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

“這自然是沒問題,政府從來都關注他們的犧牲。局勢非常的複雜,聽英國人說,法國的戴高樂政府正在嘗試和中國人改善關係。”

肯尼迪嘆息一聲,口氣當中頗有一種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的感覺。

這個消息的來源,當然是行走的英美特殊關係, 英國內閣秘書長艾倫威爾遜。

法國也就是本土小一些,農業資源不是問題,但工業原料有些短板。不然的話,都不用要英國,自己就可以走第三條路了。

事實上艾倫威爾遜天天到處滅火的同時,都有些羨慕法國人, 管好非洲就行了。那像是他從愛爾蘭到契丹,惡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額?據一些情報表示, 他們正在進行核項目。”羅伯特·麥克納馬拉開口詢問, 想知道作爲美國總統的肯尼迪是怎麼想的。

“只要我做總統一天,他們就不可能得到核武器。”肯尼迪以總統身份做出莊嚴保證,然後話鋒一轉道,“我們和蘇聯、英國正在推進限制核武器條約。談判主要目的:禁止空中、外太空、水下核武器試爆。。”

歷史上本來是沒有英國的,因爲在這一次的會談之前,美國已經通過拿騷協議把英國的核武器納入了共同管理之下,而法國的核武器還不堪大用,氫彈的研究還沒有頭緒。

當前世界只有三個國家手中有氫彈,分別是英美蘇三國。也有三位一體的打擊力量,只不過英國的三位一體當中,有一部分是放在澳大利亞。

有鑑於此,肯尼迪自然是不會想起來法國的角色了,美國人可以漠視法國, 但英國不能,唐寧街十號, 艾倫威爾遜雖然堅持英美特殊關係,但也很表示法國肯定不會同意,尤其是美國漠視法國的態度, 肯定會刺激到法國人。

“既然如此,應該選擇一箇中立地點就行談判之前,我們應該和法國人好好談談。表達英國的立場。”艾登也同意應該和法國好好談談。

艾倫威爾遜點頭,通過鑽石大使通知法國方面,美國人最新的動向。他還兼任外交部常務次長,自然是要爲國奔波一次,忙活外交工作。

他心裡很明白,法國肯定是不會同意在這個時候限制核武器,法國的氫彈都沒有實驗成功,要是答應了,就等於是默認法國比英美蘇三國低一個層次。

核武國家也有高下之分的,氫彈是第二代核武器,威力可不是原子彈可以媲美。只有原子彈的話,和印度巴基斯坦纔是一個級別的。

雖然對法國人的反應持悲觀態度,但外交工作就是這樣,不能因爲沒有成果就不做了。萬一法國人腦子進水了呢?

在法國首都巴黎,艾倫威爾遜徒勞無功的忙活了幾天,帶着空空如也的身體返回倫敦,疲憊那是寫在臉上的,他已經可以說爲了英法關係,付出了一切。

這就是公務員的角色,要是這種國家和國家之間的溝通,都讓外交大臣親自出馬,那外交大臣可忙死了,通常的情況是,這些事都由公務員來做,到了出成果的時候,才讓外交大臣露面,拿走外交成果,然後再下議院表示英國又贏麻了。

戴高樂政府對美國的談判頗爲冷遇,這一點也在預料當中,拉博·巴特勒自然在下議院沒什麼這方面的表功,只是表示支持美國和蘇聯關於限制核武器試驗的主張。

這個時候,艾倫威爾遜正在白廳看電視,看看拉博·巴特勒是怎麼展現外交成果的。

“秘書長,法國人到底在堅持什麼?”迪克遜很是惱怒,對法國人的拒絕還耿耿於懷。

“在堅持法國氫彈的面世。原子彈的威力和氫彈無法相比。”艾倫威爾遜喝了一口枸杞,百無聊賴的回答着。

根據前世的路邊社消息,法國核武器的研究和某大國進行過交易。傳聞是這麼說的,某大國氫彈的研究速度挺快,位列世界第四,當時爆炸震驚了國際,也讓大家重新開始看某大國的水平,不過法國引爆氫彈的力量就遠一點,時隔了一年半的時間。

於是有人推測,法國之所以能夠發揮自己氫彈的作用,就是因爲有了兩國之間技術的交流。這樣才能夠讓他們的核彈頭髮展成爲小型化的結構。

谷頀

艾倫威爾遜是不太相信這種路邊社消息的,這兩個國家不可能關係這麼好。要知道英美的核武器研究都產生過齷齪,期間伴隨着美國的反悔,英國獨立摸索等等。

法國雖然有和奧斯曼帝國結盟的天主孝子歷史,但事關核武器,這種傳言並不可信。

英國的核武器數量,比艾倫威爾遜腦海中的歷史多了不少,當然還是美蘇兩國的零頭,但也有一千五百枚左右的戰略戰術核武器在部署。

目前國防部的研究是,多彈頭導彈的應用研究,裝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子彈頭的導彈。多彈頭導彈多爲彈道導彈,能同時攻擊不同目標或集中攻擊同一目標,打擊能力強,突防概率高。

多彈頭導彈主要有集束式多彈頭導彈、分導式多彈頭導彈和機動式多彈頭導彈。

彈頭由子彈頭和母艙組成,母艙用於安裝子彈頭,由整流罩、子彈頭釋放機構等組成,有的還裝有推進系統、控制系統、突防裝置、電源系統等。

艾倫威爾遜見多一些網圖,簡單講解多彈頭導彈的原理,這當然不可能是全部,但作爲一種思路提供給軍方還是可以的,當然不可能由他本人提供,而是通過圖靈,以及德哈維蘭公司的導彈研究團隊,曲線救國告知軍方。

從這點來說,艾倫威爾遜對圖靈是有再造之恩也一點不過分。圖靈也必將通過他本人的幫助,在這個英國不知名璀璨的年代,取得更大的成就,到時候印在英鎊上也留更加名副其實了。

這對他的妻子帕梅拉蒙巴頓也是有好處的,藍光洲際導彈項目和潛射版的邪惡導彈,都是德哈維蘭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拿出來的成果。

一旦多彈頭導彈的研究順利,短時時間內,艾倫威爾遜想不到,英國會在覈武器問題上碰到什麼難題了。多彈頭導彈一旦出現,英國的核武器載具將重新劃分作用。

以火神轟炸機爲代表的戰略轟炸機的任務將會減輕,路基導彈和核潛艇將會承擔更多的戰略任務,到時候還可以吧轟炸機賣出去收回成本,艾倫威爾遜覺得賣給利比亞就挺合適,蘇聯就賣過圖22給卡大佐。

這樣一想,英國賣幾艘戰略轟炸機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利比亞的體量就那樣,拿到這種大殺器也不會改變其弱雞的本質,有戰略轟炸機一樣扔的是普通炸彈。

恰在此時,拉博·巴特勒解答完了質詢,下議院出現了稀稀拉拉的掌聲。動物園的節目結束了,兩人還有些意猶未盡。

“下半年外交部有什麼值得一說的事情。”艾倫威爾遜拿着閃光遙控器電視關掉。

遙控器的發明和英國現任女王有關,因爲偉大的女王也喜歡的電視,但懶得親手去換臺,遙控器就產生了。尤金波利做了個“閃光自動化裝置”的無線遙控器。

這個遙控器像把槍,也像個手電筒,利用類似閃光燈的裝置,通過照射電視機四角上的四個不同接收區域,達成向前換臺、向後換臺、靜音和電源開關的功能。

“烏干達的獨立日程已經啓動了,我們會召集四個君主來倫敦一趟。還有就是南蘇丹的石油管道項目已經完工,這要感謝馬來亞的施工工人們。”迪克遜一五一十的回答道。

“給夠工資,而且我記得臨近大湖區的寶石產量是很豐厚的,這些小恩小惠,不要吝嗇,你要知道,現在大英帝國半條命都在馬來亞的身上。”

艾倫威爾遜鄭重的開口道,“馬來亞高級專員兩個任期就是十年,並非我不願意更換,而是有些項目,必須要長時間有人在盯着纔有成果,你看看在下議院表演的政客,他們有個屁的長遠規劃?真規劃還不是依靠我們?”

南蘇丹的石油管道的項目,經過肯尼亞出海,承接的員工也是自新加坡煉油中心項目完畢之後,從馬來亞調到南蘇丹的。

現在項目完工,艾倫威爾遜覺得應該表示表示,讓迪克遜告知理查德一聲給予表彰。但休假是不行的,英國在中東也是有利益存在的,南蘇丹的項目完工了,還有科威特、還有阿聯酋的一衆酋長國、還有阿曼。

這些項目都是在韓國發展的時候,落在了韓國人手裡,艾倫威爾遜不用勞煩還在飢寒交迫中的韓國人,他可以用馬來亞的勞動力,把這些項目都完成。

人不夠還有巴基斯坦,再不夠的話就不能太可能了,英國還可以招募印度人呢。美國可以扶持蘇聯集團旁邊的國家,英國沒這麼大的國力,扶持幾個好吃懶做的資源國,做正面例子也不困難。

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1761章 逼宮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
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1761章 逼宮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