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

取而代之的是英屬馬來亞模式,雖然英屬馬來亞也是合併出來的。但具體情況也有所不同,艾倫威爾遜相信的是,穆特薩二世應該會感興趣。

對於烏干達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的方案,是他本人對穆特薩二世推薦的方案,某種程度上是效仿英屬馬來亞,烏干達其實存在幾個類似於馬來蘇丹的統治者,不過穆特薩二世作爲布幹達王國國王,是烏干達當中最大的一個王國。

布幹達王國的領地靠近非洲第一大湖維多利亞湖,在烏干達這個不靠海的殖民地。算是基礎條件非常不錯的地方。

“所以,尊敬的國王,我認爲烏干達的未來,如果最終走到我們英國要離開的話,我更加傾向於建立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願意就此和菲利普總督溝通。不過嘛?”

艾倫威爾遜說到這,看向穆特薩二世閉口不言,他也可以代表白廳否決總督的合併方案,可英國的利益如何保障呢。

“就算是以後烏干達以後獨立了,和英國的親密友情也不會受到影響。”穆特薩二世果斷的開口道,“烏干達和英國的友誼,我會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盡力維護。”

“本該如此,誰讓我們都是君主國家呢。不論是美國的民族自決,蘇聯的人人平等,打擊的都是向國王這樣的仁慈紳士。英國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保障殖民地的穩定。”

艾倫威爾遜非常滿意的道,“如果國王能夠儘可能的幫助英國,讓這個過程更加的和緩。我相信這對雙方都是好事,這樣我和菲利普總督的溝通就更加容易了。”

這也不容易,菲利普·米切爾這個總督,雖然因爲英屬東非並不是像是英屬印度一體,看起來權力不大。但總督就是總督,在倫敦的人脈還是相當厚重的。

用了幾天完成在烏干達的調查,和穆特薩二世關注了一下烏干達的項目進展。艾倫威爾遜就直接前往肯尼亞,英屬東非的核心。

英屬東非英國的主要力量集中在肯尼亞,而不是看起來更大的坦桑尼亞。

英屬東非的首府之前是蒙巴薩,後來被遷到了內羅畢,都是在肯尼亞境內,也是後世的肯尼亞第一大和第二大城市,肯尼亞是英屬東非的核心,這是沒有錯的。

比起烏干達來說,英國在肯尼亞的力量顯然更上一層樓,因爲英國在肯尼亞的管理,更加接近於英屬印度的模式。換句話說,在整個英屬東非當中,肯尼亞更加近似英屬印度的直轄行省,而烏干達則很像是海得拉巴那樣的土邦。

肯尼亞的兩大城市都存在不少白人定居,數量遠超烏干達。可能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在英屬印度獨立之後,菲利普·米切爾總督,想要合併出來一個龐大的完整殖民地。讓英屬東非代替印度的作用。

不過艾倫威爾遜知道,現在動手已經太晚了,因爲他本人已經搶在了菲利普·米切爾的前面,在英屬馬來亞首先採取了這個措施。

這樣菲利普·米切爾的英屬東非計劃就沒用了。而且就算繼續實行成功機率也不大!英屬馬來亞的過半人口是華人,這些華人對馬來亞這個殖民地本身就沒有感情。

不要說是新移民,原本的華人族羣大多數也不把自己看成是本地人,同樣也沒有本地意識。最重要的是華人本身有祖國,這個祖國還和英國是敵對狀態。

那麼綜合考慮之下,艾倫威爾遜所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馬來亞的經濟發展。換取做華人的客人不鬧事。維繫馬來亞的族羣平衡。

如果美國對馬來亞動歪腦筋,就會發現一旦成功可能會製造一個親中國家。

這種後果下,已經因爲朝鮮戰爭一籌莫展的美國,可能就沒這麼容易下定決心使壞了。美國一方的威脅減輕,艾倫威爾遜的任務就是專心應對來自蘇聯的顛覆。

這是英屬馬來亞的客觀條件,艾倫威爾遜心裡認爲,美國不會冒着顛覆英屬馬來亞的風險,促成一個可能倒向蘇聯集團的國家出現。

可是英屬東非沒有這個條件,英屬馬來亞過半的人口對馬來亞沒感情,殖民地只不過是他們工作吃飯的地方。可英屬東非的人口可都是本地人。

合併不成功還好,萬一合併成功了英屬東非聯邦以後,這不是又走了英屬印度的老路?

兩天後他已經到達了內羅畢,本次他來的目的是明顯的,就是東非聯邦的計劃,告知東非總督菲利普·米切爾,白廳做出的替代方案。

東非總督府是白色大理石建築,可以看出來和英屬印度總督府沒法相比,對於前世就見過衆多高樓大廈的艾倫威爾遜來說,更是毫無吸引力。

等了一會總督菲利普·米切爾就出現了,示意讓艾倫威爾遜請坐,兩人討論了關於殖民地的問題。

“尊敬的總督先生,我對北羅德西亞有所瞭解,之前去了烏干達之後,也算是瞭解的東非的一些情況。”艾倫威爾遜開門見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東非聯邦計劃的困難太多,就如同中非聯邦的計劃一樣,沒有繼續的必要。”

他口中的中非聯邦計劃,就是部分聲音想要合併南北羅德西亞的聯邦計劃。這比菲利普·米切爾的東非聯邦計劃否決的更早。

早在一九四五年南斯拉夫人到達北羅德西亞的時候,就已經算是正式死亡。在白廳都已經沒有人關心中非聯邦計劃。不過東非聯邦計劃還是有些支持者!

“艾倫,那麼你有什麼看法。”菲利普·米切爾倒是沒有堅持,實際上在一九四五年的時候,確實很多人對東非聯邦計劃是充滿熱忱的,但是隨着時間過去,東非聯邦的支持者確實越來越少。

“因地制宜進行分治,比如在烏干達,我見過布幹達王國穆特薩二世,他是一個很容易溝通的人,我和他談過,他本人就非常反對合並計劃。”艾倫威爾遜說到這笑了笑,“我們的看法非常一致,雖然初衷不同,但結果一樣。”

“一個殖民地的專員和殖民地的君主看法完全一致,這倒是非常少見的事情。”菲利普·米切爾面帶錯愕的道,“我甚至以爲自己聽錯了。”

“並沒有,他是爲了自己的地位,而我是爲了大英帝國。這一次來到非洲的最新認識就是,原來當前泛非主義的聲勢比我想象的要大。”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道,“這讓我想起來了很不好的先例,在我們到達印度之前,印度本身的勢力衆多,而我們的殖民統治塑造了印度的集體意識,壓倒了各地的自治勢力,我的朋友阿里汗也是其中一個受害者,這種悲劇絕對不能重演。”

“一旦我們耗費了大力氣整合東非,形成一個至少在面積上不比印度差的國家。一旦這個國家獨立,英國想要保持傳統上的影響力就非常困難。”艾倫威爾遜想了想道,“我們應該防備這種事,而不是放縱。某種意義上來說,不論是東非聯邦還是中非聯邦,不管哪一個,都可能最後被泛非主義者利用,不是麼?尊敬的總督?”

艾倫威爾遜口中危險的泛非主義者,克瓦米·恩克魯瑪正在巴黎大放厥詞呢。到達巴黎之後克瓦米·恩克魯瑪接見了各種非洲議員,闡述自己的想法。

其後果是正在越南大打出手的法國政府,現在也開始對這個英國殖民地跑出來的領袖有了疑慮,派出探員對克瓦米·恩克魯瑪一行人展開了監視。密切注意和克瓦米·恩克魯瑪見過的面的黑人組織。

說不定克瓦米·恩克魯瑪要是在巴黎呆上個一年半載,沒有英國這麼豁達的法國人,說不定就會直接動手把危險撲殺在萌芽當中。

帕梅拉蒙巴頓就在巴黎,關注着丈夫眼中釘的一舉一動,通過電報聯繫剛開始在尼日利亞、後來在黃金海岸、之後在烏干達、此時都快在肯尼亞完成說服總督工作的丈夫。

關於在電報中詢問,克瓦米·恩克魯瑪也不算出格的言論,艾倫威爾遜的回電當中表示,“這都是假象,黃金海岸還沒獨立他在隱藏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就算不是社會主義者,通過過往的言行,能夠看出來是一個鐵桿的泛非主義者,一旦他成功獨立,就是第一塊到下的多米諾骨牌。”

“好吧!”帕梅拉蒙巴頓還是選擇相信丈夫的判斷,此時瑪麗娜進來開口道,“夫人?什麼事情。”

“你帶着我的親筆信去一趟阿爾及爾,找到阿爾及爾城的駐軍司令菲洛朗少將。請他幫一個忙,這那是要私下來做,很重要你知道嘛?”

帕梅拉蒙巴頓很嚴肅的吩咐,“有你的同伴已經到了阿爾及爾,你到了之後你們商量一下把事情辦好。”

“明白了,夫人!”瑪麗娜平靜的回答,“那麼我就馬上出發。”

帕梅拉蒙巴頓笑着點頭,等到瑪麗娜離開才鬆了一口氣,不知道丈夫會怎麼誇獎她呢。

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1601章 新思維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
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1601章 新思維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