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

兩人對於外交部來說,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新人,一個新的外交大臣和一個新的外交部常務次長,考驗是相同的,需要兩人共同面對。

短暫的交流之後,兩人都同意,外交部雖然是三大部之一,但卻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部門,現今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都主張去殖民化,對英國這樣的殖民國家來說,外部形勢還是相當嚴峻。

“就像是現在的法國,抗議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哈羅德·威爾遜指出現在法國的困難,就是因爲阿爾及利亞戰爭的高昂投入,加上經濟危機的因素,導致了這一次的危機。

“我也同意大臣的看法。”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看來這將是大臣上任之後的首個難題,我想,外交部還是先摸清楚法國內部的動向,再做決定。”

對外交大臣如此,對艾倫威爾遜又何嘗不是一個考驗呢?首先是要把現在外交部的情況搞清楚,長期從海外工作的他,返回倫敦之後必然要換一套工作方式。

愛德華·布里奇斯也同意這一點,在倫敦工作和海外工作迥然不同,在自由度上最爲明顯,艾倫威爾遜也懂,這可能就是所謂京官和封疆大吏的區別。

“要維護自己部門的利益,同時和大臣搞好關係,如果不能像是諾曼那樣和大臣成爲朋友,至少也要做到相安無事。”

愛德華·布里奇斯一副過來人的口氣道,“一般情況下不要和大臣起衝突,除非是導致後果嚴重的錯誤,不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方式,我會據理力爭,諾曼面對同樣的事情可能不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本土不同於海外,至少對當前的艾倫威爾遜來說,他也不能想在倫敦複製在吉隆坡,那樣一言九鼎的事蹟。

“我會調整心態的。”艾倫威爾遜感激的回答道,這就如同寫網絡小說的人絕大多數都認爲自己有大嬸潛質,最低也是懷才不遇。

但也不耽誤百分之九十的寫手,一個便士都賺不到,理想和現實終究是有差距的。

“你要想想,大臣也是剛剛上任,對外交工作其實也並不熟悉,現在應該爲大臣制訂一套外交理念,此時正是時候。”愛德華·布里奇斯溫和的笑道,“讓大臣有可以發揮的平臺。”

“確實,這是現在的當務之急。”艾倫威爾遜一拍腦袋,他一直在殖民地做行政工作,現在應該轉變看法,制定一個說的過去的方案,讓大臣施展並不存在的宏偉藍圖。

至少在名義上,英國還是全球帝國,外交政策是要覆蓋全球的,名義上宣稱的三環外交,還是實際上的兩翼齊飛,都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

大英帝國之所以能成爲大英帝國,外交當然是太重要了。幾百年來,英國一直努力使歐洲大陸國家之間保持力量平衡:哪邊弱了,英國就去幫哪邊,哪邊強了,英國就去遏制它。

只要有這種平衡,歐洲大陸國家之間會自動地相互牽制,英國就可以高枕無憂。

但平衡外交只是一條準則,絕非是外交領域的精髓,英國沒有規劃遙遠未來的能力,其實也就是對當前局勢走一步看一步。因爲遙遠的未來你是算不準的,所以你不可能提前找到那個均衡點的精確位置。這個均衡點只能是根據當前各種情況和條件來確定。

如果說當前英國有一個人有這個能力,區區不才,正式剛上任的外交部常務次官。

“該封爵了。”眼見着丈夫回來又開始投入鍵政的海洋,帕梅拉蒙巴頓放下兒子,決定施展一條新的路線。

小兒子趴着向自己的父親蠕動,笨拙地樣子成功把艾倫威爾遜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我的兒子啊。”把兒子抱起來的艾倫威爾遜一臉的和藹,衝着小傢伙做着鬼臉。

哼……沒來由發出一聲輕哼,帕梅拉蒙巴頓帶着吃味的臉色,“就是兒子重要是吧?”

“這種指責沒有道理,你和帕米拉同樣重要。”艾倫威爾遜拒絕了潑過來的髒水,自我辯白道,“我從來都很重視家庭,你們對我是無法用任何東西衡量的存在。”

“就知道說好聽的!”帕梅拉蒙巴頓白了丈夫一眼,又把伸出小手的兒子抱起來,“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我可是找了不少人,你要知道一個世襲爵位是不好拿下的,讓不少家族幫忙,你卻好像不上心。”

“我心中滿是感恩,清楚感受到了妻子對我炙熱的愛。”艾倫威爾遜賭咒發誓,臉上寫滿了兩個字,忠誠……

隨即,他又投入到了外交政策的制定當中,隨機應變是英國外交的理念,最直觀的例子是拿破崙戰敗之後的維也納和會。

拿破崙戰爭的後期,法國敗局已定,英國的三大盟友,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的矛盾卻激化了。

俄羅斯在追擊拿破崙的時候,它的力量已經深入到歐洲腹地,很可能取代拿破崙成爲歐洲大陸的霸主。而普魯士想依靠俄羅斯的力量,擴大自己的地盤,同時把奧地利壓下去,所以戰後俄普之間形成新聯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那個均衡點已經變了。

所以打敗拿破崙以後,歐洲大國舉行維也納會議安排戰後事宜,英國外交就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首先是不再反法,而是堅持對法國寬大:法國作爲一個大陸強國的地位必須保留。

這樣一來,英國的那些盟國心裡有所懼怕,就不敢馬上亂動。敵人用不着徹底打垮,留着有用。

另外,英國的盟國裡面最弱的就是奧地利,而且也特別擔心俄羅斯和普魯士聯合,所以英國就和奧地利建立起了一種特別緊密的合作關係,這樣英國就有了和俄普兩國抗衡的幫手。

最終英國透過維也納和會,形成了一種對英國有利的均衡。

不過在艾倫威爾遜看來,隨機應變已經是上一個時代的事情了,現在的外交工作必須做出長期規劃。

首先必須確定一個基礎,那就是大國之間的戰爭幾乎不可能在爆發。因爲沒有國家能夠承受核彈對轟的後果,英國還尤其不能承受。

既然不會爆發世界大戰,那麼今日盟友明日敵人的基礎就不存在,當前的局勢一定會長時間的保持,那麼短時間就不能考慮隨機應變了,而是要明確一個英國需要什麼的外交框架,然後在未來幾十年一直使用。

從宏觀角度來說,以史爲鑑,十九世紀的大英帝國外交,本質上是確保英屬印度的安全爲中心,所以打造了周邊的防禦體系。

現在既然馬來亞殖民地已經代替了英屬印度的作用,當前還能利用上週邊的荷蘭、葡萄牙,那麼亞洲方向的戰略,既然是對保護英屬印度安全的繼承,只不過換成了馬來亞。

哈羅德·威爾遜也同意了這一點,英國轉移了這麼多產業,又用英鎊區進行扶持,要開始收穫的時候,絕對不容其他國家把馬來亞殖民地從英國分離出去。不管準備下手的是誰!

“甚至可以以馬來亞爲基地,在亞洲進行離岸平衡。在馬來亞工作的時間當中,讓我認識到了,可能蘇聯陣營,並不像是美國人說的那樣鐵板一塊,我們這邊的判斷纔是正確的,中國對蘇聯並非是附庸關係。”

具體的內容都在一磅重的報告當中,外交大臣可以自己慢慢看。

“當然遙遠的東方,在當前而言並不急迫。”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和其他方向相比,歐洲仍然是重中之重,法國當前的局勢頗爲令人擔憂。我們真的不希望,出現一七八九年的重演,那會對整個歐洲出現不可預知的影響。”

去年開始的世界經濟危機,讓法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百分之五。而英國則繼續增加,而在財政上,去年法國的總支出是五百五十四億法郎,赤字超過一百億法郎。

龐大的財政赤字自然是因爲要支撐阿爾及利亞的戰爭軍費,這就導致了法國左右兩派的衝突,從三月份開始,抗議遊行時有發生,不出意外的話,法國又要換政府了。

“你是說,法國可能導向蘇聯?”哈羅德·威爾遜發出疑問,滿是不可置信。

“倒是沒有這麼嚴重,只是我對法國現在的局勢非常複雜,法國人折騰可以幫助英國吸引注意力。”艾倫威爾遜喜憂參半的道,“要是戰爭這麼容易結束,壓力就全在英國身上了。”

到底幫不幫法國人,對艾倫威爾遜是一個難題,法國要是被搞定了,英國也撐不住。

“親愛的,法共應該是很複雜的,有沒有認識的人。”回家之後,艾倫威爾遜詢問帕梅拉蒙巴頓,關鍵時刻還是妻子的人脈比較實際。

“你要投共?”帕梅拉蒙巴頓給了一個懷疑丈夫是否可靠的眼神。

“怎麼可能,我是我們的人。”艾倫威爾遜面對這種懷疑差點炸毛。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1595章 一場車禍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1595章 一場車禍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