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

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

當然是艾倫威爾遜的功勞,此時不是謙虛的時候,拿着話筒接受古生物協會讚揚的他,在另外一個領域表達自己的謙虛,“卡尼期洪積事件的研究成果是大家,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其實我只是代表政府對相關研究表達了支持,並且提供了相關的經費,其他並沒有做什麼,署名還把我放在第一位,這就?”

“爵士,古生物協會上上下下都知道,你纔是這個領域當中的巨擘。”艾克馬上表達自己的看法,絕不是對內閣秘書長拍馬屁,而是純粹尊重業內行家,“沒有你的大力支持和合理的推斷假說,是不會有這種成果的。”

“你們隨便吧。”過度的謙虛就是虛僞,艾倫威爾遜直接放下了電話,因爲蘇丹服軟的消息傳來,他今天的心情還是相當不錯的。

英國的輿論應該動起來,大吹特吹,絲毫不掩飾的把蘇丹的體制改變,歸功於英國領導的外部壓力上面,當然也不能忘記埃及王國,伊拉克王國的重要作用,英國不如美國蘇聯具有壓倒性的力量,必須尊重其他國家的角色。

回到家,艾倫威爾遜對妻子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帕梅拉蒙巴頓反問,“那這樣的話,財政支出是不是又要擴大了,畢竟蘇丹的改變首要就要援助。”

“那是阿拉伯世界的事情。”艾倫威爾遜二一推作五道,“英國並不是蘇聯,雖然蘇丹曾經是英國的傳統殖民地,但說實話蘇丹的價值不高。非洲之角這些親蘇國家,其實沒有什麼利益,戰略地位對世界霸主有用,可英國已經不是世界霸主了。”

如果美國願意的話,英國絲毫不介意美國進行更大的投入,但要是英國自己麼?

那就算了,非洲如果真的特別好,也不至於成爲最後被瓜分的大洲。這不是說非洲沒有價值,非洲的價值還是很大的,但不是每塊地方都值得爭奪。

從自然條件上來說,北非就別說了,撒哈拉大沙漠這麼大一塊,懂的都懂。

要是進行區域劃分的話,整個非洲總結起來就是北非不如南非,西非不如東非,東部和南部非洲的自然條件還是有些價值的。

非洲東北角的自然條件,也就是比全國都仰仗運河收入,生命安全基於尼羅河一身的埃及強一些。但也不至於抓緊不撒手。

英國既然退出了這些地方,以後就安心經營肯尼亞以南,碰到什麼需要勞心勞力的項目,和某大國三七分賬就行了。

“可你說過,南部非洲的黑人,水平還不如阿拉伯人。”帕梅拉蒙巴頓提及丈夫曾經說過的,世界民族窪地。

“大部分人不行,不代表他們的領導層也蠢豬一個。東非還有些基礎,西非是完蛋了,本來就被三角貿易破壞社會結構過,還碰上法國這種統治者。”艾倫威爾遜對法屬非洲十分不看好,非洲各種離奇的政變新聞,大多出自於法屬非洲。

非洲黑人國家的名聲這麼差,和法國人在當中的角色有着不可磨滅的關係,法國人的統治也不是特別牢固。

要是有一個國家不在乎法國的軍事,鐵了心往法屬非洲滲透,法國人也沒辦法,後世俄羅斯僱傭兵就在馬裡把法國人打的一籌莫展,特別軍事行動開始某種程度還減輕了法國人對非洲統治的壓力,不全是壞事。

“你說要剷除非洲的親蘇力量,我還不相信,沒行到這麼容易。”帕梅拉蒙巴頓感嘆着,“看來我們可以樂觀一點不是麼?”

“各國的統治基礎不一樣,也不能太樂觀。像是剛果金的盧蒙巴,統治剛果已經快三十年了,就沒有這麼簡單了,他的年齡也沒到連管理國家都做不到。”艾倫威爾遜皺眉眉頭回答。

非洲國家一般不會有人關心,哪怕是某大國的鍵道中人知道的資料也不多,更別提是數據了。可就算不知道數據,艾倫威爾遜覺得,盧蒙巴統治的再差也差不過蒙博託,現在的剛果金肯定要比蒙博託統治的剛果金強許多。

要不是強許多的話,羅德西亞距離剛果金這麼近,他就讓格雷斯先把眼皮底下的隱患解決掉了,還用得着先在北非下功夫?

蘇丹面臨中亞的轉變當然可以大吹特吹,但不能認爲現在所有非洲的親蘇國家,都會和蘇丹一樣,稍微施加一點外部壓力就會轟然倒塌。

不過他的好友,現在美國的話事人里根可能並不這麼認爲,蘇丹一夕之間宣佈放棄蘇聯體制,不單英國那邊彈冠相慶。整個白宮也如同置身在歡樂的海洋當中,里根從上臺開始就表現出來一副,冷戰在自己手中終結的樣子。

別管他心中是不是真這麼想的,但在表現上確實是這麼示人,可實際上美國只在格林納達身上,找到了一些自信心。連歷史上領導不到四百萬人口的卡扎菲,都沒讓里根碰到。

現在蘇丹的妥協,讓里根找到了突破點,要不說老牌帝國主義還是有可以學習的地方,雖然非洲戰略是英國提出來的,但是里根覺得,既然非洲的虛實已經被發現了,美國就可以拿出來更大的力量來操作。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首先是給蘇聯以羞辱,這一點在怎麼強調都不過分,而另外一點就是遏制英國。

不能讓英國在非洲戰略上大獲全勝,正因爲如此,美國纔要加入,只有和英國一起進行非洲戰略,才能不讓英國在非洲的影響力更上一層樓。

外患是蘇聯,內憂是英法兩國,美國當然是希望徹底幹掉蘇聯,但也要緊盯着英法,防止這兩個國家成爲美國的對手。

前國務卿黑格將軍,雖然已經卸任了,但不代表里根就失去了對黑格將軍的信任,像是這種在非洲的爭奪,恰恰像是黑格將軍這樣的人,操作起來更加的合適,總不能指望中情局的特工上戰場。

“總統想得很對。”黑格將軍由衷的評價,認爲里根對內憂外患的認識很對,確實要防着英國一點,如果蘇聯人從非洲離開了,換來的是英國又回來了,那麼對於美國來說,根本談不上什麼收穫,“非洲問題,確實值得我們重視。不單單是英國,還有法國。”

非洲問題是繞不開法國的,號稱半個非洲在手的法國,其實明面上比英國還難搞,法國用自己的硬實力軍隊和經濟和軟實力法語和文化將所有這些國家的實質殖民統治延續至今。

法國對自己的殖民地一向戀戀不捨,在越南吃過虧以後轉而走軟硬兼施路線。

另外一個世界當中,英國只能在英聯邦框架內,還有與法國一道在非洲做事情。英聯邦本身十分鬆散,影響力有限。英國的實力在於英語霸權和教育傳媒上的領導地位,用無形的力量影響着非洲。

但在這個世界,英國就算不像是法國這麼明顯的抓住非洲不放,在華盛頓眼中存在感還是很高的,尤其是羅德西亞成了所有英屬非洲白人移民的一個目的地,而另外一個目的地當然是澳大利亞。

美國的非洲戰略也緊接着就出爐了,和白廳制定的非洲戰略大同小異,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但目的當然是防止英國在親蘇國家的傳統影響力死灰復燃,所以這個戰略的根本核心是,英國不管做什麼,美國都要緊緊跟隨,排擠英國在其中的作用。

這個戰略非常聰明,攘外必先安內嘛,但艾倫威爾遜其實跟本不在乎非洲,也沒有在把蘇聯影響力趕走之後,在把英國影響力恢復的想法。該留的釘子,像是桑給巴爾島這種早就已經完成了。

英國作爲一個事實上的亞洲國家,沒事在非洲費勁什麼?甚至和南斯拉夫王國的王儲亞歷山大王子的見面,都比非洲戰略更加重要。

當然在輿論上並非如此,蘇丹的偉大勝利,當然有成了撒切爾夫人在下議院的自我表功。

其實南斯拉夫王室並非是不受到擁戴,之所以有今天的下場,其實就是和格雷斯一樣,運氣不好碰到了天降猛男鐵托。

艾倫威爾遜對恢復南斯拉夫的君主制沒什麼信心,但同樣也必須做好相關準備,這並不衝突。

像是南斯拉夫那種沒有事實上的主體民族,本身凝聚力就少得可憐,其實有一個國王沒準還是一個好事。

對南斯拉夫的兩種準備都要做,一是在這個企業集合體共和國當中,找到這些企業的掌控者大家一起發財,如果做不成,看看亞歷山大王子能不能凝結一下這個國家的團結。

至於此時的南斯拉夫誰是領導人這不重要,鐵托死之前專門改變了南斯拉夫政治結構,南斯拉夫沒有總統。而是處在一個主席團當中,代表各個加盟共和國的利益,這樣的結構找代理人都費勁,還不如找到地方企業的控制人,南斯拉夫的現狀,就看愛國南僑能得到多少有用的情報了。

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
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