屬馬來亞競爭,更加不好預測了。

如果經濟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也許自民黨獨大就會轉變成兩黨交替。這是英屬馬來亞有競爭資格可能帶來的影響。

至於北海道,如果蘇聯吞併了北海道,日本一直不承認的話,蘇聯會讓連聯合國都進不去。這個政治影響會變成什麼樣,誰都不知道。

就在兩人事不關己有一搭沒一搭聊着的時候,滿載着戰俘的輪船已經鳴笛,遠遠一看,甲板上能看到不少還穿着日本舊式軍服的士兵,人頭涌動。

因爲距離遠,艾倫威爾遜無法看到這些戰俘是什麼表情,是不是百感交集?淚流滿面?終於結束了長達五年的戰俘生涯,眼淚都快掉下來的吧?

早有準備的艾倫威爾遜拿出來瞭望遠鏡,這令伯吉斯臉上滿是無奈,怎麼好像經常幹這種事一樣?

這伯吉斯就有所不知了,艾倫威爾遜留下照片的人包括但不限於,海蒂·拉瑪、瓊·克勞馥、貝蒂·戴維斯、葛麗泰·嘉寶和英格麗·褒曼、寶蓮高黛,拉娜·特納、瓊·貝內特,乃至於瑪格麗特。

照相技術都已經突飛猛進,更別提一個小小的望遠鏡了。有了望遠鏡的加持,他看到輪船靠岸下來的日本戰俘表情,就更加的清晰了一些。

鳩山一郎已經下碼頭開始了演講,言辭懇切表達了對戰爭的反思,以及表達對日本未來發展的看好。

“呵!”因爲有收音機的作用,鳩山一郎的講話反而跨越了空間,在艾倫威爾遜和伯吉斯面前響起,有小澤一郎的翻譯,兩人也都知道了什麼意思。

“哦,艾倫,鳩山先生不是表達了對戰爭的反思了麼?”伯吉斯就見不得艾倫威爾遜這副陰陽怪氣的樣子,不由得開口制止這種不紳士的行爲。

“是反戰還是反戰敗,這可是兩個問題。別說日本了,德國人一天道歉八遍,我也不會相信。”艾倫威爾遜一臉的嗤之以鼻,“別忘了我們扶持了日本多長時間,最終還是被咬了一口,不過我相信美國人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不得不說鳩山一郎爲了正式復出,可謂是做足了功課,艾倫威爾遜聽了一會兒,如果不是小澤一郎翻譯的原因,那麼鳩山一郎可以考慮去白廳掛職了。

隨着鳩山一郎兼顧對戰敗反思和對未來充滿雞湯的演講結束,這些衣衫襤褸的戰俘,在充滿了政治正確碼頭,時隔五年重新登上了日本的土地。

不少遭到五年強制勞動的戰俘眼含淚水,估計也是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雖然他們馬上就會被戰後的社會教做人,但是此時此刻的思鄉之情,就連舉着望遠鏡看熱鬧的艾倫威爾遜,也升起了一絲絲不應該出現的同情,雖然只出現了一秒鐘,但終歸是出現了。

“這種場面,哪怕是日本人,也不由得令人感嘆。”伯吉斯也看着在日本民衆包圍中的戰俘們下船場面,有感而發。

“你想想五年前遠征軍回國的場面。”艾倫威爾遜冷着臉提醒着伯吉斯,幽幽道,“聽說五年來英德跨國通婚足有七萬例,你猜猜是什麼原因?”

他可沒有撒謊,三國佔領區一天不合並,英佔區貿易委員會就在運行。那可是艾倫威爾遜出力過的地方,貿易委員會提供的數字是不會騙人的。

只是不知道,和他當初促成的那一場跨國婚禮是否有關,反正戰後退伍士兵娶德國姑娘都快成潮流了,近幾年英國本土的女權運動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復出的鳩山一郎,在遣返戰俘這件事上得到了足夠多的曝光度,包括產經新聞在內的日本各大報紙,對鳩山一郎的講話給予高度評價。

至於在其他國家的媒體中,文風則稍微有這麼一點歪了,英國、荷蘭、葡萄牙和澳大利亞的相關報道當中,都是以日本戰俘衣衫襤褸,和高大的美軍士兵摟着日本女郎的對比照片爲報道,銷量還非常的高。

在鳩山一郎咄咄逼人的威逼下,現任首相吉田茂也在不能繼續敷衍,在隨後的國會講話當中,主動提出來了將會派遣船隻,將散落在東南亞,分別關押在英國、荷蘭、澳大利亞和葡萄牙手中的戰俘接回來。

可以說鳩山一郎成功通過這一次的遣返戰俘,在復出之後成功刷夠了存在感。未來和吉田茂的爭鬥還有的看。

艾倫威爾遜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總算把這些失去利用價值光能吃飯的戰俘弄回日本了,至少他的日本之行已經取得了圓滿成功,遣返的戰俘其實沒什麼,就是骨折過,一瘸一拐或者手臂綁着繃帶,或者說少個大拇指,不能進行高強度勞動。

也是這一天,半島的第五次戰役正式結束,和前幾次不同的是,好像雙方的言論沒有馬上再繼續死磕一場的意思。

已經證明了專業性的軍情六處探員,也在這個時候以英國駐外記者的名義進入到了朝鮮半島,開啓了他們的調查之旅。

打點行裝的艾倫威爾遜體現了一直以來的作風,事情辦完就馬上抽身絕對不拖泥帶水。

這讓準備挽留一下的伯吉斯都不好開口了,只能道,“可能是馬來亞的事情太多,你工作上的事情有夠忙。”

“那倒不是多麼重要!”艾倫威爾遜扣好了皮箱回答道,“主要是我答應帕梅拉,把戰俘遣返那的事情辦完就結婚,我現在要回去準備結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1631章 塔曼師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1631章 塔曼師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