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

多年以來的工作,艾倫威爾遜最大的目的,無非就是能夠牽扯出來讓英國輾轉騰挪的餘地,但真的事到臨頭才發現,像是冷戰這種對全世界接近凝固的控制力大事件。當前的工作還是不夠的。

就算是和法國人報團取暖,想要獲得足夠的戰略空間,仍然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有時候他都想,如果戴高樂提前上臺,這樣抱團起來是不是能發出更大的能量?但一想到戴高樂可能直接放棄海外殖民地止血,這種想法還是算了。

喝了一場艾倫威爾遜才知道,麥卡錫本身就帶着共和黨大佬塔夫脫的囑託,來鞏固英美特殊關係,便一口答應爲麥卡錫安排一些行程,和英國政界的人士認識認識。

建制派這個名詞,可以有多重解釋,可以是人多勢衆不想改變現狀的公務員羣體。也可以是大到不能倒的巨型企業。同樣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

但不論是指哪羣人,艾倫威爾遜現在都沾點邊,可以說他現在本身就是建制派的一部分。

美國當然也有,後世美國的建制派,可是被懂王調理的夠嗆。美國的建制派是經過幾十年的冷戰成長起來的,如果有一個共同的主張就是反俄。不管俄羅斯變成什麼樣,只要俄羅斯一天不死,就要反俄。

這也難怪,畢竟哪怕蘇聯比帝俄小,俄羅斯聯邦比蘇聯小,可俄羅斯的剩餘國土還是太大了,仍然是除了有數幾個大國之外,對其他國家碾壓的存在。

萬一放鬆了打壓,難保俄羅斯就會站起來,這種威脅是真實存在的。

麥卡錫現在並不是美國建制派的人,美國共和黨的建制派領袖是杜威。而保守派的大佬是塔夫脫,這麼來看麥卡錫是保守派的成員。

那麼爲麥卡錫制定的行程,就必須讓他見到一些英國保守一些的政治人物。不過艾倫威爾遜不能安排和丘吉爾見面,如果麥卡錫願意的話,可以自己想辦法。

“約瑟夫,我是一個公務員,我不能當着工黨內閣的面,安排保守黨的事務。”艾倫威爾遜愛莫能助的道,“所以請你理解?”

“爲什麼不能?美國總統也是公務員!”麥卡錫一腦袋問號頗爲不解的道,“這有什麼?”

“你說什麼?”艾倫威爾遜看着眼前的麥卡錫,一副你在和我開玩笑的口氣。

“美國只有國會和最高法院的人不是公務員!”麥卡錫搖着頭解釋道,“公務員的首領是總統。”

公務員界定範圍中有一種是涵蓋了整個行政系統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選舉產生的和政治任命的政務官在內。美國屬於這種類型。美國是實行三權分立較爲典型的國家。

其中,行政部門的文職官員統稱爲“政府僱員”,包括各部門部長、副部長、助理部長、獨立機構的長官等政治任命官員和行政部門的其它文職人員,而立法部門的參議員和衆議員、國會僱用的職員以及司法部門的法官均不屬於公務員。

“原來如此!”艾倫威爾遜點頭,也就是說美國只要和行政工作有關的人全都是公務員。法律和議會不算,因爲美國總統也是要負責行政工作,當選總統自然而然就是公務員的首領。

也就是說美國的總統選出來,自然而然就是建制派大佬,怪不得睡王上臺各界歡呼雀躍,一副黃袍加身的樣子。

可英國的公務員定義可不包括首相,艾倫威爾遜還是不能幫忙,對於一個美國參議員來說,他還是覺得麥卡錫有辦法自己去見丘吉爾。他不能幫助麥卡錫安排。

“艾倫,不同時間有不同時間的想法,你以後會明白這一點的。”麥卡錫感嘆道,他並不是說這個英國朋友,而是說他自己。

他第一次競選參議員的時候,和現在給大衆留下的印象截然相反,他當時支持孤立主義,認爲美國人忽略了自己的國家本身:“攻擊蘇聯可以贏得選票,但這隻會摧毀美國。”他還強調自己的苦出身和參軍經歷,意在與政治豪門出身的對手形成對比。

但是現在麥卡錫活成了和當初截然相反的樣子,攻擊蘇聯以及中國,就沒人比他更加起勁,歸根究底是爲了生活。

艾倫威爾遜表示理解,雖然沒有幫忙安排和丘吉爾見面,但在其他方面還是給予了幫助。

他本來就是藉着結婚返回倫敦,要是歐洲這邊沒什麼事,他還要回到馬來亞。完成艾德禮首相的大不列顛社會主義共同體宏偉藍圖。

馬來亞本身就有鋼鐵產業,不過現在的年產量在兩百萬噸。這已經是除了英國之外,鋼鐵產能最大的殖民地了,這裡面還有日本戰俘的功勞。

連同各大殖民地加在一起,加上英國本土的鋼鐵產量,英國的鋼鐵產量大概是兩千萬出頭,要不要臉的說,仍然和美國蘇聯是三巨頭。

可實際上,美蘇纔是一個級別,英國只不過是比別的國家強一些。

艾倫威爾遜爲馬來亞定下的目標,是至少不能比本土少,爲此甚至和本土形成競爭也在所不惜,更何況有英屬非洲的地產興邦政策可以兜底。

反正倫敦煙霧事件之後,倫敦也會下手整治高污染的產業,這都是利好消息。

說到這件事,隨着季節轉換,倫敦又將要進入一段霧霾高發期,艾倫威爾遜已經做好了出國避難的準備,不準備在本土享受帝國主義的待遇。

“親愛的,和巴迪亞公主談的怎麼樣?”回家的艾倫威爾遜見到妻子一臉疲憊,顯然也是剛剛到家,主動打招呼道。

“還好,按照你的說法和她深談了一次。現在各國王室的主要使命是存續問題,而不是手中抓住多少權力,就算是做實權君主,最好也不要沒別人看出來,要經過必要的掩飾。”帕梅拉蒙巴頓柔聲回答道,“她對我的看法都表示同意。”

“看來是一個容易溝通的公主!”艾倫威爾遜說到這,想到了某個戀愛腦,這個公主就不太好溝通,雖然不如剛開始這麼人見煩,卻還需要改正錯誤才能更像是一個公主。

“巴迪亞還好,就是一起來的姐妹,有些讓我不滿,她對巴迪亞有些看不起。認爲阿拉伯人有些??”帕梅拉蒙巴頓一時間想不到形容詞,就卡住了。

“種族歧視!”艾倫威爾遜點頭補充道,“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最好是要避免。尤其是對巴迪亞公主這種階層的國外友人而言,說句不客氣的話,你的貴族朋友,對英國可遠沒有人家重要。”

他也認爲各族羣互相看不上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是後世白左橫行的歐洲也無法避免。而且白左越是鬧,大多數人越是會傾向於轉右。

就算是英屬馬來亞,華人和馬來人也互相瞧不起。就算是馬來亞的問題,艾倫威爾遜也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能祭出政治正確大旗,讓兩大族羣表面上相安無事。互相看不上是可以的,敢公開這麼做就要挨收拾。

在馬來亞兩大族羣的問題上,艾倫威爾遜算是稍微能夠體會到後世美國的無奈。

誰都知道政治正確就是一個裱糊匠的做法,可不這麼做還有什麼辦法?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真想要引導英國本土的公民不種族歧視,一定要從教育入手。再者就是本土不能接納移民,否則的話沒有距離產生美,從小進行白左教育也沒用。

本土沒有移民,就可以從教育入手想辦法扭轉英國公民的想法。如果到處都是國外移民,不過就是用政治正確把危機延後。

公務員好約束,政客們也容易說漂亮話,可大多數英國公民怎麼制止?還不讓對移民涌入不滿了?

“我已經教育她了,相信以後不會把這種想法表現出來。”帕梅拉蒙巴頓乖巧的道,“看我的丈夫對其他民族多麼尊重,還會人家的語言。”

“都是小事!我畢竟是牛津的高材生。”艾倫威爾遜矜持的表態道,“等我回去好好收拾馬來亞幾年,把隱患都解除了,到時候核彈發射井修好,你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做女王。”

之所以留在歐洲,就是看他判斷的封鎖柏林會不會發生,想辦法把麥卡錫留在倫敦也是這個目的。

至少在輿論上蘇聯還是很咄咄逼人的,但是在八月二十五日的消息,讓艾倫威爾遜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可能歷史已經出現了變化,不能再按照原本的歷史來判斷對手的舉動了。

這個消息是這樣的,莫斯科在八月二十五日宣佈,北海道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成爲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這是直白的吞併,而且是併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並不是以加盟共和國的方式併入蘇聯。

這裡面區別可大了,艾倫威爾遜腦海中關於蘇聯解體的記憶,加盟共和國最後都獨立了。可自治共和國是加盟共和國的下屬行政單位,可以稱爲俄羅斯的一部分。俄羅斯可不會把這些地方吐出來。

也就是說,哪怕這個時空蘇聯也解體,日本也拿不回去北海道了。日本已經和北海道說再見。

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1591章 愛國華僑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
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1591章 愛國華僑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