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

赫本開門,另外一隻手直接順來一雙拖鞋,爲眼前的男人換上,“不是說最近很忙?準備什麼會議的資料。”

“再忙也要過來看你。”艾倫威爾遜一改無上之權威的模樣,活脫脫一個大舔狗,在球花面前直接開舔,“那種事,哪有陪你重要。”

“就知道說好聽的。”赫本竭力管理着表情,防止出現笑容給這個男人甜頭,“真不知道你當時給我灌了多少迷魂湯,竟然被你得手了一輩子。”

“其實也不難,如果有一個人像是我這樣對你有哪怕百分之一的重視,胡思亂想的就是我了。”

艾倫威爾遜嘿嘿直笑,“上帝對我是如此的偏愛,如若不是還要造福社會,我都想要申請做核試驗的試驗品。”

“越說越離譜了。”赫本搖頭一臉的責怪,然後輕輕一跳被進門的男人穩穩接在懷中,兩人進入了赫本的閨房。

赫本能看出來男人有煩心事,從艾倫威爾遜進來便極盡溫柔,希望化解掉鬱結,“是不是白廳的工作有困難。”

“有困難不過不在倫敦,而是在華盛頓,其實我一直很不理解美國人對日本那種非常令人無語的寬容,它們又不是一個大陸國家,不能像是海洋國家一樣現實一些麼?”艾倫威爾遜開始比比叨,對這個英國移民組成的國家十分不滿。

一個貿易戰能拖拖拉拉兩年,期間還把汽車行業也豁免了,只對鋼鐵和電器進行遏制,這都是英國竭盡全力勸說美國應該早點動手。

不然的話美國還把日本當成是親爹養,從五十年代日本紡織品輸入美國市場,一直到了一九七二年才逼迫日本妥協。單獨對一個紡織品就拉鋸了十多年,真不知道華盛頓的決策者在想什麼?

早在兩年前的石油危機爆發之時,明明都已經說好了,趁機切斷日本未來的發展,經過兩年過去了,才取得了電器和鋼鐵兩個領域的強勢共識,準備從實力地位出發和日本談談。

不過比起二十年的紡織品拉鋸,似乎艾倫威爾遜也應該對此感覺到滿意。

但他最想幹掉的是日本的芯片和汽車,這都是英國在着重發展的領域,美國放了日本一馬,這就不由得讓他多想,美國還是想利用日本遏制英國。

造船業美國就從來沒有對日本下過手,甚至連提都不提,因爲美國根本沒有造船業,民用造船業下水的噸位,都不如美國下水的軍艦噸位大。

日本造船業只會威脅到同樣以造船業爲傲的英國,所以美國一直默許日本對英國形成競爭,反正美國沒這個行業,就根本不在乎。

尤其是汽車,艾倫威爾遜特別想要幹掉日本的汽車產業,汽車從價值上遠不是其他行業可以比擬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就是一個移動的房地產行業,車房都是人生的大件,這兩個東西對很多人來說是並列的。

汽車產業能夠養得起德日兩國,就知道這個產業多麼離譜,可惜他一直和華盛頓溝通,美國卻還是把汽車從應該遏制的領域拿掉了。現在他非常不理解,難道美國纔是太平洋戰爭的戰敗國?

赫本泡了一杯紅茶,保持着耐心聽着男人抱怨,雖然有些時候這樣很孩子氣,但做官做到了頂點還能來她這裡生悶氣,已經很讓赫本滿意。

“雖然我覺得,對其他國家進行遏制不太好,但還是希望你能成功。多看看有進展的一面其實也不錯。”赫本輕聲低語,寬慰着白廳的首腦。

“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艾倫威爾遜嘆了一口氣,“很多傳統工業已經不足以在這個時候支撐國家的發展了,新興產業就這麼幾個,競爭者還這麼多,說到新興產業,我最看好的芯片,日本也是一個有力競爭者。”

歸根究底,美國還是認爲自己足以控制日本,這到也不能說是錯的,後世美國還覺得自己有成功對付日本的經驗,一樣能控制另外一個呢。

他只是沒想到,有自己的提醒,華盛頓仍然衝不破自己給廣大世界立下標杆國家的思想鋼印,不願意下狠手廢掉日本。就是在一些已經利潤不高的產業上,讓日本知難而退。

這要是換成英國,而且還沒成功進入歐共體這個保護殼裡面,早就被美國針對晾了。

在赫本這裡得到安慰之後,艾倫威爾遜調整了心情,在第二天前往唐寧街十號進行彙報工作,赫本說得對,英國並不是沒有收穫,雖然美國還是一如既往的拖拉,但對日本家電和鋼鐵的調查啓動,已經比歷史上早了好幾年。

最關鍵的戰場,則是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的國際金融會議,這一次馬上就要召開了,這兩年英國一直在拉攏德法兩國站在自己這邊,形成了一個單獨針對日元的同盟,這個同盟談不上牢固,因爲僅僅是針對日元的,彼此互相之間也是競爭對手。

爲此白廳進行了長時間的準備,涉及到了宏觀的微觀的報告不勝枚舉,反正作爲首相的哈羅德威爾遜絕對看不懂。

哈羅德威爾遜接過了白廳的報告,隨即一臉的膩歪,“大批傳統工業部門衰落,生產停滯,大量失業,就是一種由產業結構失衡引起的結構性危機;在各國普遍存在的長期的通貨膨脹和信用膨脹,也是一種結構性危機,它們分別是由於貨幣供應量與商品流通實際需要量之間的失衡以及信用規模與社會再生產規模比例失調所引起的。”

“所以白廳的建議是什麼?”哈羅德威爾遜放下了報告詢問,看這種如同天書的報告,還不如直接開口詢問。

“煤炭鋼鐵實話實說,已經撐不起當前的附加價值。我們竭盡所能提升效率,但還是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這兩個產業會逐漸成爲負資產,成爲英國經濟的負擔。應該嘗試一下縮小規模。或者進行產業調整,代替使用煤炭的一些產業。”艾倫威爾遜組織着措辭,因爲這些話首相肯定不願意聽。

發展到了這個時候,英國能像是十九世紀搞紡織業麼?顯然是不能的,一件襯衫纔多少錢?又不是法國人。煤炭和鋼鐵也屬於這一類,附加價值對比支出的成本而言,已經是負資產。

也就是這兩年石油危機,英國仗着北海石油和中東的影響力,才讓哈羅德威爾遜再次連任。

這不是英國跑的有多快,英國的發展也不如從前,但其他歐洲國家是在衰退,兩相比較之下,英國的表現就很亮眼了。

“艾倫,這涉及到很多公民的生計。”哈羅德威爾遜爲難道,他明白艾倫威爾遜是什麼意思,可他纔剛剛連任。雖然保守黨的新黨魁撒切爾夫人,確實表示要提高競爭性,但他是工黨的首相,說到這個問題,“白廳可一直是中立的。”

“當然,首相,白廳一定會嚴守中立。”艾倫威爾遜心中嘆了一口氣,做出了莊嚴的保證,看來煤炭鋼鐵只能期待後人的智慧了。

既然國有化的煤炭鋼鐵不能談,那就剩下另外一個問題了,如果說之前還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不爲此努力,現在則必須要達成英國的目的。就是馬上要召開的牙買加會議,經過了石油危機,各國纔剛剛復甦,已經有了基本的穩定增長,這個時候最爲合適,尤其是英國一定程度上躲過了石油危機,這個會議召開的正是時候。

哈羅德威爾遜知道,這個公務員首腦不會白白說這些的,也就不再捉迷藏,“直說吧,是不是想要參加這一次會議。”

艾倫威爾遜點頭,首相沉吟了一下點頭道,“但到時候希望你能答應我一件事。”

“什麼事?”艾倫威爾遜眉頭微皺,覺得事情不這麼簡單,不然有什麼事情不能直接說出來?

“現在不能說。但你應該先答應下來。”哈羅德威爾遜故作神秘,然後眼看着對方點頭才道,“作爲公務員首腦,你理應有參加這一次會議的資格,卡拉漢作爲財政大臣也要一起去。”

“我們一定能夠得到英國應得的利益。”艾倫威爾遜信心滿滿,未來的國際金融秩序能不能有英國一席之地,就看這一次會議了。

滯脹分別是由於貨幣供應量與商品流通實際需要量之間的失衡以及信用規模與社會再生產規模比例失調所引起的。世界經濟領域由於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導致了國際貨幣體系的瓦解。

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建立已經迫在眉睫,現在已經不能繼續對付着用舊體系了,佈雷頓森林體系也該有一個正式的國際會議,畫上圓滿的句號。

會議地點選擇在了牙買加,就是那個幾十年後孩子從來不知道父親是誰的國家,牙買加同樣也是英聯邦成員國,倫敦也認可這個地點。

倫敦還在冷空氣的籠罩當中,一行人已經登上了專機,前往牙買加溫暖的海灘,參加的各國政要也幾乎紛紛啓程,爲自己的國家爭取未來幾十年的國際貨幣體系的角色。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舊部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舊部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